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4 毫秒
1.
针对薄规格酸洗板频发的表面麻点问题,从钢种自身氧化特性角度出发,通过不同成分的配比,跟踪实际生产热卷的表面状态,探讨化学成分对表面质量的影响。利用热重模拟、扫描电镜分析和现场跟踪发现,原钢种不具有明显的抗氧化特性,热轧过程中铁皮整体较厚;当钢中添加Si-Cr元素后,钢种抗氧化性明显提高,在1 100℃左右在界面可形成厚度为16μm的致密氧化膜,有效降低了精轧入口处的铁皮厚度,但由于致密氧化膜的存在,热轧除鳞效果有所降低,易于形成条带状铁皮形貌;当钢中复合添加Si-Cr-P元素后,P元素的存在可显著改善致密氧化膜的除鳞特性,表面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随着用户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红铁皮"表面缺陷迫切需要解决,通过研究"红铁皮"产生机理和氧化铁皮去除方法,提高除鳞压力,应用变频超高压除鳞系统,结合生产实际,同时考虑节能成本等因素,合理进行设备造型及布置,配合使用普通除鳞系统与超高压除鳞系统,实践结果表明,变频超高压除鳞系统在热轧的应用,兼顾了生产稳定、能耗成本和产...  相似文献   

3.
结合梅钢热轧1780氧化铁皮缺陷,分析热轧生产过程对中部表面一种氧化铁皮产生原因进行分析。通过轧制实验与统计,对缺陷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轧辊氧化膜的形成剥落和带钢温度情况、轧辊冷却水分布、精轧除鳞系统影响以及对防剥落水的要求,研究中部铁皮产生原因,提出可行的控制方法,最终解决梅钢1780上表中部氧化铁皮缺陷。  相似文献   

4.
王鹏飞 《中国冶金》2017,27(11):47-49
热轧板坯中添加硅元素,有利于热轧产品强度提升、制造成本降低,同时提高产品的塑性及韧性。但是,随着硅元素的添加,热轧高强带钢的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典型的红锈表面缺陷。研究表明,硅与铁生成的2FeO·SiO2化合物是形成红锈的主要原因。采用常规热连轧除鳞系统(系统压力约为22 MPa)很难将红锈彻底清除,要除掉这种氧化铁皮采取超高压除鳞系统除鳞(系统压力约为40 MPa)是最为有效的办法之一。重点介绍了针对去除红锈缺陷,超高压除鳞系统在新建热连轧生产线及热连轧生产线改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张亮亮  李研  于洋  高小丽  孙超凡  齐达 《钢铁》2017,52(1):81-86
 针对780 MPa级双相钢表面存在严重的条状色差缺陷,从微观特征方面进行系统研究。采用SEM及EPMA分析手段研究缺陷表面情况,结果表明,缺陷处微观形貌呈粗糙破碎状,破碎的密集程度和缺陷的严重程度正相关;能谱和电子探针证明,破碎处只存在轻微氧化。应用辉光手段分析表层富集情况,色差严重程度与硅、锰等元素富集峰值距表层深度密切相关,结合热轧截面分析富集现象在热轧以橄榄石相的形式存在,宏观表现为条状红铁皮,该铁皮经过酸洗后难以除尽,在后续冷轧时不同区域表层元素富集深度及破碎密集程度存在差异,表现为连退板表面的条状色差缺陷。在此研究基础上优化热轧和冷轧生产控制方案,最终有效降低或消除了连退板表面条状色差缺陷。  相似文献   

6.
采用宝钢BMD工艺(Baosteel Mechanical Descaling technology,简称BMD)替代酸洗,对钢制轮毂的热轧原料进行除鳞加工,因BMD的力学特性导致材料表面过早硬化,后通过参数调整再次试制,冲压开裂率达标且成品表面洁净度与均匀性更优,BMD处理后的红铁皮缺陷通过肉眼对比改善明显,同时,涂装耐蚀与力学抗疲劳性能均完全达标。基于此,宝钢BMD已经成为绿色、廉价、高效的热轧原料除鳞解决工艺。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唐山建龙特殊钢有限公司热轧带钢氧化铁皮缺陷的特点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认为加热温度、加热时间、除鳞设备等因素对热轧中宽带氧化铁皮的产生影响较大。通过控制精轧开轧温度、板坯加热时间、定期检测除鳞距离、保证除鳞压力等措施,使氧化铁皮缺陷得到有效控制,带钢表面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宝钢2050mm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缺陷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轧产品表面质量中的氧化铁皮缺陷基本上是三次氧化铁皮缺陷和部分二次氧化铁皮缺陷.根据氧化铁皮的分类和形成机理,通过调查、统计与试验,分析了造成宝钢分公司2050mm热轧厂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质量缺陷的主要影响因素:轧机轧辊表面氧化膜情况、带钢精轧入口温度、精轧区域除鳞箱除鳞及机架水效果、来料中间坯厚度、化学成分、轧制润滑油等.为了有效控制氧化铁皮缺陷,在精轧轧制润滑油系统、高速钢轧辊使用及轧辊冷却条件、轧制工艺等方面提出了可行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热轧带钢表面麻点状铁皮缺陷产生的原因,通过降低开轧温度、提高穿带速度、采用热轧工艺润滑、高速钢轧辊、辊缝冷却、在线轧辊研磨等一系列措施,可以降低带钢表面三次氧化铁皮厚度,改善精轧工作辊表面状态。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这些措施对控制带钢表面麻点非常有效,可以将铝镇静钢表面麻点状铁皮发生率控制在0.1%以下。  相似文献   

10.
张元  沙文岗  朱培显  姚威 《冶金设备》2022,(4):107-108+102
论文对某热轧厂精轧高压水除鳞系统改造后加入的变频控制技术,在实际生产中如何采取自动化控制进行研究。通过建立节能生产模型,利用变频器对除鳞离心泵的控制,在生产中根据不同钢种可以选择所需要的除鳞压力,不但带来更好的除鳞效果,也减少了系统的浪费。同时,利用钢坯位置信号与变频器连锁,在生产间隙降低频率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11.
??In view of the frequent surface pitting problem of thin hot rolled pickled sheet?? the surface quality of the actual production was traced through the ratio of different components?? and the influence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on the surface quality was discussed. Using the thermogravimetric simula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alysis and actual tracking?? it is found that the original steel does not have obvious antioxidant properties?? and the scale is thicker during hot rolling. When Si- Cr element is added to the steel?? the oxidation resistance of steel is obviously improved?? and the interface can form a 16 ??m thickness interface dense oxide layer at 1100?? before inlet temperature of finishing rolling. The oxide film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thickness of the scale at the entrance of the finishing rolling?? but due to the presence of the dense oxide layer?? the effect of the hot rolled descaling is reduced?? and the shape of the strip scale is easily formed. When the Si- Cr- P element is added to the steel?? the presence of the P elemen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descal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eel?? and the surface quality is obviously improved.  相似文献   

12.
于洋  唐帅  郭晓波  关菊  王国栋  刘玠 《钢铁》2006,41(11):50-52
为了解决热轧卷板生产中出现的表面红色氧化铁皮问题,进行了实验室除鳞热轧实验以及调整轧制工艺的工业性试验.利用扫描电镜和EDX能谱仪对热轧板表面红色氧化铁皮在除鳞及热轧过程中的演变行为进行了研究,找出了红色氧化铁皮的形成原因,并提出新的热轧工艺制度修改方案,即采用高除鳞点温度、高温轧制、低温卷取的技术路线.在生产实践中采用此工艺路线后,产品表面红色氧化铁皮基本上被完全去除,大大提高了鞍钢产品的实物质量.  相似文献   

13.
针对热轧低碳铝镇静(LCAK)钢酸洗后表面的“山水画”缺陷,通过模拟酸洗分析、微观结构分析、生产关联性因素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其产生机理及消除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延长酸洗时间对该缺陷无明显改善;该缺陷本质为酸洗后黏附于带钢表面的疏松、多孔、凹凸不平的残留氧化铁皮膜状物质;该膜状物质的形成与R2可逆轧机除鳞不彻底密切相关。在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热轧工艺控制及除鳞系统优化方案,有效避免了LCAK钢酸洗后表面出现的严重“山水画”缺陷。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中厚板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表面氧化铁皮压入问题,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钢板除鳞过程中产生的氧化铁皮及成品钢板表面氧化铁皮缺陷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了产生氧化铁皮缺陷的钢种、厚度区间、分布位置特点,找出了氧化铁皮缺陷产生的原因。采用规范高压除鳞水,将钢板终轧温度由920℃降低至860℃,返红温度由750℃降低至700℃,在轧机和矫直机前安装气吹装置等一系列改进措施后,钢板表面氧化铁皮缺陷发生率由0.2%降低至0.05%,极大地提高了中厚板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15.
采用酸洗、冷轧以及高温氧化模拟试验等分析方法,对高铝双相钢的热卷表面铁皮特点以及生长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铝双相钢热轧板表面易于形成鱼鳞状红铁皮缺陷,冷轧后表面容易产生色差形貌,影响表面质量;由于钢中铝元素添加较多,铁皮的界面可捕捉到明显的铝元素富集形貌,在1300℃模拟试样的铁皮界面Al2O3形成黑色颗粒带,颗粒带内铝质量分数最高可达18%以上;铁皮内的铝元素富集情况随着温度的降低逐渐下降,作用层厚度减薄;基于对高铝钢铁皮形成的机理分析提出降低出炉温度、适当降低过程温度等手段来控制鱼鳞状铁皮形成。  相似文献   

16.
带高压水除鳞换热的带钢粗轧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热带钢在轧制前通常需用高压水去除氧化铁皮。随着高压水对带钢表面冲击强度的增加,除鳞效果明显增强,带钢的温度也显著降低。影响带钢温度变化的因素复杂多变,其中尤以高压水的影响较显著,因此研究带钢在高压水除鳞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对于了解带钢粗轧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合理制定后续精轧工艺非常必要。笔者将有限元数值解法与实验结果相结合,研究了高压水冲击强度与带钢换热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出了换热系数计算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宝山钢铁集团公司2050mm热带钢粗轧机组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模拟值与现场实测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7.
任东升  张荣 《包钢科技》2014,40(5):53-57
分析了包钢薄板坯连铸连轧厂1750 mm热轧线生产热轧料时氧化铁皮生成原因,通过优化加热制度和除鳞工艺,加强设备管理维护,优化轧制工艺和设备,提出了预防和减少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缺陷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热卷箱在2250热连轧不锈钢带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刚 《特殊钢》2010,31(6):47-49
热卷箱是置于热连轧钢带生产线上粗轧机与精轧机之间,将中间坯卷取和开卷的一种设备。通过设备和工艺攻关,太钢2250热连轧生产线成功地应用热卷箱规模化生产热轧2~5.2 mm 300系和400系不锈钢带,提高了钢带的表面质量和生产效率。文中探讨了热卷箱应用于不锈钢带生产的优劣势和生产中易出现的划伤和花印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热轧带钢除鳞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热轧生产工艺过程的板坯加热、炉生氧化铁皮结构特点、除鳞道次、轧制温度变化等工艺参数对除鳞工艺的影响,制定、优化、完善了热轧板卷除鳞工艺制度。经现场实施应用,炉生氧化铁皮除鳞率达100%,热轧板卷除鳞合格率达99.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