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在一定HLB条件下,通常分布月桂醇聚氧乙烯醚(3~15)的二元及三元混合物溶液的表面活性和表面吸附;考察了不同组合对混合溶液的润湿、泡沫、乳化、增溶及去污等性能的影响。应用Gibbs方程计算表面活性剂混合溶液表面吸附量。结果表明不同乙氧基数分布的月桂醇聚氧乙烯醚混合溶液的性质同单独成分比较接近,适度混合能提高表面层分子排列的紧密度,促进混合胶束的形成。中等乙氧基链AE再混配以长、短乙氧基链、其组合分布宽而均匀,可获得较好的乳化性与洗涤性。 相似文献
2.
以麦芽糖醇与辛酸、月桂酸和硬脂酸为原料,利用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435(NOV435)在非水相条件下催化合成相应的麦芽糖醇脂肪酸酯。经过硅胶柱层析和半制备高效液相(HPLC)的分离,获得了相应的高纯度单酯。质谱、红外和核磁共振鉴定纯化后的月桂酸酯结构表明,产物为6-O-麦芽糖醇月桂酸单酯和6’-O-麦芽糖醇月桂酸单酯(>95%)两种同分异构体的混合物。利用Small Wilhelmy-Plate法测定了30、40、50、60℃下三种麦芽糖醇脂肪酸单酯的表面张力,并计算出相应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结果表明,麦芽糖醇脂肪酸酯的CMC值为10-4~10-6mol/L,表面张力为35.13~26.45mN/m,随温度的升高三种酯的表面张力和CMC均略微下降。 相似文献
3.
4.
用XRD和IR对合成混合醇催化剂进行了物相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中铜和钴分别以CuO,Co3O4的形式存在,它们之间无交互作用,但都与铁有交互作用.铜钴比和浸铁都影响催化剂的还原性质,浸铁不影响Co3O4而影响CuO,浸铁后催化剂中CuO的还原要难于浸铁前,而α-Fe2O3的还原则恰恰相反. 相似文献
5.
氯化镁水合物固体表面性质的程序升温脱附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程序升温色谱法研究了氯化镁水合物固体表面性质。氯化镁水合物固体表面基本均匀,且只有一个活化中心。四水、二水和一水氯化镁脱附水过程的活化能分别为59.9KJ、86.1KJ和55.8KJ/mol。 相似文献
6.
以不同的氧化物为载体,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一系列Cu-Co/MO_x(MO_x=Al_2O_3,ZnO,ZrO_2,MgO)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N2物理吸附-脱附(BET)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在T=450℃、P=6MPa、GHSV=6 000h-1、H_2∶CO=2∶1的反应条件下考察载体对催化剂合成低碳醇的影响.结果表明,载体的类型显著影响Cu-Co基催化剂上CO加氢反应的性能,与其他氧化物为载体的催化剂相比,Cu-Co/ZrO_2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和低碳醇选择性,CO转化率达到44.1%,且产物中C_2~+醇含量相对较高,占总醇含量的37.1%. 相似文献
7.
注1:天冬甜素,其稀溶液的甜度为蔗糖的100-200倍.中国、美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批准使用。无毒。注2:又称阿斯萨夫凡-K,为无臭的白色结晶性粉末,有强烈的甜味。是一种无营养甜味剂。甜度约为蔗糖的130倍。ADI值为O-9mg/kg现已有中国、英国、意大利、美国等17个国家批准使用。乳糖醇是一种双糖醇,它通过氢化反应制得。根据反应的温度和浓度不同,分别在水溶液中得到无水乳糖醇、单结晶水乳糖醇和二结晶水乳糖醇。本文将讨论乳糖醇的性质、应用和法规。一、性质如图所示,乳糖醇的化学本质是4-O-p-D毗哺半乳糖一D一葡萄糖… 相似文献
8.
烷基酚聚氧丙烯硫酸酯盐—烷基酚聚氧丙烯硫酸酯钠盐的合成和表面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氧乙烷对烷基酚的加成是制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方法之一。氧乙烯化的烷基酚越来越多地用环氧丙烷加成使之进一步地改性,特别是在降低其发泡性方面。一个摩尔的聚氧乙烯烷基酚加成几个摩尔的环氧丙烷能获得REP或RPE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9.
采用Aspen plus模拟含碳气体净化流程,得到净化气中CO2含量与H2S含量、吸收剂流量、再生器热负荷的关系;对基于K/MoS2催化剂和固定床反应器的混合醇合成过程进行模拟和产物预报、优化黑液高温气化制备混合醇的合成条件,得到反应气CO2含量、催化剂装填比、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对CO单程转化率、总醇选择性、烃选择性、CO2选择性、总醇时空产率、C2+醇质量分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为改善混合醇反应性能和降低公用工程消耗,适宜的合成条件为:合成温度310 ~ 330℃、催化剂装填比20 ~ 30 g·h/mol、合成压力9~11 MPa、反应气CO2含量1.6%. 相似文献
10.
混合溶剂降低蛋白质醇变性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醇洗法制备花生浓缩蛋白时,乙醇浓度与产品溶解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采用混合溶剂制备花生浓缩蛋白,可获得蛋白质变性程度低、溶解性好的产品,对其原因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2.
控制啤酒中高级醇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和分析了啤酒中高级醇的生成和控制措施,主要通过改良酿酒酵母、优化发酵工艺和培养基组成等措施来降低啤酒中的高级醇,达到提高啤酒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14.
为了探讨生物制剂对于浓香型白酒高级醇产生的影响,调控高级醇的产量,采用实验室模拟固态发酵的方法,通过添加生物制剂,测定高级醇的产量,利用正交试验、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和响应面分析法,建立生物制剂添加量同白酒中高级醇生成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添加活性干酵母0.8%、糖化酶1 000U/g、α-淀粉酶50U/g时,高级醇总量比空白降低了21.06%。构建的数学模型,可以预测不同干酵母、α-淀粉酶、糖化酶的添加量时高级醇产量,从而达到在既满足浓香型白酒应有风味的同时,又能有效地调控高级醇产量,提高浓香型白酒的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文章用气相色谱法对新工艺及传统工艺黄酒发酵过程中的主要高级醇——正丙醇、异丁醇、异戊醇、β-苯乙醇进行了跟踪测定,结果表明,2种工艺黄酒在发酵过程中总高级醇含量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前发酵阶段上升速率要明显高于后发酵.新工艺条件下黄酒中82%的高级醇在前发酵阶段形成,传统工艺下这个比例为73%,发酵结束时新工艺黄酒总高级醇含量比传统工艺黄酒高56.60mg/L.发酵过程中高级醇组分间的比例——正丙醇∶异丁醇∶异戊醇∶苯乙醇近似为1∶2∶5∶1,这个比值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变化不大,且与新旧工艺路线无关.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