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豆油是我国主要食用油脂之一。毛大豆油中一般含有1.1~3.2%(一般约为1.8%左右)大豆磷脂,经水化脱胶,即可从毛油中分离出磷脂,精制后得到大豆卵磷脂。大豆卵磷脂包括磷脂、植物甘油类脂化合物、甘油三酸酯、甾醇、生育酚、游离脂肪酸等,其中磷脂化合物的组成是:磷脂酰胆碱(PC)15%、磷脂酰乙醇胺(PE)13%,磷脂酰肌醇(PI)9%、磷脂酸(PA)5%、磷脂酰丝氨酸(PS)2%。  相似文献   

2.
<正> 大豆磷脂系精炼大豆油脱胶时副产品,若以2%含量计,日本现有油厂约有1.34万吨生产能力,但实际上全日本仅有6~7家公司生产大豆磷脂、每年回收磷脂约1万吨左右。大豆磷脂制品主要以磷脂酰胆碱(PC)含量为分,包括从15%含量粗制糊状品至98%以上高纯度粉末状精制品。日本工业生产大多为粗制磷脂,主要作食品乳化剂之用,日本年需求量予计约7000~8000吨,其余绝大部份直接作饲料添加剂。大豆磷脂系由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肌醇(PI)和磷脂酸(PA)为主成份组成磷脂质混合物。其结构含有疏水性脂肪酸基和亲水性磷酸酯基,PI和PA具有阴离子,而PC与PE  相似文献   

3.
大豆磷脂酰肌醇分离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阐述大豆磷脂中磷脂酰肌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柱层析法、溶剂法、酶法等分离方法,并介绍通过一些化学反应方法制备高纯度磷脂酰肌醇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水相法合成磷脂酰丝氨酸在工业生产中的关键变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相法合成磷脂酰丝氨酸最佳体系为水量∶大豆磷脂∶丝氨酸的比例为3.0∶1.0∶0.8(mL∶g∶g)、酶液添加量为磷脂酰胆碱的20%、温度45℃、时间6 h。最终磷脂酰丝氨酸含量为54.52%,转化率高达93.4%。本研究为磷脂酰丝氨酸在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磷脂酶D单一水相法催化合成磷脂酰丝氨酸(PS)的工艺,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用水量以及粗大豆磷脂(磷脂酰胆碱:25%)的比例、L-丝氨酸用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都对磷脂酰丝氨酸的制备有一定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利用单一水相法通过磷脂酶D催化合成磷脂酰丝氨酸的最佳工艺参数如下:用水量-粗大豆磷脂的比例为2:1、丝氨酸浓度为0.6g/m L、反应温度为50℃以及反应时间为30h。在此工艺条件下在该工艺条件下主要通过减少水的用量以及增加丝氨酸的用量能够有效克服单一水相法的缺点,抑制磷脂酶D的水解活性,最终使反应体系中磷脂酰丝氨酸的含量为15.78%,PS的转化率约为63.12%。该工艺相比有机溶剂-水双相反应更具优势,在此基础上,该工艺有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以提高反应过程中PS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豆磷脂酰丝氨酸对小鼠运动能力影响以及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48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中低不同剂量大豆磷脂酰丝氨酸组,4周后测试各组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24h恢复后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Glutathione peroxidase)以及血清肌酸激酶CK(Creatine Kinase)、血清乳酸脱氢酶LDH(Lactic Dehydrogenase)、血清尿素(Blood Urea)BU等指标,观察磷脂酰丝氨酸对力竭运动小鼠的心肌组织抗氧化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的磷脂酰丝氨酸可以延长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P0.05),抑制运动后心肌MDA含量升高,减缓心肌SOD、GSH-Px的酶活下降趋势;抑制运动后血清CK,LDH,BU等指标升高。结论:磷脂酰丝氨酸可以提高小鼠运动能力,防止剧烈运动后心肌的氧化损伤,促进疲劳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测定大豆磷脂类保健食品中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s,PC)、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PE)、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 PI)含量的方法。方法大豆磷脂类保健食品试样经正己烷:异丙醇(1:1, V:V)提取,经氨基柱(250 mm×4.6 mm, 5μm)分离,以流动相为无水乙醇-乙腈-水(50:40:10, V:V:V)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检测波长为205 nm,外标法定量。结果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检出限分别为1.3、5.0、1.0 mg/g,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5.5%、99.5%、94.9%,精密度均为0.3%。结论本方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保健食品中磷酯类物质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借助超高效液相色谱联用质谱(UPLC-Triple-TOF-MS/MS)分析法,对不同泌乳期人乳中的磷脂进行定性和相对定量,为中国人乳磷脂组成的研究提供参考。本研究从哈尔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黑龙江省)和吉林(吉林省)地区采集到汉族人初乳(1~5 d)、过渡乳(6~20 d)和成熟乳(21 d~)共计73份。LipidView 1.2用于检索磷脂分子式,PeakView 2.2及其插件MasterView 1.1用于磷脂定性分析,MultiQuant用于磷脂相对定量分析(基于色谱峰面积)。结果显示,人乳中检出磷脂共计60种。其中,磷脂酰胆碱(PC)17种,磷脂酰乙醇胺(PE)25种,磷脂酰丝氨酸(PS)4种,磷脂酰肌醇(PI)5种,鞘磷脂(SM)9种。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鞘磷脂(SM)、磷脂酰丝氨酸(PS)和磷脂酰肌醇(PI)在总磷脂中的相对含量分别为38.12%、26.97%、29.54%、4.43%和0.94%,各种磷脂的相对含量随泌乳期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但大多数磷脂的相对含量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徐响  董捷  孙丽萍  何伟 《食品科学》2011,32(18):195-197
采用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测定蜂花粉中磷脂,并分析磷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结果表明:茶花、葵花、玫瑰、籽瓜、益母草蜂花粉中富含磷脂,其中茶花蜂花粉中总磷脂含量最高,主要由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胆碱及溶血卵磷脂组成;脂肪酸组成分析表明,蜂花粉中磷脂多不饱和脂肪酸含有较高含量的亚油酸和亚麻酸,5种蜂花粉磷脂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在50%以上,其中茶花蜂花粉磷脂中亚麻酸在脂肪酸含量中最高达56.0%。蜂花粉中多元不饱和磷脂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0.
1 大豆磷脂种类及其对人体健康作用 大豆磷脂中含有丰富的胆碱、胆胺、肌醇及少量的生育酚、生物素,同时还含有大量的必需脂肪酸,因此具有很好的生理性和营养价值。经常服用磷脂对改善神经化学功能障碍和大脑机能、促进脂肪代谢,对肝病、心血管病、神经性疾病、风湿病等都有好处。  相似文献   

11.
柱层析法分离大豆磷脂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宋华  陈福明 《中国油脂》2005,30(2):41-43
通过实验探讨了使用低压制备色谱柱在等度洗脱方式下分离大豆磷脂中的磷脂酰肌醇(PI)、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胆碱(PC)等成分.结果表明,在使用100cm×26 mm规格的色谱柱、氯仿-甲醇(2∶1)作为流动相、流速控制在3.0 mL/min,负载量为0.25 g/150 g硅胶(100~200目)的条件下可以分离得到PI纯度在90%以上、PE纯度在80%以上、PC纯度在95%以上的各种产品.  相似文献   

12.
浓缩大豆磷脂的溶剂分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谷克仁 《中国油脂》2002,27(1):31-33
浓缩大豆磷脂为磷脂混合物,并含有中性脂、糖酯、碳水化合物及非磷酯等物质。为了提高磷脂产品中磷脂酰胆碱的含量,试验以浓度大豆磷脂为原料,使用乙醇作溶剂,制备富磷胆酰胆碱产品,最佳工艺条件是:35℃,90%乙醇、萃取时间30min.  相似文献   

13.
何伟  徐响  孙丽萍  庞杰  黄兰  穆雪峰  沈新锋 《食品科学》2011,32(18):185-189
以油菜、菊花、荷花蜂花粉为原料,采用薄层层析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法分离纯化蜂花粉中的磷脂,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测定磷脂酰肌醇(PI)、磷脂酰丝氨酸(PS)、脑磷脂(PE)、卵磷脂(PC)及溶血卵磷脂(LPC)的含量。结果表明:3种蜂花粉中总磷脂含量为1.19~3.98g/100g,3种花粉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PC是蜂花粉磷脂的主要成分,占总磷脂的34.30%~59.69%;在油菜蜂花粉中检测到PI、PS、PE、PC、LPC,菊花蜂花粉未测出PI,荷花蜂花粉未测出PI、LPC。结论:油菜蜂花粉中磷脂种类最丰富、总含量最高,是花粉磷脂的较好来源。  相似文献   

14.
HPLC法测定大豆磷脂及其保健品中PC、PI、PE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测定大豆保健品中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的测定方法。采用NH2色谱柱(3.0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醇∶乙腈∶水=50∶40∶10(体积比),流速0.4 m L/min下,紫外检测器波长为206 nm处进行测定。样品经正己烷∶异丙醇=1∶1(体积比)混合液溶解并使用流动相稀释后直接进样分析。在线性范围内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R2≥0.999,各添加水平回收率为91.12%~105.61%,RSD为4.85%,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4%,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定量限分别为1.5 mg/L、1.2 mg/L和0.9 mg/L。本方操作简单、准确、成本低,适合于分析大豆磷脂及其保健品中三种主要磷脂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大豆磷脂中磷脂酰胆碱在一定环境中的稳定性。方法将大豆磷脂与不同物料混合,考察配方配伍实验、不同p H值、不同温度对大豆磷脂中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 choline,PC)的稳定性。结果磷脂酰胆碱在大豆磷脂、基质油、抗氧化剂、甘油、明胶、焦糖色等混合中,其含量较稳定无多大变化。在p H4.5~8.5环境中PC含量相对稳定。大豆磷脂在温度≤47℃氮气保护环境下保温40 h,其PC含量相对稳定。结论在一定的环境中,配方配伍、pH值、温度对磷脂酰胆碱稳定性无多大影响。但大豆磷脂遇水后PC含量快速下降,故在生产或贮存过程中大豆磷脂要避免与水接触或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在保温或贮存过程建议温度不高于50℃。  相似文献   

16.
磷脂酰丝氨酸(PS)与ω-3脂肪酸在大脑中具有保护神经细胞及改善大脑信号传导功能的作用,但目前两者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主要综述了DHA及磷脂酰丝氨酸在改善大脑功能方面的作用及相互协调作用,DHA可以促进大脑对磷脂酰丝氨酸的吸收,同时单纯服用DHA,不仅会增加胃肠的负担,而且也容易氧化,导致吸收效率下降,较有效的方法是将其与磷脂酰丝氨酸结合而相互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单分子层技术研究了哈维氏弧菌来源磷脂酶D(Vh PLD)对不同磷脂单分子层的吸附动力学。探究初始表面压力条件对VhPLD吸附不同磷脂单分子层(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酰甘油(PG)和磷脂酰肌醇(PI))吸附动力学参数(k_a、k_d、K_(Ads))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VhPLD对磷脂单分子层的吸附动力学参数与磷脂单分子层初始表面压力密切相关;在15 m N/m条件下,VhPLD对不同磷脂单分子层吸附偏好性顺序为PC PG PS PE=PI;在20 m N/m条件下,VhPLD对不同磷脂单分子层吸附偏好性顺序为PG PI PC PS PE;在25 m N/m条件下,VhPLD对不同磷脂单分子层吸附偏好性顺序则转变为PC PS PI PE=PG。  相似文献   

18.
以大豆磷脂软胶囊为研究对象,对其在贮藏过程中的磷脂酰胆碱含量、酸值、水分含量、稀释剂大豆油的甘油酯组成进行研究,探究其品质变化规律及原因。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大豆磷脂软胶囊中磷脂酰胆碱含量降低,酸值升高,溶血磷脂的含量升高。囊壳内水分在大豆磷脂软胶囊贮藏过程中向内容物迁移,促进磷脂酰胆碱水解,产生溶血磷脂。稀释剂大豆油也发生水解,释放出脂肪酸,这两部分水解造成酸值升高。  相似文献   

19.
磷脂酰丝氨酸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磷脂酰丝氨酸的结构、合成机理及其在改善老年人阿耳茨海默(氏)病、提高认知力、抗抑郁、缓解紧张压抑、辅助激活酶等方面的保健功效,同时对磷脂酰丝氨酸在食品、药品行业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大豆磷脂中PC、PE、PI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瑛瑶 《中国油脂》2008,33(2):73-75
为准确快速地对大豆磷脂中的主要成分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肌醇(PI)进行定量分析,对分析柱、流动相、检测波长进行了选择与优化,最终建立了以Lichrosorb Si-60为分析柱,205nm波长下,以V(正己烷):V(异丙醇):V(1%乙酸)=8:8:1为流动相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