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4.
5.
黄酒非生物浑浊和沉淀的特点与解决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黄酒产品在货架期容易发生非生物浑浊和沉淀,浑浊沉淀形成的机理主要有蛋白质沉淀、铁沉淀和氧化沉淀。参与沉淀的物质有单宁、多糖、蛋白质、多酚等物质及Fe,Al,Mg,Ca等金属元素。解决黄酒沉淀的方法有:①过滤处理法,包括膜过滤法、微滤与冷冻处理法和管式膜超滤法;②澄清助荆处理法,包括吸附型澄清助剂、酶制剂型澄清助剂、稳定型澄清助剂和复合型澄清助剂处理法。 相似文献
6.
黄酒的机械化灌装易出现“热浑浊”现象.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其主要由高温灭菌和灭菌后酒未冷却就装箱堆放引起。解决“热浑浊”的预防和控制方法有水冷法、风冷法和自然冷却法。(孙悟) 相似文献
7.
8.
新工艺机械化生产黄酒,多用大罐发酵,常带入酒液中铁离子等金属污染,造成酒液混浊,常用柠檬酸络合法及抗氧化法处理,但含铁禽子超过30ppm时,效果不佳,改用聚氯化铝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效果好,经济方便。 相似文献
9.
为预防黄酒非生物浑浊,利用DHG澄清剂在黄酒中除浊,用量为300 mg/kg.通过将澄清剂用软水溶解(1:10),加入酒中并搅拌均匀,冷冻静置24 h后,经过滤、灭菌和灌装,可降低黄酒中的总氮和固形物含量,提高黄酒对蛋白质的稳定性,以及改善黄酒的感官质量。 相似文献
10.
11.
用单宁酸预防黄酒非生物混浊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单宁酸为澄清剂,预防黄酒非生物混浊,单宁酸用量0.007%,将单宁酸用温水溶解,加入酒中并搅拌均匀,静置5-7d后过滤、灭菌,可大大提高成品酒的稳定性。(津京) 相似文献
12.
13.
玉米作原料酿制黄酒需脱去胚芽。玉米Zan先常温浸16h,后加温至65℃,保温2-3h,换水常温浸1,再加温到62℃,保温1h ,再常温浸10h后蒸煮;蒸汽压力0.15-0.20MPa,淋饭温度32-35℃,后加酒曲和α-淀粉酶;入缸温度27-29℃,下缸发酵始温16-18℃,品温上升5-7℃时开耙;后开第二耗;控制品温不超过30℃,后熟45d。 相似文献
14.
从生产过程组织与质量管理控制,特别是对成品酒质量管理等方面阐述了中国的传统产业和民族产业——黄酒业,面对WTO的挑战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在传统管理模式中融入现代管理模式,提高行业整体竞争水平和竞争能力,才能在日益发展的饮料酒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在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中得以生存、发展和壮大。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