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通过实验确定整理剂浓度、浴比、浸渍温度、浸渍时间、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对涤/棉针织袜抗菌防臭整理效果的影响。本文报道最佳工艺整理的确定,并详述整理后针织袜的抗菌效果及耐久洗涤性能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验确定整理剂浓度、浴比、浸渍温度、浸渍时间、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对涤/棉针织袜抗菌防臭整理效果的影响。本文报道最佳工艺整理的确定,并详述整理后针织袜的抗菌效果及耐久洗涤性能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3.
水性聚氨酯对棉织物抗皱整理配方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自制的纯聚酯型水性聚氨酯和聚酯/聚醚混合型的水性聚氨酯整理剂分别用于棉织物的抗皱整理,对整理后的织物进行水洗.结果表明,聚酯/聚醚混合型的整理剂抗皱效果明显好于纯聚酯型的整理剂.其最优水性聚氨酯整理配方为:聚酯多元醇分子量1000,聚酯/聚醚比例为3:2,尺值2.2,DMPA用量4.5%.  相似文献   

4.
超细纤维染色织物增深整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有机硅树脂,含氟化合物和聚氨酯三类低折射率织物表面整理剂,对涤/锦超细纤维染色织物进行整理,通过测定织物的K/S值和△E值来评价各类整理剂的增深效果,同时对所得的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采用石墨烯/聚氨酯复配液作为功能整理剂对棉织物改性整理,获得具有远红外发射功能的棉织物。以石墨烯纳米片(G)作为功能整理剂,水溶性聚氨酯(PU)为粘合助剂,通过复配液整理法对棉织物进行改性整理获得功能织物并研究其性能。采用扫面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率透射显微镜(HR-TEM)和傅里叶红外分析光谱(FTIR)对自制石墨烯及改性棉织物的表观形态和内部结构进行表征;通过远红外发射率和红外热成像技术表征改性棉织物的远红外发射性能。结果表明,石墨烯改性棉织物的远红外发射率明显提高,经3次处理后其远红外发射率达0.911,比市面上已有的远红外发射纺织品的发射率还高。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市面上纺织品抗菌能力低的缺点,应用纳米TiO2和纳米Ag复合作为整理剂,采用不同用量和不同配比,对棉针织物进行抑菌整理,并采用抑菌环和振荡烧瓶法对整理后的棉织物进行抗菌性能的测试.通过缩小范围的方法,最终确定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整理剂的用量为0.5%,复合整理剂两种成分TiO2与Ag的质量比为1∶3.  相似文献   

7.
棉针织物防皱整理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阐述了棉针织物的抗皱机理以及抗皱整理技术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方向。通过对国内外的整理发展状 的讨论和比较,结合现在的环保要求,总结出了今后纯棉针织物整理技术的大致发展趋势,并阐述了棉织物整理技术低甲醛和无甲醛整理剂的性能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棉针织物的抗皱机理以及抗皱整理技术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方向。通过对国内外的整理发展状况的讨论和比较 ,结合现在的环保要求 ,总结出了今后纯棉针织物整理技术的大致发展趋势 ,并阐述了棉织物整理技术低甲醛和无甲醛整理剂的性能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9.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为复配乳化剂,从基础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异辛酯(EHA)和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G04)入手,制备出稳定的含氟丙烯酸酯防水防油整理剂,将制备的含氟整理剂对棉织物进行整理。通过对防水防油性、防污性的测试,优化出最佳的整理工艺为:棉→两浸两轧(整理剂80g/L,浸渍10min)→预烘(100℃,3min)→焙烘(160℃,3min)→水洗→烘干,整理后的纯棉织物对水的接触角为达130.5°,防油性能3级,防污性能3级。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丝素蛋白整理剂的制备和对棉织物的整理工艺,重点讨论了丝素降解时间不同对所整理棉织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最佳丝素降解时间为120 m in,通过浸压涂覆丝素膜经交联处理可使棉织物的力学性能、折皱性及白度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研究吸湿发热纤维混纺针织物的力学性能,就其耐磨性和悬垂性与纯棉织物、涤棉混纺织物做了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吸湿发热纤维混纺针织物的耐磨性、悬垂性均优于纯棉,与涤棉混纺织物相比略差。通过对吸湿发热纤维混纺针织物力学性能的测试分析,为后续针织物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FO-2型耐洗性抗静电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FO 2型耐洗性抗静电剂的合成机理、合成工艺及关键技术 ,阐述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真空度和物料比等因素对反应过程和成品效果的影响 .该静电剂可专门处理涤棉、涤卡、涤棉混纺线等含涤织物和含涤纤维 .  相似文献   

13.
Viloft纤维是木浆纤维素纤维,是一种新型的保暖性和舒适性俱佳的环保型纺织原料,与棉纤维或涤纶混纺,其织物具有很高的阻热性、极佳的透湿透气性、极快的芯吸效应和非常高的导湿率.本文对Viloft纤维以及Viloft/棉(50/50)混纺织物和Viloft/涤(50/50)混纺织物的性能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在生产时应注意的工艺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使用自制的反应型水性聚氨酯固色剂,用浸轧法对活性染料染色后的纯棉织物进行了固色整理.通过选用不同的固色剂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轧液率,探讨了影响该反应型水性聚氨酯固色剂固色效果的因素,得到了最佳的固色工艺,即二浸二轧(固色剂用量为80g/L,整理液pH控制在6~7,轧液率80%)→烘干→焙烘(150℃×3min).该固色剂能明显提高染色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水洗色牢度,其固色效果与市售固色剂基本相当,且不影响染色织物的色光.  相似文献   

15.
利用喷墨打印机将硫酸铝水溶液喷涂到棉/聚酯混纺纤维织物表面上后在高温条件下焙烘处理,对其进行图案蚀刻.对喷墨打印机在棉/聚酯混纺纤维织物表面进行图案蚀刻的技术进行了研究,优化确定出了图案蚀刻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包括硫酸铝溶液中硫酸铝的质量百分含量,焙烘处理温度,焙烘处理时间等条件.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以涤纶纤维为主要原料的色织仿毛灯芯绒产品的设计和工艺特点.为了改善织物的吸湿性,经纱和地纬采用了涤棉混纺纱,绒纬采用中长涤纶纱;为了改善手感,在常规涤纶纤维中掺用了部分细旦涤纶.后整理工艺结合了本产品原料特点,注意了静电问题,并重点突出仿毛风格,采用柔软整理.  相似文献   

17.
采用黄、蓝、红、黑四种分散染料对涤纶织物进行数码印花,研究预处理剂、热压工序、汽蒸工艺对织物上色性能和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聚氧化乙烯预处理的涤纶织物,具有良好表观色深度;且优化的涤纶织物数码印花工艺为:聚氧化乙烯2.2%,热压温度230℃,热压时间35S,汽蒸时间13 min,汽蒸温度110℃。经优化工艺预处理的涤纶织物,数码印花后的织物具有良好的防渗透性、耐洗涤、耐摩擦色牢度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采用双三羟甲基丙烷磷酸酯盐抗静电剂对涤纶织物进行整理,探讨了抗静电剂浓度、焙烘温度、焙烘时间以及涤纶织物耐洗次数对涤纶织物抗静电性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抗静电剂浓度为20 g/L、焙烘温度为170℃、焙烘时间为80 s时,抗静电整理效果较好;同时整理后的涤纶织物经50次洗涤后抗静电性能仍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19.
测试阻燃芳纶/棉混纺织物、阻燃粘胶/羊毛混纺织物、阻燃腈纶/棉混纺织物和阻燃涤棉混纺织物等在低负荷下的FAST风格、动态悬垂性及折皱回复性等27项指标,并进行因子分析,提出表征面料特性的硬挺度因子、拉伸弹性因子和折皱回弹性因子的概念.研究结果显示:羊毛纤维能显著提高阻燃织物的抗皱性;阻燃纤维混纺织物的拉伸弹性较好,但经阻燃整理后的阻燃涤棉混纺织物的拉伸弹性差;阻燃芳纶/棉混纺织物的硬挺度高,涤棉混纺织物经阻燃整理后的硬挺度增加.  相似文献   

20.
模糊聚类分析在织物变形舒适性能评价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7种测试样品,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了织物的变形舒适性能.结果表明,2^#样品(50%棉,50%涤)和5^#样品(30%棉,70%涤)具有良好的变形舒适性.这种方法使织物评价完全凭主观经验的过程得以量化,为织物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