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嗜冷菌作为冷藏原料奶中生长的优势菌群,在原料奶贮存过程中会大量繁殖,并产生及其耐热的脂肪酶和蛋白酶,这些酶类在高温处理后仍会有残留,并在奶制品储藏过程中继续分解其中的脂肪和蛋白质,导致产品的风味和质地产生变化。因此,研发出一种即快速又实用的嗜冷菌计数技术成为乳品行业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对原料奶中嗜冷菌快速检测的一些方法,并将各个方法在工业应用上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嗜冷菌是原料乳中主要危害性腐败菌群之一,其种类繁多,菌群结构和多样性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这为原料乳中优势嗜冷菌的鉴定带来了困难.结合国内外文献,综述了储藏温度、储藏时间、地域和季节等因素对原料乳中嗜冷菌菌群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原料乳中嗜冷菌可能的外界来源.评述了高通量测序、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变性凝胶电泳等现代分子生物...  相似文献   

3.
原料乳中嗜冷菌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原料乳中嗜冷菌的一种快速检测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由于嗜冷菌能在乳中产生大量的耐热性脂肪酶,所以我们在脂肪酶活与嗜冷菌数之间建立了一种线性关系,进而通过4-硝基苯酚游离释放法测定脂肪酶的活力来得到嗜冷菌数。  相似文献   

4.
虽然低温保藏及冷链技术限制了牛乳中微生物的繁殖与代谢,但是在低温环境中恰恰非常适合嗜冷菌的生长代谢,并影响牛奶质量。生产中通常用巴氏杀菌和超高温灭菌来杀灭牛奶中的嗜冷菌,却无法消除由嗜冷菌所分泌的较高的耐热性的脂肪酶和蛋白酶,进一步影响乳及乳制品风味质地。因此快速检测牛乳中的嗜冷菌,对于控制生牛乳中嗜冷菌繁殖、提高乳制品产品质量、延长货架期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总结与讨论了牛乳中嗜冷菌的危害以及几种常见的对原料奶中嗜冷菌快速检测的方法,包括直接荧光过滤技术、电阻抗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流式细胞计数法、氨肽酶法、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酶联免疫吸附法,并将它们在工业应用上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并对此领域的技术发展方向给予展望。  相似文献   

5.
嗜冷茵对UHT奶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嗜冷菌产生耐热蛋白酶和脂肪酶是UHT奶在长期存放过程中产生劣变的主要原因之一。原料乳中蛋白酶、脂肪酶的活性与产品长期保存时的品质呈负相关。通过控制原料奶乳中嗜冷菌数,测定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对原料奶进行分级和评价是确保UHT奶品质的一种有效手段,本实验为乳品企业嗜冷菌的检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低温储存条件对原料乳嗜冷菌及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储存条件对原料乳中嗜冷菌细菌多样性及牛乳品质的影响,为原料乳低温储存条件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通过16S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了原料乳在4℃储存一天后的细菌多样性,依据现行国标方法监测了4,10℃和15℃储存期间原料乳中嗜冷菌数和菌落总数的变化。原料乳在4℃储存过程中,微生物繁殖比较缓慢,但其微生物群落组成变化明显,储存24小时后,假单胞菌、黄杆菌等嗜冷菌的相对丰度占原料乳中细菌总量的90%以上;根据微生物计数结果和国标限量,低温储存4℃≤24 h,10℃≤16 h,15℃≤8 h,原料乳中菌落总数能满足生乳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但嗜冷菌大量增殖可能会引起牛乳品质的下降。  相似文献   

7.
原料乳中嗜冷菌及其主要热稳定性酶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料乳中的嗜冷菌及其热稳定性胞外酶是引起液态乳制品多种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阐述了嗜冷菌及其热稳定性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概念及特性,对嗜冷菌在原料乳中的控制提出了自己建议,并对嗜冷菌、蛋白酶、脂肪酶的检测方法及理论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嗜冷菌是原料乳中常见的腐败微生物之一,由嗜冷菌产生的耐热酶存在于乳品加工的各个环节,即使经过巴氏杀菌或者超高温瞬时灭菌(Ultra High Temperature treated,UHT)仍会有部分活性,继而作用于乳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导致产品状态和风味发生不可逆的变化。通过分析嗜冷菌产生耐热酶对乳制品及其加工过程的危害机制,从原料乳储藏条件、巴氏杀菌工艺参数、均质与离心除菌相结合等关键环节着手,提出全产业链系统性控制嗜冷菌的方法,保证从原料乳收集到乳品加工过程再到产品售卖的质量安全,对乳品加工企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嗜冷菌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原料乳中嗜冷菌的几种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讨论,涉及的检测技术主要有直接外荧光过滤(DEFT)、流式细胞计数(FCM)、实时PCR检测(RT-PCR)、荧光原位杂交探针(FISH)、瞬时温度梯度凝胶电泳(TTGE)、ATP生物发光等技术,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期望能为乳品加工业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利用API 20NE细菌鉴定系统快速鉴定出原料乳中主要的嗜冷菌。大大缩短常规嗜冷菌鉴定所用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嗜冷菌是乳低温贮藏中的主要腐败菌,嗜冷菌及其代谢酶的存在直接影响原料乳的质量,阐述了嗜冷菌及其耐热酶类对乳及乳制品的危害,并通过分析嗜冷菌的适冷机理和影响酶活的因素,探讨控制嗜冷菌及其代谢酶的方法,以保障原料乳质量。  相似文献   

12.
原料乳中嗜冷假单胞菌危害及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单胞菌是对原料乳危害最大的嗜冷菌之一,极易在冷藏条件下成为优势菌群。大多数嗜冷假单胞菌有分泌蛋白酶和脂肪酶的能力,并导致原料乳及产品变质。本文对原料乳假单胞菌的危害特点,快速检测和新型控制工艺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最后探讨了嗜冷假单胞菌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原料乳中嗜冷菌产脂肪酶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静  张兰威 《中国乳品工业》2006,34(8):30-32,39
研究了原料乳中嗜冷菌产生脂肪酶的几组影响条件。主要从pH值、培养温度、产酶培养基组成几个方面考虑。优化产酶条件,从而可提高脂肪酶的检测活力,为原料乳中嗜冷菌分泌的脂肪酶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冷藏设备的广泛应用,嗜冷菌及其耐热代谢产物成为影响原料乳质量和乳制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以奶站的新鲜原料乳为研究对象,研究春季原料乳中总菌落和嗜冷菌在不同储存温度下的生长情况。使用Gompertz模型建立4℃~14℃储存的原料乳中总菌落和嗜冷菌的生长动力模型,模型可以有效的模拟原料乳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低温储存的原料乳中总菌数与嗜冷菌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原料乳中嗜冷菌计数及产脂肪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任静  张兰威  王芳 《食品科学》2006,27(5):208-211
本文主要对乳中的嗜冷菌数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考虑到嗜冷菌能在乳中产生大量的耐热性脂肪酶,力求在脂肪酶活与菌数之间建立联系。即对不同时间测得的酶活与菌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原料乳嗜冷菌的危害分析及控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从相关的8个牧场的原料乳样品中分离纯化得到嗜冷菌分离物。然后重点探讨嗜冷菌对原料乳的危害及对嗜冷菌的生长控制。对嗜冷菌数动态增加与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变化、pH值的变化和总醛类物质浓度增加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和二氧化氯对嗜冷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7.
原料乳中嗜冷菌的危害分析及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离培养基从牧场的原料乳样品中分离得到嗜冷菌,经鉴定为荧光假单胞菌.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杀菌方式下嗜冷菌对贮存过程中乳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乳经115℃高温灭菌,然后进行55℃保温1h灭酶处理,有助于控制嗜冷菌的生长,与25℃贮存相比,在4℃贮存8d后,其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对秋季低温储存原料乳进行预测微生物学研究。使用Gompertz模型建立4~14℃储存的秋季原料乳中总菌落和嗜冷菌的生长动力模型。模型可以有效的模拟秋季原料乳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模型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72,可以用来预测微生物生长情况和达到控制下限的时间。研究表明嗜冷菌是低温储存的原料乳中优势微生物,在4~8℃储存温度下总菌落数与嗜冷菌的数量呈很好的相关性(R~2=0.931),可以通过总菌数推算出嗜冷菌的数量,保证乳制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原料乳中嗜冷菌超标会产生较高水平的耐热蛋白酶和脂肪酶,这两种酶是导致产品进入货架期后出现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为探究牧场奶牛生活环境以及原料乳在流转过程中不同环节的微生物多样性,找出牧场中嗜冷菌的污染来源,本研究选取河北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养殖场,采集TMR饲料、牛舍垫土、头三把奶、头三把奶之后的常规乳以及储奶罐中的原料乳等样品,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所有样品的菌群结构、嗜冷菌种类及丰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门水平上,主要微生物为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在属水平上主要是无形体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短螺菌属、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此外对样品中的关键嗜冷菌(假单胞菌)进行分析,牛舍垫土的多样性最丰富的,包含了牧场中常规乳及储奶罐中乳假单胞菌种类的99.63%和96.39%,说明牛舍垫土是各类假单胞菌潜在的污染源。  相似文献   

20.
主要研究了牛乳中嗜冷菌数与其产生的耐热性胞外蛋白酶活性的相关性.从原料乳中分离出一株优势嗜冷菌,实验室初步鉴定后用API20NE系统进行鉴定,鉴定该菌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产酶实验结果表明,该菌产耐热性胞外蛋白酶.利用该菌株研究牛乳中单一嗜冷菌菌数与蛋白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菌数与蛋白酶活性呈一定正相关,回归方程为Y=0.4548ln(X) 0.4178,决定系数R2=0.8172,相关系数R=0.9039,差异极显著(P<0.01);自然状态下,原料乳中嗜冷菌数与蛋白酶活性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原料乳在不同条件下贮存,嗜冷菌数有明显的增加趋势,但原料奶中嗜冷菌数和蛋白酶活性之间没有多少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