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20,11OkV同塔六回塔型的选择,需重点分明地考虑以下几点:铁塔结构清晰、受力与传力应尽可能简单,并能满足分期架设和带电作业的要求;能满足耐雷水平要求,并尽可能降低双回乃至多回同时跳闸率;走廊宽度不宜过大,铁塔横担不宜太长,施工、运行及维护方便;同时,尽可能优化杆塔结构,以降低铁塔耗钢量;还应对同塔多回路运行情况:断线、倒塔、风偏以及雷击跳闸率、单回跳闸率、多回同期跳闸(异名相故障等)的跳闸率等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高强 《供用电》2007,24(1):64-65,71
以广东省肇庆地区某同塔双回线路为具体对象,深入研究了雷击故障同时跳闸问题,分析了近十年来造成同时跳闸的原因,提出了降低杆塔高度、改进导线排列布置方式、采用不平衡绝缘配置等避免同塔双回线路同时跳闸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500kV同塔双回线路绝缘方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500kV同塔双回线路,曾有采用平衡绝缘方式和不平衡绝缘方式2种不同意见。调查我国500kV同塔双回平衡高绝缘方式线路雷击跳闸次数表明,雷击单回跳闸率为0.019次/(100km·a),远低于我国500kV单回线的雷击跳闸率0.136次/(100km·a),雷击双回同时跳闸率为零,平衡高绝缘方式的雷电性能是令人满意的。参照国内外的运行经验,并考虑我国光纤分相电流差动保护的开发和运行,分析了2种绝缘方式的利弊。认为我国500kV同塔双回线路绝缘宜采用平衡高绝缘方式,不宜采用不平衡绝缘方式。采用减小或增大10%的绝缘子片数的不平衡绝缘方式既削弱了一侧的工频绝缘水平,又因不平衡度太小而起不到作用。  相似文献   

4.
雷击导致同塔双回线路同时跳闸,会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造成较大的冲击。结合220 kV商瞬2Q98线、商岙2Q99线同塔双回线路同时雷击跳闸停运的情况,根据雷电定位系统的雷击跳闸查询结果和有关计算结果,分析了该同塔双回线路同时雷击跳闸的原因,提出了防止220 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同时雷击跳闸的综合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500 kV/220 kV同塔四回输电线路的绕击耐雷性能,采用电气几何模型法EGM来计算绕击跳闸率。采用暴露弧法计算每根导线绕击跳闸率,以暴露弧为0时对应的雷电流作为雷电的最大绕击电流,并分析了地面倾角、杆塔结构等因素对500 kV/220 kV同塔四回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雷电绕击多发生在500kV线路上;随着地面倾角增大,绕击跳闸率增大;绕击跳闸率随避雷线横担长度增长而减小,但对220 kV线路影响不大。通过详细分析和计算,对塔型设计方案进行了验证、比较。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三峡500kV双回同塔线路塔头的绝缘配合问题,其主要特点是采用不平衡绝缘以降低双回线路的同时跳闸率。章还对双回线路的带电作,运行参数计算,以及无线电干扰等问题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雷击有可能造成双回线甚至多回线同时跳闸,对系统产生较大的冲击.结合某220 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自投运以来多次发生同时雷击跳闸的情况,分析了历次雷击跳闸的原因和种类,提出了防止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1000kV/500kV同塔混压4回输电线路的防雷性能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线路走廊比较紧张的东部地区,特高压电网考虑架设同塔混压多回输电线路,特高压同塔混压多回输电线路相比常规线路在防雷性能上有没有其自身的特点,这是目前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利用电磁暂态程序(PSCAD/EMTDC)和改进的电气几何模型(EGM)计算了1000 kV/500 kV同塔混压4回输电线路的反、绕击跳闸率,分析了避雷线保护角θs、1000 kV线路底层横担和500 kV线路顶层横担之间距离H及500 kV线路顶层横担宽度l对线路绕击跳闸率的影响,比较了1000 kV/500 kV同塔混压4回输电线路和其他电压等级同塔混压线路的防雷性能。结果表明,线路的反击跳闸率较低,但存在500 kV双回反击跳闸的可能性。线路的绕击跳闸率高于其他电压等级的同塔混压线路,1000 kV绕击跳闸率随着θs和H的增加而增大,随着l的增加而减小。500kV绕击跳闸率不受θs的影响,随着H的增加而先减小后增大,随着l的增加而增大。线路整体绕击跳闸率随着θs、H和l的增加而增大。为了减小线路的绕击跳闸率,可减小θs和H,在19.06~25.06 m范围内适当增加l。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广东地区线路工程用地趋紧,同塔多回线路规模迅速增大,导致多回线路雷击同时跳闸比例显著上升,给电网安全运行带来新的挑战。介绍同塔线路雷击同时跳闸的特点,分析雷击跳闸关键因素的影响,并对典型雷击同时跳闸故障进行电磁暂态复原分析。指出雷电反击是造成同塔线路多回同时跳闸的绝对主因,但强雷暴过程中连续雷电绕击也会导致多回线路同时跳闸,强调应重点防止110、220 kV同塔线路双回雷击同时跳闸。并指出同塔线路反击跳闸受工频电压及相序排列影响较大,雷击同时跳闸较多发生在同名相,且上横担绝缘子距雷击点较近较易发生闪络。  相似文献   

10.
同塔双回输电线路若发生雷击,由于两回线路耐雷水平相当,较易发生同时闪络跳闸事故。为减少输电线路同时跳闸的概率,以某条110 kV输电线路为例,提出采用差绝缘的方法,降低输电线路双回跳闸率,同时考察了不同因素对雷击跳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一回绝缘强度不变,另一回增加3片绝缘子的差绝缘方式,可将双回跳闸率降低至总跳闸率的12%以下。同时,减小地面倾斜角和避雷线保护角、采取合理的相序排列、减小接地电阻值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雷击跳闸率。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1000kV交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保护间隙,确定了它的设计原则和电极结构,根据该保护间隙工频击穿、工频耐压、操作冲击放电试验的结果得出了不同海拔高度下1000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保护间隙间隙距离的最大允许值;在11塔窗中模拟带电作业各实际工况,采用升降法对保护间隙与作业间隙的绝缘配合进行了操作冲击放电试验,验证了保护间隙对带电作业间隙的保护性能,并计算了1000kV带保护间隙带电作业的危险率。最后证明加装保护间隙不仅可提高作业的安全性,而且能有效地减小塔头尺寸。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500kV线路防雷的新思考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谷定燮  樊灵孟 《中国电力》2004,37(12):18-21
雷电定向定位仪测量的雷击跳闸时的雷电流幅值分布为500kV线路防雷提供了宝贵的运行经验,它表明绕击是造成500kV线路雷击跳闸的主要原因,而不是传统观念中的反击。而地面倾斜角对绕击率又有较大的影响。在研究防雷措施时要适当地修正思维方式,要特别重视防止绕击跳闸。我国现有规程推荐的雷击跳闸率计算方法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同塔多回线路防雷计算中的杆塔模型   总被引:9,自引:10,他引:9  
梁义明  葛栋 《高电压技术》2006,32(1):76-77,87
为准确评价同塔多回线路高度较高杆塔的雷电性能以计算各横担上的电位,给出了同塔多回线路杆塔分段传输线模型,杆塔不同部位用不同波阻抗和不同视在波速模拟。EMTP实例仿真结果表明雷击杆塔后各横担上电位差值小于系统电压峰值,系统电压的相角将会决定闪络的相别,较精确地反映了同塔多回线路杆塔中雷电波传播的暂态过程。这是集中电感或单一波阻抗模型无法模拟的。  相似文献   

14.
500kV输电线路风偏跳闸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1,他引:21  
胡毅 《高电压技术》2004,30(8):9-10
为预防和减少风偏跳闸 ,分析了 2 0 0 4年六七月华中地区连续发生的风偏跳闸现象 ,发现故障放电发生区域及时段均有强风伴有大或暴雨 ,杆塔构架或金具和导线均有路径明晰的电弧烧痕 ;重合闸均不成功 ,强风消失后均试送成功。分析认为风偏放电的主要原因有①强风使导线风偏角过大 ;②暴雨降低空气间隙的放电电压 ;③设计对恶劣气象估计不足。因此对发生了故障的线路 ,耐张塔跳线加装跳线绝缘子串和重锤 ,直线塔的绝缘子串加装重锤 ;对已调爬或换装了加长型合成绝缘子的交直流线路则结合所在区的气象条件全面校核风偏间隙 ;对档距中的树木、边坡等亦应校验风偏。  相似文献   

15.
750 kV同塔双回不换位线路电流不平衡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线路走廊特别紧张的地区,部分线路可能没有条件采用完全换位的方式架设,而同塔多回线路采用不换位架设将导致电气三相参数不对称。针对这个问题,对同塔双回不换位线路不平衡度计算进行了推导,并应用PSCAD/EMTDC软件从杆塔类型、相序排列方式、回间距离、线路长度几个方面对750 kV同塔双回不换位线路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输电线路较短时采用同塔同窗逆相序方式架设并适当调整回间距离,电流不平衡度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输电线路较长时则需进行换位,避免对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交流750 kV单回线路杆塔空气间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澍春 《电网技术》2008,32(19):1-4
由于修订电力行业标准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需要增补750 kV电压等级的相关内容,文章基于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绝缘配合原则和杆塔外绝缘放电特性的研究结果,对750 kV单回线路杆塔的空气间隙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操作过电压不会成为杆塔边相横担长度的控制条件,并给出了建议值:塔窗中相V型串间隙为4.8 m,边相I型串间隙为3.5 m。最后建议充分利用特高压试验基地资源,尽快开展波头长度为1 000 ms及以上的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和变电站仿真电极尺寸的操作冲击电压的试验研究,以适应目前超、特高压输电工程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基于同塔多回线的六序分量法解耦分析,提出了3种基于六序分量序电流的横差保护选线元件,形成了新的同塔多回线横差保护方案。文中分析了故障时选线元件的动作情况,探讨了横差保护在同塔多回线中的应用方案。基于新选线元件的保护方案对于单回线故障灵敏度高,且由于保护算法不涉及电压,与传统的电流方向选线元件相比,具有不受电压互感器断线...  相似文献   

18.
同塔多回输电线路几种防雷击跳闸措施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比于单回线路,同塔线路容易遭受雷电绕击和反击,严重威胁电网安全。评估同塔多回输电线路几种防雷击跳闸措施,包括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加强线路绝缘水平、架设耦合地线和加装线路避雷器等,并提出上述防雷措施的配置原则:采取降阻措施改善接地,采用不平衡高绝缘方式,将耦合地线架设在塔顶,以及根据线路雷击跳闸的具体情况和线路杆塔特点选择性地安装线路避雷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