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蒸汽二次压缩系统替代传统的阀门节流减压供汽系统,回收废热蒸汽及冷凝水中的热量.使蒸汽热能数量和品位得到充分合理利用,达到优化用能结构、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等目的。  相似文献   

2.
福建化纤化工厂是国家大一型化纤化工联合企业。该厂的有机分厂是生产PVA—1799、PVA—1788、VAC、乳胶等四个主要产品的单位,其生产工艺复杂,用水、用汽量大,年平均每小时用蒸汽量60余吨,是全厂用蒸汽量最大的单位。 该分厂原设有五个点、十套冷凝水回收装置,分别将生产过程产生的冷凝水回收送回到热电站锅炉再使用。该装置经过多年使用的实践表明,回收装置仅能回收一部分冷凝水,另一部分排入地沟而流失。也就是说,回收装置未能将可以回收的冷凝水全部回收利用。 现将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改造前后的简要情况介绍如下: 一、改造回收旧系统问题的提出  相似文献   

3.
黄振军  王贵军 《节能》2000,(9):41-42
本文介绍了一个高、中、低压冷凝水回收系统的应用实例。此系统能够回收二次蒸汽和疏水阀漏出的蒸汽,并且充分利用了高温冷凝水,节汽效果很好,对类似装置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福建化纤化工厂是国家大一型化纤化工联合企业。该厂的有机分厂是生产PVA-1799、PVA-1788、VAC、乳胶等四个主要产品的单位。其生产工艺复杂,用水、用汽量大。年平均每小时用蒸汽量约60吨,占全厂用蒸汽量的85%左右。 该分厂目前共原装有五套冷凝水回收装置,将生产过程产生的冷凝水回收送回到热电站锅炉再使用。该装置经过多年使用的实践表明,回收装置仅能回收一部分冷凝水,另一部分排入地沟而流失。也就是说,回收装置未能将可以回收的冷凝水全部回收利用。 现将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改造前后的简要情况介绍如下: 一、冷凝水回收装置旧系统进行改造的必要性。 有机分厂的产品产出过程,就是有关物料在密闭的塔。罐内进行复杂的化学反应的过程。用热设备和间接热交换设备多,并且耗用蒸汽量大,产生的冷凝水量也多。根据有关资料表明,有机分厂可以回收利用的蒸汽冷凝水每小时有  相似文献   

5.
冷凝水闭式循环回收系统是间接加热设备的冷凝水回收利用较好方法,通过回收装置使冷凝水在锅炉和用汽设备之间形成封闭式循环,既回收利用了冷凝水中的能量,又节约了水资源。简单介绍了目前蒸汽的冷凝水回收状况,通过实例说明间接加热设备闭式冷凝水循环回收系统的节能和节水特点。  相似文献   

6.
蒸汽冷凝水是指蒸汽经生产设备热交换冷凝后的高温水,冷凝水水质近似于蒸馏水。回收利用冷凝水,是节约锅炉燃料、节约用水并降低水处理费用的重要措施。通过对6 t/h燃煤锅炉系统冷凝水回收改造实例详细分析了开式回收、闭式回收前后的节能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 我厂生产用蒸汽共有四种:3.4MPa,1.5MPa,0.55MPa和0.20MPa.冷凝水系统比较复杂,3.4MPa和0.55MPa蒸汽冷凝水回收进入0.20MPa闪蒸罐,闪蒸产生出0.20MPa蒸汽进入0.20MPa蒸汽系统加以利用,0.20MPa冷凝水回收进入常压闪蒸罐,送往热电车间供锅炉使用,从而实现了蒸汽冷凝水零排放.  相似文献   

8.
王娟  陈贵军 《节能》2014,(8):27-30
以卷烟行业蒸汽热力系统为例,提出冷凝水梯级闪蒸系统,进行闪蒸罐和蒸汽喷射泵的相关设计计算,将闪蒸出的二次蒸汽用于低压用汽设备空调,节省了主干线高压蒸汽耗量。冷凝水采用密闭式回收方式,重新输送锅炉回给水系统以达到循环使用,杜绝了环境对冷凝水纯净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9.
密闭式冷凝水回收技术应用在以蒸汽为间接加热热源的各种工艺过程中 ,涉及啤酒、卷烟、汽车、造纸、化工、印染、制药、宾馆 (饭店 )等各行各业。传统的冷凝水采用开式回收技术 ,用汽设备排放的高温饱和冷凝水经二次闪蒸、降压冷却至 70℃以下才能利用 ,而且开式回收冷凝水和大气接触 ,丧失了原本具有的软化、脱氧品质。重新作锅炉用水时需要二次处理 ,增加了水处理费用。密闭式冷凝水回收技术是开式回收的替代技术 ,其主要特点在于对热力系统的优化设计和冷凝水回收泵的防汽蚀系统设计 ,前者对锅炉———蒸汽管网———用汽设备———疏水…  相似文献   

10.
张守汉  谭芙蓉  肖晔  王立东  周健 《节能》2007,26(1):34-36
分析了企业蒸汽冷凝水排放和利用的现状,提出采用闭式回收蒸汽冷凝水技术对全厂蒸汽冷凝水系统进行改造。结果表明,采用闭式回收技术,各路蒸汽冷凝水可以完全得到回收,并用于工艺管线和设备的伴热;伴热温度均在规定的范围之内,伴热后的热水用于橡胶生产之中,起到了节能节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温凝结水回收及热能的梯级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辉  陈贵军  马庆海  苏保沉 《节能》2010,29(1):69-72
通过对不同压力的蒸汽冷凝水热能品位分析,提出冷凝水梯级闪蒸产生二次闪蒸汽代替低压蒸汽进行伴热和采暖方式,闪蒸后冷凝水采用密闭式回收方式回收,杜绝了二次汽排放,减轻了凝结水的氧腐蚀。  相似文献   

12.
《节能》1996,(11)
国家专利节能设备废蒸汽及高温冷凝水回收压缩机实用新型专利号:ZL89213179.9该机把工业生产和取暖排放的废蒸汽和高温冷凝水全部回收,形成闭路循环,压入锅炉再产蒸汽,达到节煤、节电、节约软水和提高用汽设备热交换能力和产量之目的。凡有锅炉、有废汽排...  相似文献   

13.
《节能》1996,(5)
废蒸汽及高温冷凝水回收压缩机实用新型专利号:ZL89213179.9该机把工业生产和取暖排放的废蒸汽和高温冷凝水全部回收,形成闭路循环,压人锅炉再产蒸汽,达到节煤、节电、节约软水和提高用汽设备热交换能力和产量之目的。凡有锅炉、有废汽排放的企业都可采甩...  相似文献   

14.
李文涛  金海 《节能》1992,(11):44-45
<正> 哈尔滨啤酒厂于1990年采用国内先进节能技术,即辽宁省能源研究所研究的密闭式蒸汽冷凝水回收系统及其主体设备高温冷凝水回收装置,对工厂的蒸汽冷凝水回收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应用1年以来,其节能效果十分显著。我厂年产啤酒7×10~4t,麦芽3000t,采暖面  相似文献   

15.
用电设备的变频改造和蒸汽凝结水的密闭回收利用可明显降低能耗,通过对某厂进行锅炉自动燃烧控制系统变频改造和密闭冷凝水回收系统节能改造,根据当地环境温度的不同,改造后每个月和一整年进行效益分析,并通过监测仪表实际数据验证得出冷凝水回收改造项目回收周期短,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仪征化纤公司短纤中心二套装置大量蒸汽冷凝水未回收,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和能源资源的浪费。通过原设备的改造利用,包括冷凝水管网的改造和冷凝水回收设备的改造和增添,全年可回收冷凝水19万t,余热折合蒸汽5753t,经济效益达100万元。  相似文献   

17.
徐敬琛 《节能》1993,(4):29-30
<正> 1 前言最近,由于工作的关系,笔者接触了一些供热中回收冷凝水的节能技术,颇受启发,为此特向同行们介绍一项简单易行、效益显著的无疏水器蒸汽供热“闭路循环”节能技术。 2 研制过程 10年前,黑龙江省肇东市制油厂针对本企业制油工艺中供热冷凝水不能全部回收,造成了能源浪费的问题,摸索研制了“无疏水器蒸汽供热闭路循环”节能改造技术。它与现有的技术不同之处在于:一是整个系统没有一个疏水器,完全封闭运行,故称无疏水器“闭路循环”;二是可以将整个供热系统中所有用热设备排放的尾汽及冷凝水集中于一个回收装置之中,结构尤为简单。目前这项技术已在黑龙江省肇东市制  相似文献   

18.
M310核电机组使用蒸汽转换系统提供辅助蒸汽。三代压水堆核电机组选择主蒸汽减压后的蒸汽作为辅助蒸汽系统的汽源,但会造成蒸汽品位的降低。在核能综合利用的大背景下,为了提升机组二回路效率,从高压缸排汽作为辅助蒸汽汽源的角度,进行了经济性、反应堆衰变热影响和运行方式调整的分析,确定高压缸排汽作为辅助蒸汽汽源的经济性和可行性,为后续核电机组效率提升改造或设计提供参考或方案。  相似文献   

19.
方立斌 《节能》1999,(11):21-22
1前言现在的工业企业中,有很多的企业是使用蒸汽作为加热介质的。因此,有效地使用蒸汽是节约能源的关键。蒸汽中所含的热能由显热和潜热组成,潜热只能在多种间接加热的用汽设备中使用,当蒸汽释放潜热时,蒸汽就会转变成冷凝水,冷凝水所含的热能占蒸汽总能量的20%~30%。为了使蒸汽设备在最高效率下使用,用汽设备中形成的冷凝水应该尽快地通过管道排出,换句话说,排放的冷凝水温度越高,设备的使用效率也就越高,这时所排放的蒸汽冷凝水所含的热量最大。因此,将该热量有效地回收,并加以利用,是蒸汽供热系统节能的关键。世界…  相似文献   

20.
柯复  翁国荣 《节能》1993,(2):24-25
<正> 1 应用密闭式高温冷凝水回收技术前的基本情况我厂是生产胶合板、装饰板、刨花板、细木工板、甲醛、胶粘剂、彩印等系列产品、具有综合性加工能力的人造板行业的大型企业。全厂用饱和蒸汽作为热源的主要有胶合板生产线的蒸煮、单板干燥、热压工序和装饰板生产线的浸渍纸干燥、热压工序。主要的间接用汽设备有胶合板的喷气式单板干燥机、热压机以及装饰板的浸渍纸干燥机。供汽锅炉有SHL20—25锅炉,SHL10—13—W锅炉和KZZ4—13—W锅炉各一台,正常运行一台SHL20—25锅炉,供汽压力在0.9MPa左右,锅炉年耗煤量12000t。全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