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胡正凯  于宙  杨炳勇  强晟  朱中原 《陕西水利》2022,(1):149-151,155
在寒区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容易在内外温差的作用下出现裂缝,加强表面保温是一种常见的温控防裂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计算,得到新疆某导流墙在不同保温条件下的温度场,计算结果显示通过增大保温力度可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温降速率,可根据温降速率确定表面放热系数.此外,文章推导出表面放热系数与风速、保温层厚度与保温层的导热系数之间的...  相似文献   

2.
寒区隧道保温隔热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区隧道保温隔热层的设置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对隧道的顺利施工和安全运营起决定性的作用。根据传热学相关理论知识,对寒区隧道的保温隔热层材料导热系数进行推导,得出材料导热系数或保温层厚度的计算方法,并运用公式法和数值分析得到了在相同条件下,保温层设置在隧道里面的保温效果要比设置在隧道衬砌表面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寒区隧道保温隔热层的设置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对隧道的顺利施工和安全运营起决定性的作用。根据传热学相关理论知识,对寒区隧道的保温隔热层材料导热系数进行推导,得出材料导热系数或保温层厚度的计算方法,并运用公式法和数值分析得到了在相同条件下,保温层设置在隧道里面的保温效果要比设置在隧道衬砌表面好的结论。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
坝面保温层是保障高寒区混凝土坝长期安全运行的重要工程措施。紫外线照射会使保温层老化,削弱保温能力,引起坝体混凝土开裂,需要及时检测老化的保温层并进行修复。为此,基于红外热成像及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非接触式的保温层缺陷快速检测方法。采用红外热像仪采集保温层表面热像图时间序列,对热像图序列进行二维傅里叶变换得到振幅图和相位图。根据像素点的所占比例和分布规律,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对所得到的的振幅图和相位图进行聚类处理,以图像的方差筛选最优的振幅图和相位图,以此识别保温层缺陷。有限元模拟和两类保温层热成像试验的结果表明,这种非接触式的保温层缺陷快速检测方法能够准确地检测保温层中缺陷的大小和位置,可发展为一种适用于实际的混凝土坝保温层缺陷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保温层设计施工中工程经验占主导而数值仿真研究相对较少的情况,基于大型商业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某工程保温层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采用参数等效算法,在同一模型上计算不同厚度(1.5 cm,2.5 cm,5.0 cm)保温层防护下的坝体温度场及应力场。分析结果表明:①统计特征点在无保温层时的年内温差较大;铺设保温层后,年内温度变幅显著降低;保温效果随着保温层厚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强;铺设5.0 cm厚的聚苯板保温层可将统计特征点的年内最大温差由15.47℃减小为6.30℃。②在无保温层保护的情况下,下游坝面出现大面积的拉应力区,最大拉应力值超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增加保温层后,坝体下游面应力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拉应力区减小且拉应力值随保温层厚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铺设5.0 cm厚的聚苯板保温层可将拉应力值由未加保温层时的2.73MPa减小为1.46MPa。  相似文献   

6.
冬季浇注混凝土,利用自身的水泥水化热蓄热保温养护,是简便常用的方法,可以防止混凝土表面受冻,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有的文献把保温层折算为对空气的热交换系数来计算混凝土的温度。本文则给出了不稳定温度状态下,根据保温层实际厚度和保温材料与混凝土不同的导热系数,建立的两个联立的热传导微分方程,从而得到墙、圆柱的温度计算公式。用微型电子计算机即可据此设计保温层。  相似文献   

7.
以大型输水工程U型渡槽为例,利用有限元软件计算分析了渡槽在不同降温幅度下的温度应力。为考察玻化微珠保温层的保温性能,模拟计算了不同保温层厚度下三维渡槽的瞬态温度应力。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了有无保温措施渡槽外表面温度主应力。分析结果表明:当降温幅度大于10℃时将在渡槽外表面产生不可忽略的温度拉应力。根据计算结果,综合考虑保温效果与经济性,实际工程中玻化微珠保温涂层的涂覆厚度以0.5~1 cm为宜,该厚度的保温层能有效控制渡槽混凝土外表面温度裂缝。  相似文献   

8.
对保温防基土冻胀中保温层厚度计算问题,《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SL211-98)7.4.3条第2款规定:“对于大型渠道,保温板厚度应通过热工计算确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河北段属于需采用保温防冻的渠段,合理的计算保温层厚度,对渠道衬砌工程达到安全经济的目的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在该工程防冻胀研究中,搜集了其他省市有关保温层厚度计算方法,分析和筛选出了两套简单适用的计算方法──相关比拟法与等效厚度法。经用王村试验场聚苯乙烯硬质泡沫板保温试验研究成果验证,对两种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正,使其更…  相似文献   

9.
等效冻土层系数是反映保温层减冻土厚度的一个重要参数。本文依据河北省王村冻土试验场的观测成果,分析了水分、土质条件以及保温层厚度对等效冻土层系数的影响,提出了等效冻土层数的计算式,为苯板保温层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寒冷地区拱坝的温度应力大于水荷载的影响。为了降低温度荷载,在拱坝下游面粘贴聚苯乙烯塑料板作为永久保温层,在文献[2]、[3]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有保温层拱坝变化温度场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余勇 《给水排水》2007,33(12):83-85
热水供应系统设施的保温是建筑节能的一条重要途径,保温技术的关键之一是确定最佳保温层厚度.通过对保温层厚度"经济厚度"和"允许单位面积热损失"两种计算模式的热损失量进行比较,从降低建筑能耗角度提出建议,建筑给水排水热水系统管道的保温宜采用"经济厚度"计算法来确定保温层厚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城市里热力工程施工采暖供热、蒸汽管道架空敷设的技术水平与作业现状,提出了直埋蒸汽管道保温层厚度选择计算的2个非常实用的公式,并通过实例详细介绍了几种保温厚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严寒地区修建混凝土拱坝,超低极端气温、超大年内温差和冬季突发寒潮等环境温度荷载是造成混凝土结构拉裂破坏的重要因素,因此开展长期保温防裂措施的研究意义重大。采用等效原理,提出了保温层-混凝土复合材料的热传导等效模拟概念,建立了有限元数值仿真中不同厚度混凝土与表面保温层等效单元;利用严寒地区长期实测资料和同类工程经验,选定结构数值仿真的气温、水温和材料热力学参数,开展温降工况下不同保温层厚度的坝体温度场及应力场数值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严寒地区坝体在无保温层时的坝体表面混凝土温度变化规律与气温基本相同,采取保温措施后保温层对坝体表面的保温效果较为明显,保温效果随保温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强;无保温层时上下游坝面出现大面积的拉应力区,增加保温层后坝体的拉应力区有所减小且应力随保温层厚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4.
基于动力计算理论,采用有限元法对不同冲击作用下拱坝聚氨酯保温层的动力响应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跟踪冲击过程中应力变化分析了保温层的瞬态动力特性,并提出了一定的保护措施。计算结果表明,聚氨酯保温层动力响应不受撞击位置的影响,与撞击速度呈正相关;多点撞击时,各点之间相互影响,点群中心位置动力响应剧烈。同时铁丝网砂浆具有良好的保护性能,可为工程安全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外墙外保温贴面砖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施工中发现的外墙外保温贴面砖工程中易产生的墙体空鼓、裂缝,保温层厚度负偏差,墙体渗漏问题及如何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控制,以避免以上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障净水构筑物水处理温度满足规范要求,防止冻涨现象的发生,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宜于严寒地区村镇的净水构筑物保温技术方法。以大庆市肇源县瓦房村供水站为例,通过理论计算、模拟分析和经济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净水构筑物最佳保温材料以及最佳保温层厚度。结果表明:采用5 cm厚聚苯乙烯泡沫的净水构筑物水处理温度满足要求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因此,该技术方法在严寒地区村镇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殷武 《长江建设》2012,(9):222-223
1.外墙保温技术及节能材料在建筑中,外围护结构的热损耗较大,外围护结构中墙体又占了很大份额。所以建筑墙体改革与墙体节能技术的发展是建筑节能技术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发展外墙保温技术及节能材料则是建筑节能的主要实现方式。外墙内保温施工,是在外墙结构的内部加做保温层。内保温施工速度快,操作方便灵活,可以保证施工进度。内保温应用时间较长,技术成熟,施工技术及检验标准是比较完善的。在2001年外墙保温施工中约有90%以上的工程应用内保温技术。被大面积推广的内保温技术有:增强石膏复合聚苯保温板、  相似文献   

18.
由于新规范的实施,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一些计算参数有了改变。为了帮助工程技术人员更容易掌握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计算,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详尽介绍了几种施工配合比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寒冷地区有保温层拱坝的温度荷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寒冷地区拱坝的温度应力很大,温度荷载的影响往往超过水荷载,目前趋向于在坝体表面进行永久保温,以减小温度应力。采用永久保温层之后,拱坝温度荷载改变很大,因此笔者给出拱坝上下游表面有永久保温层时温度荷载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结合特大型调压井沉井法施工技术在喜儿沟水电站漂卵砾石地层中的成功应用,围绕沉井法施工调压井,根据理论计算分析,论证确定沉井结构和施工技术参数,通过现场生产试验和应用实践,总结出一套系统、完整的漂卵砾石地层大型沉井施工方法,为覆盖层和软岩竖井施工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