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几点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伯仁 《人民黄河》2005,27(12):66-67
通过对以往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提出几点建议:应提高生态植被建设质量和效率,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采取生态补偿的政策措施;创新土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进行淤地坝、梯田建设;对当地居民实施以能代赈的政策措施等。  相似文献   

2.
关于水土保持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流失的主要根源在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因此水土保持的首要任务是预防。预的主要措施有(1)改革现行土地政策,调整政府目标(2)调整产业政策,减少土地开垦;(3)实行土地封禁,恢复草木植被;  相似文献   

3.
地中海沿岸沙化评价与监测沙漠化是地中海沿岸的一个主要环境问题,这是由于人类对土地的开发超出其承受能力而造成的严重后果。在沙化过程中,水起了关键作用,从降雨中获得的水量决定了生物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完好的植被可形成良好的土壤,同时还能改善其贮水能力,有...  相似文献   

4.
针对黑河下游额济纳旗天然林草植被面积不断减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问题;根据已采取的保护措施和已经退化的典型天然林草植被的实地对比调查结果,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在对天然林草植被保护评价主要因素地下水埋深、植被覆盖度、植物种类、土地沙化程度等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额济纳旗天然林草植被的保护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5.
基于不确定性及灰色系统关联度修正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选取对植被类型和植物生长影响较大的海拔、坡度、年均降水量、土层厚度、土壤类型等5项指标作为适宜性评价因子,在三峡库区2007年LandsatTM遥感影像解译的基础上,对三峡库区大于25°的坡耕地和未利用土地的植被恢复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植被恢复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坡度和土层厚度,三峡库区适宜植被恢复的土地资源较多。通过植被恢复土地适宜性评价,可为三峡库区植被恢复工程的定量分析和防护林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石漠化     
《水利科技》2007,(2):17-17
石漠化是我国西南湿润岩溶地区特有的、在脆弱的岩溶地质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生态现象,是由于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参与岩溶自然过程,造成植被退化、水土资源流失,导致岩石大面积裸露,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石漠化严重的地方只见石头,不见片土,寸草不生,有的甚至连沙漠都不如。沙漠里一些地方至少还生长些耐旱植物。[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保护和恢复植被是防治土地退化的重要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退化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如滥砍森林、乱开草地、滥挖地下资源,大面积地破坏植被,产生水土流失。因此,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和恢复植被,是防治土地退化、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松花江富锦市行洪区内的植被已所剩无己。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生产责任制的改变,人们疯狂的向松江行洪区放荒、掠夺性的开垦土地,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经济开发活动不断加快。几年内,行洪区内的湿地和植被严重的受到破坏,开发者完全不考虑沼泽植被的多种功能,严重影响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相似文献   

9.
水土保持补偿费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在促进水土保持功能面积占补平衡,增强生产建设单位水土保持意识,减少土地征占、地表扰动和植被破坏面积,减少生产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需要在水土保持法修订时加以解决的突出问题。为此调研组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水土保持费制度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界定了水土保持补偿费与相关补偿费的区别,论证了水土保持费制度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提出完善制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该文着重介绍石壁水库流域土地植被变化,特别是采矿毁林事件频发及不合理的人工林经营面积增加破坏了多年保护的次生阔叶林,造成流域面积森林覆盖率降低,下垫面参数变化,引起流域内产汇流变化,直接威胁到水源的生态环境和水库的防洪安全。据此提出加强库区森林植被保护、减少森林破坏,对库区的水资源量和时程分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及水库的防洪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长良川下游恢复植被的试验性施工[日本]川见丰武等主题词河道整治,河势控制,护岸,冲积平原,下游河段,日本自由词植被,长良川木曾三川下游的广阔冲积平原,常遭洪水侵袭、在这片宝贵的土地上,凝聚着世代祖先付出的辛勤劳动。由于近代治水技术的进步,进行了河道治...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生产责任制的改变,人们疯狂的向松江花行洪区放荒、掠夺性的开垦土地,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经济开发活动不断加快:几年内,行洪区内的湿地和植被严重的遭到破坏,开发者只顾个人的生产利益,不考虑沼泽植被的多种功能,严重影响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相似文献   

13.
汾河二库水资源丰富,流域面积达2348km^2,库区周边植被茂盛,土地肥沃。生态环境好,这些都是发展水产养殖的良好条件。影响水库鱼产力的主要因素有水库的形态、水文特征、水化学和生物学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正本文通过对曹妃甸地区的自然概况、水土流失现状特点、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曹妃甸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应主要以植物措施为主,为保证植被的成活率,明确曹妃甸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土地整治方式、植物品种、种植方法、抚育方式等,以期为今后曹妃甸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5.
植被冠层通过对降水的拦截可以改变降水的数量及空间分布、调节地表径流,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水分循环。冠层截留过程极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且不同植被的冠层截留具有差异性。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降水变异性的增加、植被的物候效应及土地利用的变化深刻影响着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也会进一步对植被冠层截留造成影响。对于植被冠层截留测定方法有人工模拟法和间接观测法,冠层截留模型的研究往往以间接观测结果作为基础。当前我国研究的冠层截留模型主要分为3类:经验模型基于实测资料可揭示不同影响因素与冠层截留的关系;理论模型侧重于冠层截流内在机制,但对于研究者的数学计算能力要求较高;半经验半理论模型参数较少且具有相对明确的物理意义,因此在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未来我国冠层截留研究可重点关注草本植被冠层截留及变化、结合全球尺度的遥感数据进行方法改进以及冠层截留模型与全球环境变化模型耦合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吉林市气候、土壤、地貌、森林植被、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分析了吉林市水土流失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松嫩平原大面积分布着荒漠化土地,沙化土地138.45×10^4hm^2,盐碱化土地面积300×10^4hm^2。区内生态环境脆弱,地表植被稀疏或缺失,一旦被破坏,恢复和重建十分困难,极易产生水土流失。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松嫩平原土地荒漠化地区的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根据松嫩平原的生态环境条件,结合工程的具体实践,探讨在土地荒漠化地区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研究本地区的适生树种和草种,提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计和实施表土剥离工程措施,在地表植被较好的地段,设计植被移植措施,并分析了改善栽植技术的水土保持措施及非传统措施。  相似文献   

18.
小流域氮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由非点源流失的氮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因子之一,而土地利用方式往往对氮的流失产生重要影响。本课题在福建省九龙江流域遴选了4个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小流域,通过在自然降雨条件下现场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结构的小流域氮的流失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总氮、可溶态氮和泥沙结合态氮的浓度通常比径流先达到峰值,然后开始降低;氮的流失以可溶态氮为主(占73%~98.3%),因此其流失量主要受径流量的影响与雨强关系不大;土地利用方式对氮的流失有明显影响,一般植被覆盖度提高可以降低流失,而农业活动会加剧流失;此外,在高植被覆盖度的天然林地,氮的流失呈现出以泥沙结合态为主。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和合理布置是九龙江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新疆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包括河湖水恶化,土地荒漠化,植被退化,水旱灾害加剧等。指出必须加强水环境保护与水土流失治理,提出了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丘陵山区推广应用“回填、植垡、插柳”一次性恢复植被的治沟方法,此方法不但解决了土地连片种植后实行大面积机械作业的需要,而且缩短了效益周期,提高了综合治理后的经济效益,对农民治理侵蚀间的积极性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