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组织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后,普遍期望建立更有效的管理机制,克服贯标中的形式化做法,对体系有效性的内涵及认证机构的审核工作寄予更高的期望,希望审核工作能够给组织的管理系统带来增值效应,呼吁认证机构给予更多的引导和支持。一种来自市场、顾客的急迫呼声,要求认证机构研究开发增值审核的服务产品,从而为组织的绩效改进提供机会,为组织的绩效水平提供证明,以增强组织的顾客满意和顾客信任。  相似文献   

2.
采用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目的就是“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并持续改进过程的有效应用,增强顾客满意”。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规范认证行为,加强对管理体系认证质量和有效性的监督,促进认证有效性的不断提高,从2003年起,国家认监委结合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相继组织开展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有效性专项监督检查。2007年5月28日至8月10日。国家认监委首次组织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监督检查和认证档案稽查工作。至此,  相似文献   

4.
组织通过ISO 9001标准认证后,如何保持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使质量管理体系进入良性循环,不断提高组织的绩效?笔者认为,组织可以开展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启迪     
我与《中国质量认证》相识,是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从1994版向2000版转换时期。2003年上旬,正值文件编写阶段,当涉及到“顾客满意程度测量”过程时,总经理向我提出要求:“及时获取顾客对产品稳定性、可靠性、适用性的满意程度及改进的建议至关重要,希望你把这项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6.
风险,是损害发生概率与损害严重程度的结合。 风险控制,是作出决策并实施保护措施,以便降低风险或把风险维持在规定水平的过程。众所周知,顾客(需方)为了减少采购产品或服务的系统风险,萌生了向供方(认证组织)提出质量认证的要求。从最初的以产品型式检验为主的产品质量认证到稳定地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能力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相似文献   

7.
认证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变革。以质取胜成为发展战略,自律成为行业关键词,顾客满意成为经营哲学,这些都明确传达这样一个信息——认证市场正在逐渐回归理性,我们将迎来认证行业最好时代的到来。帮助认证机构成长壮大,是《中国质量认证》的天然职责。我们的任务就是,分析成长机构商业价值,树立主流机构品牌形象,弘扬行业主流正气,提升行业市场竞争力。在2006年国家认监委组织的全国认证机构顾客满意度调查综合评价总排行中,有六家认证机构名列前茅,其中东北认证有限公司(NAC)名列第一,我们的故事就从NAC开始。  相似文献   

8.
《中国认证认可》2006,(8):44-49
当前,一些新的质量管理理论如六西格玛管理、卓越绩效模式、标杆管理、约束管理等在国际上得到较广泛应用,我国也在应用这些先进理论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那么,这些质量管理理论与认证认可是何种关系?为澄清一些错误认识,国家认监委科技与标准管理部经过充分准备,邀请国内在相关领域颇有造诣的专家学者,以及认证机构和企业的代表就“质量管理理论与认证认可”进行了深入研讨。专家们一致认为,无论哪一种先进的质量管理理论,都不是进行符合性评定的标准,都不能作为认证的依据,都不能代替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但可以作为质量改进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比如,ISO9001标准提出了组织“应该”达到的期望要求,而先进的质量管理理论则给出了“如何”实现这些要求的渠道和方法。由此可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为推行新的质量管理理论创造了条件,获证企业可以以先进的质量管理理论为指导去实现认证的目的,从而提升认证的有效性,实现认证的增值。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中引入先进的质量管理理论,是提高认证有效性的重要技术途径。因此,鼓励认证机构和获证企业根据实际应用六西格玛管理和卓越绩效模式等先进管理理论,对于提高认证有效性,促进企业从“合格”向“优秀”迈进很有价值。在此,我们选编了四篇研讨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论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整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经济一体化推动我国各行各业不同经济组织越来越重视其各项工作与国际接轨,在国内ISO900认证方兴未艾,又掀起了ISO14000认证的热潮,近一时期OHSAS18000认证也悄然兴起。为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树立组织形象,增强竞争力,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不少组织先后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但这3个体系分离共存于1个组织中,势必会带来工作接口的矛盾、体系运行的困难,以及资源的浪费。为此,提出整合ISO9000、ISO14000及OHSAS18003套标准,建立1个综合管理体系,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认证认可》2007,(2):19-19
继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证企业和食品认证获证企业开展认证有效性监督检查之后,2006年,国家认监委开展了第三次针对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获证企业的认证有效性监督检查,同时对相关认证机构的认证档案进行了抽查。检查结果表明,被查企业的总体环境管理效果较明显,可以满足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截至2008年12月底,我国已经颁发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下简称三个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2万余张,成为世界管理体系认证的大国,管理体系认证为企业带来效益和商机,但总体有效性尚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中国认证认可》2004,(12):42-43
管理体系认证是指由认证机构按照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对组织(如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社会团体等)所建立和实施的管理体系进行审核,对符合标准要求的发给相应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合格评定活动。目前,管理体系认证按照对应的管理领域,已经形成了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多种认证制度。  相似文献   

13.
很多已经通过ISO9001认证,甚至是已经历过多次认证复评的获证组织,对于如何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以及针对内外部经营环境剧烈变化制定发展战略等一系列问题仍感到困惑。而很多认证机构也在积极探讨如何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有效的认证审核,从而使企业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今天的组织往往需要建立多个管理体系,例如质量管理体系(QMS)、环境管理体系(EMS)和财务管理体系。如果各个管理体系彼此之间不互通,各自行事,将造成组织的运行无法得到优化、成本增加、顾客和投资者不满意等问题。如果将这些管理体系联系起来,可以为组织中的质量和环境专业人员提供与财务人员、最高管理者和董事会进行沟通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管理水平和对外形象,确保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达到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的目的,组织越来越重视ISO 9001(包括QS 9000、TL 9000等)质量管理体系、ISO 140001环境管理体系、GB/T 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SA 8000社会责任保障体系等的建立和实施。  相似文献   

16.
组织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应具有本组织特色,便于本组织实施,有利于本组织提升产品质量、顾客满意和工作效率,即建立“个性化”的质量管理体系。那种不考虑组织规模大小、产品难易、风险高低,完全照抄照搬来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非组织所需要的适宜、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深入,许多企业感到质量管理体系已经基本稳定,继续改进的空间较少,每年的监督审核对企业的帮助也不大。如何为企业提供认证后的增值服务已成为摆在认证机构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影响产品符合要求的外包过程,组织应确保对其实施控制(见ISO9001标准4.1总要求)。但是,外包的构成是什么?对其实施哪些控制?为增强顾客满意,如何对外包进行管理?ISO9000族标准并未对这些问题给出明确的要求或指南。同时,组织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亦存在下列现象。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一些认证组织将企业文化写进了换版的《质量手册》中,而且是以序号6.4写进去的。笔者通过审核发现,先进的企业文化为组织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对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ISO 9000系列标准于1987年诞生以来,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得到了迅速发展。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从最初的起步,到90年代的逐步辉煌,到目前的平稳状态,经历了从陌生到追求符合性认证和商业效果,逐渐回到追求提升组织质量管理绩效的本质上来,这也是质量管理体系及认证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