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井点降水技术在盾构出洞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长江西路越江隧道盾构出洞中所应用的井点降水技术,较详细地介绍了井点降水的布置、工艺流程、施工中安全和质量的控制等。对在软土地基施工的大型市政隧道工程,提供可借鉴的盾构出洞施工阶段的井点降水技术。  相似文献   

2.
液氮冻结在盾构出洞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为强 《安徽建筑》2006,13(6):53-54,61
文章结合上海地铁9号线七宝站~外环路站区间隧道盾构出洞的实际情况,详细介绍了盾构出洞过程出现渗漏水时采用液氮垂直冻结处理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3.
前言 地下隧道盾构法施工时,一般均需在盾构机出动前对工作井洞门外地基进行加固,防止盾构机出洞时井外土体随着地下水一起涌入工作井内造成工程事故。本文将介绍用地基冻结技术对洞门外土体进行加固,确保盾构机安全出洞的成功应用情况,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大型盾构出洞区加固土体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隧道断面越大,封门拆除时加固土体所暴露的面积也越大,施工风险也就越高.因此如何保证盾构出洞区加固土体的稳定性是隧道建设者所必须面临的挑战.重点归纳了目前用于盾构出洞区加固土体稳定性分析的方法,包括:板块强度理论、粘性土滑移失稳理论和土体扰动极限平衡理论.结合上海长江隧道浦东工作井工程进行理论验算和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通过对比得出,抗滑移失稳通常是出洞加固中安全控制的关键,其主导因素是加固土体的粘聚力C,采用板块强度理论计算出的加固土体厚度是偏于保守的,另外加固土体的尺寸还要能够满足防水、防坍塌等构造上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地铁隧道盾构出洞口液氮竖直冻结加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世博园区专用交通联络线工程淡水路站—马当路站区间隧道下行线盾构出洞口采用液氮竖直冻结加固。介绍了液氮冻结壁及冻结孔的设计、液氮冻结施工流程、冻结效果和拔除冻结管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以某超大型盾构出洞冻结法施工中的地下连续墙监测为例,介绍了盾构出洞过程中地下连续墙所受冻胀压力、顶端水平位移和相对弯曲变形的监测方法。通过现场实测数据分析,证明用实时监测方法调整冻结和洞门凿除施工可保证盾构安全顺利出洞。  相似文献   

7.
浅谈盾构出洞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盾构出洞施工在地铁隧道施工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确保盾构以正确的姿态顺利出洞和防止出现坍塌等事故是施工的重点。以杭州地铁间盾构出洞施工为例,对盾构出洞施工进行叙述,对类似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11.58m大直径泥水盾构出洞止水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盾构进出洞工序是隧道工程的关键节点之一,而盾构进出洞安全与否主要取决于工程止水效果的好坏.盾构止水从广义的角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出洞区域地基加固,打设临时降压井、安装止水箱体,止水材料的应用,注浆管注浆及堵漏等.以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工程10标临港新城站区间盾构推进工程为例,详细阐述了大直径泥水盾构出洞止水工艺...  相似文献   

9.
盾构出洞冻结法加固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冻结法作为盾构进出洞土体加固的一种可靠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以上海复兴东路隧道盾构出洞加固工程为例,介绍加固方案、冻土帷幕设计、冻结系统设计和施工工艺供设计、施工和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陈宏明 《山西建筑》2012,38(1):179-181
就人工冻结加固在上海9号线二期9标盾构出洞过程中的成功应用予以分析和探讨,重点对方案设计、冻结效果监测、沉降控制等进行了论述,以期为人工冻结加固在软土含水量大的地层中及公路隧道、铁路隧道TBM施工中的应用提供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1.
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隧道抗浮结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大直径盾构隧道衬砌在同步注浆浆液中上浮是其施工时必须关注的问题,而现行阶段还未对此有合适的计算理论和计算方法。文章以上海长江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利用1∶1衬砌水平整环错缝结构进行试验,对上浮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同步注浆7天后的强度可基本达到周边土体强度。采用衬砌整环试验方式对盾构隧道衬砌抗浮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能较好地模拟衬砌结构的受力特征,试验确定了刚度折减系数取值和管片环间螺栓抵抗能力,利用弹性地基梁模型对大直径盾构隧道上浮问题进行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成果为此类大直径盾构隧道浅覆土段施工和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段灿 《城市建筑》2014,(2):259-259
要保证盾构施工的顺利进行,隧道端头加固设计是施工过程的关键环节。本文首先阐述了盾构端头加固的基本要求和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其次探究了加固设计的具体方法,最后提出了检测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软土地层隧道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加固厚度对隧道上浮量的影响,以珠海市横琴杧洲隧道为依托,采用小应变硬化模型(HSS模型)作为软土本构模型,在PLAXIS 3D软件中建立了软土地层大直径盾构隧道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并对比了不同环形加固厚度下的隧道上浮量、河底土体位移和隧道周围土体的受扰动范围。结果表明:未对软土进行加固时,数值模拟得到的土体位移与二维理论推导的结果吻合较好; 软基地层预加固处理能使加固土体与隧道整体抗浮,有效抑制隧道局部的上浮变形; 软土加固厚度为0.10D(D为隧道外径)时,河底上浮量和隧道上浮量分别比未加固时减小了32.8%和36.4%,隧道上浮量和地层受扰动区域随加固厚度增加逐渐减小; 该工程中隧道环形加固厚度大于0.20D时,计算得到的管片上浮量控制在30 mm以内,河底最大上浮量控制在20 mm以内; 根据管片接头错台量和隧道上浮量的关系得到可控制管片接头偏差在5 mm以内,满足规范中管片拼装和验收时接头允许偏差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定软土地层中隧道加固的合理范围,保证盾构隧道在软土地层施工的安全性,以珠海横琴杧洲隧道工程为背景,开展了软土地层浅埋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开挖面破坏机理及合理加固范围的研究。基于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加固范围对开挖面主、被动破坏形式及地表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固土层厚度t的增加,地层受开挖扰动的区域逐渐缩小,地层显著位移区域由地表收缩至开挖面前方土体,破坏形式由整体破坏转为局部破坏,t=0.20D(D为隧道直径)相比t=0时地表沉降(隆起量)减少70%~80%,地表最大变形点沿纵向的位置基本一致,均在开挖面前方约0.5D; 随着t的增加,开挖面支护压力可调节范围增加,t=0.20D时相比t=0时可调节范围增加了32.5%,这使得实际施工过程更有利于维持开挖面的稳定性; 结合经济及加固效果两方面考虑,实际工程进行地层加固时取加固土层厚度t=0.20D为较合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工程建设中地表沉降是由多种原因产生的,大致可分为施工中产生的沉降和施工后产生的沉降两部分。在软土地区的隧道施工中,工后沉降占有较大比例,研究预测工后沉降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通过实测数据与几种预测模型的比较,分析了不同模型的优缺点及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盾构隧道结构受地面堆卸载、周围土体、地下水位、结构腐蚀等外力作用而出现各种病害,为确保盾构隧道结构安全,必须进行加固补强,文中介绍针对某地铁区间隧道盾构管片开裂渗漏采取的钢板加固设计与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17.
陈昊  邱小佩 《土工基础》2003,17(2):5-6,11
处理淤泥质地基的上海地铁盾构隧道。经过四年的运行,淤泥地基出现变形,使盾构隧道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地铁道床与管片剥离开裂,部分位置出现渗漏水和冒泥,为确保地铁的正常运行,本文介绍采用复合注浆法处理盾构隧道管片与道床的稳定与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盾构工程在始发和到达施工中需要进行端头加固,如果市政渠箱妨碍了地面加固,则盾构工程可能面临涌水涌砂的风险。文中介绍了水平注浆工法,该工法有效加固端头土体,既保护了市政渠箱,也保证了盾构安全到达。  相似文献   

19.
根据崇明天然气隧道北港过江工程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针对本工程超长距离、高水压、小直径的特点,对盾构机刀盘刀具、主驱动、主轴密封、盾尾密封、管片储运系统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提出了适合小直径长距离盾构机的关键技术,对今后类似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海底故障盾构修复施工中,在盾构切口前方采用双排冻结管和盾构两侧的辅助冻结管进行垂直局部冻结加固土体,使盾构前方形成罩形冻土帷幕,将切口端的漏水通道冻结封闭,为隧道清泥排水和盾构修复提供保障。考虑到海水含盐具有冻土帷幕厚度减小、冻土强度下降等对冻结的不利影响,对冻结方案进行了专门设计与冻结及施工过程的实测研究。通过对冻土温度监测数据的计算和分析,表明罩形冻土帷幕在海底盾构修复中取得了良好效果,验证了该冻结方案在海底盾构隧道修复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