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135MW带吸收式热泵回收利用乏汽余热供热的热电联产空冷机组进行性能试验,并分析其运行经济性。试验结果表明当热网首站热水出口温度为定值时,汽轮机真空变化对机组整体经济性影响较少,汽机真空运行约在-65.0kPa(背压25.0kPa)时,整体经济性相对较好;当热网首站热水出口温度随汽轮机真空变化而变化时,汽机真空越低机组整体经济性将越好。  相似文献   

2.
对超高压135MW抽凝式汽轮机进行低真空循环水供热改造,充分利用机组的冷源损失,通过机组在冬季实现低真空循环水供热功能来提高机组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以大连泰山热电厂为例,对1号汽轮机进行低真空循环水供热改造,通过技术经济分析,证实超高压135MW抽凝式汽轮机低真空循环水供热改造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是一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十分显著的节能技术。  相似文献   

3.
王强 《中国科技博览》2012,(34):615-616
运行中的60MW供热汽轮机机组,夏季运行出现真空低,循环水温度高(最高进水温度38℃),致使机组不能带高负荷运行,为此对机组真空低的原因及改进措施做一下分析。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135 MW、300 MW等级凝汽机组高背压供热改造技术,由机组改后的性能试验,得到机组高背压运行的性能指标,高背压纯凝工况下的热耗率为3 690~3 740 kJ/(kW·h),高背压抽汽工况下的热耗率在3 690~4 060 kJ/(kW·h)之间。并分析了改造技术、冷端设计参数与运行参数对机组性能指标的影响,同样135 MW等级机组,满负荷工况下,循环水流量差3 500 t/h,凝汽器背压差15 kPa,机组额定工况下的发电功率差26.7 MW。由机组供热期调峰能力试验,确定机组高背压运行的调峰区间和调峰适应性,300 MW机组的调峰能力为65 MW,为改造前额定容量的22%;而135 MW等级机组的调峰能力为35~60 MW,为改造前额定容量的26%~44%。并分析了造成机组调峰区间变窄、调峰适应性降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针对带吸收式热泵回收利用循环水余热供热的125MW热电联产湿冷机组进行性能试验,并分析其运行经济性.试验结果表明当全厂发电功率为204.46MW,采暖供热量为221.83MW,其中热泵回收的余热量为49.73MW,全厂试验供电煤耗率为276.0g/kWh.若回收的循环水余热量用于新增市政供热,则与单纯抽汽供热工况相比,供电煤耗率下降33.8g/kWh;若回收循环水余热量排挤原抽汽供热即供热面积一定时,与单纯抽汽供热工况相比,供电煤耗率下降7.3g/kWh.  相似文献   

6.
机组投运低压省煤器后,锅炉的烟气余热进入回热系统,排挤回热系统的抽汽返回低压缸,排汽量增加,从而引起汽轮机背压的变化。该文根据等效焓降理论,建立了背压变化的计算模型。通过某220MW机组的试验分析,验证了该模型在220MW工况下,汽轮机背压上升0.29 kPa,背压变化修正后"等效焓降法"节能量减少0.19%,与"热力试验法"节能量更加接近。说明"等效焓降法"在分析投运低压省煤器节能效果中,还需要考虑背压变化对节能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陕西渭河发电有限公司在对4台300 MW机组进行抽汽供热改造后,由于西安北郊地区用热需求的快速增加,原有抽汽供热方式已无法满足需求。通过对机组进行低真空供热改造,将原本通过水塔排入大气的乏汽全部利用供热,大幅提高了机组供热能力,降低了发电煤耗。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汽轮机低真空循环水供热的原理及可行性,并结合工程实例论证汽轮机低真空循环水供热技术的可行性及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9.
针对居民供热负荷需求逐年增长,热源急缺形势日益严峻的问题,以某火力发电厂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汽轮机抽汽供热方式、吸收式热泵方式和低位能供热方式三种供热改造方案。研究表明:抽汽方案供热汽源耗能成本很高,不具备节能效益,无法扩大供热能力;热泵方案对机组的余热利用不完善;低位能方案供热能耗低,经济效益高、后期维护费用低。通过改造并进行试验,表明方案是值得的借鉴和推广的。  相似文献   

10.
供热发电机组中,热网循环水供水通过热网加热器升温,抽汽加热后产生的疏水直接回到主机除氧器。由于,热网疏水与主机除氧器存在很大的温差,造成了机组经济性降低,除氧器水位波动大甚至除氧器振动等问题。本文提出了热网疏水再加热的设计,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调峰要求,汽轮机组发电负荷变化幅度较大,从再热蒸汽管道抽汽供热的参数也大幅波动,汽轮机中压调门参与调节以稳定供热参数。对于一台采用此方式供热的300 MW等级汽轮机组,在电负荷250 MW、供热抽汽量52.20~53.94 t/h条件下,通过试验研究了中压调门的调节特性。结果表明:随着中压调门开度的减小,中压缸进汽流量逐渐降低,再热蒸汽压力逐渐升高,当中压调门最小开度为24.97%时,中压缸进汽压力为3.44 MPa,供热抽汽母管压力为3.13 MPa;高压缸压比随中压调门开度的减小而减小,其最大值为3.13,最小值为2.65;高压缸排汽温度随中压调门开度的减小而升高,其最高值为331.76℃,最低值为312.97℃;随着中压调门开度的减小,中压缸效率逐渐降低,从93.37%降至84.78%;随着中压调门开度的减小,高压缸和中压缸蒸汽焓降变化不大,但一段抽汽压力和高压缸排汽压力增加,高、中压缸通流量降低,高、中压缸做功量减小,导致机组电负荷降低9.79 MW;机组轴系安全运行指标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2.
薛智 《发电技术》2018,39(4):373
为扩大600MW超临界纯凝机组的供热能力,达到热电联产的要求,研究了提高机组对外供热能力的几种技术措施,提出了退出#1、#2高压加热器,将原一、二段抽汽从再热冷段抽出以达到增大对外供热量的思路,并从对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系统投入的影响、汽轮机高压缸末级叶片安全性、汽轮机轴向推力以及对经济性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分析,证明该改造模式可行,可供纯凝机组实施大流量低压供热改造时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主要基于贵州华电桐梓电厂2×600MW汽轮机组的工程设计,在汽轮机排汽量、排汽焓确定的条件下,结合工程自然条件和机组条件,按常规自然通风冷却塔配置方式对循环水系统进行计算和技术经济比较,优选出对本工程合理的冷端配置方案,以及相应配置机组的设计背压。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超高压140MW凝汽机组冬季高背压供热和全年经济运行的要求,采用“双背压双转子互换”方式对低压缸通流部分进行改造.在采暖期使用动静叶片级数相对较少的低压转子,使凝汽器高背压运行,在非采暖期使用原设计配备的低压转子,使凝汽器低背压运行,利用液压拉伸螺栓实现了新、旧转子的完全互换.改造后,高背压供热工况下机组具有较好的热效率、发电煤耗等经济指标,机组全年加权平均发电煤耗优于超超临界1000MW机组.  相似文献   

15.
松建飞  李怀宗  刘冰 《硅谷》2011,(24):35-35,86
经过对水环式真空泵工作水温度与真空泵抽汽效率对应关系的深入分析研究,结合华电包头公司2×600MW机组循环水补水系统运行方式分析,通过环式真空泵冷却器的技术改造,实现低温循环水补水的深度利用、提升机组真空的目的,为公司节能降耗做出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采用"热量法"对供热机组热网加热器不同回水方式下的经济性进行分析,对不同回水方式下的经济性进行定量计算,并用图形直观地比较其大小。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今后350MW等级供热机组的改造和经济性的提高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望亭发电厂2台660MW超超临界机组配备的双背压凝汽器压差偏小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原真空抽气管路设计情况,对该厂4号机组双背压凝汽器的真空抽气管路进行优化改造,并对改造效益进行了计算评估。  相似文献   

18.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热机组背压工况启停调峰,能满足华北电网的调峰需求,同时维持热网稳定。本文阐述了京桥热电二期机组背压工况下机组启动并汽、退汽解列,并结合实际操作成功经验,对切换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进行分析整理。此技术的研究有利于缩短启停机时间,减少热损耗,提高经济性,并简化运行操作,对于抽凝工况下并退汽同样适用。为首都北京的冬季供热、电网调峰提供保障,对同类型电厂的实践探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获奖情况:2022年中国安装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成果研究背景内蒙古京能盛乐热电为挖掘350MW机组供热潜力,提出了利用汽轮机乏汽余热的汽轮机高背压乏汽余热回收供热改造需求。该成果目标为实现间冷供热机组乏汽引出凝汽器后再进行余热梯级利用,解决间冷供热机组乏汽余热利用与原循环冷却水系统受污染风险矛盾。  相似文献   

20.
针对华电能源哈尔滨第三发电厂机组供热改造的特点,研究分析了供热机组滑压运行的相关问题;比较供热与非供热工况的差异,提出了采用主蒸汽流量作为自变量来确定机组主蒸汽压力的滑压设定值,以抽汽机组的最优滑压运行曲线,综合考虑抽汽机组最优滑压运行曲线确定的各种影响因素,使机组在抽汽模式以及非抽汽模式都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经济运行的潜力,真正实现节能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