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种共享波长转换器和光纤延迟线的全光分组交换结构,与传统的设计方法和实验报道相比,该结构提供了更灵活的冲突解决措施.为了获得与在交换系统输入级分别为每个波长信道提供波长转换器相等价的性能,本文给出了交换结构最多所需的转换器数量.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结构是兼顾交换系统体积、成本和性能等三方面较理想的折衷方案.研究还表明,光纤数与每纤的波长数量之积愈大,本文结构所节约的转换器和延迟线数量将愈加可观.  相似文献   

2.
吴龟灵  陈建平  李新碗 《电子学报》2003,31(11):1626-1629
本文研究了采用部分共享缓存(PSB)和共享波长转换器(SWC)的光分组交换节点在自相似流量下分组丢失率和时延与输出光缓存深度、循环共享光缓存的深度和组数以及波长转换器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相关的尺度和规模问题.结果表明,部分共享光缓存和共享波长转换器的光分组交换节点交换结构可以达到很高的性能;采用共享方式可显著减少波长转换器的数量;在保持共享缓存总的深度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循环共享光缓存组数可以使交换达到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有线数字电视光分组交换网络构成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孙友伟  孙书娜 《电视技术》2005,(6):62-65,68
介绍了利用波分复用技术,结合光分组交换构成光分组城域网,基于万兆以太网技术组建用户驻地网、有线数字电视综合业务平台支撑网,从而构建经济、高效的下一代有线数字电视传送网络,既克服当前有线电视交互性不强的弱点,又发挥数字电视高质量视频节目的特长,并讨论了承载话音、数据业务.  相似文献   

4.
该文研究了光分组网络的冲突处理问题,提出了两种异于传统设计方法的交换结构.研究表明:对于非突发性业务,非简并排列方式的光纤延迟线是成本聚低的解决手段;而对于突发业务,将波长转换器和延迟线结合使用是兼顾分纽丢弃性能,系统体积和成本的较好策略.文中基于此给出了系统设计原则,该原则可确保系统节约大量的波长转换器和延迟线。对改善系统的整体性能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5.
光分组交换技术的引入,改善了带宽的利用率和网络的灵活性,延伸了光的透明性。在光分组交换层中光分组的产生、同步、缓存、再生,分组头重写及分光组之间挑功率的均衡成为实现光分组产换的基本技术,而多波长方案并不是光分组交换的唯一模式,光时分分组交换、光标签交换、波分及混合分组交换、多协议标签交换、光突发分组交换等交换方式的出现必将对未来的通信网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标签转换器和波长转换器的实现原理。光分组网络中不同的节点配置不同的器件直接影响网络的性能,本文研究了仅配置波长转换器或仅配置标签转换器以及混合配置波长转换器和标签转换器时基于WDM和OCDM的光分组网络的阻塞率,为光分组网络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卢超  毛幼菊 《半导体光电》2007,28(3):420-422
将一种新的光缓存技术--慢光可变延时缓存器,与可调波长转换器结合,构成光分组交换模型.简要分析了慢光缓存器的时延特性,并对其解决信息网络交换拥塞进行了应用设计与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慢光缓存器与光纤延迟线缓存相比较,不仅能更有效地降低丢包率,而且还可以简化光分组交换的结构,其体积更小,使用更灵活.  相似文献   

8.
电话历经一个多世纪,交换机几次换代,仍是以电路交换为主导。随着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数据通信促使分组交换应运而生。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RAND公司提出了分组交换的概念。1966年6月,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的D·Davles提出了“分组”这一名词。此后的几年,世界各国开始研究开发分组交换网。 什么是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就是把数据报文按一定规则分割成数据段,并给每一数据段加上发信终端、收信地址和一些其他的控制信息,分组的形成见图1所示。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方式,以“分组”为单位在网内…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型的输出缓存式光分组交换节点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缓存和波长变换是解决光分组竞争的有效方法.提出一种称为FCOB的新型光分组交换节点结构,它使用固定波长变换器和输出式光缓存来解决光分组的竞争.针对FCOB交换结构,还提出一种有效的竞争控制算法.最后,使用仿真实验对FCOB的性能进行了评估.仿真结果表明,虽然使用的是固定波长变换器,但FCOB交换结构仍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光码分复用(OCDM)系统在光域对各路信号进行光编/解码,对用户数据进行全光信号处理,但是用户数目受到光标签数量的限制.光分组交换技术具有高速率、对数据速率和格式透明等优点,更能适应快速变化的网络环境,但存在光标签的提取、更新和竞争的难题.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基于WDM(波分复用)和OCDM的光分组交换系统,结合了光码分多址(OCDMA)技术和光分组交换(OPS)技术的优点,既扩展了系统用户容量又避免了对标签进行电域的处理,实现了数据的全光交换.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共享有限波长和参量波长转换器的冲突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共享有限波长转换器(LRWC)和参量波长转换器(PWC)相结合的解决全光分组波长资源竞争的方案,并提出了PWC优先算法作为光分组交换中的波长竞争解决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结构与共享LRWC节点结构相比,减少了波长转换器的数目,并且能够明显降低光分组交换节点的分组丢包率(PLP),提高波长转换器的利用率。研究还发现,不同波长转换器配置方案对系统性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首先对波长变换器的功能及分类进行详细的论述,然后,对波长变换器的配置进行分析,总结出两种波长变换器配置方法,即独占式配置方法和共享式配置方法.针对独占式配置方法,本文使用仿真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在不同类型的波长变换器下交换节点丢包性能的差异.本文还对独占式配置方法和共享式配置方法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FDL和有限长波长转换器(LRWC)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异步变长的分组交换网中的冲突问题,对这种冲突解决方案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一个用于修正最佳延迟单元的公式,即在负载较大的情况下,我们要求延迟单元较小,这样可显著的降低在此交换网中的分组丢失率;对系统丢包率与负载、FDL数目和最佳延迟单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和讨论,结果表明:在同样的输入负载情况下,有限长波长转换器(LRWC)的引入可以降低缓存的数量;对延迟单元的修正可以大大降低丢包率,同时系统的性能较之单独使用FDL时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简要分析了各种全光波长变换技术的原理,评价了各自的优缺点,并指出全光波长变换在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光突发交换原理及波长变换技术.模拟了基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网络模型的光突发交换.数据源选用具有自相似性的突发性数据源,采用JET(Just-enough-time)信令协议,使用LAUC-VF数据信道调度算法.为减小竞争的发生,在网络中加入波长变换器.对带波长变换器和不带波长变换器的网络的性能进行了模拟,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潘皓  许毅  范戈 《光通信研究》2008,34(1):20-23
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动态,针对有限波长转换能力的光突发交换网中亟待解决的突发包资源竞争问题,探讨了各种传统的波长分配算法,并通过对其特点的分析和综合比较,提出了一种新的适合有限波长转换能力光突发交换网特点的动态波长分配算法,此算法可以实现更低的全网突发包阻塞率.  相似文献   

17.
A major challenge in asynchronous packet‐based optical networks is packet contention, which occurs when two or more packets head to the same output at the same time. To resolve contention in the optical domain, two primary approaches are wavelength conversion and fiber delay line (FDL) buffering. In wavelength conversion, a contending packet can be converted from one wavelength to another in order to avoid conflict. In FDL buffering, contending packets can be delayed for a fixed amount of time. While the performance of wavelength conversion and FDL buffering has been evaluated extensively in synchronous networks with fixed‐sized packets,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performance of FDL buffers in asynchronous packet‐based optical networks with wavelength conversion. An analytical model is propos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packet loss probability and average delay. Extensive simulation and analytical results show that, with appropriate settings, FDL buffers can perform much better in switches with wavelength conversion than in switches with no conversion.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应用非线性掺饵光纤放大环镜进行全光波长变换的理论模型.详细研究了反转光脉冲的峰值功率、脉冲宽度和消光比等重要物理参量以及反转光脉冲继续在常规单模光纤中传输时的演变特性.结果表明:应用此模型,反转光脉冲除具有较高的峰值功率和消光比外,脉冲的宽度也比初始信号脉冲的宽度窄,而且脉冲的中心部分带有一定量的线性上啁啾,当其在常规单模光纤中传输时,在光纤的初始阶段,脉冲的峰值功率将经历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过程,而脉冲宽度的变化趋势与其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19.
施正一  杨俊杰  何浩 《半导体光电》2006,27(2):188-191,213
提出一种新型的光分组交换(OPS)节点结构,即OFBFWC(Optical packet switch with Feedback Buffer and Fixed Wavelength Converter)交换结构,它使用固定波长变换器和反馈式的光缓存来解决光分组的冲突。为了提高OFBFWC的性能,还提出一种有效的控制算法。最后,使用仿真实验的方法对OFBFWC的性能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