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不同注塑工艺对哑光级聚碳酸酯(PC)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共聚混合物进行注塑成型,通过改变不同的注塑条件(注塑温度、模具温度、注塑压力、注塑速度),研究不同的注塑工艺对哑光PC/ABS材料抗冲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注塑工艺变化,会引起材料冲击性能变化。其中注塑温度与模具温度对结果影响较大,注塑温度240℃,模具温度80℃时,哑光PC/ABS的冲击强度最高;在合适的注塑压力范围内,压力变化对材料冲击影响不大;合适的注塑速度范围内,注塑速度变化对材料冲击影响不大。工艺选择注塑温度240℃,模具温度80℃,注塑压力2.6~6.1 MPa,注塑速度13.9~32.3 g/s时,哑光PC/ABS冲击性能最好。因此,选用合适的注塑工艺可以提高材料的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粗化工艺对粗化效果和电镀剥离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电镀过程的粗化效果,主要是受温度和粗化时间的影响。当粗化温度为64℃时,粗化时间为14 min,可获得良好的表面粗化效果和高的电镀剥离力,其平均电镀剥离力高达9 N/cm。粗化时间过短会导致粗化不足,粗化时间过长会导致粗化过度。粗化时间为10 min时,粗化温度越高,平均电镀剥离力越低。  相似文献   

3.
对卫浴产品用PC/ABS塑料件的电镀工艺进行了改进:以酰胺类膨胀剂替代苯酚类膨胀剂进行预粗化,以改善镀层的完整性和外观;在催化前采用氨基甲酸盐类高分子有机物进行表面调整,以减少氯化钯催化剂的用量,提高表面沉钯的质量,缩短电镀时间。改进后的流程主要包括:预粗化,除油,亲水,粗化,回收,中和,表调,预浸,催化,加速,化学沉镍,活化,预镀铜,镀酸铜,镀半光镍,镀光镍,镀铬,烘干,包装。以改进后的工艺对德国拜耳Bayblend ABS+PC2953和台湾奇美Wonderloy PC/ABS PC-365塑料件进行批量电镀,镀层百格结合力测试全部合格,外观合格率达90%,每小时产值提高了约1200元。  相似文献   

4.
相容剂对PC/ABS合金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不同配比的PC/ABS合金样品,研究了三种相容剂对PC/ABS合金的力学性能及应力开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相容剂A)、马来酸酐接枝ABS(相容剂B)、马来酸酐接枝线形低密度聚乙烯(相容剂C)均可以提高共混体系中两组分的相容性。相容剂A、B、C的最佳用量分别为3%、5%和4%。  相似文献   

5.
针对轿车车门内饰板的结构特点,根据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ABS)/聚碳酸酯(PC)共混物在注射成型过程中所显示的特性,采用正交试验法,选用了合理的注塑工艺参数,解决了车门内饰板注塑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缺料、亮斑、变形、开裂等缺陷,提高了制品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使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碳酸酯共混物制备的轿车车门内饰板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容易出现翘曲变形量过大的问题,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利用Autodesk Moldflow软件对内饰板进行注塑成型模拟,分析了塑化温度、模具温度、保压压力和保压时间等对内饰板翘曲变形的影响机理和规律,并确定了内饰板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注塑的最佳工艺参数是塑化温度为220 ℃,模具温度为80 ℃,保压压力为60 MPa,保压时间为35 s。采用最佳工艺参数进行注塑成型验证,发现车门内饰板的翘曲变形量显著下降,翘曲变形量平均值从14.56 mm降至8.02 mm。  相似文献   

7.
邵佳丽  郭正虹 《中国塑料》2015,29(12):14-17
研究了磷系阻燃剂磷酸三苯酯(TPP)、增容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MBS)对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合金热稳定性、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加入16.7 % TPP(质量分数,下同)时,合金的UL 94测试可以达到 V-0级,极限氧指数也有了极大的提高;经MBS增容后,合金阻燃等级降低,极限氧指数较未增容合金提高0.5 %左右;加入TPP能减缓PC/ABS合金的降解,提高合金热稳定性,增加最终残炭率,但MBS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合金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以能之光新研发的高效相容剂600A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ABS-g-MAH)、聚烯烃-g-MAH以及甲基丙烯酸-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作为聚碳酸酯(PC) /ABS合金的相容剂进行了应用对比分析,研究了各类相容剂不同添加量对合金材料力学,外观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相容剂,600A由于其特殊的多组分体系协同效应,在添加量为1.5%时就能表现出优异相容增韧效果,大大节省了成本.  相似文献   

9.
分子筛对无卤阻燃PC/ABS合金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子筛与磷酸酯类阻燃剂(P-2)复配制备了高耐热、无卤阻燃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合金.研究了4A分子筛、13X分子筛与P-2复配对Pc/ABs合金阻燃性能、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筛与P-2的复配能有效地缩短PC/ABS合金余焰燃烧时间;分子筛使PC/ABS合金体系...  相似文献   

10.
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采用不同的注塑成型工艺进行注塑,研究了注射速度、注射压力和保压压力对ABS树脂冲击强度、冲击样条缩痕深度和样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注射速度、注射压力均使样品的冲击强度降低,质量提高,冲击样条缩痕减小。注射速度比注射压力对产品的性能影响大,调整参数时应优先考虑注射速度。在50~70 MPa的保压压力范围内,保压压力对ABS树脂的冲击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ABS/PC共混合金组成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两种不同牌号的ABS树脂与PC共混,并对其组成与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ABS的组成不同,ABS PC混合物的相容性、力学性能以及流变行为都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PC/ABS合金的相容性及适宜的合金比例,探讨了MBS对PC/ABS合金的增容和增韧作用,MBS对PC/ABS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C/ABS合金(70/30)体系中,加入6份MBS形成的复合材料与没有加入MBS相比,其相畴分布更加均一,冲击强度提高了40kJ/m2,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热变形温度得到了较好的保持。  相似文献   

13.
以聚碳酸酯(PC)及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为原料,研究了不同矿物填料、用量以及偶联剂用量对PC/ABS合金力学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复合矿粉,PC/ABS合金的弯曲模量和热性能明显提高的同时,还能够保持较高的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高分子偶联增强剂用量在2%时,矿物增强PC/ABS合金综合力学和热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4.
PC/ABS共混物的结构和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合分析了有关PC/ABS共混物的文献,重点介绍了PC/ABS共混物的结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以及改进性能的途径。同时介绍了共混的可能性、共混方法和成型加工要点等。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专利地图等方法对1985年到2008年间在中国申请的98件聚碳酸酯(PC)/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ABS)专利进行了分析。PC/ABS专利的申请可以分为二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97年到2001年,以外企为主;第二阶段从2002年到2008年,以国内企业为主。数据显示,2006年是PC/ABS专利申请最繁荣的一年,申请量和申请人都是最多的。PC/ABS产品的特点影响着其专利的技术、功效分布,大多数专利密布于提高性能或赋予功能而对材料进行共混改性的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16.
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的比例对PC/ABS合金的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当PC与ABS质量比为1∶1时,加工性能最佳.对比了不同增韧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MBS、有机硅增韧剂和高胶粉)对PC/ABS(0215A)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BS对提高合金的增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对近10年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合金技术专利进行了统计分析,从专利申请时间、专利权人和专利分类三方面进行数据比较.结果表明:2006,2010及2011为专利申请高峰期,专利申请量占总数的67%;产品专利占PC/ABS合金专利的50%,表明新产品开发改性仍是PC/ABS合金研究的主要方向.另外,对目前PC/ABS合金的阻燃性和相容性进行了论述,提出了PC/ABS合金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ACR对PC和PC/ABS合金的增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丙烯酸酯类树脂(ACR)FM50和D320作为增韧剂对聚碳酸酯(PC)和PC/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ABS)(60/40,质量比)合金进行增韧。研究了ACR对PC和PC/ABS合金力学性能和熔体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ACR质量分数的增加,PC/ACR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增加,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先增大后减小,PC/ABS/ACR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先增加后降低,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减小,ACRFM50对PC和PC/ABS合金的增韧效果优于ACRD320,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随ACR用量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9.
《塑料科技》2017,(7):103-107
研究了阻燃剂种类及复配遮光剂用量对聚碳酸酯/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PC/ABS)合金遮光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遮光剂FP-1、FP-2、FP-3均能提高PC/ABS合金的遮光性,其中FP-3遮光效果最好。阻燃剂十溴二苯乙烷(DBDPE)和溴代三嗪(TBPC)能够使PC/ABS合金的遮光性略有提升,而磷酸酯系阻燃剂(SP-230)则使其遮光性稍微降低;阻燃剂对PC/ABS合金的拉伸强度影响不大,但对冲击强度影响较大。当FP-3及TBPC含量分别为13%和12%时,阻燃PC/ABS合金(厚度1 mm)达到全遮光效果,且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其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达到55 MPa和25 kJ/m~2、垂直燃烧等级达到V-0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