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11):106-109
以低温(-5℃)和纯生陈酿两方面为出发点,研究了低温对黄酒非生物稳定性和氨基甲酸乙酯(EC)含量的影响,纯生陈酿(黄酒不经过煎酒,直接入罐陈酿)对E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纯生陈酿降低了黄酒中EC的初始含量,低温陈酿降低了EC的生成速度,纯生低温陈酿2年黄酒中EC的平均含量仅增加10%左右,而经过煎酒的常温陈酿2年黄酒中EC含量增加8倍以上;且低温陈酿能提高黄酒的非生物稳定性。在此基础上,研发低温陈酿罐(300 m3)并进行生产应用,结果表明:黄酒不经过煎酒,采用纯生低温陈酿能够实现对EC含量的有效控制,且提高了非生物稳定性,黄酒的基本理化指标和感官品质完全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2.
管政兵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0):374-378
人体潜在致癌物-氨基甲酸乙酯(EC)是发酵酒精饮料(中国黄酒、葡萄酒、日本清酒等)酿造过程中伴随产生的副产物,不少国家对市场上各酒种中EC的含量制定了严格的限定标准。黄酒是我国特有传统酒种,当前黄酒中EC含量较高的现状已成为制约我国黄酒业发展尤其是国际化发展的瓶颈之一。本文就近些年国内外已报道的酿造酒中EC形成机理及控制策略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并分析给予中国黄酒的借鉴作用,以期为解决中国黄酒的EC问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采用GC/MS和HPLC-FLD2种方法测定黄酒中的EC含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黄酒特性,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SPE-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HPLC-FLD)分别测定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EC)含量,并进行了系统优化和比对。结果表明,SPE-GC/MS和HPLC-FLD法均能准确检测黄酒中的EC含量,测定结果可靠。其中,SPE-GC/MS法灵敏度较高,已被国际权威机构AOAC、OIV和欧盟纳入标准检测方法,宜选作我国黄酒EC含量检测方法标准。而HPLC-FLD法测定黄酒中EC更为简单快速,成本较低,易于掌握,适用于生产企业过程监控。  相似文献   

4.
黄酒生产中氨基甲酸乙酯的监测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氨基甲酸乙酯(EC)是一种基因致癌物,黄酒中含量较高。应用SPE结合GC/MS方法对广东黄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氨基甲酸乙酯进行全程监测分析,在水和糖化液里未能检出EC,米酒、发酵液、煎酒液和成品中EC平均含量分别为8.2μg/kg、7.9μg/kg、21.6μg/kg、52.7μg/kg,其中70%的EC是在煎酒和贮存过程中产生。需加强对黄酒生产工艺和贮存条件的管理和改进,以减少EC的产生,确保广东地产黄酒的竞争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为考察酵母工程菌在黄酒酿造过程中的发酵性能及其降低发酵液中尿素和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EC)的能力,以前期构建的降低黄酒中尿素和EC效果最好的酵母工程菌N85DUR1,2-c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因素试验考察黄酒发酵工艺对其降低发酵液中尿素和EC能力的影响,并对其在生产试验过程中的发酵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酵母接种量、发酵温度以及麦曲添加量等工艺参数对工程菌N85DUR1,2-c低产尿素和EC的性能没有明显的影响,且含量低于亲本菌株。50 kL生产试验表明,工程菌N85DUR1,2-c所酿黄酒中理化指标含量正常,符合黄酒国标的要求。而N85DUR1,2-c发酵液中尿素和EC的含量分别为(2.4±0.2)mg/L和(14.9±0.6)μg/L,较亲本菌株分别降低了90.7%和54.6%,且贮存过程中EC含量增加缓慢。说明酵母工程菌N85DUR1,2-c在不改变黄酒优良品质的前提下,能够显著地降低发酵液中尿素的含量,可以从根源上减少黄酒中EC的积累,提高饮用...  相似文献   

6.
有效控制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EC)对于黄酒食品安全和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筛选得到能够有效吸附黄酒中EC的吸附树脂,对EC吸附去除率在70%以上,该树脂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再生能力。对其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该树脂吸附黄酒中EC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树脂的表观吸附活化能Ea为8.89×103k J/mol。热力学研究表明,该树脂吸附EC符合Freundlich方程,该吸附过程是自发地、熵增加的吸热过程。研究结果为高效、简便去除黄酒中EC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有效控制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EC)对于黄酒食品安全和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筛选得到能够有效吸附黄酒中EC的吸附树脂,对EC吸附去除率在70%以上,该树脂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再生能力。对其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该树脂吸附黄酒中EC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树脂的表观吸附活化能Ea为8.89×103k J/mol。热力学研究表明,该树脂吸附EC符合Freundlich方程,该吸附过程是自发地、熵增加的吸热过程。研究结果为高效、简便去除黄酒中EC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尿素是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EC)的前体物质,对尿素进行准确快速的检测对于黄酒中EC含量的控制非常重要。综述了在食品领域尤其是发酵酒中常用的尿素检测方法,以期为黄酒企业选择合适的尿素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氨基甲酸乙酯是黄酒生产中的副产物,具有致癌性。尿素是氨基甲酸乙酯(EC)的主要前体物质,为降低黄酒中EC的含量,通过提高尿素转运蛋白基因DUR3的表达水平,构建了尿素吸收型工业黄酒酵母单倍体工程菌。采用融合PCR技术,将DUR3基因置于强启动子PGK1p后,构建过表达组件"URA3-PGK1p-DUR3-PGK1tURA3",转化工业黄酒酵母单倍体Na(MATa),获得单倍体工程菌Na-uD。通过实验室黄酒发酵,工程菌所酿黄酒发酵液中尿素含量降低了55.0%,EC含量降低了10.9%,其他理化指标无明显差异。因此过表达DUR3基因的工程菌Na-uD具有"吸收尿素"的能力,能够降低发酵液中尿素的含量,且无外源抗性基因的引入。  相似文献   

10.
2007年国际癌症研究总署(IARC)将氨基甲酸乙酯(EC)归为人类可能致癌物质(2A类).在黄酒中含量较高.应用GC/MS方法对绍兴黄酒EC含量进行研究,对煎酒前后进行氨基甲酸乙酯监测分析,发现煎酒前和煎酒后EC平均含量分别为16.1μg/kg、63.7μg/kg、其中在煎酒过程中EC增加了47.6μg/kg.在贮存过程中,对年份加饭酒分析,发现EC含量在不断地增加.第一年增加量最多,但后几年平均增加量大约每年15μg/kg左右.所以需加强对黄酒生产工艺和贮存条件的管理和改进,以减少EC的产生,确保绍兴黄酒的竞争性及安全.  相似文献   

11.
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直接减除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酒中含有微量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简称EC,直接降低黄酒中的EC含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各种吸附性材料中,优选得特异性功能树脂材料L2、L3,复配后以合适的添加量体积分数10%处理酒样,对黄酒中的EC能较有效减除,去除率在60%以上,基本达到EC限量要求,同时对酒体风味的保持较好。材料对EC的减除为吸热过程,实际应用中需保证作用温度大于20℃。面向中国黄酒中EC含量的直接降低,提供了一个实用、便捷的全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黄酒生产中使用脲酶降解尿素有望成为控制氨基甲酸乙酯(EC)的含量的有效手段。本研究选取日本清酒生产用商品化脲酶NAGAPSIN,在考察了其基于温度和pH的酶学性质及各因素对酶降解尿素影响的基础上探索了该酶在降解成品黄酒中尿素中的应用。结果显示该酶的作用最适温度为30℃,最适作用pH为4.4;在低温及酸性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成品黄酒中的效果验证表明,30 U/L的脲酶既可于2 d内降解约80%的尿素,且残余酶活易清除。基于以上结果,进一步提出了两种脲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方案。本研究为黄酒中尿素和EC的酶法控制提供了实验数据支持及实际应用指导。  相似文献   

13.
SPE结合GC/MS测定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巫景铭  洪瑞泽 《酿酒》2010,37(6):67-70
氨基甲酸乙酯(EC)是一种致癌物,黄酒中含量较高。采用固相萃取法提取黄酒中的EC,浓缩后进行GC/MS分析,SIM模式下内标法定量。方法回收率100.5%~106.2%,相对标准偏差为3.0%,方法检出限为0.54μg/kg,定量限为1.80μg/kg,方法准确可靠。采用本法测定10种市售黄酒,其EC含量为176.15~345.53μg/kg。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产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残留量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调查60份江西省内生产的黄酒产品中氨基甲酸乙酯(EC)残留量。酒样添加d5-EC同位素内标,经硅藻土层析住吸附,乙醚洗脱,用GC-MS测定,内标法定量。色谱柱为DB-INNOWAX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加标回收试验的平均回收率为107.5%,相对标准偏差为1.33%(n=2),黄酒中EC的污染水平中,EC的中位数为24.4μg/kg,均值为35.0μg/kg,检出率为70%,含量值范围为6.0~123.7μg/L。通过此次调查江西产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残留量,将为我国制定国家标准和对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污染水平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基甲酸乙酯(EC)是发酵食品和酒精饮品在发酵或贮存过程中产生的对人类健康存在潜在危害的一种物质。近年来,随着黄酒产业的兴起,在有关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控制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该文在检索近年来氨基甲酸乙酯相关文献和标准的基础上,对发酵产品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形成机理,以及黄酒食品安全性评价、氨基甲酸乙酯检测方法及其含量控制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黄酒生产中降低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提升黄酒品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氨基甲酸乙酯(EC)是一种潜在致癌物,在黄酒发酵过程中尿素是它的前体物质。该研究通过紫外诱变和基因过表达筛选获得改良黄酒酵母菌种,并对黄酒产品的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可知,与出发菌株相比,改造菌株的发酵性能和黄酒的出酒率、酒精度、总糖、总酸、氨基酸态氮和β-苯乙醇没有明显的差异,而诱变菌株JF501-A62发酵产物尿素含量降低了67%,EC含量降低了59%;基因过表达菌株JF501-B5发酵产物尿素含量降低了88%,EC含量降低了63%。两者均有很好的发酵性能,并取得了较好地降低产品中尿素含量、进而降低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的效果。与紫外诱变相比,基因过表达的改良方法获得了尿素含量更低的菌株,并贮存6个月之后产品中的EC含量更低。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黄酒中EC的检测条件进行优化,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黄酒中EC的含量。结果表明,黄酒中EC的含量为37.5μg/kg,在高、中、低加标浓度范围内回收率为100.8%,RSD(n=6)为2.3%,EC在0~250 ng/m 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μg/L,定量限为2.3μg/L。试验选择萃取柱的最佳体积为12 m L时回收率最高,样品进入萃取柱中的最佳静置时间为10 min,选用正己烷作为淋洗剂,当淋洗剂的RSD为5.12%时,乙酸乙酯-乙醚的洗脱效果最佳,洗脱后样品回收率为90%,吸附时间为30 min。气相色谱-质谱法具有操作简便、能快速检测等优点,适用于黄酒中EC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氨基甲酸乙酯(EC)是一种潜在致癌物,在黄酒发酵过程中尿素是它的前体物质。该研究通过紫外诱变和基因过表达筛选获得改良黄酒酵母菌种,并对黄酒产品的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可知,与原始菌株相比,改造菌株酿造的发酵性能和黄酒的出酒率、酒精度、总糖、总酸、氨基酸态氮没有明显的差异,而诱变菌株JF501-A62发酵产物尿素含量降低了67%,EC含量降低了59%;基因过表达菌株JF501-B5发酵产物尿素含量降低了88%,EC含量降低了63%。两者均有很好的发酵性能,并取得了较好的降低产品中尿素含量、进而降低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的效果。与紫外诱变相比,基因过表达的改良方法获得了尿素含量更低的菌株,且贮存6个月之后产品中的EC含量更低。  相似文献   

19.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9):189-194
基于氰化物衍生化及LC-MS/MS联用技术,建立了适用于黄酒及其原料中游离态氰化物及总氰化物测定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灵敏度,检出限为0.01μg/L,相对标准偏差低于5%,回收率在93.6%~106.0%。利用该方法对不同黄酒及其酿造原料中的游离态和总氰化物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检测。结果表明,黄酒酿造原料大米和麦曲及黄酒中均含有微量氰化物。其中,麦曲氰化物含量相对较高,其游离态氰化物含量20.35~93.73μg/L,总氰含量98.09~1 032.03μg/L。黄酒中游离态氰化物的含量低于15μg/L,总氰含量一般低于30μg/L,表明在黄酒储存和销售过程中,氰化物可能不是影响黄酒氨基甲酸乙酯(EC)增加的主要因素。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明确黄酒中氰化物与EC的关系提供了技术手段和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0.
由于铁含量过高而导致黄酒出现混浊是黄酒界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就黄酒发生铁混浊的现象、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防治黄酒生产铁混浊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