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找到了一种新颖的电沉积光亮Ni-Fe合金稳定剂(GTR).它对电解液中Fe~(2+)具有优良的稳定能力和良好的工艺性能,并能够与多种不同的电沉积Ni-Fe合金光亮剂相匹配.  相似文献   

2.
王誉富  赵新萍  吴越 《化工学报》1984,35(3):189-195
为了阐明Fe_2O_3-Sb_2O_4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在丙烯氨氧化中的催化性能,我们采用X线衍射、穆斯堡尔谱和XPS对有、无载体的不同锑铁比和焙烧温度的一系列催化剂进行了研究.X线衍射测定表明,这些样品中都有FeSbO_4,并且a-Fe_2O_3或Sb_2O_4的出现与Sb/Fe有关.催化剂的穆斯堡尔谱都有一对由FeSbO_4中顺磁Fe~(3+)引起的双峰;只有在Sb/Fe<1时,才有a-Fe_2O_3的典型六线谱出现.经800℃焙烧的Sb/Fe>1催化剂还都展现出由FeSb_2O_6中Fe~(2+)引起的另一对双峰.根据对富锑催化剂的XPS分析,结合能为709.3电子伏特的肩峰的出现,又进一步证明这种含Fe~(2+)的新活性组分FeSb_2O_6的存在.丙烯转化速度与Fe~(3+)/Fe~(2+)的关系表明,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不只取决于一种活性组分.以丙烯腈的生成速度与Fe~(3+)和Fe~(2+)的浓度关系可以得出结沦:FeSbO_4是基本活性组分,而在其上生成含Fe~(2+)新相则可能是使催化剂具有选择氧化作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是甲壳素最重要的衍生物,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的天然碱性多糖,它具有无毒、可生物降解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征,在化妆品、制药、生物技术、废水处理、食品科学、造纸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壳聚糖的性质进行研究,并采用壳聚糖对电解液中的Fe~(3+)的浓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利用荧光强度较强的壳聚糖进行研究,得出壳聚糖荧光强度受Fe~(3+)浓度影响,Fe~(3+)浓度越高荧光强度越低。而向壳聚糖中加入其他金属离子,其对荧光强度的影响都不如Fe~(3+)明显。因此,可以用壳聚糖定性和定量分析Fe~(3+),从而可利用壳聚糖直接对电解液中的铁含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铝和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电解着色青铜色系的研究(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说来,金属盐电解着色液对金属杂质不敏感。镍盐电解液对 Cu~(2+)。Mg~(2+)、Fe~(2+)、Ca~(2+)等杂质容忍度大。故我们只对电解液混入的No_3、Cr~-等阴离子进行了试验,结果见表6。结果表明,着色液对 Cl~-离子的容忍度较大。氯离子过多造成对氧化膜的局部腐蚀(孔蚀)破坏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酸性介质中Fe~(2+)和Fe~(3+)离子在铂电极上电化学氧化和还原的特性,提出同时测定镀液中Fe~(2+)和Fe~(3+)离子浓度的快速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可适用于测定镀液中Fe~(2+)和Fe~(3+)离子的浓度,若Fe~(2+)离子浓度为0.2—24g/L和Fe~(3+)离子浓度为0.04—0.14g/L时,测定结果偏差小于3%。  相似文献   

6.
Fe~(2+)的再生直接决定Fenton体系产生·OH的能力。选取羟胺、对苯二酚、对苯醌、亚硫酸钠4种典型添加剂,通过分析不同改性Fenton体系中Fe~(2+)浓度、H_2O_2浓度、氧化还原电极电位(ORP),揭示了Fe~(2+)再生机制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添加剂与体系中H_2O_2及·OH的反应情况。结果表明:NH_2OH能快速使Fe~(2+)再生,但伴随其消耗,Fe~(2+)浓度不断降低。对苯二酚、对苯醌具有相似效果,两者均可大大强化Fe~(2+)的再生。与NH_2OH不同,两者在体系中可迅速建立醌循环,持续还原Fe~(3+),且以两种物质或其组合均可建立循环。与上述机理均不同,Na_2SO_3会先与·OH及H_2O_2反应,因而不能有效还原Fe~(3+)。实验还发现添加剂均存在与·OH的反应,其中Na_2SO_3还会消耗H_2O_2。  相似文献   

7.
Fe~(3+)在钠硅酸盐玻璃中结构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应用穆斯堡尔谱、红外光谱和X射线荧光分析等方法,分别测定了碱硅酸盐玻璃中Fe~(3+)、B~(3+)、Al~(3+)离子的配位状态,分析了它们共存时在玻璃中产生的结构效应,以及对密度上“铁-硼反常现象”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Fe~(3+)、B~(3+)共存时,B~(3+)不改变Fe~(3+)的配位数,而Fe~(3+)具有促使B~(3+)由[BO_1]四面体转变成[BO_3]三角体的能力。实验还表明,Fe~(3+)、A1~(3+)、B~(3+)共存而“游离”氧不足时,三种阳离子进入四配位的能力为:AP~(3+)>Fe~(3+)>B~(3+)。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Fe~(3+)和Cu~(2+)离子在静止铂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特性,提出酸性镀铜液Fe~(3+)和Cu~(2+)离子浓度的快速测定方法。实验结果表明,Fe~(3+)离子阴极还原的电流值不因Cu~(2+)离子存在而受影响,因此可根据IRFe~(3+)~CFe~(3+)的关系测定镀铜液中Fe~(3+)离子的浓度。为避免Fe~(3+)离子对Cu~(2+)离子浓度测定的干扰,采用外加Nacl于待测溶液,则可由Cu~(2+)离子阴极还原的IR·Cu~(2+)~CCu~(2+)关系测定Cu~(2+)离子的浓度.  相似文献   

9.
以棉花纤维为模板,在无水乙醇、硫酸铁溶液、钛酸四正丁酯中浸渍制成前驱体,经过静置、干燥、高温煅烧得到纯TiO_2中空纤维材料、1%Fe~(3+)/TiO_2中空纤维材料(B)、5%Fe~(3+)/TiO_2中空纤维材料。使用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光光谱仪、气敏元件测试仪对所做材料进行结构与组分、光吸收性能及催化活性、气体灵敏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纯TiO_2以及掺杂Fe~(3+)后所制备的材料都具有光催化降解效果,掺杂Fe~(3+)的光催化效果更明显,且随着Fe~(3+)掺杂量的增加材料的光催化效果增强。  相似文献   

10.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模拟了Fe~(3+)在CaO-Al_2O_3-SiO_2系微晶玻璃中的行为,从键长分布、均方位移和桥氧数量变化等角度分析了不同组分的微观结构变化。研究发现:Fe~(3+)含量的变化对Si-O键没有太大影响,包括键长和峰形,但Fe~(3+)含量的变化对Al-O键的影响较大,随着Fe~(3+)含量的增加,Al-O的键长分布更广,峰形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有向双峰转化的趋势;在对体系中网络结构的桥氧分析中可知,Si-O-Al最多占到桥氧数量的53%,随着Fe含量的增加,更多的Fe~(3+)参与硅酸盐网络的构建,形成[FeO_4],导致Fe~(3+)的均方位移降低。  相似文献   

11.
<正> 作为催化剂活性组分的Fe~(3+)和Fe~(2+)离子,对高温焦油的一段加氢反应超着催化、化学成焦载体和反应剂等重要作用.最近,波兰Wroclaw工业大学煤和石油化学工艺研究所,开发了一种用于高温焦油一段加氢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2.
制备了一种可用于Fe~(3+)检测和脱除的香豆素类磁性介孔硅纳米探针MMS-C,通过TEM、FT-IR、XRD、N2吸附手段表征了其结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MMS-C在甲醇中对Fe~(3+)表现荧光猝灭的响应和较高的识别选择性。此外,MMS-C对Fe~(3+)具有一定的脱除能力,脱除率为38.9%。  相似文献   

13.
以酸性橙7(AO7)为目标污染物,分别考察了Ni~(2+)、Zn~(2+)、Zr~(2+)、Mn~(2+)、Cu~(2+)、Fe~(3+)协同超声(US)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水体中AO7的效果及降解机理。结果表明,Ni~(2+)-PMS-US、Zr~(2+)-PMS-US、Zn~(2+)-PMS-US体系能有效提升活化PMS的能力;Mn~(2+)-PMS-US、Fe~(3+)-PMS-US体系的活化能力低于Mn~(2+)-PMS、Fe~(3+)-PMS体系活化PMS的能力;Cu~(2+)-US降解污染物的能力有所提高,但加入PMS后去除率反而有所下降。在Ni~(2+)、Zn~(2+)、Zr~(2+)协同超声活化PMS的体系中加入甲醇(MA)和叔丁醇(TBA)后明显抑制AO7的降解,Ni~(2+)和Zr~(2+)体系中主要氧化物种为硫酸根自由基(SO4-·)和羟基自由基(OH·),Zn~(2+)体系中主要氧化物种为大部分OH·和少量SO4-·。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铁元素对A~2O工艺污泥絮凝性的影响,考察Fe~(3+)在污泥上清液、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与底泥(Pellet)中的分布和迁移转化规律,结合三维荧光光谱(3D-EEM)、原子吸收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Fe的存在形态和结构特征,揭示Fe~(3+)与微生物代谢产物的作用机制,探索Fe~(3+)对脱氮除磷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Fe~(3+)(10 mg·L~(-1))能够提高COD和TN去除率,促进微生物活性,增强污泥生物絮凝性;高浓度Fe~(3+)(10~40 mg·L~(-1))则抑制微生物活性,使EPS总量升高,污泥絮体脱稳,LB、TB层PN/PS是影响污泥絮凝性的关键因素;Fe~(3+)的投加强化生物除磷效率,当Fe~(3+)浓度为40 mg·L~(-1)时,TP去除率为93%。Fe~(3+)在污泥混合液中的分布规律为TB上清液LBSMP,Fe~(3+)在生物体内富集累积,能够改变EPS各层的组分。  相似文献   

15.
由于湿法磷酸中Fe~(3+)、Ca~(2+)的存在会影响湿法磷酸及后续磷酸盐的正常生产及产品质量,研究了一种新型离子交换树脂(IER-FC)对湿法磷酸中的Fe~(3+)、Ca~(2+)的吸附特性,包括对Fe~(3+)、Ca~(2+)的荷载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吸附净化效果的影响,对Fe~(3+)、Ca~(2+)的吸附选择性。结果表明,IER-FC对Fe~(3+)、Ca~(2+)载荷量分别为2.219、1.289 mg/g,Fe~(3+)、Ca~(2+)在1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反应温度对净化效果的影响较小,对Ca~(2+)的吸附选择性高于Fe~(3+)。  相似文献   

16.
在室温下,研究了(0.7-x)TeO_2·xLiCl·0.3FeCl_y(x=0,0.2,H=2,3)玻璃系统的M(?)ssbauer和ESR谱。结果表明M(?)ssbauer谱由3组四极分裂线组成,其中两组是Fe~(3+)的,一组是Fe~(2+)的。根据四极分裂的大小,Fe~(3+)的两种位置分别被指定为FeOCl和FeO_6结构。不论y=2或3,在得到的玻璃中Fe~(2+)和Fe~(3+)的相对含量几乎相同,Fe~(2+)/Fe~(3+)≈0.2。这表明在玻璃熔炼过程中,铁经历了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且在Fe~(2+)和Fe~(3+)间保持一定的平衡。当以LiCl部分取代TeO_2时观察到Fe~(2+)相对含量的明显增加。ESR的结果表明:存在大量Fe~(3+)的交换耦合对与M(?)ssbauer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7.
采用四步法将聚乙烯亚胺(PEI)接枝到聚丙烯腈(PAN)纤维上制备了PAN-PEI纤维。将PAN-PEI纤维处理p H值为1. 3,Cu~(2+),Ni~(2+),Ca~(2+),Mg~(2+),Fe~(2+)/Fe~(3+)含量分别为784. 20,4. 60,4. 10,4. 70,1. 10 mg/L的含Cu~(2+)废水,研究了PAN-PEI纤维对废水中的金属离子的吸附和回收效果。结果表明:各用3. 0 g PANPEI纤维分3次振荡吸附10 min处理已调至p H值为4. 1的废水样,经第1,2,3次吸附处理后废液中Cu~(2+)含量分别为93. 60,18. 16,0. 96 mg/L,Ni~(2+)含量分别为1. 25,0. 35,0. 07 mg/L,其中Ni~(2+)经2次、Cu~(2+)经3次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模拟实际吸附回收过程,回收液中Cu~(2+)含量为45 280 mg/L,与原液相比,浓缩了58倍,其盐酸盐占比为99. 43%;如分开处理含Ni~(2+)废水,则回收的氯化铜纯度可达99. 73%; PAN-PEI纤维吸附Cu~(2+)时对共存Ca~(2+),Mg~(2+),Fe~(2+)/Fe~(3+)选择性系数分别为20. 23,22. 08,3. 25。  相似文献   

18.
以罗丹明B、水合肼和吡啶-2-甲醛为反应物,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罗丹明类Fe~(3+)和Cu~(2+)双通道分子探针(Fluorescent probe,FP),并用核磁和质谱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FP对Fe~(3+)、Cu~(2+)等14种金属离子的识别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V(CH_3OH)∶V(H_2O)=1∶1体系中,当选用荧光光谱分析时,探针FP对Fe~(3+)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响应,且Fe~(3+)浓度在2~30μmol/L时,探针荧光强度与Fe~(3+)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当选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时,探针FP对Cu~(2+)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响应,且当Cu~(2+)浓度为0~9μmol/L时,探针FP的吸光度与Cu~(2+)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相似文献   

19.
以钛基氧化物涂层材料(Ti/SnO_2-Sb_2O_5-IrO_2)为阳极,碳纳米管修饰的石墨材料(GE-CNT)为阴极构建电化学系统,促进芬顿反应过程中Fe~(3+)还原,从而减少芬顿氧化法中铁盐加量和铁泥产生量。研究表明:GE-CNT具有良好的还原Fe~(3+)性能,其优化的阴极还原电位约为0.30 V(vs.Ag/AgCl),该电位下反应120 min时Fe~(3+)还原率达到85.7%。以Fe~(3+)为催化剂降解4-硝基酚的结果,证实了电化学还原Fe~(3+)促进芬顿反应的有效性。对比考察了电促铁还原型芬顿氧化法与普通芬顿氧化法降解4-硝基酚的效果,优化的条件下两者可获得近似的降解效果,但前者优化的H_2O_2与Fe~(2+)摩尔比为40∶1,而后者为20∶1。因此,相对于普通芬顿氧化法,电促铁还原型芬顿氧化法可显著减少芬顿反应初始Fe~(2+)投加量。  相似文献   

20.
三价铁的快速分光光度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 前言电解成型铁箔工艺中,电解液含Fe~(2+)为100~180g/L,稳定剂80g/L,润湿剂O.4mL/L。为使铁箔成型顺利进行,要求电解液中Fe~3+控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以往一般应用测总铁及Fe~(2+)后,差减计出Fe~(3+),但分析时间长,操作繁琐。磺基水杨酸(SA)在pH=1~3时,只能与Fe~(3+)形成紫色络合物(1:1),最大吸收波长为508nm,消光系数为1.4×10~3,而其他络合离子无色,利用这一性质可直接测定电解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