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地震波阻抗反演是储层横向预测和油气藏勘探的重要手段,主要有递归反演、稀疏脉冲反演和基于模型反演这三种方法,其中递归反演在井少的情况甚至是无井的情况下都可用,因此应用非常广泛。STRATA反演软件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套将叠后地震道转换成波阻抗地震道的地震数据反演软件,提供有递归反演等反演方法,该文介绍了STRATA软件中递归反演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软件中实现的关键技术。对西部某地区的实际地震资料进行递归反演处理的结果表明,递归反演能在井少的情况下得到较好的应用,反演结果能较清晰地展现储层变化。  相似文献   

2.
3.
用模拟退火法作AVA反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赵改善 《石油物探》1992,31(4):1-10
  相似文献   

4.
弹性波阻抗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弹性波阻抗反演是近年来地震反演技术的一个"亮点",也是反演研究的热点。由于弹性波阻抗反演包含转换横波的信息,其结果不仅能更好地区分岩性,而且能够预测油气等流体。在论述了弹性波阻抗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其反演用于储层描述的地质效果。在大量资料调研的基础上,认为角度或偏移距叠加反演与AVO反演相结合、弹性波阻抗与声波阻抗反演相结合的联合反演将成为地震数据解释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有几种方法可用来实施地震反演。这些方法既有确定性的也有概率的。确定性方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6.
论地震约束反演的策略   总被引:67,自引:4,他引:63  
当前有井约束反演方法(SLIM,BCI,ROVIM等)多采用以下步骤;(1)通过逐步修改地层波阻抗值及其厚度值和子波,然后用褶积模型正演出合成地震记录,求其与实际地震道之间的误差;(2)根据此误差,再作摄动,修改波阻抗模型,直到误差趋于最小为主,然而,由于地震资料的高频信息往往不可靠,故对高频信息的反演是不准确的。本文证明,有效频带之外的地震高频信息永远是多解的,而且是无约束力的,因为高频信息不能  相似文献   

7.
用于储层追踪的地震波阻抗混沌反演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报道了地震道非线性质演研究的进展:①反演算法的改进,包括导出了计算雅可比矩阵的解析公式等;②总结了线性反演与非线性反演在解空间等方面的主要区别,以及非线性反演的优越性;③研究了在非线迭代过程中提高分辨率的方法,发现迭代输出序列走向无序的规律;④为使非线性反演用于储层追踪,进行了各种数值实验,并将它用于实际资料的储层追踪,进行了各种数实验,并将它用于实资料的储层追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谱反演原理,给出了谱反演流程。通过单道模型、楔形模型和Marmousi模型的应用分析,验证了谱反演从地震记录中去除地震子波影响进而得到反射系数序列的效果,揭示了谱反演补偿频谱的过程。谱反演能够分辨出小于调谐厚度的薄层,提高了地震勘探的分辨率;谱反演具有恢复复杂地质模型的能力,适用于复杂、隐蔽油气藏的勘探。  相似文献   

9.
10.
确定性反演和随机反演对井约束条件的需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叠后数据地震反演一般利用测井信息对反演结果进行约束,不同的反演方法对井约束条件的需求存在差异,不恰当地使用井约束条件将严重影响反演结果的准确性。基于理论数据分析了确定性反演和随机反演中多井约束对反演精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确定性反演中,多井约束将导致反演结果可信度降低,相比多井约束的反演结果,单井约束更能准确描绘出相对阻抗差异;在随机反演中,约束井数目越多,不确定性越低,反演精度越高。  相似文献   

11.
镇巴复杂山地地震成像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镇巴区块二维地震采集资料具有信噪比低、叠加成像能力弱、构造成像精度差的特点。在分析研究影响地震成像质量因素的基础上,就如何提高本区地震成像质量进行了探讨,给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研究表明,地表以及地下地质结构的双重复杂性是造成镇巴区块地震成像质量变差的根本原因;野外采集资料信噪比低、质量差以及处理中各个环节所用模型、参数或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是造成成像质量变差的主要原因。开展针对复杂山地地震资料专项处理技术的研究以及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和广角地震技术的应用是改善成像质量较为有效的途经。  相似文献   

12.
用于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建模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叠前深度偏移是解决复杂地质构造成像问题的重要技术。高质量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依赖于高精度的深度 速度模型。常规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建模方法不仅要求提供高质量的叠前地震数据 ,而且迭代建模过程较长 ,从而限制了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针对我国东部老油区钻井较多的特点 ,提出测井约束建模法 ,此方法利用已知声波测井、VSP等资料中的低频速度信息 ,帮助处理人员建立初始的宏观层速度模型 ;再根据叠前深度偏移之后 ,深度剖面上的主要层位应与测井中相应层位的深度值一致的约束条件来修正层速度模型。通过理论模型试算和实际应用证明 ,该方法实用有效 ,能够在缩短叠前深度偏移周期、节省机时费用的基础上提高叠前深度偏移处理质量 ,使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东部深层勘探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反射和折射波联合地震勘探在JR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JR地区地质构造复杂 ,野外采集的地震资料信噪比低。虽然在这一地区进行了多年的地震勘探方法、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的研究 ,但效果并不理想。为此 ,在该区开展了反射和折射波联合地震勘探 ,在采集方法、反射波处理方法和折射波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 ,得到了适合于该地区的采集方式和处理手段 ,并应用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的工作模式 ,使资料的信噪比得到了提高 ,获得了清晰的地下构造成像  相似文献   

14.
针对深层火山岩构造时间偏移成像精度较低和构造形态畸变等问题,将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技术应用于徐家围子、兴城北等地区的地震资料处理工作中,完成了技术储备工作。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在深度域解释、速度分析模型的建立、时-深转换以有深度域成像和模型的验证中提高成像质量,能够将地质学家的区域地质概念与地震成像、速度建模相结合,彻底查清勘探与开发过程中所遇的断层阴影、火山岩、礁石、气柱以及横向速度的微变化等,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地下构造形态。作为地震资料精细处理的新方法,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技术为准确布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层析反演静校正技术及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表层模型层析反演技术,是利用地震记录初至波的时间,运用射线追踪方法反演地表及近地表不同介质的速度模型,以获得地震观测咪处地表及近地表的速度和深度信息,建立相应的表层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求取激发点和接收点的静校正值,从而消除静校正影响,提高地震反射波的分辨率,最终得到高质量的地震剖面。  相似文献   

16.
混合法VSP共炮记录叠前深度偏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VSP处理方法反演地下结构直接、精确,是寻找复杂构造的、隐蔽的油气藏的最重要的方法系列之一。文章提出的混合波场延拓法VSP共炮记录单程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就是一种VSP对复杂构造精确成像的方法。首先把波动方程分解为上行和下行单程波,把波动方程解析解法(傅氏变换法)和数值解法(有限差分法)相结合,提出VSP偏移的混合波场延拓法,以使波场延拓适应速度的纵横向变化;再结合VSP的特点,在波场外推过程中,当在某深度处继续下延波场时,把从上部延拓至此的波场加上此处埋置的检波器的记录结果作为此处的波场;借鉴地面地震叠前深度偏移原理,提出了可适应速度纵横向变化的、可对复杂构造精确成像的单程波动方程混合波场延拓VSP共炮记录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纵、横向变速介质的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该方法精确、有效。  相似文献   

17.
偏移成像是地震数据处理的重要环节之一,传统的偏移方法主要有基于克希霍夫积分法和基于波动方程两种。克希霍夫积分法射线追踪困难,复杂介质中存在焦散、多重路径的缺陷以及高倾角构造成像精度低的问题。传统的偏移方法都是按深度外推计算的,而逆时偏移则是在时间轴上实现外推,可以看作反时间方向的正演模拟过程。传统的基于波动方程的偏移成像方法都是基于单程波实现的,而逆时偏移则基于全波(双程波)方程。逆时偏移结果是上行波传播时间等于零时的空间域地震波场,相当于在地下的地层界面上进行观测的结果。逆时偏移不存在倾角限制问题,理论上可以适用于速度任意变化的模型。本文从叠后逆时偏移出发,对无反射递推算法叠后逆时偏移技术做了较深入的探讨,并将该技术应用于模型数据处理和实际资料处理中,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人机交互速度解释及在塔北YK工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宗杰  李艾红  钟伟 《石油物探》1999,38(2):99-105
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要求构造图的精度越来载高。本文阐述了一套利用地震解释工作站进行人机交互速度解释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桑加速度谱的精确选取,界面平均速度的交互磁差,利用钻井,测井资料对界面平均速度进行校正,使解释员的地质认识和速度解释相结合,能够得出符合地质规律的平均速度,提高了深度图成图精度,是一套行之有效的速度解释方法。  相似文献   

19.
���ڷ����ı���ٶ�ģ��ʱ��ת������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基于反射波法的地震勘探技术是在时间域中认识地下地质情况的,由于地震波传播速度场的变化。反射成像和地下地质体间并非是一个简单的镜像对称关系,而是一种变异的镜像结果。要正确的认识地下地质体,必须把时间域中的地震数据恢复到深度域中。在断裂发育的断块区或复杂的逆掩构造区,由于断层错动及地层褶皱等因素,具有不同速度特征的地层在断层处相互接触或同一套地层多次重复。在这些地方地下空间速度场在短距离内会产生很大的变化,速度场变得相当复杂,准确的时深转换成为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章以反射层,断层面等时间域中的地质边界为约束条件,以钻井资料建立基础速度结构,采用“基于反射层的变层速度模型结构建立时深转换速度场”方法,实现精确时深转换。该方法应用灵活,建场方式直观,非常适合于各种复杂构造的时深转换。  相似文献   

20.
几种地震波叠后深度偏移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地震波深度偏移方法是解决复杂地质构造成像的有力手段。为了研究复杂构造和速度分布条件下地震资料的叠后精确成像方法,分别采用相移加内插法、分裂步傅里叶法、傅里叶有限差分法和逆时偏移法对复杂的Marmousi模型进行叠后深度域偏移试验,计算结果表明,逆时偏移法具有最佳的成像效果,使得复杂构造成像清晰,绕射波场等完全收敛,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较高,是一种高精度的叠后深度偏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