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RP-HPLC法测定罗汉果鲜果及甜甙中总黄酮含量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保留时间定性,证实了罗汉果中含有黄酮甙元山奈酚,并首次发现含有黄酮甙元槲皮素。利用外标法定量,测得罗汉果鲜果中总黄酮含量为5—10mg/个,甜甙中总黄酮含量为1.42%。  相似文献   

2.
以罗汉果植株为试材,采用甲醇水浴回流提取黄酮,除去滤渣,在滤液中加盐酸溶液,进行回流水解,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罗汉果植株各部位黄酮的总含量,实验结果表明:罗汉果植株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牙叶、中叶、上叶、下叶、中茎、下茎、芽茎、上茎、根,形成由上至下、由外至内递减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罗汉果甜茶复合低糖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罗汉果甜茶复合低糖饮料的制备工艺及配方。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罗汉果汁品质的影响,然后以黄酮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优化甜茶提取液的制备工艺,最后通过感官评价确定罗汉果甜茶复合饮料的配方。罗汉果汁的制备工艺为料液比1:50(W:V),提取时间40min,提取温度90℃;甜茶提取液制备工艺为料液比1:90(W:V),提取时间1h,提取温度90℃;罗汉果甜茶复合饮料的配方为罗汉果与甜茶的比例为3:1.罗汉果和甜茶混合液所占饮料的比例为50%,蜂蜜2%,柠檬酸0.10%,食盐0.05%。  相似文献   

4.
苦瓜植株各部分黄酮的提取与粗黄酮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以苦瓜植株各部分为原料用微波法提取黄酮,通过正交试验对该方法进行了最佳条件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以体积分数50%乙醇水溶液作提取溶剂,固液比1:30(g/mL),微波照射2min,浸提时间1h,提取温度80℃,苦瓜叶中黄酮提取率最高。并用该最佳条件分别提取苦瓜叶、茎、果、根的黄酮类化合物,测其质量分数分别为1.616%、0.453%、1.535%、0.875%。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不同萎凋通氧量对鲜叶常规生化成分和酶活性动态变化规律的影响,以一芽二叶茶鲜叶为原料,设置21%O2,40%O2,59%O23个通氧量梯度,对不同含水率的萎凋叶、揉捻叶、发酵叶、足干叶等进行取样,测定茶多酚、氨基酸、黄酮、可溶性糖、咖啡碱、水浸出物及儿茶素组分等含量,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酶活性,以及足干叶的茶色素,并对成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随着制茶过程中鲜叶含水率的逐渐下降,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水浸出物及儿茶素组分等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黄酮和咖啡碱含量呈上升趋势;萎凋过程中鲜叶的茶多酚、氨基酸、黄酮等含量均呈前期逐渐下降,后期略有回升的趋势,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含量逐渐下降,咖啡碱含量逐渐上升,多酚氧化酶活性呈下降趋势,过氧化物酶活性呈上升趋势;萎凋末期样和足干样的常规生化成分含量与萎凋通氧量呈正相关,而酯型儿茶素组分含量和儿茶素总量以40%O2处理最高,59%O2处理最低;多酚氧化酶活性以59%O2处理最低,其它两个处理无显著差异,过氧化物酶活性与萎凋通氧量呈正相关。成品茶的茶黄素组分和总量、茶红素含量以及感官审评总分均以59%O2处理最优,40%O2处理次之,21%O2处理最低。  相似文献   

6.
邵佩  庄虎  蹇顺华  陈胜 《食品与机械》2019,35(12):221-225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罗汉果黄酮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罗汉果黄酮的结构解析、提取纯化及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并展望了罗汉果黄酮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以上川岛茶叶为材料,分析春夏秋不同季节红茶加工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3个季节的茶叶鲜叶中,春茶的水浸出物、氨基酸、黄酮含量最高;夏茶的茶多酚、酚氨比、可可碱、咖啡因及茶叶碱含量最高;不同季节茶叶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及茶叶碱差异均极显著;3个季节鲜叶中8种儿茶素单体含量顺序不完全一致,相互之间差异极显著。加工过程中,茶叶水浸出物、茶多酚含量逐渐减少,8种儿茶素单体和总量明显减少;3种茶色素和氨基酸含量整体呈增加趋势;黄酮含量明显增加。春茶干茶中水浸出物、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分别为39.60%、20.16%、3.65%。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大叶种鲜叶原料的生化特性,本研究以云南大叶种(清水3号、香归银毫、云抗10号、云抗14号、云茶普蕊)的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一芽三叶等不同嫩度的茶树新梢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其主要滋味物质(茶多酚、黄酮苷、氨基酸及可溶性糖等)含量,探明不同品种云南大叶种鲜叶原料滋味品质随嫩度的变化规律,并运用多元统计方法研究不同嫩度鲜叶的分类,建立不同类别鲜叶的判别模型。结果表明,茶树新梢的成熟度越高,酚氨比、总简单儿茶素、黄酮苷、过氧化物酶等值越高(且一芽二叶和一芽三叶显著高于单芽和一芽一叶(P<0.05)),但没食子酸、氨基酸等值越低(且单芽和一芽一叶显著高于一芽二叶和一芽三叶(P<0.05));茶多酚、总酯型儿茶素、咖啡碱等值随着嫩度的降低先升后降,与一芽三叶相比,一芽二叶的茶多酚、总酯型儿茶素、咖啡碱等值分别增加了7.67%、13.77%、10.22%;黄酮苷和可溶性糖中含量较高的组分分别为芦丁、蔗糖,质量分数范围分别为0.03%~0.93%、0.14%~1.14%;单芽的云抗14号、一芽二叶的清水3号分别为适制绿茶、适制红茶的较佳原料;多元统计分析可把不同嫩度鲜叶分为单芽...  相似文献   

9.
茶叶中有效成分综合提取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绿茶为原料,采用ZJL大孔离了交换树脂和ZJX大孔吸附树脂从茶叶的浸提液中提取茶氨酸、咖啡因、茶多酚和茶多糖。通过对树脂的静态、动态吸附性能的实验研究,确定了咖啡因、茶氨酸、茶多酚及茶多糖联合分离提取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能有效的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茶氨酸和茶多酚,提取的咖啡因纯度达83.23%,提取率为1.9%,茶氨酸纯度达85.43%,提取率为0.94%,提取的茶多酚纯度达95.62%,提取率为12.35%,且茶多酚中的咖啡因含量低于0.7%,茶多糖的纯度达51%,提取率为1.1%。  相似文献   

10.
从渥堆普洱茶样中分离纯化得到一个酵母菌菌株,使用该菌株对普洱茶生茶样进行发酵,对发酵前后茶叶中的重要风味化学成分(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黄酮、儿茶素和茶色素)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经过酵母菌发酵,茶样中的茶多酚、儿茶素、茶黄素的含量增加,而氨基酸、咖啡碱、黄酮、茶红素、茶褐素的含量减少,与渥堆发酵普洱茶有一定差异,因此酵母菌对普洱茶的品质形成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桑鲜叶为原料,采用微波杀青工艺制备桑茶,并通过建立细胞模型研究微波杀青桑茶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作用。结果显示:微波杀青桑茶不同溶剂提取物主要抗氧化成分多酚和黄酮类含量分别为26.5337.67mg/g提取物和18.5624.89mg/g提取物,细胞抗氧化活性大小为50%乙醇提取物>75%乙醇提取物>95%乙醇提取物>沸水提取物,且桑茶不同溶剂提取物的细胞抗氧化作用均存在剂量-效应关系;显著性分析表明50%75%乙醇提取物细胞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沸水提取物和95%乙醇提取物(p<0.05)。细胞内抗氧化活性与提取物中多酚类和黄酮类含量相关性较弱,相关系数分别为0.216、0.129。表明不能用多酚类和黄酮类含量来衡量桑茶提取物细胞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
罗汉果、芹菜、野菊花复合保健饮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罗汉果、芹菜、野菊花为原料,研制出口感优良,风味独特、质量稳定的复合保健饮料。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最佳配方为罗汉果1%、芹菜5%、野菊花1%。并对复合饮料进行了质量评价。饮料中总酸含量为0.003g/100mL,氨基氮含量为0.01mg/100mL,还原糖的含量<0.001%,可适宜糖尿病人饮用。  相似文献   

13.
茯砖茶加工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茯砖茶由于发花工序而形成完全不同于黑毛茶的品质特征。茯砖茶加工过程中几种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变化的测定结果表明,各种化学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儿茶素、黄酮类及茶多酚总量减少最多,分别减少了63.64%、51.52%、54.62%,氨基酸下降36.84%,咖啡碱下降10.85%,可溶性糖及水浸出物变化不大。发花工序是各成分含量下降最快的环节,大量冠突散囊菌等微生物的参与及适度的湿热作用使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茯砖茶独特的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大曲-多菌种耦合-发酵桑叶茶的品质,以大曲接种量、初始糖度、发酵温度和叶子含水量为工艺指标,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桑叶茶黄酮、氨基酸、总酚和感官品质的影响,通过响应面-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最佳工艺。实验结果表明: 发酵桑叶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叶子含水量65%,大曲接种量8%,初始糖度6%,发酵温度30 ℃,规范化综合得分为0.996±0.02,与理论规范化综合得分1.0105±0.01接近。在此条件下,得到发酵桑叶茶黄酮含量为35.81 mg/g,氨基酸含量为1.38 mg/g,总酚含量为16.68 mg/g。本实验通过响应面-主成分分析法优化桑叶茶发酵工艺, 为桑叶茶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罗汉果叶黄酮抗氧化能力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磷钼络合物法研究了罗汉果叶总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该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优于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T,是一种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6.
以白木香半成熟叶和老叶为试材,比较其营养成分和重金属含量,并以筛选出的半成熟叶为原料,经同种工艺而不同的干燥参数制成叶茶A(120℃初烘1 h、100℃焙火2 h)、叶茶B(135℃初烘1.5 h、110℃焙火2.5 h)和叶茶C(145℃初烘1.5 h、115℃焙火2.5 h),然后通过感官评审和芒果苷、总黄酮、总酚...  相似文献   

17.
The effect of gibberellins on tea leaf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quality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pplication of gibberellins was beneficial to green tea quality. Content of amino acids increased by 9·8% and that of vitamin C by 17·8% and tea catechins index increased by 12·9%. The content of tea polyphenols and ratio of tea polyphenols to amino acids decreased by 9·9% and 11·5%, respectively. Differences of all the indicator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Quality scores of the treated leaf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It was also revealed that tea plant response to gibberellins was dependent not only on genetics, but also on shoot development stage.  相似文献   

18.
周尧  童华荣 《食品与机械》2020,(11):172-176
测定了超微绿茶粉模拟体外消化前后多种物质的释放情况。结果表明,超微绿茶粉在体外消化过程中,游离氨基酸、总酚、总黄酮及大部分儿茶素组分释放量有所减少;咖啡碱释放量保持不变;可溶性蛋白、没食子酸、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异槲皮素的释放量有所增加,不可萃取多酚有所释放。说明冲泡饮用超微绿茶粉有利于提高人体对茶叶的综合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基于不同季节信阳毛尖茶的生化成分和矿质元素,探究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不同季节信阳毛尖茶的有效区分。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化学方法对64种信阳毛尖茶主要生化成分及其矿质元素进行检测分析,结合正交矫正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获取不同季节茶样的组间差异。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游离氨基酸、黄酮类物质、水溶性碳水化合物、非酯型儿茶素、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及矿质元素均存在季节性显著差异。判别分析可将信阳毛尖春茶和夏秋茶明显区分,并鉴定出黄酮类物质、游离氨基酸、GA、儿茶素(catechin,C)、EC、EGC、Mg和Zn 8种判别不同季节信阳毛尖茶的重要差异化合物。热图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茶多酚、游离氨基酸、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和GA等物质主要在春茶中积累,黄酮类物质、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Mg、Fe、Zn和Se等物质主要在夏秋茶上积累。结论 本研究鉴别了不同季节信阳毛尖茶的特征性差异化合物,为信阳毛尖茶的季节识别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梨枣叶茶感官、滋味、色泽及营养品质随采收时期的变化规律。方法:采收五月至八月间五个时段的梨枣嫩叶,利用炒青工艺制茶,对枣叶茶进行感官评定,测定其水浸出物、可溶性糖、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矿质元素、总抗坏血酸以及叶绿素含量。结果:不同时期制成的枣叶茶水浸出物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及抗坏血酸含量都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由于咖啡碱含量极低,可视为未检出。此外梨枣叶茶具有高矿质元素Zn和Fe以及高VC含量的特点。最终五月份的梨枣叶茶条索紧细、色泽嫩绿,汤色明亮、滋味鲜醇,整体品质最好,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可溶性糖和VC含量分别为41.82%、8.99%、5.64%、114.72mg/g和136.5mg/100g;六月份叶茶干茶色泽和茶汤滋味次之,七月和八月份叶茶干茶色泽和茶汤滋味最差。结论:五月份是梨枣叶茶收获制茶的的最佳时期,枣叶茶作为一种矿物质、维生素营养丰富,且无咖啡碱的新型茶叶极具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