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配电网载波通信,充分利用电力线自身资源,应用简单、方便,然而由于配电网自身的复杂性,仅依靠单一的调制解调技术--这一物理层功能,很难满足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需要,从局域网的角度看配电载波通信,分析链路接入技术,指出令牌接入技术是适应配电载波通信的接入技术.  相似文献   

2.
利用配电网络传输配电自动化数据,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配电网载波通信与传统的载波通信有很大不同.在分析配电网载波通道及配电网通信机的特殊性之后,介绍了OFDM调制技术、令牌环技术在配电网通信中的应用,指出新的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结合是解决配电网数据传输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配电网自动化中的载波通信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配电网络传输配电自动化数据 ,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配电网载波通信与传统的载波通信有很大不同。在分析配电网载波通道及配电网通信机的特殊性之后 ,介绍了OFDM调制技术、令牌环技术在配电网通信中的应用 ,指出新的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结合是解决配电网数据传输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结合载波通信技术在10kV配电线路上的现场通信测试情况,分析了变电站网络拓扑结构及阻抗匹配对中压配电网载波信号的影响,为智能配电网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实用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强 《广东电力》2009,22(12):30-34,64
在介绍中压配电线路载波通信技术应用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PLC-075型电力线数据传输装置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载波组网通信中的具体应用,并提出深圳配电网利用电力电缆屏蔽层载波通信传输配电自动化数据的典型设计方案、存在的技术难题、将来的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配电网中,配电自动化对通信提出较高的要求,使用载波通信技术能有效满足数据传输的需要,并节约大量通信基础建设成本.通过研究环网电缆载波链路,载波通信自由路由调度可利用10 kV环网物理成环的特点,经配电自动化平台与载波通信管理设备协同操作,实现载波通信路由的自动切换,切实有效地提高配网载波通信的可靠性.通过在10 kV配网现场应用试验,证明电缆环网载波通信的自由路由调度方法能为配电自动化提供稳定的通信保障.  相似文献   

7.
通过综合对比分析配电网主要通信技术的特点,以达到为工程设计制定配电网通信技术方案时提供决策参考的目的。通信系统是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基础,配电通信网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载体,配电通信网的优劣直接影响配电自动化业务的传输、采集以及自动化主站系统的调度控制。从通信效果、网络抗毁性、网络安全性、施工难度、业务接入适应性、网络扩展性和国家政策等方面综合比较分析研究了光纤通信技术、电力载波通信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优缺点。综合评价指标结果从高至低为: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无线专网、EPON、无线公网、电力载波。经过分析得出结论:在配电网的通信组网中,工业以太网应用最成熟,EPON的应用在兴起,无线公网或无线专网通信方式可作为光纤通信的补充。  相似文献   

8.
分布式发电(DG)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配电网中接入DG通常能改善负荷点和系统的可靠性指标,但是DG的接入对配电网的结构和运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DG有许多与传统发电厂和配电变电站不同的自身特点。因此,在配电网可靠性评估中,不能将DG当作传统发电厂和配电变电站进行处理。本文提出了一种计及DG影响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并应用该评估方法对一接入DG的配电线路进行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配电网作为输配电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其实现自动化的程度与供用电的质量和可靠性密切相关.配电自动化是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之一.配电终端可通过接入音频电缆、载波通信、光纤等多种方式接入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随着电力调度数据的建设与使用,基于电力调度数据网的网络方式最经济、可靠.介绍了通过公、私网IP地址转换接入电力调度数据网的方法,从而解决了IP地址池空间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压配电网沿线跨接容量、型号不同的配电变压器且数量较多,对PLC信号传输特性产生较大影响。为实现对载波信道衰耗预测以及新一代中压配电网载波通信实用化技术的需求,考虑到配电变压器的趋肤效应、杂散电容、铁心饱和及磁滞现象,提出一种适用于中压配电网载波通信的配电变压器高频等效模型,并给出模型的二端口网络理论的参数提取方法。利用该法提取的高频参数得到配变高压侧阻抗特性曲线并与实测阻抗曲线对比,两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验证了该高频等效模型的正确性,为载波通信信道建模及特性分析做了铺垫工作。  相似文献   

11.
载波技术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指出了在配电网管理和配电自动化系统实施过程中,通信是最为棘手的事情之一,其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了DMS/DA系统的成败,利用配电线载波技术具有诸多优点。对配电线载波技术进行了介绍,比较了其与传统的电力载波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新型中压配电线装置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上海松江绿洲华庭小区配电自动化应用案例,尝试利用电力电缆屏蔽层作为载波通信信道,传输配电自动化的数字信息的可能性。试验结果证明,新型配电线载波通信装置(PLC-075)的基于虚拟载波帧测技术的多逻辑网络组技术,在解决城市小区配电自动化系统配电线载波组网通信应用中,能够满足配电自动化的分级、实时等性能要求。该案例的成功实施,为城市小区配电自动化的通信解决方案,提供了一种廉价、便捷的现在手段。  相似文献   

13.
对载波通信网络的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是配电自动化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介绍一种基于嵌入式处理器操作系统的通信管理装置.重点阐述了该装置在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应用。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方便、可靠地监测到各载波节点的工作状态和通信性能。  相似文献   

14.
梅欣  吴蓉晖 《电力系统通信》2005,26(4):20-22,26
低压配电网高速数据通信技术能够实现电力、数据、语音、视频“四网合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传统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难以适应配电网复杂而恶劣的环境,因此,新的通信标准、先进的调制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受到业界的关注。文章从测试和分析配电网高频传输特性入手,论述了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的理论基础,阐述了基于配电网环境的功率控制、自适应调制、通道均衡、抗符号间干扰等关键技术,并介绍了一个实用化的配电网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15.
通信系统是实现配电自动化的重要基础平台.文章介绍了配电自动化的基本概念,通过分析目前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常用的几种技术并结合电力通信专网的特点,指出EPON作为一种新型光纤接入手段,以其容量大、带宽高、可靠性好、支持多业务等特点逐渐成为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中极具发展前景的技术.以青海某地10 kV线路配电自动化建设工程为例...  相似文献   

16.
配电网自动化通信方式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配电网自动化的特点和要求,对光纤、现场总线、配电线载波、无线通信等多种通信方式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比较,探讨了适合配电网自动化的通信方式,为配电网自动化通信方式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配电通信接入网中混合通信组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配网终端广泛地分布在城市的角落,在已建成供电区城内,10 kV线路大多没有同线铺设光缆,因此,在后期配电自动化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通信光缆无法到达的站点,采用全光纤覆盖建设配电通信网在已建成供电区域内很难做到,如果采用电力线载波或者无线通信作为一种补充的通信方式,完全可以做到全网覆盖.文章介绍了EPON、载波、无线三...  相似文献   

18.
配电网自动化及其实现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10  
通过对比电力系统早期的弧岛自动化,综述了基于信息技术的配电网自动化的基本功能和意义。针对配电网自动化的关键问题-通信技术,重点讨论了网络化配电载波技术(NDLC)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光纤和配电载波将成为通信方式;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将改善配电网的运行状态,更好地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介绍了网络化配电载波的现场实验结果,从理论分析到实验证明,是可行的、经济的。  相似文献   

19.
配电网载波通信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远程抄表系统是实现电网自动化,电力商品化的重要技术保证,其中配电网载波通信系统的实现又是其中很重要环节,文中主要从配电网载波通信模块的设计,配电网载波通道的构成,以及基于局域网的配电网载波网络结构,集中抄表系统单元实现方案等方面阐述了电网载波通信系统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Distribution line carrier (DLC) is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ed in automated distribution systems to transmit data between the substation and certain locations on the distributi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xtensive DLC propagation measurements have shown that the propagation of signals on 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 is difficult to predict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and variability of distribution systems.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fficient and comprehensive analytical tool for predicting DLC signal propagation over complex distribution systems. This paper develops a three-phase bus impedance matrix, which consists of 3×3 transfer impedance submatrices. These submatrices represent the general transfer function which relates the three-phase received voltage vector at any point of interest to any three-phase transmitted (injected) current vector at any point of interest. The method described here is an extension of the three-phase bus impedance approach used for 60 Hz power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