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机凝胶前驱体转化法制备CoFe2O4-BaTiO3纳米复合纤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铁磁-铁电复合纤维是一种新型功能陶瓷纤维材料,可潜在地用于磁、电能量转换.以柠檬酸和金属盐为原料,采用有机凝胶前驱体转化法制备了xCoFe2O4-(1-x)BaTiO3(x=0.2,0.3,0.4,0.5)纳米复合纤维.利用红外光谱、热重-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等对纤维前驱体凝胶的结构、热分解过程及热处理产物组成、形貌和磁性能进行表征.研究表明:所制得的复合纤维直径细小、均匀、致密,最小直径达到1μm,长径比可达1×105.随着焙烧温度从900℃升高到1180℃,复合纤维中BaTiO3和CoFe2O4平均晶粒尺寸为20~70nm.xCoFe2O4-(1-x)BaTiO3纳米复合纤维的饱和磁化强度Ms与CoFe2O4在复合纤维中所占的摩尔分数x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碳化硼材料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目前,传统的碳热还原方法生产碳化硼粉体存在温度高、产率低、环境污染重等问题。相比之下,前驱体转化法具有能耗低、工艺简便、原料易得、产品尺寸小等特点,在制备碳化硼粉体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详细介绍了前驱体转化法合成碳化硼粉体的制备过程,综述了使用不同碳源经前驱体转化法合成碳化硼粉体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前驱体转化法合成碳化硼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采用乙二醇、柠檬酸、碳酸锶及硝酸铁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复合永磁材料。通过实验发现,控制水解条件,在适合的干燥温度和焙烧温度下,可制得SrFe2O5复合纳米材料,并得到最佳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4.
木质素-SiO2凝胶前驱体合成纳米SiC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德启 《耐火材料》2001,35(4):187-189
以造纸黑液和硅酸钠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成木质素-SiO2凝胶,以此作为SiC的前驱体,再经炭化处理和高温碳热还原反应而制备出SiC纳米粉体.该粉体呈球形,粒径70~200nm,且大小均匀.红外光谱分析表明,1100℃时就有SiC生成,1300℃时反应速度快且比较完全.提高碳热还原反应温度有利于前驱体向SiC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以水为分散介质,硝酸铝、异丙醇铝、正硅酸乙酯为原料,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纺丝助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莫来石纤维前驱溶胶,通过对流变、粘度以及折光指数的测试,研究了不同条件下莫来石纤维溶胶的凝胶化过程。根据Chambon-Winter(CW)法则确定了不同体系的凝胶化时间,探讨了溶胶-凝胶化转变过程中体系粘度的变化以及温度、添加剂对体系凝胶化时间的影响,为连续莫来石纤维干法纺丝工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李青  肖汉宁  郭文明  胡继林  谢文  高朋召  欧阳唐哲 《硅酸盐学报》2012,(5):739-740,741,742,743,744
以五氯化钽(TaCl5)、正硅酸乙酯(TEOS)和葡萄糖(C6H12O6H2O)为原料制备了葡萄糖复合凝胶,凝胶经过450℃煅烧得到C–SiO2–Ta2O5杂化前驱体,通过碳热还原前驱体,于1200~1500℃合成了SiC–TaC纳米复合粉体,并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凝胶中无定型的SiO2和Ta2O5可通过Si—O—Ta键合,均匀分布的Si—O—Ta—C长链使得杂化前驱体内部结合成为牢固的互穿网络结构;TaC于1200℃时得到,而SiC可在1400℃开始合成,反应可在1500℃完成。在不同的钽硅摩尔比下,SiC–TaC纳米复合粉体具有差异性形貌。当钽硅比约为0.02时,SiC与TaC纳米晶粒颗粒分布均匀,同质化明显。随着钽硅比的升高,SiC有从球状转变为纳米线状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将SiO2纳米粒子加入到由去质子化方法制备的芳纶纳米纤维分散液中,制备芳纶复合纳米纤维气凝胶.通过一系列表征测试,分析了无机纳米粒子添加的芳纶复合气凝胶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燃烧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制得的复合纳米气凝胶的密度为5.6 mg/cm3,在80%压缩应变下可承受280 kPa的应力,并且具备低导热系数[27.0...  相似文献   

8.
针对单一吸收剂难以满足吸波材料"薄、轻、宽、强"要求的难题,以化学共沉淀法合成的钴铁氧体为基核,通过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BaTiO_3包覆CoFe_2O_4复合吸收剂,并表征了其相结构、微观形貌及电磁特性。结果显示,随着BaTiO_3含量的增加,BaTiO_3包覆层均匀性降低,缺陷浓度增大;复合吸收剂组分的改变对复介电常数的影响较大而对复磁导率的影响较小;当BaTiO_3含量为70%时,复合材料吸波性能达最佳,厚度为1.2 mm时最小反射损耗-41 dB。  相似文献   

9.
本发明涉及Ni—Zn铁氧体与SiO2的复合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无机非金属复合功能材料及其制备领域。本发明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络合剂与乙酸镍、乙酸锌、硝酸铁和正硅酸乙酯反应制得前驱体溶液。  相似文献   

10.
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纳米YAG-Y2O3复合粉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纳米YAG-Y2O3复合粉体,对网络凝胶机理和胶体的煅烧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100℃煅烧时,由于Y3+在初始溶液中浓度较高,产物完全为Al2Y4O9,AlYO3和Y3Al2(AlO4)3等过渡相;其最佳煅烧温度为1200℃,与其它制备方法相比温度降低50~100℃.当单体和网络剂的摩尔比为5:1时,所制备的纳米YAG-Y2O3复合粉体的颗粒尺寸不大于50nm,粒径范围窄,且无团聚产生;当单体和网络剂比例偏于5:1时,颗粒尺寸长大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传统复合含能材料能量释放速度慢的劣势,通过溶胶-凝胶法及超临界干燥法制备了RDX质量分数为90%的RDX/Fe2O3-Al2O3三元纳米复合含能材料。得到当VDMF∶V乙酸乙酯=2∶1,陈化时间24 h,超临界干燥条件为:压力15 MPa,45℃,进气速率16 L/h,保压力30 min,换气速度2 L/h,换气时间40 min,泄压速率3 bar/min时,RDX/Fe2O3-Al2O3复合炸药复合均匀,粒度在50 nm左右。同时复合物的机械感度较原料RDX及机械混合的复合物明显降低,安全性得到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13.
以AlCl3.6H2O的N,N-二甲基酰胺(DMF)溶液为原料,室温下通过引入环氧丙烷作为Al粒子的凝胶诱导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Al2O3溶胶,经过陈化、干燥、煅烧,获得纳米α-Al2O3粉体。对凝胶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Cl3.6H2O的DMF溶液为0.100 mol/L、Al与环氧丙烷的摩尔比为1∶7时,可得到弹性好的凝胶。对样品采用XRD和激光粒度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最后得到的目标产物为纳米级α-Al2O3粉体。  相似文献   

14.
以硼酸正丁酯为前驱物,无水乙醇为溶剂,聚乙二醇为分散剂,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出纳米B2O3粉体,主要考察了加水量、pH值和煅烧温度对粉体的形成过程和显微结构的影响.通过XRD,TEM等测试手段对所制得的纳米B2O3进行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加水量影响醇盐水解缩聚物的结构,煅烧温度对粉体的形貌和晶粒大小有较大的影响.当硼酸正丁酯为4mL,无水乙醇为20mL,乙酸为1.5mL,pH值为5,加水量为0.4mL,PEG2000的量为1g时于80℃保温形成湿凝胶,最后经450℃煅烧后获得分散性好、团聚少、颗粒尺寸为50nm的纳米B2O3粉体材料.  相似文献   

15.
以八水合氧氯化锆为锆源、正硅酸乙酯为硅源、蔗糖为碳源,采用液相先驱体转化结合溶胶凝胶法合成ZrC-SiC纳米复合粉体.借助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分析了有机锆先驱体的官能团,借助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Si/Zr摩尔比对复合粉体物相组成与显微形貌的影响.研究表明:有机锆先驱体具有链状或网状结构;1450℃烧成并保温2 h,Si/Zr摩尔比0.28时复合粉体中仍存在未反应的m-ZrO2相,Si/Zr摩尔比增加至1.11、2.56、5.88、23.17时均合成了纯相ZrC-SiC纳米复合粉体;随着Si/Zr摩尔比的增加,复合粉体粒径变化不大;Si/Zr摩尔比为2.56时平均粒径仅90 nm,且元素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16.
王雪静  刘贯军  朱芳坤  胡林峰 《硅酸盐学报》2012,40(3):391-392,393,394,395
以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为模板,在超声波辅助条件下,利用溶胶–凝胶法合成CNT–In2O3纳米复合粉体,用该复合粉体制备CNT–In2O3气敏元件。借助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能量色散谱仪对产物进行表征,研究了CNT–In2O3气敏元件的气敏性。结果表明:CNT–In2O3纳米复合粉体是一种由In2O3纳米颗粒均匀包裹在直径约为20~30nm的碳纳米管上的纳米复合材料。CNT–In2O3气敏元件在低温对NO2有较高的灵敏度,该元件对NO2的灵敏度高于纯In2O。当CNT和InC13·4H2O的摩尔比为3:10时,CNT–In2O3气敏元件对NO2的灵敏度最大,且灵敏度随NO2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该气敏元件在200℃时对NO2的响应时间为10s,恢复时间为70s。  相似文献   

17.
以五氯化钽(TaCl5)、正硅酸乙酯(TEOS)和葡萄糖(C6H12O6 H2O)为原料制备了葡萄糖复合凝胶,凝胶经过450℃煅烧得到C-SiO2-Ta2O5杂化前驱体,通过碳热还原前驱体,于1200~1500℃合成了SiC-TaC纳米复合粉体,并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凝胶中无定型的SiO2和Ta2O5可通过Si—O—Ta键合,均匀分布的Si—O—Ta—C长链使得杂化前驱体内部结合成为牢固的互穿网络结构;TaC于1200℃时得到,而SiC可在1400℃开始合成,反应可在1500℃完成。在不同的钽硅摩尔比下,SiC-TaC纳米复合粉体具有差异性形貌。当钽硅比约为0.02时,SiC与TaC纳米晶粒颗粒分布均匀,同质化明显。随着钽硅比的升高,SiC有从球状转变为纳米线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徐宪云  李翰祥  周迎春 《辽宁化工》2007,36(10):663-665
以廉价无机盐八水氧氯化锆为原料,用氨水作沉淀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级二氧化锆。讨论了不同干燥方法、焙烧温度、凝聚方式等对二氯化锆粒径、比表面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溶胶–凝胶法在高致密度的钴铁氧体陶瓷片上制备锆钛酸铅(PZT)薄膜。在该复合结构中,PZT膜采用了较低的处理温度,从而有效避免了传统陶瓷共烧过程中出现的界面反应。样品表现出较好的铁电、介电、压电和磁电性能,并且面内磁电耦合系数可达58 m V/(cm?Oe)。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双钙钛矿结构巨磁电阻(colossal magnetoresistance)材料Sr2FeMoO6。用X射线粉晶衍射对其进行了物相鉴定,表明在1473K已经得到较好的Sr2FeMoO6产物,分析结果证明得到的产物为纳米粉末态晶体,平均粒径为39nm。磁测量表明该样品Tc高于室温且具有较大的磁电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