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4月1日实施的《电子签名法》被看作是我国第一部信息化的法律,对我国信息化的发展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因而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但依据《电子签名法》的规定,其适用范围却仅仅限于电子商务领域。而随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以及其他社会部门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对电子签名法律效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笔者建议,一方面国务院等有关部门应尽  相似文献   

2.
4月1日,被业界广泛解读为“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法律,对我国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信息化建设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就要正式实施了。《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与之同时正式实施。本栏目为此对部分行业用户、企业用户作了深入调查和分析,以了解用户对电子签名及电子签名法相关问题的认识和行为。  相似文献   

3.
去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电子签名法》,标志着我国首部“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法律”正式诞生,这部法律于4月1日起正式施行。同一天,依照《电子签名法》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制定的《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也开始正式施行。这些必然对我国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电子签名法》实施情况 2004年8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电子签名法》,2005年4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作为我国信息化领域的第一部法律,《电子签名法》确立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规范电子签名行为、明确电子认证机构的法律地位及认证程序、规定电子签名的安全保障措施等法律规定,为促进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5.
2005年4月1日,《电子签名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信息化领域的第一部法律,为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其实施一周年之际,我们组织了一组文章,回顾《电子签名法》实施情况、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建议,以求为《电子签名法》在今后实施过程中的完善和推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无论从哪个角度上说,《电子签名法》出台后的第一受益方都是电子商务,许多人谈到我国电子商务不成功的教训时,都把网上信用机制的缺乏当成关键因素之一,而网上交易双方具有法律效应的身份认定就是建立这种信用机制的必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从电子签名的应用范围上看,在电子政务领域,电子报税、电子报关、协同办公等环节对网上身份认证的要求同样很高。因此,如果说《电子签名法》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扫平了最大障碍,那么该法案同时也为电子政务领域信用机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电子签名法》是我国信息化领域的第一部法律,其作用覆盖了整个信息化…  相似文献   

7.
坚果 《软件世界》2005,(4):27-27
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正式实施。针对我国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法律问题,《电子签名法》从确定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规范电子签名的行为、明确认证机构的法律地位等多个方面作了具体规定。毫无疑问,作为我国信息化领域的首部法律,它的正式实施对我国今后的信息化立法,对创建网络环境下的法律保障体系,对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符合科学发  相似文献   

8.
从2005年4月1日开始,十届人大通过的《电子签名法》正式开始施行。这部法律规定,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届时消费者可用手写签名、公章的“电子版”、秘密代号、密码或指纹、声音、视网膜结构等安全地在网上“付钱”“、交易”及“转账”。《电子签名法》可以说填补了我国电子信息化当中的一项空白,堪称信息化的一个里程碑。一、《电子签名法》制定的背景1.信息化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催生了《电子签名法》。《电子签名法》的出台,可以说是“适应形势应时而生”。从2002年中办17号文件开始,我国的电子政务有了…  相似文献   

9.
《电子签名法》促进我国信息化发展作用重大去年4月1日起,我国《电子签名法》开始施行,这标志着我国信息化发展历程中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从这一天起,我国信息化告别了过去无法可依的历史,开创了我国在信息化领域探索法制化管理的良好开端,对推动我国信息化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对于保障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安全,维护网络世界的有序运转和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根据《电子签名法》的授权,信息产业部出台了《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国家密码管理局出台了《电子认证服务密码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0.
读者之声     
上周,我国首部“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法律”——电子签名法正式出台,并将于明年4月1日起实施,电子签名法将从很大程度上扫除我国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发展的法律障碍。让我们从电子签名法谈起,一起来回顾一下上周的IT时事。  相似文献   

11.
《中国信息化》2005,(5):94-96
首部信息化法律《电子签名法》自2004年8月28日出台至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要想让电子签名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仅靠《电子签名法》一部法律显然无法真正启动电子签名的市场,还需要相应配套措施和具体的管理细则。为此,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用部令的形式出台了《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旨在为电子认证服务提供一个规范、明晰的管理办法,现全文刊登,详情如下。  相似文献   

12.
每月网事     
《数码时代》2005,(5):86-86
“电子签名法”正式生效 4月1日,被誉为我国首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正式生效,通过《电子签名法》将有效维护电子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保障电子交易安全,为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发展创造有利的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13.
8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电子签名法》,首次赋予电子签名与文本签名同等的法律效力。这是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法律,主要解决了信息化建设中所面临的法律保障问题,标志着我国信息安全建设的法制化进程向前迈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以下简称《电子签名法》)和配套的《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电子认证服务密码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后,不仅对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在法律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对电子政务的发展也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法律保障。因为《电子签名法》和两个办法的颁布和实施,赋予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并明确了电子认证服务的市场准入制度和管理办法,极大地改善了我国电子商务/政务的法制环境,促进安全可信的电子信息交互环境的建立,从而大力推动我国电子商务/政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一年的实施实践已经显示出《电子签名法》的重大价值,但是未来还有许多路要走。200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开始施行。这标志着我国的电子商务(包括电子政务)从此步入了法制化的轨道。这部《电子签名法》明确了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规范了电子签名行为,规定了电子签名的安全保障措施,设立了电子认证服务市场准入制度,明确了认证服务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及法律责任。从而从法律制度上保障了电子交易安全,维护了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2005年2月8日以信息产业部部令形式公布了《电子认证服务…  相似文献   

16.
2005年4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的《电子签名法》,对我国的信息化发展来说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从这一天起,我国的电子商务将告别过去无法可依的历史。虽说《电子签名法》只是我国信息化发展中一部局部性法律,但它的诞生使我们看到国家在信息化建设领域探索法治管理的良好开端。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和法制建设的日益加强,相信更精彩的篇章还会接踵而来。  相似文献   

17.
魏洁 《中国信息化》2005,(18):48-50
200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下称《电子签名法》)颁布实施.作为我国信息化领域里的第一部法律.它标志着我国的信息化工作终于有法可依。其姊妹法.《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此前已经颁布.它是《电子签名法》授权制订、与其配套施行的部门规章.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今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实施至今,已有4个多月的时间了,在这4个多月的时间里,作为我国第一部信息化法律的电子签名法在不断得到进一步宣传的同时,也在各个领域不同层面切实地贯彻落实着--从网上支付、网上税收到网上医疗,电子签名作为一种安全保障措施、一套新的机制或新的规则,正在悄悄潜入我们的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为我国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9.
政务单位需要正确实施网络安全控制,有效抑制网络安全风险,落实到位国家各项网络安全要求。由于电子政务领域无专门的法律规范,与电子政务有关的法律法规等政策文件以及安全标准等要求分散在计算机、互联网、信息化建设、软件保护、电子签名等领域,为有效协助政务单位落实国家和有关部门各项网络安全要求,文章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各项原则要求,以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等政策文件为依据,简单总结了政务网络运营者网络安全合规事项,介绍了政务单位网络安全综合合规评估流程,供政务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05年4月1日,我国第一部信息化领域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下称电子签名法)正式颁布实施,与之同时生效实施的还有信息产业部颁布的《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电子签名法从法律的层面确立了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设立了电子认证服务市场准入制度,明确了电子认证服务机构(下称CA机构)的、法律地位及认证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