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动态     
我国建立国家经济 信息化联席会议 为了加强国家经济信息网建设,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根据国务院决定,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在京成立。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担任联席会议主席,电子工业部部长胡启立为常务副主席,国家计委、经贸委、邮电部、人民银行的领导为副主席。 联席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对国家公用经济信息网工程(金桥工程)、外贸专用网工程(金关工程)、电子货币工程(金卡工程)以及计税收款机的推行等跨部门、跨地区并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全国性经济信息化社会系统  相似文献   

2.
为落实邹家华副总理在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上提出的“由国家信息中心牵头组织国家经济信息资源网的建设”的 指示,1994年8月16日至18日国家信息中心在北京香山饭店主持召开了《国家经济信息资源网战略研讨会》.应邀出席会议的有机械部、冶金部、化工部、国内贸易部、国家建材局、国家外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本刊副主编刘德贵研究员最近走访了”三金工程”业主吉通通信有限公司总裁陆首群同志,就“金桥工程”进行了较深入的访谈,为使大家进一步了解“金桥工程”──国民经济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现将谈话内容刊登如下,以飨读者。问:金桥工程是怎样提出来的?总裁: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早在1984年9月18日邓小平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的伟大指示。为了加强和统一领导我国信息化建设,1993年12月20日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由邹家华副总理任主席。“三金工…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立──邹家华就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有关问题发表重要讲话近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在京成立。领导小组由电子部、邮电部、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国家经贸委、人民银行等18个成员部门组成,邹家华副总理兼任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  相似文献   

5.
国家信息化: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文:杨学山/国家信息中心进入90年代,信息高速公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国民经济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这样的概念,成为中国媒体中常见的新名词。1993和1996年,国务院先后成立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6.
白丽 《中国信息化》2006,(13):12-12
全国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6月12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副组长黄菊作重要批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副组长曾培炎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信息网www.cei.gov.cn(简称中经网),是由国家信息中心联合各省市信息中心,部分部委信息中心共同建设的经济住处服务网络.中国经济信息网于1996年12月3日正式开通,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国家计委主任陈锦华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  相似文献   

8.
产业动态     
六大问题阻信息化发展国务院部委信息中心主任联席会议研讨对策本报讯记者暮雨报道11月16日,2005年国务院部委信息中心主任联席会议在京召开。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政策规划组组长秦海在会上指出,中国信息化发展存在六大问题,包括:应用水平的预期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市场体系的不完善;发展不平衡,数字鸿沟;国际依附性强;互联网治理面临严重挑战;制度建设滞后。秦海介绍了中国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基本体系,同时指出,针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应实现中国经济的国际化,赢得分工优势;解决“中国制造”所面临的问题,提高附加值。“国务院部委信息…  相似文献   

9.
谭征  刘源 《互联网周刊》2003,(28):46-49
始于1993年的中国信息化“运动”迄今已经整整十年,从召开“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到组建“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从对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众说纷纭到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这十年间管理软件、咨询服务等产业力量因信息化而成长壮大、相关产业链因信息化而形成并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的发展绝不会就此停滞,但1993年至2003年无疑是中国信息化进程中最具纪念意义的革命性十年。  相似文献   

10.
新闻直击     
“2004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在京召开本刊讯11月18日-19日,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信息产业部和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04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暨信息化应用案例展览会”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黄菊为大会发来贺信。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任、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曲维枝,信息产业部副  相似文献   

11.
《数码世界》2005,4(1A):13-13
11月18日~19日,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信息产业部和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04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暨信息化应用案例展览会”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黄菊为大会发来贺信。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任、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曲维枝,  相似文献   

12.
中国信息协会1995年年会于14日至16日在四川重庆召开,协会理事、常务理事、会员单位代表和有关部门、地方的领导同志、专家、学者250多人出席会议。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 国家计委陈锦华主任专门为会议写了贺信,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专家组组长叶培大教授也写信祝贺会议的召开。国家计委副主任王春正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题为“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而努力”的讲话。  相似文献   

13.
动向     
TOP3 事件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召开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22日下午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温家宝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要求,加快推进信息化,当前要着力抓好四个方面:一是大力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抓紧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应用信息  相似文献   

14.
信息业传真     
1984年9月18日,邓小平同志为《经济参考》题词:“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邓小平同志10年前卓有远见的题词,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我国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去年国务院正式成立了“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统筹规划全国经济、社会信息化建设,并决定实施“三金工程”(金桥、金关、金卡工程),把加速我国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任务摆到重要日程上来,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第二步、第三步目标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5.
全国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6月12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副组长黄菊作重要批示。  相似文献   

16.
全国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6月12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副组长黄菊作重要批示.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天地》2013,(10):92-92
为了保证手机网民可以安全使用APP,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智能手机网络安全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联合业界移动网络安全厂商.在9月27日召开了首次移动应用软件安全联席会议。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保障局、中国互联网协会、12321举报中心、国家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究所、百度、360、腾讯、  相似文献   

18.
90年代以来,我国计算机应用比较普遍地在从多个单项应用向综合应用扩展,经历着从单机应用向网络应用的发展历程。作为计算机用户,特别是开展网络应用的用户,自然关心国家的公用通信网的发展。一方面期盼迅速提高公用通信网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也要着力于充分利用现有的公用通信资源,提高公用通信网的应用水平。 一、加快发展公用通信网 1993年12月,国务院成立了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1994年8月,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各方面专家开始研究制订“中国国家信息化基础结构(CNII)”的发展纲要,规划中国信息化的蓝图。各方面专家普遍认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记者朱岩报道展示我国信息安全总体战略、信息安全标准研究、信息安全关键技术设备,以及“金”字系列工程有关成果的国家信息化安全保密技术成果汇报研讨会于2月底在京结束。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电子部长胡启立、邮电部部长吴基传等10个部委的主要领导到会参观,并对信息安全保密工作取得的成果予以肯定和赞扬。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递信息的途径日趋多样化,对信息的安全性要求也就越高。在我国跨世纪的发展进程中,随着全球化信息经济、全球化信息环境和全球化安全新格局的日益形成,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国家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安全的集中体现。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国务院信息化工作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电子政务是循着“机关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管理部门的电子化工程(如金关工程、金税工程)——全面的政府上网工程”这样一条线展开的。1993年,国务院成立了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正式启动国民经济信息化工程,开始实施“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