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孟玉飞  武优西  王珍  李艳 《计算机应用》2023,(12):3740-3746
针对现有的对比序列模式挖掘方法主要针对字符序列数据集且难以应用于时间序列数据集的问题,提出一种对比保序模式挖掘(COPM)算法。首先,在候选模式生成阶段,采用模式融合策略减少候选模式数;其次在模式支持度计算阶段,利用子模式的匹配结果计算超模式的支持度;最后,设计了动态最小支持度阈值的剪枝策略,以进一步有效地剪枝候选模式。实验结果表明,在6个真实的时间序列数据集上,在内存消耗方面,COPM算法至少比COPM-o(COPM-original)算法降低52.1%,比COPM-e(COPM-enumeration)算法低36.8%,比COPM-p(COPM-prune)算法降低63.6%;同时在运行时间方面,COPM算法至少比COPM-o算法降低30.3%,比COPM-e算法降低8.8%,比COPM-p算法降低41.2%。因此,在算法性能方面,COPM算法优于COPM-o、COPM-e和COPM-p算法。实验结果验证了COPM算法可以有效挖掘对比保序模式,发现不同类别的时间序列数据集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间隙约束序列模式挖掘作为序列模式挖掘的一个重要分支,可以发现模式在序列中的重复出现。然而,当前研究主要针对单项序列进行挖掘,并且序列中每一项都被认为具有相同意义。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次性弱间隙序列模式挖掘(OWP)算法,该算法由准备阶段、支持度计算和候选模式生成3个步骤组成。在准备阶段,建立倒排索引,并对不频繁的项进行剪枝;在支持度计算方面,利用倒排索引结构记录出现位置,避免对原始数据集的重复扫描;在候选模式生成方面,采用模式连接策略,减少冗余候选模式的生成。在项集序列和单项序列共6个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OWP算法相比OWP-p、Ows-OWP和OWP-e算法在运行时间上分别提升了2.653、1.348、3.592倍,在内存消耗上分别减少了3.51%、0.07%、5%,说明OWP算法可以更高效地挖掘出用户感兴趣的模式。此外,OWP算法在以D1数据集为基础的6倍大小的数据集上的运行时间比D1数据集增长了3.763倍,内存消耗增长了2.310倍,运行时间和内存消耗的增加倍数均小于数据集大小的增加倍数,说明OWP算法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3.
一种挖掘压缩序列模式的有效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序列数据库中挖掘频繁序列模式是数据挖掘领域的一个中心研究主题,而且该领域已经提出和研究了各种有效的序列模式挖掘算法.由于在挖掘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频繁序列模式,最近许多研究者已经不再聚焦于序列模式挖掘算法的效率,而更关注于如何让用户更容易地理解序列模式的结果集.受压缩频繁项集思想的启发,提出了一种CFSP(compressing frequent sequential patterns)算法,其可挖掘出少量有代表性的序列模式来表达全部频繁序列模式的信息,并且清除了大量的冗余序列模式.CFSP是一种two-steps的算法:在第1步,其获得了全部闭序列模式作为有代表性序列模式的候选集,与此同时还得到大多数的有代表性模式;在第2步,该算法只花费了少量的时间去发现剩余的有代表性序列模式.一个采用真实数据集与模拟数据集的实验研究也证明了CFSP算法具有高效性.  相似文献   

4.
杜诗晴  王鹏  汪卫 《计算机工程》2021,47(2):118-125
日志数据是互联网系统产生的过程性事件记录数据,从日志数据中挖掘出高质量序列模式可帮助工程师高效开展系统运维工作。针对传统模式挖掘算法结果冗余的问题,提出一种从时序日志序列中挖掘序列模式(DTS)的算法。DTS采用启发式思路挖掘能充分代表原序列中事件关系和时序规律的模式集合,并将最小描述长度准则应用于模式挖掘,设计一种考虑事件关系和时序关系的编码方案,以解决模式规模爆炸问题。在真实日志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SQS、CSC与ISM等序列模式挖掘算法相比,该算法能高效挖掘出含义丰富且冗余度低的序列模式。  相似文献   

5.
序列数据中可能包含大量敏感信息,因此直接对序列数据的频繁模式进行挖掘存在泄露用户隐私信息的风险。本地化差分隐私(LDP)能够抵御具有任意背景知识的攻击者,可以对敏感信息提供更全面的保护。序列数据内在序列性和高维度的特点为LDP应用于频繁序列模式挖掘带来了挑战。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一种满足ε-LDP的top-k频繁序列模式挖掘算法PrivSPM。该算法结合填充和采样技术、自适应频率估计算法与频繁项预测技术来构造候选集;基于新域,利用基于指数机制的策略对用户数据进行扰动,并结合频率估计算法识别最终的频繁序列模式。理论分析证明了该算法满足ε-LDP。在3个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PrivSPM算法在纳真率(TPR)和归一化累积排名(NCR)上明显高于对比算法,能有效提高挖掘结果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6.
杨皓  段磊  胡斌  邓松  王文韬  秦攀 《软件学报》2015,26(11):2994-3009
对比序列模式能够表达序列数据集合间的差异,在商品推荐、用户行为分析和电力供应预测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已有的对比序列模式挖掘算法需要用户设定正例支持度阈值和负例支持度阈值.在不具备足够先验知识的情况下,用户难以设定恰当的支持度阈值,从而可能错失一些对比显著的模式.为此,提出了带间隔约束的top-k对比序列模式挖掘算法kDSP-Miner(top-k distinguishing sequential patterns with gap constraint miner).kDSP-Miner中用户只需设置期望发现的对比最显著的模式个数,从而避免了直接设置对比支持度阈值.相应地,挖掘算法更容易使用,并且结果更易于解释.同时,为了提高算法执行效率,设计了若干剪枝策略和启发策略.进一步设计了kDSP-Miner的多线程版本,以提高其对高维序列元素情况的处理能力.通过在真实世界数据集上的详实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7.
序列模式挖掘是数据挖掘领域的一个经典研究问题,目前的研究主要关注于频繁序列模式的挖掘。但是不频繁的序列模式,即“稀有序列模式(rare sequential pattern,RSP)”也可能蕴含着一些不寻常的规律,具有更高的挖掘价值。因此,给出了稀有序列模式挖掘的定义,并且提出了两种逐层挖掘稀有序列模式完全集的方法。为克服挖掘稀有序列模式全集时产生的组合爆炸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基于二分查找的算法来挖掘“最小稀有序列模式(minimal rare sequential pattern,MRSP)”全集,它包含了稀有序列模式全集的完整信息。通过实验验证了提出的算法可以有效地挖掘稀有序列模式。  相似文献   

8.
蛋白质序列作为生物序列数据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的分析研究已经成为生物信息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和内容.通过对序列进行模式挖掘,可以对蛋白质序列或某一蛋白质家族序列进行研究,因此蛋白质序列的模式挖掘已经成为蛋白质序列研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MBioPM是一种最新的生物序列模式挖掘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模式划分概念,提高算法的效率,但该算法在效率方面仍存在不足,而且挖掘结果存在冗余性的问题.因此,提出一种优化算法BioPMMH,通过带有模式划分特点的Hash链表结构来优化算法中的搜索空间及策略,并在算法过程中对重复模式进行过滤.实验表明,算法BioPMMH能有效提高模式挖掘的效率,并解决结果的冗余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序列模式图及其构造算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序列模式挖掘是数据挖掘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序列事务及有关信息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已有许多序列模式模型及相应的挖掘算法,该文在对序列模式挖掘问题及挖掘算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定义了一种称为序列模式图的序列模式框架。用于表示序列模式挖掘过程发现的所有序列模式,序列模式图是由离散状态的序列集到统一的图结构的桥梁,可以将序列模式挖掘结果统一到序列模式图中来,基于序列模式图进行研究可发现某些结构化的新知识,称之为后序列模式挖掘,文中还给出了序列模式图的有关性质及构造算法。  相似文献   

10.
一种挖掘多维序列模式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新的多维序列模式挖掘算法,首先在序列信息中挖掘序列模式,然后针对每个序列模式,在包含此模式的所有元组中的多维信息中挖掘频繁1-项集,由得到的频繁1-项集开始,循环的由频繁(k-1)-项集(k>1)连接生成频繁k项集,从而得到所有的多维模式。该算法通过扫描不断缩小的频繁(k-1)-项集来生成频繁k项集,减少了扫描投影数据库的次数,因而减少了时间开销,实验表明该算法有较高的挖掘效率。  相似文献   

11.
序列模式挖掘能够发现隐含在Web日志中的用户的访问规律,可以被用来在Web预取模型中预测即将访问的Web对象。目前大多数序列模式挖掘是基于Apriori的宽度优先算法。提出了基于位图深度优先挖掘算法,采用基于字典树数据结构的深度优先策略,同时采用位图保存和计算各序列的支持度,能够较迅速地挖掘出频繁序列。将该序列模式挖掘算法应用于Web预取模型中,在预取缓存一体化的条件下实验表明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吴军  欧阳艾嘉  张琳 《计算机工程》2021,47(8):45-53,61
传统的对比序列模式挖掘算法存在一定数量的假阳性对比序列模式,其提供的错误信息会干扰后续任务的决策。设计一种IEP-DSP算法过滤假阳性对比序列模式。运用spade方法和WRAcc对比性度量找到候选对比序列模式和所有置换数据集合中的对比序列模式,通过模拟置换过程,使用独立精确置换检验方法为不同长度的模式建立独立精确零分布,并计算每个候选对比序列模式的精确p-value,运用错误发现率度量将各个长度的假阳性对比序列模式数量控制在置信度为α的统计显著水平下。在真实数据集和仿真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IEP-DSP算法够过滤掉大量的假阳性对比序列模式,相比基于统计显著性检验的方法能保留更多的真对比序列模式,验证了独立精确置换检验相较于标准置换检验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given a set of sequence databases across multiple domains, we aim at mining multi-domain sequential patterns, where a multi-domain sequential pattern is a sequence of events whose occurrence time is within a pre-defined time window. We first propose algorithm Naive in which multiple sequence databases are joined as one sequence database for utilizing traditional sequential pattern mining algorithms (e.g., PrefixSpan). Due to the nature of join operations, algorithm Naive is costly and is developed for comparison purposes. Thus, we propose two algorithms without any join operations for mining multi-domain sequential patterns. Explicitly, algorithm IndividualMine derives sequential patterns in each domain and then iteratively combines sequential patterns among sequence databases of multiple domains to derive candidate multi-domain sequential patterns. However, not all sequential patterns mined in the sequence database of each domain are able to form multi-domain sequential patterns. To avoid the mining cost incurred in algorithm IndividualMine, algorithm PropagatedMine is developed. Algorithm PropagatedMine first performs one sequential pattern mining from one sequence database. In light of sequential patterns mined, algorithm PropagatedMine propagates sequential patterns mined to other sequence databases. Furthermore, sequential patterns mined are represented as a lattice structure for further reducing the number of sequential patterns to be propagated. In addition, we develop some mechanisms to allow some empty sets in multi-domain sequential patterns.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s is comparatively analyzed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is conduct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by exploring propagation and lattice structures, algorithm PropagatedMine outperforms algorithm IndividualMine in terms of efficiency (i.e., the execution time).  相似文献   

14.
压缩频繁序列模式集是针对频繁序列模式的全集太大这个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法.为了得到高质量的压缩效果,先对频繁序列模式聚簇,再从每个簇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序列模式,使这些有代表性的序列模式的数目尽可能地少.一个贪婪算法和一个基于候选集的快速算法是压缩频繁序列模式集的有效算法.有代表性的序列模式集合是频繁序列模式的一种子集,实验结果表明它能取得很好的压缩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多维概念格与多维序列模式的增量挖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维序列模式挖掘旨在将一个或多个背景维度信息中发现的关联模式与有序事务序列中发现的序列模式有机结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更加丰富、更具有直接应用价值的多维序列模式.目前虽有一些挖掘多维序列模式的工作,但其关联模式与序列模式的发现过程是基于不同的数据结构分开进行的.提出一种新的概念格结构——多维概念格,它是对概念格的延伸与泛化,其内涵更加丰富,不仅具有多个有序的任务内涵,而且具有多个无序的背景内涵.设计实现了基于该结构的增量式多维序列模式挖掘算法,该算法使用统一的数据模型实现关联模式与序列模式的高效同步挖掘.在合成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同时,算法在实际的银行数据集上的应用效果也说明了算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环境下高效用项集挖掘算法中过多的候选项集极大地降低了算法的时空效率,提出了一种减少候选项集的数据流高效用项集挖掘算法。首先,通过数据流中当前窗口的一次扫描建立一个全局树,并降低全局树中头表入口与节点的冗余效用值;然后,基于全局树生成候选模式,基于增长算法降低局部树的候选项集效用;最终,从候选模式中选出高效用模式。基于真实数据流的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的时空效率与内存占用比均优于其他数据流的高效用模式挖掘算法。  相似文献   

17.
消费者对不同种类的产品具有不同的价格偏好,而传统的序列模式挖掘算法仅考虑序列中不同项目的出现顺序,使得挖掘到的序列模式没有包含产品价格以及种类等重要信息。为了克服传统算法的这一缺陷,在序列模式中体现更多的用户行为信息,本文基于模糊集理论,提出了一种在产品种类维度上进行的跨种类模糊价格序列模式挖掘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序列模式挖掘算法相比,该算法可以有效解决序列数据的稀疏性问题,能够挖掘得到更多个性化的序列模式。  相似文献   

18.
From a data mining perspective, sequence classification is to build a classifier using frequent sequential patterns. However, mining for a complete set of sequential patterns on a large dataset can be extremely time-consuming and the large number of patterns discovered also makes the pattern selection and classifier building very time-consuming. The fact is that, in sequence classification, it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o discover discriminative patterns than a complete pattern set.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ovel hierarchical algorithm to build sequential classifiers using discriminative sequential patterns. Firstly, we mine for the sequential patterns which are the most strongly correlated to each target class. In this step, an aggressive strategy is employed to select a small set of sequential patterns. Secondly, pattern pruning and serial coverage test are done on the mined patterns. The patterns that pass the serial test are used to build the sub-classifier at the first level of the final classifier. And thirdly, the training samples that cannot be covered are fed back to the sequential pattern mining stage with updated parameters. This process continues until predefined interestingness measure thresholds are reached, or all samples are covered. The patterns generated in each loop form the sub-classifier at each level of the final classifier. Within this framework, the searching space can be reduced dramatically while a good classification performance is achieved.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tested in a real-world business application for debt prevention in social security area. The novel sequence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 shows the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for predicting debt occurrences based on customer activity sequence d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