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分析顶杆顶出式有序抛秧机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针对凸轮顶出式有序抛秧机构顶杆行程小、速度低、结构复杂的缺点,根据TRIZ理论的冲突矩阵,选用发明原理28(机械系统的替代)等改进机构,得到差速凸轮式、差速回弹式、杠杆顶出式3种抛秧机构,并对3种机构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列出冲突矩阵,找出对应解决发明原理,对3种机构进行改进,最后得到鼠笼杠杆顶出式有序抛秧机构.经试验验证,该机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钵苗在有序抛秧机振动输送板上的运动,建立了钵苗运动特征界限值和运动速度的数学模型.通过改变曲柄半径、转速、振动板倾角等参数,对钵苗运动进行了模拟计算,并运用高速摄影技术对钵苗运动速度进行了试验研究.钵苗运动特征界限值和运动速度的模拟计算值与试验值在数值和变化趋势上接近,但钵苗的运动特征界限值K1的试验值小于模拟计算值.钵苗运动速度分别随着曲柄半径、转速、振动板倾角的增大而增大,当曲柄半径为2.0 mm时,钵苗运动速度与振动情况均较为合适.提出的钵苗在振动板上运动的理论分析与计算方法可以用于抛秧机振动输送机构参数的选择与优化计算.  相似文献   

3.
为确保水稻钵苗机械有序移栽时的株距均匀性,建立钵苗在空中的下落运动和在倒锥体式导苗管上的滑行运动的理论模型,分析飘浮速度对钵苗各阶段运动特性的影响,利用高速摄像及视频分析技术对钵苗的转体高度、滑行轨迹、运动时间等运动特性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转体高度为100~550 mm;在导苗管上的滑行轨迹为圆锥素线;对应钵育秧盘上1~7列钵苗的运动总时间间隔比较均匀,但7、8和1列钵苗的运动总时间间隔相差较大;当初速度为0.75~1.25 m/s,钵苗在空中下落位移小于200 mm时,飘浮速度对其位移影响小于1 mm;下落位移小于80 mm时,对速度影响小于5 mm/s,可忽略不计,但钵苗在导苗管上滑行时,飘浮速度影响较大,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4.
蔬菜钵苗自动移栽机送苗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国内半自动移栽机工作效率提升受限于人工喂苗速度的问题,对自动移栽机的送苗装置进行分析与设计。通过对设计要求的详细分析,提出了横向送苗机构和纵向送苗机构,并对其结构进行详细设计,确定自动送苗装置的各项结构参数,并研制送苗装置试验台。试验表明:本设计是合理的,且试验台喂苗速度可达120株/min,能够满足自动移栽机高速送苗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5.
精准插秧机秧盘连续输送与穴孔同步对中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磁换向阀和气缸相结合的控制方法,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秧盘连续输送与穴孔同步精准播种对中装置。双层秧盘供送机构通过气动实现秧盘依次供送。秧盘输送同步对中机构由限位气缸控制。当穴孔信号对准后,释放秧盘实现秧盘穴孔与气吸滚筒吸孔的投种点精准对中。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双层秧盘供送机构和同步对中机构能有效地降低劳动强度,保证投种定位准确,提高播秧品质。本文的研究为水稻精准育秧成套技术装备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ADAMS和ANSYS的辣椒移栽机构的力学仿真与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虚拟样机技术和有限元分析技术,使用UG建立辣椒钵苗移栽机构的虚拟样机,运用ADAMS对钵苗移栽机构进行了多体动力学仿真,得到各组凸轮和杠杆碰撞时所承受的动态载荷,从所受载荷中找出最大值;使用ANSYS软件,将载荷施加在凸轮的有限元模型上,计算了凸轮的最大应力,确定了凸轮受力的危险部位,为凸轮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直动双挡销式分钵落苗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现有钵苗栽植机分钵速度和落苗准确性,结合钵体形状特征研制了直动双挡销式分钵落苗装置;经过对钵苗栽植过程受力和运动特性的分析,确定了落苗装置工作的主要参数;经过试验发现,对于圆台形钵体的钵苗来说,不仅栽植速度有了很大提高(达到3株/s以上),而且对于带有较大残损的钵苗也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该底座压制模具的结构、特点和动作过程,指出了该压制模具和一般压制模具在结构上的不同之处,即弯销的侧抽芯和复位动作均由液压机顶出杆驱动,侧抽芯和顶出制件存在着先后关系,侧型芯复位和加料、压制也存在着先后关系。  相似文献   

9.
着重介绍了链传动行星差速机构的结构组成,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同时对差速机构的特点、传动速度进行了计算和分析,通过对所得数据、图表分析了结构尺寸对运动平稳性的影响,从而找出了改进结构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针对四轮驱动汽车传动系统的缺陷,提出了变传动比轴间差速机构,并建立了四轮驱动汽车沿平坦路面行驶时变速器和分动器的数学模型,计算了该动态系统在不同传动比时的固有振动频率,分析了该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实现了输出力矩的自动调整,充分发挥了汽车的动力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2ZT—953型水稻插秧机为例,对不等角速双万向联轴器的输入轴1与输出轴3的运动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比较精确地推导出轴1、3与中间轴2的夹角(θ_1、θ_3)随转弯角度β变化的关系式,绘制了轴3的角速度ω_3、角加速度α_3的变化规律曲线图。为分析分插系统的运动、动力和插秧质量提供了新情况,为分析转弯时插秧的危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插秧机分插机构参数优化中目标函数之间的模糊性、非线性、强耦合性的特点,以及样机模型从其它CAD软件导入后存在结构优化困难的问题,利用ADAMS/View的二次开发技术对混合齿旋转后插式分插机构进行参数化设计,开发人机交互式的对话框,并利用该对话框进行机构的参数优化和运动仿真,获得满足插秧要求的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13.
分析引信测试的基本方法,针对一种新的高g值引信测试装备的关键部件一弹射切入机构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弹性势能公式、能量守恒原理与简谐振动方程,推导出弹射弹簧相对质量,弹簧刚度与弹射周期的计算式.利用概率统计原理对实验弹射速度误差与弹射机械系统时间分布函数进行了分析,预测了系统时间误差.实验结果表明切入机构性能达到设计指标要求.本方法对实现高g值引信测试,提高引信测试技术水平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玉米播种机械不能在低成本下实现高效率的全自动大面积播种或者套种,采用相对地面静止斜挖穴的连续自动播种技术,能最小限度扰动土壤,对墒的破坏小,有利于种子的发芽,且播种效率高.同时,玉米分种机构分种时,大部分种子相对种仓是静止的,最大程度减小机械对玉米粒的扰动,且分种效率高,以达到玉米播种的综合高效率和低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振动式排种器上稻种有序排列运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超级稻机械化育秧时每取秧面积上播1、2颗稻种的要求,研制了振动式稻种胚胎有序排列排种器.分析了稻种在振动板上的运动过程,在导向板段稻种进行有序排列,再在V型槽中形成均匀的种子流.根据稻种表面定向生长茸毛的特性,从理论上分析了稻种在运动过程中胚胎方向沿导向板转向一致的机理,并且经过高速录像验证.对稻种在振动板导向板段、V型槽中的运动进行动力学分析,分别建立了稻种在这两个阶段的运动特征值和运动速度的计算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排种器能够使85%以上的稻种胚胎方向转向一致,播种速度能够与播种流水线的速度匹配.  相似文献   

16.
根据水稻工厂化育秧精密播种的需要,提出了一种振动式精密排种器的设计研究,它具有播种精度高、播种性能稳定等特点,但是其结构较复杂,尤其是气动振动系统,影响其排种性能的因素比较多,依靠传统经验设计和试验分析等方法均存在不足.为快速、准确地获得设计参数,本文在三维实体建模基础上,应用Adams软件建立了排种器仿真模型,同时对排种速度进行运动学仿真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输入气体压强下,单粒种子在振动盘上的排种速度仿真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基本一致,证实所建立的排种器仿真模型是实用的,研究成果将为排种器的虚拟样机及参数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农业真实节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真实节水系指节省在农田水循环中难以回收的水损失(尤其蒸腾、蒸发量)和提高水的转化率。结合黑龙江省水利实践,对节水灌溉(尤其水稻控灌)、井灌、低水位运行,水稻直播栽培等真实节水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凸轮式步进波动机构是一种带挠性件的间歇运动机构,实际上是一种模拟尺蠖运动的仿生机构,它具有独特的性能,适用于中、低速间歇运动传动。本文作者重新分析推导了凸轮式步进波动机构的传递函数,并推导其压力角表达式,对内啮合情况也作了补充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该机构运动特性进行具体的分析并以修正正弦运动规律为例,绘制了传递函数及压力角变化曲线。有助于该机构的结构设计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对提高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通畅关系到中央银行能否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是人民银行最终实现其政策意图和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非有效性的现实,提出了增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阐述了牙科用椅传动机构传动特点的基础上,对升降机构进行了相关的分析研究与综合,计算得出了升降机构推程力的数值,确定了传动机构各部件的尺寸参数,校核了丝杠螺母机构的自锁性能.依据确定的传动参数对丝杠的强度性能、螺纹的强度性能、丝杠螺母机构的稳定性进行了验算,从而设计出了满足机构要求的丝杠螺母机构,此外对其传动效率进行了计算,为升降机构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对驱动系统的选型具有一定的参孝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