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研究Ti-6Al-4V ELI化学成分中Fe和O含量(A,B组),热处理制度:退火温度和时间(C,D组)等四个因素分别对脊柱顶丝类医用钛合金Ti-6Al-4VELI棒材力学性能的影响,设计并进行了相应的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通过对上述实验所得基本力学性能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各因素水平变化范围之内,强度以高O含量(B组)的Ti-6Al-4V ELI最高,其对强度影响大小的次序为:氧含量、铁含量、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而塑性则以退火时间为D3组时最高,其对断后伸长率影响由大到小次序为:铁含量(退火时间)、退火温度、氧含量;同时硬度则以高氧含量组的最高,其对硬度影响由大到小的次序则为:氧含量、铁含量、退火时间和退火温度。当Fe含量控制在0.2%,O含量控制在0.13%左右的Ti-6Al-4V ELI钛合金,采用650~700℃/1.5 h退火处理时,可获得强度(Rm1050MPa,Rp0.2960 MPa),塑性(A15%,Z50%),硬度(HV310)理想的综合性能优异作为脊柱顶丝类医用的高强韧性Ti-6Al-4V ELI钛合金棒材。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中间退火、冷轧变形量以及成品退火对5056铝合金丝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1 mm的5056铝合金圆丝经85%的轧制变形和400℃2 h中间退火后,组织发生了完全再结晶,晶粒形貌由拉长状转变为等轴状,丝材强度明显下降,抗拉强度由423 MPa降低至376 MPa,降低了11%。随着冷轧变形量增大,丝材强度逐渐升高,当变形量由79%提高至87%,抗拉强度由420 MPa升高到432 MPa,屈服强度由382 MPa升高到388 MPa。随着成品退火温度升高,成品丝材强度逐渐降低;当退火温度低于120℃时,丝材抗拉强度不小于400 MPa。  相似文献   

3.
《铸造技术》2017,(11):2616-2618
研究了双重时效、单重时效工艺对?3.9 mmTB3钛合金丝材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B3钛合金丝材在(α+β)/β转变温度以上固溶处理并经双重时效处理时,随二次时效温度升高,合金强度降低而塑性提高,时效析出的α相变得粗化且分布不均匀;经520~550℃单重时效处理16 h时,随时效温度升高,合金强度降低而塑性升高;与双重时效处理相比,单重时效的合金强度高而塑性略有降低,α相数量增加且分布更为均匀。  相似文献   

4.
《连铸》2015,(6)
通过研究在650~1 200℃范围内,中碳MnV非调质钢铸坯强度、塑性性能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找出了其最佳塑性区温度范围。在800℃以下温度,铸坯断面收缩率不超过75%,温度上升到850℃以上时,断面收缩率有较明显的提高,特别在925℃以上,断面缩率超过95%。据此确定连铸坯在生产过程中,入矫直点的温度大于925℃、出矫直点温度大于850℃的工艺要求,以减少铸坯表面裂纹。  相似文献   

5.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弹性钛铁丝材处理方法及装置,适用于生产移动电话天线和眼镜架等直线状超弹性饮镍丝材.其特征是对钛镍丝材采用连续热张力法进行直线状处理,对钛镍丝材的加热温度为300℃一m℃,加热时间20s~100s.饮锦丝材的后张力为大于其丝材在加热温度时的屈服强度.真丝材加热后需进行冷却,使其丝材在发生穹曲变形之前已冷却到M点温度以下进行盘绕,从而使钛镍丝材具有良好的直线度和超弹性,成品率高,成本低,适合于自动化连续生产.一种超弹性钛镍丝材处理方法及装置  相似文献   

6.
采用化学成分满足ASTM B348—2010和GB/T 3620.1—2007要求的Ti-6Al-4V合金铸锭为原料,通过锻轧工序处理成丝坯,然后经过少道次大变形量控温热拉拔成2.6 mm丝材,最后采用在线退火的方式进行热处理。研究了O元素含量及退火冷却方式、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对Ti-6Al-4V合金丝材硬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低氧含量Ti-6Al-4V合金(O含量≤0.12%)、高温快速加热(920℃×30 s及890℃×30 s)结合循环水急冷方式处理,丝材HV硬度值可稳定控制在280~300之间。  相似文献   

7.
对经等离子旋转电极法制备的3种不同粒径分布的Ti-6Al-4VELI(低间隙)合金球形粉末,经热等静压(HIP)工艺制成的制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Ti-6Al-4VELI合金球形粉末热等静压制件工艺为940℃/120 MPa同时升温升压。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仪(EDS)研究HIP制件中的α+β混合相。结果表明,HIP制件的显微组织与粉末粒径分布有关。与Ti-6Al-4VELI合金中粉(100~150μm)及粗粉(150~250μm)HIP制件相比,由Ti-6Al-4VELI合金细粉(45~100μm)制成的HIP制件呈现出更为优异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表现为更为细化的显微组织和更高的抗拉强度及延伸率,这与粉末HIP制件的断口分析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铸造技术》2016,(2):228-232
对C-Mn-Si-V系高强度双相钢进行连续退火处理,分别研究了均热温度、缓冷温度、快冷温度和过时效温度对试验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均热温度为780~840℃,缓冷温度为600~700℃,快冷温度为300~400℃,过时效温度为200~300℃时,试验钢的微观组织都是马氏体+铁素体。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退火温度、保温时间、退火方式及冷却方式等热处理制度对TC4薄板室温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片式退火方式下,温度从720℃升高到820℃时,板材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先降低后升高,但其伸长率先升高后降低,退火温度为780~800℃时板材的强度和塑性得到了良好的匹配;当保温时间从30 min延长到120 min时,板材的抗拉强度变化不明显,屈服强度显著下降,但保温时间超过60 min后屈服强度趋于定值。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初生α和β转变组织的晶粒尺寸都增大,且β转变组织的比例增大。采用真空垛式退火+炉冷方式,退火温度为780℃、保温时间为7 h时板材可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室温拉伸实验机研究退火温度对SP-700钛合金板材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温度低于760℃时,显微组织没有显著变化;退火温度为780℃时,显微组织由等轴状以及条状α相和β转变组织组成;退火温度为800~840℃时,显微组织由等轴α相和β转变组织构成;当退火温度升高至900℃时,显微组织由粗大的β相转变组织组成。室温拉伸实验表明:退火温度低于800℃时,抗拉强度变化不大,屈服强度和伸长率逐渐升高;当退火温度为800~840℃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逐渐升高,伸长率逐渐下降;在740~820℃退火,纵横向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差异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纵横向伸长率差异先减小后增大。  相似文献   

11.
结合β型钛合金丝材的矫直工艺,研制出了张力可稳定控制的用于β型钛合金丝材矫直的在线热矫直机组。此机组通过恒张力恒速度系统、快速均温加热系统和快速循环冷却系统三大模块合理匹配控制,有效解决了β型钛合金丝材在线热张力矫直中存在的两大问题:矫直张力的稳定控制和矫直效率与质量稳定性的提高。此矫直机组的成功研制,不但可满足对β型钛合金丝材的矫直要求,而且对其矫直工艺的进一步改进研究以及对其他金属丝材矫直工艺的研究或者矫直设备的研制均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实验室模拟研究了连续退火工艺对TRIP780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缓冷温度的升高会导致抗拉强度的增加,断后伸长率和屈服强度则变化不大;在其它工艺条件一致的情况下,缓冷温度为700℃时强塑积最高,达到了21.4 GPa·%;时效温度在375~425℃之间,随着温度的上升,抗拉强度不断下降,断后伸长率上升;当温度继续上升到450℃时,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变化规律则相反,强塑积和残留奥氏体碳含量达到最低值;时效温度为400℃时,实验用钢能获得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不同工艺参数对TA15-0.1Sr钛合金新型高强度机械螺栓进行了锻压,并进行了500℃高温拉伸试验和96h中性盐雾腐蚀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随始锻温度从900℃增大到975℃,终锻温度从720℃增大到780℃,或变形量从4%增大到10%时,螺栓的高温强度先增大后减小,质量损失率先减小后增大,高温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先提高后下降。螺栓的始锻温度、终锻温度和锻压变形量分别优选为950、760℃、8%。  相似文献   

14.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测定了焊丝用钢ER70S-6的动态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结合光学显微组织观察,分析了不同冷速下的相变组织演变规律,利用高温拉伸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焊丝用钢的断面收缩率与抗拉强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CCT曲线中主要分为铁素体、珠光体、贝氏体、马氏体等4个转变区;随冷速由0.1℃/s逐渐增加至20℃/s,室温组织发生一系列变化,由最初的两相组织:铁素体与珠光体,最终演变为三相组织:铁素体、贝氏体与马氏体;随温度的升高,抗拉强度持续降低,断面收缩率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在800~1150℃范围内,断面收缩率均高于90%,钢坯具备良好的高温热塑性能,故钢坯矫直温度可选择此温度区间。  相似文献   

15.
为了优化780 MPa级冷轧高强双相钢的生产工艺参数,利用DIL805A膨胀仪测定了试验钢的相变点,绘制了不同冷速下的CCT曲线;采用连续退火模拟机进行了连续退火试验,通过扫描电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拉伸试验等方法研究了退火温度和过时效温度对试验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屈服强度逐渐升高,抗拉强度先升高后降低,断后伸长率则先减小后增加。随着过时效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抗拉强度降低,屈服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变化不大。当过时效温度高于300℃后,淬火马氏体开始分解,回火马氏体比例增多,导致试验钢的抗拉强度显著降低。试验钢在800℃退火、280℃过时效后的力学性能最好,抗拉强度为787 MPa,断后伸长率达到21. 5%,屈强比仅为0. 48。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等仪器研究了620、650、680、720、750、780 ℃单级时效和720 ℃+650 ℃双级时效对GH2132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级时效的抗拉强度和剪切强度高于单级时效的抗拉强度和剪切强度,抗拉强度达到1130 MPa,剪切强度达到720 MPa。且在620~780 ℃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单级时效时,随着时效温度的提高,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剪切强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720 ℃时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1065 MPa,剪切强度达到最大值685 MPa。  相似文献   

17.
热处理工艺对316L不锈钢微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对 316L不锈钢微丝拉拔过程中的几道丝材进行了退火处理 ,研究了退火温度与保温时间对不同压缩率丝材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再结晶后的显微组织为完全奥氏体组织。丝径为0 2 4 5mm(压缩率为 83% )与0 113mm(压缩率为 96 % )的丝材 ,采用 10 5 0℃× 10s的热处理工艺 ,其再结晶后的晶粒度可达 11级 ,并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丝径为0 0 3mm微丝的最佳退火工艺为 10 5 0℃× 1s。  相似文献   

18.
王建军 《金属热处理》2014,39(7):99-101
用MMS-200热模拟试验机对Q690D钢板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及不同调质工艺对Q690D钢板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冷却速率为7~15 ℃/s时,材料组织才能转变为马氏体组织。淬火加热温度780 ℃时,钢板没有完全奥氏体化,造成组织不均匀。当淬火温度大于840 ℃时,钢板组织与850 ℃时变化不大。随回火温度升高,试验钢的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19.
我们研究了经等离子旋转电极法制备的三种不同粒径分布的Ti-6Al-4VELI(低间隙)合金球形粉末经热等静压工艺制件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Ti-6Al-4VELI合金球形粉末经940℃及120MPa同时升温升压的热等静压工艺制件。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仪(EDS)可观察到HIP制件中的α+β混合相。研究结果表明,Ti-6Al-4VELI合金球形粉末经热等静压制件后的显微组织与粉末粒径分布有很大关系。与Ti-6Al-4VELI合金中粉(粒径分布范围:100μm~150μm)及粗粉(粒径分布范围:150μm~250μm)制成的热等静压件相比,由Ti-6Al-4VELI合金细粉(粒径分布范围:45μm~100μm)制成的热等静压件呈现出更为优异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表现为更为细化的显微组织和更高的抗拉强度及延伸率,与粉末热等静压制件的显微断口分析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20.
采用双流浇注连续铸造方法,通过改变内浇包熔体温度制备了7075/6009合金铸锭.重点研究了不同内浇包熔体温度下所制备的7075/6009铸锭经过自由压制和轧制变形后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7075/6009合金板材在轧制和热处理状态下,当内浇包熔体浇注温度从680℃升高到780℃时,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都会提高,而伸长率变化较小,这主要是由于内浇包熔体温度升高,导致外层合金厚度减小,内层合金在复合材料中的体积分数增加.合金板材在T6热处理状态下获得的最优力学性能是:抗拉强度为404 MPa,屈服强度为364 MPa,伸长率为1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