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根据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特点,从采场的结构参数、采准切割巷道的布置、覆盖岩层、施工质量、地质条件、放矿管理等方面分析了矿石损失贫化的原因,提出了提高采矿管理水平,降低损失贫化的对策,可为类似矿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无底柱分段崩法不贫化放矿理论基础》拟分四次刊出。本期发表第一篇,前言中概述不贫化放矿方式的提出、特征和可行性等,中还简述无底柱分段落法在冶金矿山的应用情况及放矿时的崩落矿岩移规律。 相似文献
5.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落矿方式为挤压爆破,崩落的矿石从回采巷道端部口放出,爆破效果直接影响崩落矿石的流动性,从而对矿石损失贫化造成较大影响。结合北铭河铁矿与小汪沟铁矿生产实际情况,从大块卡住部分出矿口、推墙悬顶、眉线破坏等现象对崩落矿石的流动性影响入手,分析爆破质量对矿石损失贫化的影响,并提出了控制爆破质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出矿贫化程度与矿石回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实验基础上分析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出矿贫化程度与矿石回收的关系,得出了放矿正常后,采用不同贫化程度出矿,分段矿石回收率趋于一致的结论。研究表明,造成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来出矿石贫比大的根本原因在于采用了不合理的截止品位放矿方式,无贫化放矿是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最为理想的放矿方式。 相似文献
7.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不贫化放矿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贫化大是由现行放矿方式造成的,改用不贫化放矿后可使矿石贫化率在回采率不降低情况下大幅度下降到8%以下。不能一步到位的实施不贫化放矿的矿山可以采用低贫化放矿,也可获得在矿石回采率不降低情况下贫化率有较大下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低贫化放矿的工业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无底柱分段崩法采场中进行了低贫化放矿的工业试验,两年多的生产实践表明,低贫化放矿在降低矿石贫化、减少岩石混入、提高输出矿石品位和块矿等方面取得明显效果,并对改善选矿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方式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方式有3种:一为现行截止品位放矿;二为无贫化放矿;三为低贫化放矿。对3种放矿方式的特点和适用条件分析后认为,现用截止品位放矿的贫化率最大和经济效益最差;无贫化放矿与前者比较,在矿石回收率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贫化率降低到8%以下,经济效益最高;当不能一步到位地施行无贫化放矿时,可用低贫化放矿,逐渐提高截止品位而趋向无贫化放矿。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15.
综放工作面参数正交回归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放工作面生产能力受到工作面长度、割煤速度、移架速度、放煤速度、班进刀数、回刀速度等各种参数的综合影响。在统计分析综放工作面系统和基础上建立各子系统模拟模型,运用正交优化设计与模拟回归技术,系统地研究了放工作面参数优化,获得综放工作面各参数对工作面生产能力的影响规律,即影响工作面产量的因素按重要程度排序为:原班进刀数、工作面长度、割煤速度、回刀速度、移架速度和放煤速度。 相似文献
16.
文章根据灵武矿区二号厚煤层高韧性易自燃的特点和开采现状,就二煤层综放开采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通过采取一定措施改善顶煤冒放性,二煤层应用综放开采技术可行、时机成熟、技术经济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面向对象(OO)技术的先进机制,并依据面向对象软件开发的思想,对综放生产系统进行了实体分析,确定了综放生产系统的主要对象类和各对象的属性(attribute)和服务(service),在此基础上,构造了综放工作面生产系统面向对象的分析模型.最后,结合实际开发的综放生产系统可靠性模型,说明了采用面向对象的开发模式有利于分析、设计模型的重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露天开采的结束,某大型铁矿逐渐由露天转入地下开采,并应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矿。与国内外许多露天转地下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矿山不同的是,此铁矿采用了崩落顶部分段矿石的方式来形成矿石覆盖层。据初步估算,已形成的矿石覆盖层经济价值巨大。矿山计划在下分段回采中回收这部分矿石覆盖层,则必须首先明确现有覆盖层的最终形态及厚度。通过物理模拟试验,分析覆盖层的最终形态及厚度,为矿石覆盖层的回收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为类似矿山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着重阐述坚硬煤层综放开采提高顶煤冒放性研究与试验工作,叙述了采取破裂弱化顶煤技术、架型改造和加强回采率的管理,从而保证顶煤回收率,促进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20.
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常因地质条件复杂,造成面长和走向长度的变化,影响正常推进。综采面旋转开采由于工艺复杂,开采技术要求高,故应用较少。汪家寨煤矿斜井41101综放工作面推采过程中,同时进行了工作面延长和旋转开采,不仅在该矿是首次,在国内也少见,为不规则煤量的连续开采探索出了一条安全、有效的途径,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