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评价拟建的桃山水库二期工程对所在区域生态完整性的影响,即从景观结构、植被生物量和植被分布的空间异质性3个角度对该区域生态体系结构和功能状况进行分析,并通过与生态现状的量化比较,预测桃山水库二期工程建成后对所在区域生态完整性产生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
黑河流域景观生态多源空间数据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TM影像、水文地质数据、DEM数据及气象资料,选取湿润指数、大于6 m/s大风日数、土壤质地、植被覆盖度、蒸发量/降雨量、地下水矿化度、地形、降水侵蚀力、土壤结构、地形起伏度、植被类型等11个指标建立景观生态综合评价模型,评价了黑河流域景观生态质量.结果表明:①黑河流域景观生态综合指数平均值为5.870,以3级和4级景观生态区为主体,其占总面积的68.65%,景观生态质量一般.②景观生态质量水平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流域上游最好,中游次之,下游最差;从行政范围来看,民乐县、山丹县、甘州区、祁连县和肃州区生态质量较好,额济纳旗、金塔县、嘉峪关市等较差.  相似文献   

3.
在界定湿地自然水文过程健康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城市湿地内部生态系统并进行深入分析。通过研究城市湿地本身的景观结构与功能和国内外42套相关湿地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按照结构和功能梳理出植物特征、水文特征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管理4个二级指标。采用频度分析法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最终筛选出8个三级评价指标。以期给城市湿地健康评价及景观优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持或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通天河干流水电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利用数字影像和野外调查等基础数据,以"3S"技术为支撑,运用景观生态学和生态安全指数等方法对通天河干流水电梯级开发引起的陆地生态环境变化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水电梯级开发后流域内水体面积增加300.72 km~2,草地面积减少296.80 km~2,主要植被类型和土地利用格局未产生明显变化;流域景观格局中的优势景观类型为草地,其次为裸地和林地,在景观格局水平上景观破碎度降低,景观优势度增加,同时景观多样性增加,有利于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水电梯级开发未对流域内植被生产力和河流两岸物种丰富度造成显著影响,水电站建成后植被生产力值减小1.83×105t/a,仅占区域原植被生产力值的0.78%;水电梯级开发后流域总体生态安全指数为0.819,较开发前增大0.001,流域生态安全指数总体维持较高水平。通天河干流水电梯级开发后流域景观格局、生态系统的功能与性质未发生改变,未对流域生态环境与安全造成威胁。  相似文献   

5.
岷江源头植被景观与土壤侵蚀强度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洋  王桂晨 《人民长江》2008,39(12):25-27
土壤侵蚀生态过程复杂,常常受空间景观异质性影响.深入研究土壤侵蚀与景观的相关性对旨在减少水土流失的流域生态恢复工作来说十分重要.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对岷江源头区(约11 100 km2的集水盆地)的植被景观和土壤侵蚀强度的变化(1974、1994年2002年)进行了分析,并从景观水平上分析了该区域土壤侵蚀强度与植被景观变化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植被景观的香农多样性指数、景观破碎度指数、景观形状指数和景观聚集度指数均与土壤侵蚀强度有明显的相关性.在侵蚀强度较低的区域,植被景观的多样性更为丰富,其组分和结构更加复杂,破碎程度更低,斑块形状更为复杂,且空间异质性也更强.  相似文献   

6.
黄河滩地景观建设的生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滩地是重要的景观资源,长期以来人们忽视了蕴含在其中的多种价值。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区域的概况并详细论述了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态工程学在黄河滩地规划中的应用。分析了黄河滩地所发挥的生态功能——生态基础设施功能、生态“绿道”功能、“生物廊道”功能、遗产廊道功能和生态防灾功能。在对研究区进行了景观适宜性分析后进行了黄河滩地的景观规划,并详细论述了景观分区、景观结构、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湿地、生态教育、生态交通、生态文化、生物多样性、生态游憩等专项规划。最后,对黄河滩地的生态经济评估和管理方法进行了论述。从生态学途径出发构建了黄河滩地景观,有助于促进黄河滩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景观生态学方法在拉鲁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景观生态学以景观为研究对象,强调景观结构和功能对生态过程的影响。在湿地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导入景观生态学的理念法,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文章介绍了湿地景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单项指标因子的评价模式和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
从天然径流情况下的生态需水量、维持河涌稀释自净能力需水量和河涌景观需水量3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评价,研究了满足番禺区丹山河河涌水环境功能所需的补水量。  相似文献   

9.
在湖泊引水方案和二维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影响预测计算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引水后湖泊环境生态影响预测评价方法:①从湖泊水景的自然度、自净(健康)度、景观度、亲水度、连通度5个方面,构造了引江济湖工程对湖泊生态-环境-景观综合影响指数评价法;②从水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防洪排涝、景观生态结构等方面应用质量指标法进行工程对湖泊健康综合影响评价。实例应用表明,两种评价方法可以对湖泊引水影响效果进行科学评价,结论也比较一致,为正确实施引水济湖方案提供了科学评估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生态护坡不仅能够改善河道护坡治理技术,同时对河道区域的植被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是河道护坡技术的创新应用。文章根据研究区域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形地貌等条件,通过文献资料收集汇总、现场踏勘以及向专家咨询的方法,初步设计出自然型放坡、土工格栅复合防护和植被混凝土防护3套比较成熟的生态护坡方案,从经济、生态、景观和安全4个方面,以及12个特征指标,运用已经成熟的层次分析法,建立河道生态护坡应用评价体系。为河道生态护坡技术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13年金沙江干流8个典型断面的植被生态现场考察资料,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对金沙江干流的植被空间异质性及其对生态恢复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干流植被空间异质性特征明显,表现为上、中、下游植被景观格局、群落结构与物种组成均存在明显的差异;2金沙江干流自然植被群落的结构完整性不高、组分单一、多以灌木和草本为主,生长型和生活型上具有多旱生、寒生植物的特点;3自然植被及其空间分异对干流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指示意义,建议在金沙江干流的生态恢复实践中,充分尊重植被空间异质性的自然规律,分区域、分类型地制定生态恢复策略,同时利用好本土植物种子资源,以旱生灌、草类植物作为先锋物种,分步骤、分阶段地开展生态恢复工作。  相似文献   

12.
山东莱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社会效益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项目区用地结构、产业发展、劳动力就业、家庭或个人生活水平四个方面选取相关评价指标,进行微观定点监测.分析其修复前后的变化.从单项因子评价和综合因子评价两个方面对莱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该生态修复项目的社会效益单项指标都比修复前有显著提高,综合评价为社会效益较好,该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但仍存在部分生态脆弱环节,尚需进一步加大封山育林力度,使森林植被抗性增强,综合效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景观指标是进行生态安全评价的关键性指标,文章结合用GIS处理技术利用景观结构分析软件对小流域的土地覆盖景观图进行了描绘和制作,采用地理信息数字化处理技术对小流域的地形进行了划分,并提取了本溪市62个小流域的生态安全景观指标。文章的研究成果可为其他小流域土地覆盖景观图的制作和描述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为生态安全景观指标的提取和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糊集对分析的黄河三角洲景观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景观生态学法计算了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景观指数,并对其1996—2004年的变化进行分析,阐述了区域中斑块变化的成因和趋势。从集对分析的观点提出了模糊集对分析评价模型,对黄河三角洲湿地、整体及各个行政区进行景观评价。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整体景观相对贴近度1996年、2000年及2004年先从0.500 2降低到0.498 9,然后升至0.500 1;湿地景观相对贴近度1996年、2000年及2004年分别为0.496 1、0.499 9和0.504 5,表现为持续变好,说明湿地的景观格局和景观的生态功能都在变好。  相似文献   

15.
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植被、河流、景观等生态需水量的常用计算方法,对其优缺点和适用性进行了评价,对其中部分方法进行修正和补充,指出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还不够成熟,有些计算方法仅仅是建立了理论框架,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必须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从宏观考虑,从微观着手,根据不同时空、不同运行机制和生态环境,加强建立生态需水量计算模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巫林和 《人民珠江》2011,(5):51-53,61
以茜坑水库排洪河整治为例,按照生态、景观和亲水的生态修复新理念,从行洪安全、水质保障、河岸景观空间创造及维护管理的角度,对河道断面及河岸植被进行了优化设计探索,进而分析治理后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深圳市生态河道治理提供可参考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7.
应用模糊评价模型对淮河入江水道夹江段左岸带的结构稳定性、景观适宜性、生态健康性、生态安全性及其总体生态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段结构稳定性属于不稳定等级,景观适宜性属于高度适宜等级,生态健康性属于健康等级,生态安全性属于次安全等级,总体生态状况属于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18.
生态护坡具有较强的景观、防洪和生态功能,能够促进水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河道及其周边植物覆盖率的增加。文章详细探究了生态护坡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以及生态功能,并提出植生型、自然原型、土工材料固土、三维植被网等护坡技术,其中有效结合土工网与植被护坡技术的三维植被网护坡能够显著提升河道防洪能力,并保证土工网护坡优势的发挥和植被护坡效果的实现。生态护坡工程要全面考虑各类因素,合理选择根系庞大、生命力顽强的植物类型。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生态堤防应用的发展趋势,总结了生态堤防应用的主要优势,并从对河道行洪的影响以及材料、植被类型和成本等方面分析了生态堤防应用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生态堤防可以提高堤防稳定性、保障河道生态系统、提升堤防景观价值,但对河道行洪会产生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河道综合糙率和阻水比增大,并且建设材料及植被选取有利有弊。建议在设计生态堤防时,开展洪水影响评价,保证其设计符合防洪标准,且应根据地理环境、河道条件、防洪等级、成本控制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采用多指标评价法,运用生态、社会、经济、安全等多类型指标,比选出最优设计方案。为进一步推动生态堤防未来发展,应对堤防结构形式、建设材料、管护方式等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实施农村生态河道治理,是重构如东县河道生态功能的根本措施,本文在分析如东县农村河道的基础上,从河道疏浚、岸坡整治、绿化植被、景观设施、河道管护、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方面阐述了建设如东县农村生态河道的方法,以供为同类地区农村生态河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