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十年来,已建或在建高、中水头泄水建筑物已较为广泛地采用了挑流消能方式。但对于水头不高的中、小型泄水建筑物,特别是兴建在软基上的挑流消能工程并不多。 挑流消能较其它消能方式最大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因下游可不修建护坦防冲工程,工程量小,投资省。据符山水库除险加固溢洪道工程所做挑流与底  相似文献   

2.
某电站大坝溢洪道末端挑流鼻坎下游无消力池、护坦等设施,仅在末端泄洪渠中布置了简单的钢筋石笼护底和砌石护岸防护,由于电站库区上游遭遇历史少见的持续降雨,水库水位上涨,溢洪道泄洪流量较大、且持续时间长,导致末端防护被冲毁。设计单位在踏勘现场、分析水毁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在溢洪道下游挑流鼻坎齿墙后布设消力池和泄水渠,对泄水道水流进行消能和排泄,防止对两岸冲刷的修复方案。  相似文献   

3.
水布垭水利枢纽岸边溢洪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布垭水利枢纽具有水头高、流量大、地质条件复杂、建筑物布置集中等特点.因消能区地层抗冲能力差,故泄洪消能设计难度较大.经多方案比选,泄洪消能建筑物采用岸边溢洪道全表孔布置方案,溢洪道采用阶梯式窄缝鼻坎挑流消能,下游防冲建筑物采用护岸不护底的防淘墙方案.阐述了泄洪消能特点及设计原则,对溢洪道布置、泄洪方案、消能方案、溢洪道结构设计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部分河岸式溢洪道出口河道狭窄、曲折,岸坡陡峻,河床基础抗冲能力较差,采用挑流消能时挑射水流会砸落淘刷护坦、挑流鼻坎基础,危及下游岸坡稳定安全。为验证泄洪挑射水流形态及其对河床、岸坡的冲刷影响,以民乐河水库工程为例,通过水工模型试验进行分析并对挑流鼻坎体型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溢洪道挑流鼻坎采用斜切坎配合折流器体型能有效改善挑射水流流态,对下游河床、岸坡的冲刷影响较小,可确保工程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5.
结合水工模型试验及技施阶段现场施工情况,对苗尾水电站岸边溢洪道布置、水力设计、结构设计及基础处理设计的优化情况进行介绍。苗尾水电站地处云南澜沧江中游峡谷,具有下泄流量大、水头高等特点。因下游消能区基岩抗冲能力差,故泄洪消能设计经多方案比选,泄洪消能建筑物采用岸边开敞式溢洪道全表孔布置方案,溢洪道采用差动式挑流鼻坎消能,下游防冲建筑物采用护岸不护底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一、消能型式的选择太平哨电站主坝坝高30余米,最大坝高44.0米,属于中等高度的坝。溢流坝具有单宽流量较大,坝下游水位变化幅变较大等特点。就一般消能型式,即底流、挑流和面流而言,都有实施的可能。消力池底流消能型式,理论比较成熟,经验也比较多,只要设计适当,是安全可靠的。但护坦工程量太大,且干扰主坝施工。挑流消能和面流消能均  相似文献   

7.
罗志安  廖瑜 《人民珠江》2023,(S2):238-243
汤溪水库溢洪道采用挑流消能,但常规挑流设计冲坑深度较深,淘刷严重,边坡高度大,支挡费用高。为降低冲坑支挡难度,减少工程投资,结合冲坑段地质条件特殊,抗冲刷能力强的岩土层靠近挑坎的特点,通过物理模型试验从水流形态和抗冲地质条件2个方面优化设计,采用前移挑坎位置、0°平射挑射角等措施可有效前移挑流水舌落点,在保证挑坎安全的前提下溢洪道冲坑冲刷深度大为降低。另外通过模型起挑流量试验,得出小流量下护坦无设置必要,大流量情况下无法保证护坦安全的结论,因此取消了原护坦设计。优化后冲坑两侧采用直径1.2 m的C35连排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锚索支挡方式,冲坑底部不设置混凝土衬砌护底。方案节省了工程投资,降低了工程施工难度和风险,可以给其他工程带来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王家厂溢洪道的冲刷破坏,通过原型调查和模型试验,检查了原挑流消能工的弊病,进行了挑流修改方案试验;同时研究了底消能方案;提出了消除下游弯道水流的措施;通过底,挑流多种消能工方案比较,推荐了本溢洪道消能防冲改建设计的最优方案,为工程抢险保安赢得了时间,节省了经费。  相似文献   

9.
针对白杨河水库枢纽工程原设计方案消力池尺寸不足,下游护坦流态不良、冲刷严重的问题,进行了四种不同修改方案的试验研究。通过对原方案及修改方案水流流态的观察,水深、流速、消能率等方面的测量计算,推荐采用“阶梯式溢洪道+消力墩”的联合消能方案。试验表明,阶梯式消能工可以消除水流的大部分能量,减小消力池及下游护坦的消能负荷。将...  相似文献   

10.
糯扎渡水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难题有:心墙堆石坝施工程序复杂,质量要求高;溢洪道泄量大、水头高、流速大;水库属典型的水温分层型水库,电站进水口采用叠梁门分层取水,水流流态、塔体结构和体形非常复杂。通过深入开展相关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大坝心墙防渗体采用掺35%级配碎石的掺砾粘土料填筑,并有针对性地对坝基和坝体渗透、应力和变形、抗震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保障了工程安全;溢洪道消力塘采用护坡不护底方式挑流消能,消能效果好,且节约了工程投资;叠梁闸门分层取水可持续取到水库的上层水,将低温水下泄对下游水生生物的影响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1.
宽尾墩在低水头大单宽流量泄水建筑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水头、大单宽流量泄水建筑物的消能是水利水电工程尤其是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常见问题。由于流速小,下游水位变幅大,弗汝德数低,采用常规的挑、底、面或戽流方式消能,消能率低,消能问题突出。本文结合重庆鱼剑口水电站工程对该类工程采用戽式消力池联合宽尾墩消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通过模型试对其消能效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低水头泄洪闸溢流堰挑坎出口挑角和坎高对其下游出流面流流态影响较大。在两个泄洪闸工程面流消能试验成果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溢流堰挑坎挑角和坎高对面流流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若挑坎坎高a较小时,可适当增大挑坎挑角θ值,以增大挑坎面流运行的泄洪流量和下游水深的范围;低水头泄洪闸面流消能的溢流堰挑坎挑角一般可采用10°~15°,当挑坎挑角增大至15°时,可较明显增大挑坎形成面流而不产生回复底流的下游水深的范围,扩大了面流运行的水深区间,有利于工程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新疆H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为例,在分析溢洪道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进行了水库溢洪道底流消能方案设计和挑流消能方案设计探讨,并从技术经济角度进行了2种设计方案的比较,最终确定采用挑流消能形式。  相似文献   

14.
岳城水库溢洪道消能工采用三级消力池底流消能方式布置,溢洪道修建在第三纪粘土和砂壤土组成的软基上,且具有规模大、标准高、泄流能力强等特点,这给消能防冲设施工效及安全提出了高标准要求。溢洪道现状存在泄槽边墙高度不足、下游消能设施不完善等安全隐患,参考岳城水库安全鉴定的评价结论,提出了溢洪道"边墙加高+左堤固坡+下游防冲设施加固"的综合方案,水力学计算和物理模型试验成果表明,加固后的溢洪道消能防冲设施工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根据彭水水电站泄洪流量与单宽流量大、下游河床狭窄水位变幅大的特点,结合施工工期要求,采用全表孔泄洪,利用弧形重力坝向心作用采用挑流消能,下游采用护坡不护底的防冲方式.在两家科研单位的模型上,通过优选的消能方案,可使下游两岸坡脚的冲刷深度减少约10 m,减少了防冲墙的深度,缩短了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难度.  相似文献   

16.
大单宽、低弗劳德数闸坝工程底流消能时易存在不稳定流态且消能率低等问题,结合某工程进行了跌坎底流消力池体型优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原方案采用小挑角跌坎消力池,闸门局开,上下游水位差较大,且下游水位较低运行时,消力池内因挑坎挑射水流与池内水流衔接易产生不稳定流态;将入池挑坎改为平角跌坎并在消力池内布置消力坎后,池内为稳定的淹没水跃,水面变化平缓,池内临底流速不超过10 m/s。优化后的平角跌坎消力池+池内消力坎方案,从根本上解决了原方案水流衔接引起的池内水流剧烈紊动、水面大幅波动、消能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西北口水利枢纽的大坝为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95m。溢洪道为岸边陡槽式,有两孔,其末端设挑流鼻坎消能工。泄洪洞与溢洪道总的校核泄洪量为6060m~3/s,设计泄洪量2900m~3/s。由于水头高,泄流量大,需慎重考虑消能工的合理形式。设计时结合水工模型试验,比较了4种形式,最后选定了扭曲面扩宽底槽式挑流鼻坎。这种形式能有效地减轻高速水流对下游岸坡以及电站和大坝基脚的冲刷,消能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考虑出流与下游的连接,溢流堰的尾部常设反弧段。不论采用哪种消能方式,溢流堰堰面曲线与反弧段的连接只出现有斜直段和无斜直段两种情况。当溢流堰较低,下游水位较高(采用底流消能不经济)而需要设置较高的挑  相似文献   

19.
糯扎渡水电站地处狭谷地区,泄洪最大水头182 m,溢洪道最大泄洪流量31 318 m3/s,泄洪功率达55 860MW,其规模为目前国内最大,泄洪消能问题十分突出。为此,在可研阶段对泄洪建筑物布置进行了多方案比选研究,在招标阶段进行了深化研究,结合整体水工模型试验及溢洪道单体、掺气减蚀、护岸不护底、泄洪雾化等专题研究,设计了适合该工程的大型岸边溢洪道,在溢洪道挑流鼻坎下游设置消力塘,有效解决了消能问题。  相似文献   

20.
溢流坝的消能型式关系到大坝安全和经济指标,关系到施工期长短和施工方法。为此,作者在荣桓水电站溢流坝施工设计阶段,根据坝址的地质、水文气象及下游水位稳定情况和溢流坝段长等特点,经过水力学计算与模型试验反复验证,将原初步设计拟定的底流消力池消能方案改为防冲齿墙,不设护坦的面流消能方式,节省了工程量、缩短了工期。工程投产后,1992年3月、7月分别出现3100m3/S和4750m3/S的洪水,原型观察表明,消能效果良好,工程安然无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