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塘江河口是世界闻名的强潮河口,汹涌澎湃的钱江涌潮是早已享誉中外的自然奇景;雄伟壮观的钱塘江海塘则是抗御洪潮的海上长城,前人把它与(黄)河防、治运(河)并称。 距今三四千年以前,在长江三角洲南岸沙嘴东伸的过程中,开始形成三角港式的杭州湾  相似文献   

2.
国家水行政管理伴随着朝代更迭、社会发展和治水实践走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具有中华传统文明特色的古代水行政管理体系。明清时期河道总督的职官设置,是古代国家水行政管理体制完善的标志,探讨其历史沿革,理清演变脉络,对于了解古代水行政管理体制、认识水利在明清国家行政体系中的作用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金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大决阳武,南派由泗水故道入淮。金政权不但不加堵塞,反而乘势推波助澜,以宋为壑。从此黄河夺淮,黄淮合流,历时661年。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南泛,对淮河流域的水利影响很大,使淮河干支流河床逐渐淤高,下游的入海出路被淤塞,将黄、淮交汇处的许多小湖连成了洪泽湖。明代中叶以前,黄河泥沙仍多沿泛区停滞沉淀,浊流入淮已成清流,对淮河下游危害程度远比中游地区为轻。据武同举《淮系年表》云,至明正统二年(1437  相似文献   

4.
李璟  汤路 《中华建设》2011,(4):72-73
郧阳古城是汉江之滨的一颗明珠,古属麇国、绞国,有"楚之屏障,秦之咽喉,豫之通道"之称,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成语中"朝秦暮楚"、"城下之盟"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由于地理位置重要,明朝成化十二年(1476年)在此改荆襄抚治为郧阳抚治,设立湖广行都司,其地位相当于现在的省会,辖鄂西北六县,于清朝康熙十九年(1680年)止,计200余年,后虽经交替变迁,到民国年间仍为湖北上五府之一(即荆襄郧宜施),解放初期曾经设立郧阳市,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黄河流域的水使用权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泗阳  吴颂华  常云昆 《人民黄河》2006,28(6):11-11,13
通过对明清时期黄河流域的水使用权的基本制度环境、水使用权取得的基本制度的论述,认为明清时期水使用权取得的原则包括:有限度的岸渠权利原则、兴夫使水原则、均平原则、水随地移原则、水权交易原则等.研究明清时期水使用权的基本原则,对现代水权制度的建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康熙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23年(公元1684年~1707年)间,就曾6次南巡。康熙对治黄等水事活动尤为重视,当时水利得到很大发展。康熙怒斥总河张鹏翮,就是一件有史可查的水事佳话。明末清初,因战乱黄河多年失修,淤沙堵塞,常常造成巨大水患。  相似文献   

7.
王柠 《中国水利》2007,(4):54-56
明代是黄河多患时期,276年内无有间断。治理河患,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与社会的稳定,因而历来备受当政者的重视。明代的总理河道一职,就是为了适应当时形势的发展而建置的。它标志着我国治河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为治河机制的完备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祭孔雅乐是用于祭祀先师吉礼仪式的雅乐类型,又是大面积推行于地方官府的雅乐类型。孔子故里座落于山东曲阜,又称"阙里"。明清时期,孔府乐舞生是阙里孔庙祭孔雅乐的承载者。西周以来的礼制,后世有"三礼""六礼""五礼"等分类,其中,影响最为广泛的是"五礼"分类法。"五礼"分别为吉、嘉、军、宾、凶五大类。其中,吉礼包括天地、日月、山川、社稷、先师等祭祀仪式。吉礼仪式是封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五礼"之中,吉礼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吉礼  相似文献   

9.
基本情况明代初期,黄河因元末战争的破坏,下游河道紊乱,灾情很重,自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后,于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复修会通河,重新畅通了南北大运河。自此以后,直到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改道导致运河中断为止的四百多年间,南北大运河成为明清两代封建统治者的主要供给线。由于黄河基本上是东西方向行流,而大运河则呈南北方向通运,黄运交叉成为无法避免的格局。所以明清两代的治河,均以保漕为出发点,这  相似文献   

10.
<正>沙颍河是淮河最大的支流。颍水历郡三,行千五百里,自古用兵之地也。沙颍河流域,地处黄淮之际的中原腹地。中华民族的历史画卷,曾有相当的篇幅描绘了这里波澜壮阔发生的一切。北宋时期的沙颍——惠民河流域,包括当时京西北路的郑、汝、许、陈、颍州及京畿路的大部分,以及唐州一隅(以上州治府治分别在今郑州、临汝、许昌、淮阳、阜阳、唐河)。历史时期,这里孕育了中原的古代文明,流域内的水利事业,有过极悠久的历史,灌  相似文献   

11.
12.
13.
明清时期徐州地区自然灾害较以往历史较为频繁.其中,黄河决堤而造成的水患灾害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占有主要部分,灾难性的影响也最为严重。因此,政府在水患面前,日益提高荒政实施的重视度,并采取诸多保障措施以抗水灾,其中蠲免税粮、赈济灾民、设仓备荒、发动地方力量等荒政举措有效地减缓了水患灾害以安抚民心,并在社会救济与恢复再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收集整理山东省明清时期旱灾历史资料,利用灾害等级法、最小二乘法、小波分析法等方法,对明清时期山东省旱灾等级、频次、季节、周期、空间分布等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揭示山东省明清时期旱灾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明清时期山东省共发生旱灾366次,平均每10 a中有6.73 a发生旱灾,以中度旱灾为主;(2)明清时期山东省发生旱灾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其中聊城、德州、潍坊为旱灾的高发中心,东营、日照、威海、枣庄旱灾发生的频次较少;(3)明清时期山东省旱灾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夏季,小波分析表明旱灾发生具有明显的周期波动特征;(4)气候变化、ENSO事件(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合称)、太阳黑子是明清时期山东省旱灾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天津市西青区中引河、总排河现状存在的问题,通过清淤措施,恢复河道原有的排涝功能。鉴于传统的护坡方案会对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引入生态护坡技术,选择了适合于中引河、总排河的生态护坡方案。  相似文献   

16.
通过梳理明清时期漳河河道变迁、洪水侵城、沿河州(县)河工措施应对等有关史料,得出明清时期漳河在平原地区的洪水侵城呈现"水到患到,水去患走"的规律,挑挖减河、修筑水坝、培修堤防等河工措施的运用,虽然起到了疏洪济运、减轻水患的积极作用,却也引起了部分州(县)水患风险加大、民间赶工筑坝引发次生水患、相邻州(县)水事纠纷和一定时期漳河部分河段行水路线的变更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北宋时期,在黄河中游今洛河、泾河、渭河上中游地区及无定河、窟野河沿岸地带驻军屯垦。驻军多达四十万,屯垦土地面积不下十数万顷,使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重,导致黄河下游泥沙增加,河道淤积严重,决溢灾害日益增多。文章利用较多的史料分析认为,北宋时期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大面积土地垦殖,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黄河下游的河患。  相似文献   

18.
在意大利一系列低水头水电站的开发中采用了一种创新的方法,该方法可用于开发现有水利工程经济上可行的水电潜力,同时对周围景观的影响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19.
“总河”,总理河道的简称,是明代的重要职官,主要担负河道、运道治理重责。然而学术界在论及明代的水利制度、河工制度时,并没有对作为重要职官的“总河”做深入的阐述。涉及这一问题的文章,有袁明泉先生的《明清时期的总河》…和丁建军先生的《顺康时期的河道总督探讨》。本文在此基础上,对明代“总河”的产生进行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20.
吴金泉 《治淮》1994,(8):21-23
我省水利工程引入招标竞争机制已日趋普遍,招标合同条款一般参照国际通行的菲迪克条款进行编制也日臻成熟。但如何评标选定合适的承包人尚无统一的规定和办法。本人在制定通榆河总渠枢纽评标办法时,参考国外通行的最低评标价的方法,对标价、工期、施工方案和企业信誉等四个方面进行量化计分,使评标工作有一个统一尺度衡量考核,从定量分析到定性分析,便于操作。现将总渠枢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