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热能》2006,(2):19-19
最近10余年来,地热热泵作为高效的可再生能源节能设备被广泛用于供暖兼制冷,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得快高速发展。为适应地热热泵在中国的发展,为培养和推进我国地热热泵市场的健康发展,为有潜力的单位尽快进入这一新领域市场,自第一号通知发布以来,我们已经收到70余人的报名回执。  相似文献   

2.
《地热能》2006,(3):20-20
各有关地热生产、研究、管理部门的会员: 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是国际地热协会(IGA)的团体会员,我们由此得到权利:分享世界地热最新动态、参加世界地热大会(部分人员得到资助)、世界地热大家庭成员互访。我会主任郑克校被选为国际地热协会理事,我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田廷山是国际地热协会信息委员会成员。中国地热的新进展常被登载在国际地热协会会刊上,去年国际地热协会来北京召开了第39次理事会,我们代表中国地热界在国际地热论坛上作报告。  相似文献   

3.
《地热能》2008,(6)
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委员、专家委员会委员及会员:国际地热协会及西太平洋分会各位会员: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现接到国际地热协会发来的通知,附来2010年世界地热大会的第二号通知,因通知书篇幅较多,不便给每个会员邮寄,现发布在“天津甘泉集团/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的网页上,  相似文献   

4.
《地热能》2007,(5):16-16
国际地热协会今年7月举行了第7届理事会(2007—2010年)的选举,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郑克棱主任再次当选为国际地热协会理事。  相似文献   

5.
《地热能》2009,(4):29-30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可再生能源法》,节能减排,更好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推动全国地热工作的进程,科学地开发和应用地热资源,与国际地热开发利用技术接轨,进行学习和交流。国际地热协会西太平洋分会和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联合在四川成都召开2009年度地热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将以高温地热现场考察和研讨相结合的方式,从多角度、多方法、多用途进行地热资源的勘查、评价、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6.
《地热能》2009,(2)
各有关单位和代表: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与国际地热协会西太平洋分会联合主办“高温热储管理与地热前景能源”培训班。国际地热协会(IGA)得到世界银行地热基金的支持,服务于地热开发的教育培训工作。IGA西太平洋分会得到国际地热协会专项资金支持,于2009年9月17~18日在成都举办“高温热储管理与地热前景能源”培训班,由西太平洋分会邀请到菲律宾国家石油公司能源开发公司的知名地热专家CedricMalate主讲高温热储的管理,介绍菲律宾的经验。菲律宾是世界地热发电的后起之秀,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际地热协会2003年修订的章程,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GCES)最近与国际地热协会(IGA)续签了继续加入该协会的协议。GCES是1998年以协会名义加入IGA的集体会员,至今已有6年,续签的协议至2006年止。续签协议强调了IGA和GCES都是非政治性、非政府、非赢利组织,旨在鼓励、促进与协调地热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地热能》2007,(4):17-21
受国际地热协会西太平洋分会主席新西兰的劳莱士(Jim Lawless)和国际可再生能源协会主席澳大利亚雷(Peter Rae)的邀请,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与河南、北京的部分会员组成的中国地热代表团,由郑克梭主任任团长,于2007年4月1日至12日先后访问了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两国。代表团在新、澳两国受到邀请单位和接待单位的热情款待,进行了专业学术交流和地热参观考察,并就今后进一步合作意向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地热能》2007,(3):3-5
经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在京委员会于3月26日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了2006年工作总结和2007年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10.
为推进我国地热热泵技术市场的健康发展,根据社会对热泵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与天津大学地热研究培训中心主办,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天津分部和专家委员会协办的“全国地热热泵技术培训班”于5月15日在天津大学正式开学。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河北、河南、山东、陕西、江苏、云南、西藏、新疆等省市地勘单位、开发公司、管理部门和研究院所的60名学员参加了为期一周的热泵专业培训。  相似文献   

11.
1 世界地热能发电 1 0年增大 5 0 %。据美国地热能协会 (GEA)目前公布的数字 ,全球地热能发电 ,过去的 1 0年增长了 5 0 % ,这种新能源正在全世界为 470 0万人服务。新世界又有 2 1个国家开发了地热发电。2 德国首座地热发电厂将建成。德首座地热发电厂将在德国西部巴符州建成当地公用事业部门。目前宣布德环境部为此投资 65 0万欧元。据悉 ,该电厂将从地下 460 0m深处采集热量。由于该地地质结构特殊 ,这一深度的地下岩石温度达 1 70℃。3 我国地热能源。我国地热资源多为低温地热 ,主要分布在四川、华北、松辽和苏北。有利于发电的高温…  相似文献   

12.
《地热能》2009,(2)
各有关单位和代表: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与国际地热协会西太平洋分会共同主办“国际地热协会西太平洋分会2009年地热研讨会”。主题为“发挥地热资源优势在能源发展战略中的作用”。全球高温地热资源的一半以上赋存在西太平洋地区,尤其是印尼、菲律宾地区,另新西兰和日本也在“环太平洋火圈”的范围内,我国台湾和东南沿海在火圈影响带内。目前菲律宾高温地热发电居世界第2位、印尼第4位,日本和新西兰居第6、7位。我国中低温地热资源(地下热水)直接利用的能量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3.
西太平洋地区人口稠密、地热活动强烈、地热资源异常丰富,是全球地热发电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推进西太平洋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东南沿海和台湾省均处于西太平洋地热带内,地热开发已取得骄人的成绩。  相似文献   

14.
《地热能》2009,(6):3-7
第一部分 2009工作总结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在各行各业的国庆献礼和庆典中,我国地热事业也取得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地热供暖总面积达3020万m2,年增长25.8%;地热发电在过去10余年24.18MW装机容量零增长之后也增长了4%(1MW);地源热泵对浅层地热能的利用在连续3年高增长的基础上又猛增了60%以上。这是我国政府节能减排的努力得到各地的响应,  相似文献   

15.
《地热能》2009,(3)
经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联系,由国际地热协会西太平洋分会协调,获得新西兰、澳大利亚、菲律宾和日本地热协会的邀请,中国西南电力设计院张华伦总工程师带领13名专家组成的中国地热发电代表团于3、4月访问了上述4国。  相似文献   

16.
李汉炎 《地热能》2006,(1):28-29
1904年,在意大利的拉德瑞罗用1台10kW发电机开始利用地热能发电,地热发电初期使用往复式蒸汽机。为了防止地热流体含有的化学物质可能对活塞产生有害的影响,地热发电系统采用间接循环,既地热流体通过换热器产生二次蒸汽送人蒸汽机。1913年,第一座商业应用的拉德瑞罗1号电站装用了250kW的透平发电机组,由二次蒸汽推动,两眼井地热流体的温度为200-250℃。1923年,在塞然赞诺装用第一台直接循环的透平,使用天然蒸汽。到1930年,该地区的装机容量为12.15MW,其中7.25MW用间接循环;4.90MW用直接循环。  相似文献   

17.
《地热能》2009,(4):20-20
国际地热协会第47次理事会于2009年5月7~8日在西班牙的马德里举行,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主任郑克梭作为国际地热协会的理事出席了会议。会议讨论了国际地热协会半年来的工作进展和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其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随着能源供需矛盾的加剧,各国都在努力加大包括地热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给中的比重,构建多元化能源结构。地热资源因其稳定可靠、成本低廉、清洁环保等优点逐渐被各国所认识,开发热度逐年增加。主要介绍了随着地热发电业务近年来迅速增长,全球地热发电总装机容量逐年增加,干蒸汽发电、地热水发电技术日益成熟,干热岩发电技术获得突破,并开始商业化应用。并指出在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支持下,中国地热发电业务将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地热能》2009,(2)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回顾30年的历程,国内发生天翻覆地的巨变。虽然地热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85年4月,至今24周年,但是我国地热勘查开发是从30年中走过来的。在目前市场经济的体制下,中国地热事业确实走出一条新路,尤其是2008年,我国地热领域的各个方面都有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