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某公司化肥厂合成塔内部换热器进行改造,提高换热管的进货质量和管板加工质量,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中选用最优的胀接工艺和焊接工艺。  相似文献   

2.
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质量直接影响着管壳式换热器的质量和使用寿命。通过合理设计、优化工艺、提高操作技能等方面的措施,可有效地避免换热管与管板连接中产生的气孔及焊缝H值偏小等缺陷,确保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燃油锅炉空气预热顺的防腐改造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燃油锅炉空气预热器换热管腐蚀特征和腐蚀机理的综合分析,认为空气预热器发生腐蚀的主要原因是含硫燃油低负荷运行时的低温露点酸腐蚀。为减轻和防止腐蚀,从改进预热器结构和选用新型材料等方面进行了多种方案对比试验,最后拟定采用碳钢搪瓷复合管为换热管的活管式空气预热器制造方案,并制定了制造组装工艺规程。改造后的一级6个空气预热器,自1998年投入运行以来,未发现损坏腐蚀现象,运行良好。统计分析表明,改造后一个检修周期内可节约维修费用1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4.
制氢装置转化气余热锅炉的烟气压力、温度高 ,烟气中含有氢 ,有腐蚀且计算复杂 ,因此设计难度较大。本设计中 ,对锅炉的结构形式进行了改进 ,采用了挠性管板 ,管板与换热管的连接采用了强度焊加贴胀 ,管板和换热管均采用了 15CrMo材质  相似文献   

5.
渤海某浮式生产储油装置工艺系统BFe30-1-1铜镍海水冷却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管侧泄漏问题。从材质、焊接性能、海水水质、运行状况及腐蚀机理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冷却器发生管侧泄漏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海水点蚀和冲刷腐蚀的共同作用是导致冷却器换热管管端及焊缝区域腐蚀的主要原因,管侧大量海生物随机堵塞换热管所产生的不稳定液体强力冲击是导致浮头密封面失效的主要原因。建议采用TA2等耐腐蚀和耐冲刷材料的换热管,采用复层开槽的胀焊结构连接换热管与管板,并根据实际运行情况灵活控制冷却器管束的清洗周期,密切监视冷却器海水侧的压降变化,合理调节电解铀装置开度。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195 th-1开架式海水汽化器(以下称为ORV)科研项目中ORV换热管的防腐情况。ORV是LNG接收站中海水为热源换热的关键设备,通过海水不停的对汽化器的换热管不停的冲刷从而实现低温LNG换热。换热管为ORV设备的关键部件,换热管的材料为6063-T5铝合金,由于长期受到海水的冲刷,海水对换热管造成一定的腐蚀,换热管一旦被海水腐蚀,就可能发生孔蚀,从而降低材料的强度,使材料产生断裂或剥离。根据换热管的材质特性和海水的腐蚀情况对换热管通过控制海水的质量:海水不含汞和铜,海水温度高于5℃,海水含沙应小于148 mg/L,使海水对换热管的腐蚀降低;另外换热管表面用热喷涂工艺喷涂防腐涂层,涂层为Al-2%Zn,厚度为70~400μm。并制定了详细的喷涂工艺以及检测程序以确保涂层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换热器胀管通常要求管板材料的硬度应大于管子材料硬度30HB左右,但在某些特殊工况条件下,二者硬度状况可能相反。现管板材料为304S,换热管材料为00Cr22Ni5Mo3N的管板胀接接头,换热管材料硬度远大于管板材料硬度,与通常的胀接工艺要求不相符。经模拟试验,优化胀接工艺,经过水压试验,强度和密封性均满足要求,最终应用于产品设备的制造。  相似文献   

8.
某高压聚乙烯装置换热管堵塞及腐蚀情况严重,换热管腐蚀主要为应力腐蚀。腐蚀产生的原因是换热管焊接过程产生的焊接应力和冷冻盐水介质,导致应力腐蚀裂纹发生扩展,造成换热管应力腐蚀开裂。  相似文献   

9.
阮鑫  李保健 《石化技术》2005,12(1):37-39
结合现场施工实践,分析了大型换热器(横管式煤气冷却器,外形为长方形)的结构特点、焊接缺陷与产生原因.以及制造中关键环节应采取的主要工艺及优化技术措施。制作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应尽量避免和减少换热管与管板的焊接应力与变形,并保证其牢固严密,达到规定的要求范围。据实测,管板的内凹、外凸偏差未超过0~2mm,对角线尺寸偏差小于或等于5mm,完全符合制造要求。  相似文献   

10.
张勇 《石油机械》2001,29(6):40-42
分析得出引起循环油浆蒸汽发生器管束泄漏的原因是 :换热管与管板胀接质量不良 ;蒸气发生器运行中产生振动 ;存在应力腐蚀和间隙腐蚀等都会造成换热管与管板连接部位的管接头和管板表面产生裂纹而泄漏。制定的修复工艺关键是 :彻底清除管接头及管板的裂纹和表面油污 ;计算确定并控制管板焊前预热温度为 2 0 0℃ ;选择从外向内 ,分区跳焊的焊接顺序 ,控制焊接工艺参数 ,减小焊接应力和变形 ;选择E4 30 3酸性电焊条 ,焊后整体锤击焊接接头 1遍 ,确保焊接接头质量  相似文献   

11.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以胶骨体积比和矿粉体积浓度为参数较为合理。沥青混凝上的各种性能主要由沥青用量控制。矿粉对沥青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较小,其主要作用是调整沥青混凝土的粘度,以便使配合比在工程中实现。在实际工程中应严格控制沥青用量,性能调整以沥青为主。施工配合比调整以矿粉为主。  相似文献   

12.
清净剂晶型分布对碱值分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枫  徐宏坤  宋美卿 《润滑油》2005,20(5):35-38
介绍清净剂晶型判定方法,论述清净剂胶体粒子晶型结构对碱值测试的影响,探讨相关润滑油碱性组分分析测试中异常现象的本质,通过理论分析提出解决办法,并对9种船用油进行实际测定验证,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夏江海 《石油物探》1985,24(3):65-71
本文以极简单的数学推导,给出了正常重力垂直梯度的实用表达式,并对其精度作出了评价.本文还从数学上严格证明了如下结论:正常重力垂直梯度随地理纬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4.
注水开发过程中变差函数的变化及孔隙度变化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同微相的孔隙度在开发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是不一样的。丛聚型河道中,开发初中期孔隙度分布明显受单河道的大小和形状控制,注水开发过程使得粘土矿物被带走,并消除了河道之间的高含泥屏障,致使开发后期孔隙度的次变程加大,平面上的分布更趋广泛,但纵向上非均质性加剧。对离散型河道而言,由于孔隙度的高值区仅分布于离散的河道内,注水过程并不能改变河道的形状,因此,尽管河道侧缘的储层性质有所改观,平面上孔隙度的分布基本不受注水开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石油化工装备研究的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着重讨论了近一个时期内,有关我国石油化工装备技术中值得重视的几个发展趋势。包括装置的大型化及设备的高负荷;针对节能降耗所开发的新型高效设备;从装备上保证装置的长周期安全生产;重视开发新型三废治理装备技术;应用新的化学工程开发新的高效设备。  相似文献   

16.
刘枫林 《润滑油》2003,18(4):33-35
利用酯化反应和聚合反应合成各种不同化学结构的PMA降凝剂小样,考察了在各种基础油中的降凝效果,重点探讨了PMA降凝剂的分子量和酯基侧链碳数分布等化学结构对降凝效果的影响,对提高我国PMA降凝剂的技术水平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热力学理论讨论烃类的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质体中的石油,处于一种特殊的介质内,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埋藏深度的增加,受着较高的温度和压力的影响,发生着改变石油成分和性质的种种演化。可以说,压力与温度是影响石油性质的主要因素。石油成分的变化,是一种化学变化。而热力学在解决化学变化方向上的正确性,已为许多化学实践所证实。本文以热力学理论为基础,侧重于压力因素的定性对比,结合我国湘中地区古生界碳酸盐岩等方面的资料,探讨石油的演化。初步研究表明,地层压力是石油演化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渤海湾盆地胜坨油田二区储层微观渗流场演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以长期注水开发的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储层为例,应用岩心分析及实验室渗流物理模拟的数据,从岩石的润湿性、孔隙结构和相对渗透率等3方面的变化,研究长期注水开发储层的微观渗流场演化规律。研究认为,随注水开发程度加深,储层岩石润湿性、亲水性逐步增强;储层孔隙结构的演化趋势是孔隙均匀程度变好、喉道均质程度增高和孔喉连通性及控制流体流动能力变好;束缚水饱和度呈上升趋势,残余油中水相相对渗透率呈下降趋势,但变化不大。储层渗流场的演化控制和影响着储层中剩余油的数量及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盆地定量分析的精度,必须在模拟过程中尽量采用动态参数,但如何准确获取各种动态参数是当前盆地分析模拟研究中的难点之一.在对“动态参数”的概念及其3种获取方法进行详细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能更加准确地校正时间因素对各种模拟参数影响的“时间校正系数”概念,并以孔隙度为例,对其确定方法作了详细的阐述.“动态参数”和“时间校正系数”概念的提出和确定对盆地定量分析,特别是含油气盆地内各种演化史的深入研究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前所有的应力敏感实验都假设上覆压力不变,事实上,油气田开采时储层部分甚至整个上覆岩层的应力将重新分布,上覆压力将随着生产时间不断变化,因此计算不同形状储层上覆压力变化值对低渗储层应力敏感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统计苏里格砂体展布特征,将储层模型简化为近饼状体模型和近椭圆柱体模型,以Sohanzadeh非均质理论为基础,计算了苏里格气田两种简化储层模型在油气开采时上覆压力的变化情况,并应用于储层的应力敏感评价中.结果表明:油气开采时,苏里格气田上覆岩层中形成压力拱,不同形状储层的压力拱比不同,近饼形储层和近椭圆柱体储层的最大压力拱比分别为0.276和0.119.地层压力降低30 MPa时,近饼状体储层上覆压力最大降低14%,近椭圆柱体储层上覆压力最大降低6%,对应的应力敏感渗透率较常规应力敏感实验分别提高38.57%和23.25%,对于压力拱效应显著的低渗储层,常规实验夸大了储层的应力敏感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