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黄河流域农业灌溉发展规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黄河》2013,(10):99-103
对黄河流域农业灌溉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了不同水平年农业灌溉发展情况。结果表明:流域现状设计规模大于6 667 hm2的灌区共有87处,设计规模大于6.67万hm2的特大型灌区共有16处;基准年农田灌溉定额为6 510m3/hm2,林牧灌溉定额为5 130 m3/hm2;预测2020年灌溉定额农田为5 685 m3/hm2、林牧为4 410 m3/hm2,2030年灌溉定额农田为5 385 m3/hm2、林牧为4 305 m3/hm2;基准年农业可供水量272.3亿m3、缺水91.5亿m3,2020年农业可供水量268.1亿m3、缺水78.0亿m3,2030年农业可供水量276.4亿m3、缺水70.1亿m3;基准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为517.7万hm2,预测2020年达到558.9万hm2、2030年达到579.9万hm2;基准年林牧灌溉面积52.7万hm2,2020年达到63.9万hm2,2030年达到78.9万hm2。  相似文献   

2.
泰来县抗旱灌溉引水工程可灌溉水田0.53万hm2,旱田1.9万hm2,并为1.8万hm2提供抗旱水源,同时还为一些库泡、湿地补水,改善工程效益区生态环境,设计提水流量17 m3/s。文章介绍了该灌溉渠首工程站址即取水口选择比选。  相似文献   

3.
试验数据表明,寒地稻田覆膜处理比常规灌溉节省泡田定额405m3/hm2减少灌溉定额3600m3/hm2日增地温1.5-2.0℃,在生育期内降雨分布合理的丰水年份,生育期无需灌水。增产稻谷260.5kg/hm2,纯增收60.2元。有明显的节水、增产、抗虫害、抗草荒、提高产品质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垦区灌区节水改造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希来 《吉林水利》2003,(9):17-18,31
(黑龙江省九三农管局水务局,黑龙江 嫩江 161441)  黑龙江省十分重视发展节水灌溉,“九五”期间全省共发展节水灌溉工程面积35 03万hm2,占全省有效灌溉面积的38%,其中,喷灌面积29 7万hm2,微滴灌面积0 2万hm2,管道输水面积1 77万hm2,水田节水灌溉面积29 7万hm2。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全省通过发展节水灌溉,灌溉水利用系数由1995年的0 43增加到2000年的0 46,渠水利用系数由0 52增加到目前的0 55,全省农业灌溉用水定额由1995年8745m3/hm2减少到2000年的7500m3/hm2。由于用水效率提高,在连续遭受干旱的…  相似文献   

5.
探究适宜多砾石砂土地区膜下滴灌玉米高产、高效节水的灌溉制度,针对该地区滴灌玉米缺乏相关灌溉制度的突出问题,采用大田小区对比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灌水定额(300 m3/hm2(W1)、375 m3/hm2(W2)、450m3/hm2(W3)、525 m3/hm2(W4)、600 m3/hm2(W5))对玉米生理指标、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灌水定额对玉米生理指标有促进作用,能够加速籽粒发育;灌水定额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呈单峰曲线变化,与耗水量呈线性变化。灌水定额大于525 m3/hm2时,对生理指标和产量无显著影响。灌水定额低于450 m3/hm2时,作物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严重影响了产量构成要素,使玉米最终产量受到限制。在W4处理下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达到峰值。综合试验分析表明,在多砾石砂土地区选择灌水定额为525 m3/hm2的灌溉制度较适宜。  相似文献   

6.
阿城市截止2000年底,水田面积16492hm2,其中江河、水库等自流灌溉面积8150hm2,占水田灌溉总面积49 3%;各类抽提水灌溉面积8343hm2,占水田灌溉总面积的50 7%。据初步统计,无论是民办灌区还是国营灌区,自流灌多年平均亩灌溉定额为1100~1500m3,最大值为1800m3左右,单位面积用水量居高不下,造成亩用水量浪费500~900m3,浪费水现象十分严重。该市目前水田灌水方式绝大部分依然是采用活水串灌的方式。这是一种陈旧的灌水方法,缺点很多,一是排灌水时间长,用水量大,有些水白白流掉,排水量大,不能很快排水晒田;二是肥料易流失,使药剂不能很好发…  相似文献   

7.
根据日光温室油桃不同物候期的需水特征,选择灌水量和灌水周期作为试验因素,设立不同灌水处理开展滴灌灌溉制度试验,为设施油桃的种植提供技术支持。结果显示:日光温室油桃年生长周期持续约365 d,适宜的灌水次数为22次,平均灌水周期为16 d,平均灌水定额为185 m3/hm2,年生长周期灌溉定额为4 080 m3/hm2,油桃产量可达3.0万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8.
采用现状统计与水利普查分析修正、用水比例、水土平衡综合法分析表明,干旱新疆区地方系统,农业用水占总供水量93%和90%时,2020年灌溉面积为423.1和409.7×104hm2,相当于达到灌溉水利用系数0.52及综合毛灌溉定额9 075 m3/hm2水平;2030年灌溉面积为470.5和454.8×104hm2,相当于达到灌溉水利用系数0.57及综合毛灌溉定额8 355 m3/hm2水平,分析指出,降低灌溉定额、提升灌溉水利用系数和农业高效节水规模,是稳定和推进灌溉面积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埋深对作物灌溉制度的制定及土壤次生盐碱化的防治具有重要影响。为研究不同地下水位对棉花膜下滴灌灌溉制度的影响,本文以新疆孔雀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HYDRUS-2D软件对不同地下水位下的土壤含水率动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地下水埋深为1m时,地下水对土壤水的补给作用较强,灌溉定额3000m3/hm2较为适宜;地下水埋深为2.0m时,灌溉定额4500m3/hm2较为适宜,此时棉花基本不受水分胁迫;地下水埋深为3m时,地下水对土壤水已无补给作用,灌溉定额5550m3/hm2较为合适,此时水分胁迫时间累计14d。研究结果为指导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及棉花种植业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林口是水资源比较丰富,灌溉面积相对稳定。2002年国家确定在林口设立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其中水田灌溉定额为其中的一个指标。为此,水利部门在示范区水田的田间斗渠用塑料薄膜进行防渗处理,铺设混凝土板防渗。有的还采取了低压管道输水,大大降低了水量损失,使灌溉定额在2007年降至399 m3/666.7m2,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1.
针对引黄灌区水沙资源合理利用问题,文章开展了50m3/hm2、900m3/hm2、1050m3/hm2、1200m3/hm2灌水定额下的盐碱地改良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引黄灌水对盐碱土壤进行改良,可有效减少粗粉粒含量占比,增加细砂粒、细分粒以及黏粒的占比;灌水定额越大,对泥沙入渗深度和土层颗粒级配的影响程度越大,改良效果也越好,土壤保水保肥性能越佳,越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建议最佳灌水定额应根据当地农作物生长发育需水情况进行适当调配.  相似文献   

12.
秋浇是内蒙古引黄灌区一种传统的洗盐压碱灌溉制度,秋浇用水量是灌区一年中灌水量最大的一次。以典型试验资料为依据,通过对不同秋浇定额灌溉条件下春播前土壤水盐条件、土壤的脱盐效果和增水效果的对比分析,研究提出内蒙古引黄灌区基于节水的适宜秋浇定额为1 500 m3/hm2。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酿酒葡萄在砾石土质条件下的土壤含水率变化规律及合理灌溉制度,选取贺兰山东麓砾石土典型试验区,以五年生赤霞珠品种为研究对象,设计2 550、2 850、3 225、3 600 m3/hm24个不同定额的灌水处理,应用TDR土壤水分剖面仪和土壤水势仪,监测生育期滴灌前后不同土层含水率与水势变化,针对监测数据从灌水处理整体与单个生育期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研究酿酒葡萄在砾石土条件下不同滴灌定额土壤含水率变化规律,最终提出生育期适宜灌溉制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灌溉定额的增加,土壤含水率在0~40cm土层范围内变化较明显;不同深度土层土壤水势变化规律与灌溉定额的大小有关;1m深土壤水分蓄存比并不是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而是当灌水量达到某一定额时,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土壤水分蓄存比减小,砾石土单次灌水量高于300 m3/hm2时,土壤水分蓄存比较低,易产生深层渗漏。  相似文献   

14.
龙凤山水库位于五常市东南50 km处,是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发电、养鱼、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总库容2.77×108 m3,死库容为50.25×106m3,多年平均降水量790 mm,多年平均径流量7.93×108m3,设计灌溉水田面积2.13×104 hm2.实际灌溉接近3×104 hm2,是五常市重要的灌溉水源地.  相似文献   

15.
日光温室黄瓜滴灌灌溉制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日光温室黄瓜不同生育期的需水特征,选择灌水量和灌水周期作为试验因素,开展日光温室黄瓜膜下滴灌灌溉制度试验研究。日光温室春茬黄瓜全生育期持续92 d,适宜的灌水次数为15~16次,平均灌水周期为5~6 d,次灌水量为267~271 m3/hm2,全生育期适宜的灌溉定额为4 065~4 275 m3/hm2,产量可达9.9万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16.
日光温室番茄滴灌灌溉制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日光温室番茄膜下滴灌,选择灌水量、灌水周期、灌水次数作为试验因素,开展完全组合的滴灌灌溉制度试验研究。日光温室春茬番茄全生育期共持续130~135d,适宜的膜下滴灌灌水次数为29次,平均灌水周期为4~5d,平均次灌水量210m3/hm2,适宜的灌溉定额为6150m3/hm2,产量15.3×104~16.05×104kg/hm2。  相似文献   

17.
肇源县中心灌区是以松花江干流为主要水源的大型抽水灌区,灌区总控制面积3.182万hm~2,灌区设计灌溉面积2.07万hm~2,全部为水田,现状实灌水田面积1.2万hm~2,项目实施后,可实现旱改水面积8733万hm~2。对灌区的灌溉制度重新按照《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的有关要求和规定进行了设计,中心灌区设计灌溉定额为6547.2m~3/hm~2,设计灌水率10.5m~3·s/万hm~2,并在设计中予以采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晋祠水稻的种植面积、口感和品质均有所下降,为了挽救晋祠大米的品牌和口碑,利用当下有限的晋祠泉水进行晋祠水稻的节水灌溉试验是十分必要的。基于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浅-湿-晒、控制灌溉、常规灌溉三种灌溉方式对水稻的影响,结果表明:浅-湿-晒处理的各项田间农艺性状指标,除株高外,均优于控制灌溉和常规灌溉;浅-湿-晒、控制灌溉、常规灌溉处理生育期的耗水量分别为10 040 m3/hm2,7 790 m3/hm2,12 485 m3/hm2;浅-湿-晒、控制灌溉、常规灌溉处理生育期的水分生产率分别是0.795 kg/m3,0.793 kg/m3,0.596 kg/m3。通过节水灌溉试验,为当地水稻灌溉定额的编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倭垦灌区渠首为闸堰结合 ,枢纽为 3× 5m冲砂闸 ,40m曲线溢流堰 ,4× 2 .5m进水闸 ,设计灌溉水田 32 67hm2 。渠首维修冬季施工 ,主要工程量为 :石料 2 50 0m3;混凝土 1 630m3。  相似文献   

20.
合理可行的灌溉制度,对优化灌溉规模、水资源调度方案优化及灌溉管理中制定最优配水、调水计划都是十分必要的。以龙塘水库为例,结合灌区概况,在确定基本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水量平衡法确定出水稻灌溉制度。对设计成果进行分析得出,龙塘水库灌区水稻泡田期灌溉定额为139.6 m~3/亩,生育期灌溉定额为340.3 m~3/亩,水稻灌溉定额为479.9 m~3/亩,满足要求,设计成果可为灌区规划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