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采用基于模型的Meta分析,建立美罗培南在中国老年人群的群体药动学模型。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提取药物剂量、采样时间点、浓度、样本量、年龄、性别、体质量和肌酐清除率等数据。用NONMEM建立群体模型,采用逐步递归法筛选协变量。自举法和可视化检验(VPC)分别验证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结果:美罗培南的药动学采用二房室描述。经过协变量筛选,最终模型纳入肌酐清除率对CL,体质量对V1的影响。自举法验证和VPC检验都显示模型的良好稳定性和预测能力。结论:通过基于模型的Meta分析的方法,建立一个更加具有代表性的美罗培南的中国老年人群体药动学模型。  相似文献   

2.
沈惠峰  张睢扬  常艳  任娟 《金属学报》2012,17(5):529-535
目的:筛选出针对临床上不同MIC值细菌时美罗培南的最优的药物剂量和点滴方式,同时比较传统、延长及优化两步点滴法的药效学。方法: 首先用SAS迭代的方法筛选出在不同的MIC值时美罗培南两步点滴法时最优的药物剂量和点滴方式,然后使用蒙特卡罗模拟计算传统、延长及优化两步点滴法时的%T>MIC的值和达标概率。结果: 在SAS迭代时,MIC为1、2、4 μg/mL 及CL和Vd取均数时,分别按 500 mg,0.25 h/100 mg+2.75 h/400 mg;500 mg,0.25 h/250 mg+2.75 h/250 mg 和 1000 mg;0.25 h/400 mg+2.75 h/600 mg 的优化两步点滴法的模型最优。在不同的MIC时,蒙特卡罗模拟均显示出在延长点滴和优化两步点滴法比传统点滴法有更高的%T>MIC和达标概率,优化两步点滴法比延长点滴法的达峰时间更短。结论:SAS迭代可以用来筛选出最优的药物剂量和点滴方式,同时蒙特卡罗模拟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点滴方式的药效学。结果显示优化两步点滴法是更好的治疗临床严重感染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吴永磊  王丹  张睢扬  王英  孙芹 《金属学报》2017,22(7):767-774
目的: 利用微透析技术研究美罗培南不同输注方式在脓毒症大鼠不同组织药代动力学状况;用蒙特卡洛模拟美罗培南在脓毒症大鼠体内两种输注方式下的药效动力学,比较两者差异。方法: 1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传统延长及优化延长2组(n=6)用于药代动力学实验。微透析探针植入大鼠颈静脉、股二头肌、皮下脂肪及肺。基于非房室模型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通过蒙特卡洛模拟比较两种输注方式药效动力学差异。 结果: 两种输注方式下AUC组织(0-6 h)/AUC血浆(0-6 h)均小于1;传统延长和优化延长输注组间比较显示,Tmax在血液、肺组织、骨骼肌及皮下脂肪组织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最小抑菌浓度(MIC)值时,优化延长输注方式游离美罗培南的在不同组织中的40%fT>MIC的目标获得概率(PTA)优于传统延长输注方式。结论: 根据血浆药物浓度可能会高估了抗生素的活性导致高估了其临床疗效,以组织液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指导美罗培南用药较根据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更为合理。实验PK/PD结果提示,美罗培南的优化延长输注的给药方案较传统延长输注的给药方案可能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磷霉素钠注射液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 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对1997-2006 年国内公开报道的148 例磷霉素钠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按患者性别、年龄、既往药物过敏史、临床表现、抢救转归情况等分类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75.44%的患者既往有药物不良反应史(除药物过敏史不详), 86.21%的不良反应出现在用药过程中, 其中99.32%的患者治愈或好转, 1例死亡。 结论 磷霉素钠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呈多样性, 以过敏反应为主。  相似文献   

5.
周四喜 《金属学报》2005,10(4):466-470
目的: 了解某医院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情况, 并分析其合理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随机查阅该院 2003年 6 月 ~ 2004 年 6 月间高血压病患者住院病历 301份(入选286 份), 对药物利用 、联合用药情况及应用的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用药品种上,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和钙拮抗药(CCB) 出现频率最大;用药频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依那普利 、美托洛尔、非洛地平 、贝那普利 、氯沙坦。基本上采用了联合用药。结论: 该院抗高血压药物用药基本合理, 与国际用药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 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提倡合理用药,降低ADR发生率。方法: 对本院五年来收集的258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ADR上报总数偏少,特别是护理人员上报ADR的数量仅占8.92%。在258例ADR报告中,21~80岁年龄段ADR发生率较高,占8.98%~22.09%;不同给药途径,静脉滴注给药的ADR发生率最高,占67.05%;累及各系统ADR以对皮肤及附属器官损害发生率最高,占41.08%;在引发ADR的各类药品中,抗菌药物引发的ADR最多,占42.64%。结论: 药物不合理应用可使ADR发生率上升。  相似文献   

7.
黄伊婷  沈爱宗 《金属学报》2021,26(4):474-480
阿法替尼是第二代口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TKI),适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 NSCLC)一线治疗和鳞状NSCLC的二线治疗。目前,大量有力的临床研究数据已证实了阿法替尼的疗效和安全性。因此,本文就阿法替尼的药物作用机制、药动学特点临床疗效、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及剂量调整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阿法替尼个体化合理用药指导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张文  汪琳  徐文科 《金属学报》2015,20(4):420-424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通过医嘱审核对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内分泌科收治的139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病例,按临床药师实施医嘱审核前后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比分析两组的病原菌分布、耐药率及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情况。结果: 尿培养检出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属较常见。氨苄西林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试验组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革兰阳性菌对阿奇霉素的耐药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试验组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的病例数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未予尿培养、未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菌药物、疗程不足以及无指征联合用药的病例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医嘱审核促进了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了解医师、护师、药师三类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ADR)以及安全用药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为ADR及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网上药学问卷调查平台对皖南地区某大型三级甲等医院45个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医师、护师、药师)的ADR以及安全用药相关知识进行网上调查,数据由平台自动导出Excel表格,使用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调查平台,获取有效调查问卷575份,医务人员对ADR和安全用药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 83.0%,对ADR上报流程平均知晓率为 83.4%。三类医务人员(医生、护师、药师)对于“什么是ADR”、“用药错误的含义”等基本概念的知晓程度较高,回答无明显差异 (P>0.05)。对于“药品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用药错误”的判断,回答存在显著差异 (P<0.001),医师、护师的知晓程度低于药师。对于“用药后出现ADR的应对措施”、“ADR必须填写的项目”等问题,三类医务人员(医生、护师、药师)问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ADR上报期限”等的回答有显著差异(P<0.001),药师的知晓率高于医师、护师。结论: 综合分析该院三类医务人员对ADR和安全用药基本知识掌握总体较好,但对于ADR与ADE、用药错误等概念之间差别存在混淆。应以多种形式对医务人员的ADR和安全用药相关知识进行培训、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ADR/ADE、用药错误等的判断能力,加强ADR监测水平和上报意识,提升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2型糖尿病(T2DM)住院患者降糖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4年9月内分泌科住院患者病历,收集患者年龄、病程、血糖、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等。根据降糖治疗情况分为口服药物组、胰岛素组、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组;根据治疗方案联合情况分为单药治疗组、二联治疗组、三联及以上治疗组。结果:入选T2DM患者175例,胰岛素组、胰岛素联合口服用药组病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明显高于口服药物组,而空腹C肽(C0)、餐后2小时C肽(C2h)浓度明显低于口服药物组(P<0.05)。三联及以上治疗组BMI值、FPG浓度高于单药治疗组(P<0.05)。结论:我院T2DM患者HbA1c水平较高及病程较长时才选择胰岛素治疗,胰岛素起始治疗时机晚,出现慢性并发症风险大;二甲双胍使用率偏低,未能发挥其一线用药地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药物临床试验不良事件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通过查阅机构临床试验相关资料,分析2011年至2016年承担的完成临床部分的Ⅱ-Ⅳ期及上市后再评价药物临床试验中不良事件的监管质量。结果: 对165项药物临床试验的所有不良事件及其中的39人次严重不良事件整理后,获得实验室检查类不良事件有无漏记、原始病历和病例报告表的不良事件记录一致性、不良事件跟踪及复查情况、不良事件记录的及时率、严重不良事件是否按规定时间上报5个监控问题影响因素的相关数据。结论: 现有药物临床试验安全性评价体系尚存在一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研究者的培训和全方位的过程管理。  相似文献   

12.
卿俊峰 《轧钢》2005,22(6):46-48
介绍了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高速线材轧机硬质合金辊环的选择、安装、冷却以及其对水质的要求,并简要介绍了生产中轧槽轧制量的设定,以及轧槽的磨损与修复等。通过摸索,辊耗已从0.073kg/t降至0.01kg/t。  相似文献   

13.
比阿培南是新型1β-甲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但说明书中并未明确老年患者如何用药。本文主要综述药物在老年人体内的代谢特点、比阿培南在老年患者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特征以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为老年患者合理应用比阿培南提供依据。比阿培南在老年患者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参数如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尿中原形累积排泄率及半衰期与年轻患者无明显差异,仅总清除率和肾脏清除率呈年龄相关性下降。因此,比阿培南应用于中、重度感染老年患者,在肾功能随年龄正常下降时无需调整给药剂量,而当肾功能严重衰竭(肌酐清除率<21.1 mL/min)时应酌情减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血塞通滴丸治疗中风病(脉络瘀阻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以血塞通片为对照, 进行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 血塞通滴丸治疗中风患者的证候总有效率为90. 3 %, 中风病总有效率为91. 9 %。在治疗2 、3 、4 周后对中医证候、中医证候总积分、中风病、和中风病总积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 05)。 血塞通滴丸的起效时间(13. 16±4. 90 d)明显优于对照组(19. 10±6. 78 d, P<0. 01)。对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疗效均不明显, 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 > 0. 05)。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一般体检项目, 血、尿、粪常规, 肝、肾功能试验前检查正常者试验后亦无异常。结论: 血塞通滴丸治疗中风病(脉络瘀阻证)具有安全、有效、起效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