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催化剂成型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考察了催化剂成型过程中胶溶剂HNO_3溶液浓度变化对催化剂机械强度、物化性质及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胶溶剂酸浓度增加,催化剂孔容变小,机械强度提高;催化剂比表面积和吸附量减少;催化剂表面强酸中心不变,弱酸中心增加,总酸量增加;催化活性增加,对位选择性提高。本文还考察了成型过狴中加入添加剂对催化剂各种性能的影响,并对一些性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关联,得到一些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刘国良  覃昌琨 《精细化工》1991,8(3):26-27,49
本文对由乙醛合成四聚乙醛的反应条件进行了探讨,发现DMSO对此反应有阻缓作用,并找到了一种有效的催化剂和溶剂,使四聚乙醛的产率可达13.7%,是文献值的4.88倍。  相似文献   

3.
离子液体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和绿色溶剂在催化加氢、Diels Alder反应等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应用,提出离子液体解决了催化剂的回收问题,避免了挥发性溶剂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有机合成的绿色化,展望了离子液体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王亚溪  吴淑正  张宏伟  袁珮 《化工进展》2022,41(9):4790-4800
丁腈橡胶(NBR)选择性催化加氢是制备高附加值、高性能氢化丁腈橡胶(HNBR)的一个重要过程。将链段中C==C双键加氢饱和而保留氰基基团,不仅可保持其原有的耐油性和耐磨性,而且可极大地改善其耐侯性、耐臭氧性等。本文介绍了NBR加氢的几种工艺,着重综述了NBR非均相催化加氢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探讨了负载型催化剂的载体孔道结构和表面性质及活性组分组成对NBR加氢性能的影响。本文还对非均相催化加氢过程中的溶剂效应、催化剂的回收和循环再生进行了阐述,提出溶剂对催化加氢速率和加氢度都有重要影响,溶剂的受氢能力(β值)是影响加氢过程的关键参数。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是表面活性位点被聚合物覆盖,而利用有效的溶剂洗涤或者采用催化剂表面功能化的方式,可促使活性位再次暴露,恢复其加氢活性。最后,对非均相加氢制备高附加值HNBR体系中的催化剂设计、溶剂效应和催化剂再生等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王凡业  薛文漪 《现代化工》2006,26(12):67-68
在工业范围内广泛使用无水生物催化剂还存在2个障碍:反应速率和长期稳定性的问题,本文重点介绍了使用生物催化剂设计技术来克服这些障碍,包括酶修饰、固定化、蛋白质工程和非传统溶剂的使用等技术。  相似文献   

6.
钒磷氧(VPO)催化剂是目前实现正丁烷选择性氧化的唯一工业催化剂。利用金属助剂掺杂以及有机助剂强化是提高VPO催化剂性能的有效手段。本工作通过加入氯化镁醇类金属低共熔溶剂,实现了有机-金属助剂同时对VPO催化剂性能的调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BET全自动比表面与孔隙度分析仪(BET)、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表征手段,深入探讨了合成过程中加入不同氢键供体乙二醇(EG)、1-4丁二醇(BDO)和甘油(GL)的低共熔溶剂对VPO催化剂微观形貌、比表面积、物相、表面性质和晶相转变温度的影响,同时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对VPO催化剂催化正丁烷氧化制备顺酐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氯化镁乙二醇低共熔溶剂调控制备的VPO催化剂具有分散性良好、比表面积大、活性面(020)的数量多、表面P原子富集和表面V平均价态低等特点,在丁烷氧化选择性制顺酐反应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催化性能,为VPO催化剂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乙二醇单甲醚的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丽 《湖南化工》1999,29(6):20-21
介绍了乙二醇单甲醚的合成方法。报道了其合成工艺技术方面的新进展,如 催化剂NKC-01,NKC-1A,MTZ,杂多酸等。论述了其在各行业的应用,市场情况。.  相似文献   

8.
将废弃塑料热解处理转化为汽油、柴油.油质质量关键环节之一为催化剂的合理选择、制备.我们通过大量实验筛选S—2#催化剂并着重讨论有关技术问题,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NEDOL模式下神华煤液化试验中的催化剂活性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试验研究找出了适于神华煤液化的催化剂。试验结果证明,炭窑口催化剂是天然黄铁矿中活性最高的,此外探讨了优化神华煤液化条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催化剂CuO/HZSM-5在氧化亚氮(N2O)催化分解领域有着重要地位,完成对催化剂成型条件的探索是其工业实际应用的重要步骤。在CuO/HZSM-5成型过程中,胶溶剂的用量对成型催化剂的机械强度,催化活性以及其他物化性质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机械强度测定、活性评价、X射线衍射分析(XRD)、孔结构分析、氨气程序升温吸附脱附分析(NH3-TPD)、氢气程序升温还原分析(H2-TPR)等手段对催化剂性能进行分析。机械强度测定与NH3-TPD分析结果显示,胶溶剂用量对成型催化剂机械强度和酸量影响较大,胶溶剂用量为体积分数2%时,机械强度最高为135.8 N·cm^-1,而催化剂酸量在胶溶剂用量为体积分数7%时最高。XRD与孔结构分析结果显示胶溶剂用量由0增长至体积分数7%,催化剂的孔容积改变幅度较小,但比表面积由277 cm^2·g^-1增至293 cm^2·g^-1,HZSM-5的特征峰变化较小。活性评价与H2-TPR分析结果显示,胶溶剂用量为0的催化剂与添加胶溶剂后的成型催化剂,N2O完全分解的温度提高幅度最大为20℃,活性下降,且H2-TPR中还原峰提高幅度最大为27℃,可还原性变差。而胶溶剂用量由体积分数2%提高至7%,成型催化剂CuO/HZSM-5的催化活性以及可还原性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1.
均相催化水合乙二醇工艺中溶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催化水合乙二醇工艺中使用的NY1催化剂在二甘醇、乙二醇、甘油以及乙二醇与甘油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并探讨了上述饱和溶液的粘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NY1在甘油中的溶解度最大;NY1较适宜的溶剂为20%乙二醇与80%甘油组成的混合溶剂。若用该混合溶剂代替原工艺中的纯乙二醇作为催化剂循环使用的溶剂,可以减少循环量,节省能耗,进一步完善均相催化水合乙二醇工艺。  相似文献   

12.
蒋平平  李晓婷  冷炎  董玉明  张萍波 《化工进展》2014,33(11):2815-2828
回顾了离子液体的发展阶段及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有机化合物具有的一些优异性质,如低的饱和蒸气压、良好的溶解性、热稳定性、高电导率和宽的电化学窗口等。综述了离子液体的种类、构效关系及制备方法,介绍了离子液体在萃取分离方面的应用,作为溶剂在各类常见的有机反应中的影响和优势,包括氧化反应、Friedel-Crafts反应、Diels-Alder反应、碳-碳偶联反应、酯化反应、环氧化反应等。与传统催化剂进行比较,突出了不同类型的离子液体催化剂对不同催化反应效果的优势,指出了离子液体催化剂发展的趋势。提出了离子液体今后将突出在节能减排、非均相高效催化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蔡奇  陈胜利 《工业催化》2014,22(2):148-153
采用等体积共浸渍法制备PtSnK/γ-Al2O3异丁烷脱氢催化剂,研究不同溶剂(水、丙酮、乙醇和乙醚)和竞争吸附剂(盐酸、醋酸和草酸)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采用低温N2吸附、XRD、NH3-TPD和H2-TPR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乙醇为配制活性组分浸渍液的溶剂、草酸为竞争吸附剂制备的PtSnK/γ-Al2O3催化剂催化性能最佳,草酸不仅能使Pt和Sn更好地分散在载体表面,而且能促进K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增强催化剂活性。  相似文献   

14.
庚醛低压催化加氢催化剂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一种新的庚醛低压催化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同时进行了催化剂活性检验。并通过实验证明 ,在催化剂用量为 2 % (wt)时 ,庚醛转化率达 92 %以上 ,产率为 90 %左右 ,催化剂的选择性为 80 % ,且该催化剂可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5.
As a novel green chemical building block, it is of significance to increase the productivity of 5-hydroxymethylfurfural (HMF) derived from hexoses. In our work, a catalytic system efficiently converting glucose to HMF was designed, which is guided by catalytic coupling at multiple length scales. A catalyst from the sulfonated and carbonized glucose with aluminum loading containing Lewis and Brønsted acidic sites, along with tetrahydrofuran/H2O-NaCl featuring low boiling point and biphasic solvent, was introduced to the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glucose. Not only the HMF yield of 75% from glucose was achieved at 140°C for 8 h but also the purity of HMF went up to 93% by facile separation and evaporation. In the reuse of the catalysts, the selectivity of HMF was basically maintained at 81% with the conversion of glucose decreasing by ca. 20% after five runs.  相似文献   

16.
以钴盐为主催化剂,以铜盐为助催化剂,采用等体积浸渍法,以γ-Al_2O_3为载体,制备了Co/Cu/γ/-Al_2O_3催化剂,以对甲酚为原料对催化活性进行测试,并采用XRD、FT—IR、XPS和BET表征方法对催化剂的晶体结构、表面电子状态和比表面积进行表征,研究各种因素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o_3O_4为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催化剂中活性组分未与载体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且其比表面积最大,有利于活性组分的分散。Co/Cu/γ-Al_2O_3催化剂最佳制备条件为:Co与Cu物质的量比为5:1,浸渍液质量浓度为6%,焙烧温度400℃,对羟基苯甲醛收率为41.5%。  相似文献   

17.
溶剂对Pd/C催化四氯化碳液相加氢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活性组分、载体、Pd含量及溶剂对四氯化碳液相催化加氢转化为氯仿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质量分数0.5%的Pd/C是四氯化碳液相催化转化的较优催化剂。溶剂对该反应的速率和产品分布有显著影响,在正庚烷、甲苯和甲醇3种溶剂中,甲醇最利于提高Pd/C催化剂的活性,且四氯化碳转化的平均反应速率随着甲醇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氯仿的选择性随着甲醇含量的增加有所降低。当甲醇和四氯化碳的体积比为2∶1时,四氯化碳转化速率最高。甲醇和四氯化碳的体积比为1∶10时,氯仿的选择性达90%。  相似文献   

18.
以十聚钨酸季铵盐([Bmim]4 W10 O32)为催化剂,30%H2O2为氧化剂,研究环己醇催化氧化生成环己酮的反应,考察反应时间、反应温度、30%H2O2和催化剂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0℃、催化剂用量0.065 mmol、30%H2O2用量75 mmol、环己醇用量50 mmol和回流反应6 h的条件下,环己醇...  相似文献   

19.
煤气化复合催化剂研究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催化气化是煤炭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形式,高性能催化剂的开发是降低其气化条件的重要途径.利用综合热分析仪进行了Ni-K复合催化剂对神府煤的催化气化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复合催化剂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最佳配比时较目前公认催化活性最好的单组分催化剂K2CO3要高,并得出复合催化剂的催化作用机理为:当温度达到反应温度时,液态金属熔融盐增大了离子间的接触,使协同作用成为可能,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20.
王俊  李云  李翠勤  张怀志 《化工进展》2012,31(1):91-97,226
从非均相催化体系和均相催化体系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铬系聚乙烯催化剂近年来的研发情况。指出了在非均相铬系聚乙烯催化体系中新型活性组分研究及新型载体应用的主要进展;分别讨论了以Cr(Ⅱ)、Cr(Ⅲ)、Cr(Ⅳ)为活性中心的新型均相铬金属配合物催化剂近年来的合成及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对铬系聚乙烯催化剂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