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焦化企业是钢铁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单独焦化厂另外)。实践表明,焦炭质量和炼焦工序能耗对降低钢铁企业能耗有着特别影响,因此引起炼焦工作者的关注。本文从省内实际出发,针对改善焦炭质量,增加产品收率,降低能耗以及余热利用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笔者认为,这些措施和建议如果能得以实施和兑现,我省焦化企业节能和钢铁企业节能将展现出崭新的局面,炼铁焦比将会进一步下降,整个钢铁企业节能将取得新的成果。这对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肖仕长 《四川冶金》2012,34(2):21-24
以轧钢厂加热炉节能、降低排放、提高产品加热质量为分析对象,提出了轧钢厂提高成材率、降低能耗、降低排放物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李延昭  张程 《冶金设备》2023,(S2):127-130
鼓风机作为高炉供风系统的重要设备,降低能耗提高风质是钢铁企业目前的节能主要手段。本文通过对高炉鼓风机设备参数进行汇总对比分析,研究影响鼓风机能耗的因素并且针对原因研究下一步的控制措施。结果表明:同运行工况下进气温度、排气压力、吸入阻力是影响鼓风机能耗的主要可控因素。  相似文献   

4.
钢铁企业物质流、能量流和污染物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杜涛  蔡九菊 《钢铁》2006,41(4):82-87
建立了钢铁企业物质流、能量流和污染物流的分析方法.提出了钢铁企业生产过程和能源转换过程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工序能耗、产品能值和吨钢能耗表达式;同时考虑钢铁生产过程中资源消耗、产品生产和污染物排放等问题,提出了工序、产品和吨钢环境负荷分析方法和计算公式;分析了钢铁生产过程中影响上述指标的各种因素,以及能量流、物质流和污染物流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应用建立的分析模型,研究和分析了我国钢铁工业吨钢能耗和环境负荷的变化与进步.  相似文献   

5.
吴宏扬  赵东  王璐 《冶金设备》2023,(S1):74-76
钢铁企业炼钢工序节能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首先分析了钢铁企业炼钢工序节能的重要意义,从降低能耗、降低物料消耗、提高能源回收和利用率、优化生产管理水平和工艺流程、施行全流程保温措施,有效控制温降等五个方面提出了钢铁企业节能的优化举措,以此提升钢铁企业炼钢工序节能水平,推动产业的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钢铁工业的系统节能和科学用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九菊  孙文强 《钢铁》2012,47(5):1-8
 分析了自1980年以来中国钢铁企业吨钢能耗的下降趋势,应用吨钢能耗e-p分析法和c-g分析法,剖析了中国钢铁企业的能耗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得出了同时使用“系统能效”和“能级差”方能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实现科学用能的结论。在科学用能理论指导下,剖析了钢铁工业的节能潜力,指出科学地配置能源、科学地使用能源,科学地管理能源,深入挖掘“非平衡”状态下的节能潜力,将是下一个15年节能理论和技术的重要研究命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作为节能基础的车间组成和技术装备水平出发,系统地分析了宝钢吨钢综合能耗较国内现有钢铁企业先进的基本因素,最后提出了如何降低我国钢铁工业能耗的若干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8.
将能耗指标分解模型应用在某厂的主要生产流程中,通过对吨钢综合能耗的分解计算,从物质流和能量流的角度来评价分析该厂的能耗现状,挖掘节能潜力.分析发现该厂高炉和烧结工序的产品结构因素是限制吨钢综合能耗进一步下降的瓶颈环节.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提高转炉废钢比、改善高炉燃料结构、降低烧结机漏风率等较有针对性的措施,并量化了转炉废钢比及烧结机漏风率与能耗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该厂未来的节能工作提供可行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钢铁企业能耗分析与未来节能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自2000年以来我国钢铁企业吨钢能耗的下降趋势,应用吨钢能耗e—p分析法和c—g分析法,剖析了我国钢铁企业的能耗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经对比,我国吨钢可比能耗比国外先进产钢国高出9.9%~17.2%;开发能量流网络研究、提高能源系统转换效率和加强余热余能的回收利用,是未来我国钢铁企业节能的主攻方向;能量流网络技术、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技术、“界面”技术、高温蓄热燃烧技术和能源管理与控制技术等,是钢铁工业节能的关键共性技术。  相似文献   

10.
苑安民 《钢铁》1994,29(5):63-67
从系统节能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企业产品全工序节能目标管理的方法。产品全工序节能目标的制定,应通过研究产品生产过程着手,定量地分析影响产品全工序能耗的工艺过程,生产设备等各种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节能潜力分析,最终在节能经济效益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全工序的节能目标和节能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1.
As the largest energy consuming manufacturing sector an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s of carbon dioxide (CO2) emissions, the China's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has paid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changing trend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2 emissions from energy use. The 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 (LMDI) technique is used to decompose total change in CO2 emissions into four factors: emission factor effect, energy structure effect, energy consumption effect, and steel production effec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eel production effect is the major factor which is responsible for the rise in CO2 emissions; whereas the energy consumption effect contributes most to the reduction in CO2 emissions. And the emission factor effect makes a weak nega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increase of CO2 emissions. To find out the detailed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nge in energy consumption or steel production and change in CO2 emissions, the correlation equations are also proposed.  相似文献   

12.
 As the largest energy consuming manufacturing sector an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s of carbon dioxide (CO2) emissions, the China′s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has paid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changing trend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2 emissions from energy use. The 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 (LMDI) technique is used to decompose total change in CO2 emissions into four factors: emission factor effect, energy structure effect, energy consumption effect, and steel production effec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eel production effect is the major factor which is responsible for the rise in CO2 emissions; whereas the energy consumption effect contributes most to the reduction in CO2 emissions. And the emission factor effect makes a weak nega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increase of CO2 emissions. To find out the detailed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nge in energy consumption or steel production and change in CO2 emissions, the correlation equations are also proposed.  相似文献   

13.
同时考虑钢铁生产过程中资源消耗、产品生产和污染物排放等问题,构造了一张能源—环境负荷投入产出表.应用物质平衡理论,建立了钢铁企业产品生产过程和能量转换过程数学模型;给出了工序能耗、产品能值和吨钢能耗表达式,以及工序、产品和吨钢环境负荷计算公式;分析了影响上述指标的各种因素,以及能流、物流和污染物流三者间的相互关系;总结了20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吨钢能耗和环境负荷的变化与进步.  相似文献   

14.
炼铁系统的能源消耗占钢铁联合企业总能耗的60%以上,提高炼铁系统的能源效率已成为解决钢铁工业这些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主要从炼铁系统物质流和能量流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炼铁系统(包括烧结和高炉)的资源和能源消耗情况,并以唐钢南区炼铁系统为例,计算了其炼铁系统由含碳能源引起的CO2排放量。  相似文献   

15.
钢铁生产流程中物流对能耗和铁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钟武  戴铁军 《钢铁》2005,40(4):1-7
提出了钢铁生产流程的基准物流图,分析了偏离基准物流图的各股物流对吨材能耗和吨材铁耗的影响。以唐钢年均生产数据为例,分析了钢铁生产流程的物流对能耗和铁耗的影响。向中间工序输入废钢,可同时使吨材能耗和吨材铁耗降低;流程中途向外界输出含铁物料,可同时使吨材能耗和吨材铁耗上升;含铁物料在某一工序内部循环,或在工序之间循环,不影响吨材铁耗,但会使吨材能耗上升。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挖掘邢钢节能潜力,以e-p分析法为理论基础,建立了适合邢钢的能耗瓶颈诊断模型.应用能耗瓶颈诊断模型,通过分解吨钢综合能耗为能耗强度与产品结构系数,分析了总生产流程、各生产区域和各工序的能耗瓶颈,确定了影响吨钢综合能耗的因素,指出了下一步邢钢的节能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17.
首钢京唐钢铁公司绿色低碳钢铁生产流程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宏强  张福明  刘思雨  付建勋 《钢铁》2016,51(12):80-88
 中国钢铁行业面临着资源能源短缺、市场盈利下降和生态环境制约三个方面的压力与挑战,在低碳循环经济成为当前社会发展主趋势的情况下,钢铁企业需要向低碳、绿色生产的方向转型升级。以京唐钢铁公司2015年上半年的生产调研为基础,计算京唐钢铁公司生产过程的能耗、CO2排放情况,并对钢铁生产过程能量流运行、废弃物处理与能源转换情况进行分析,为其他钢铁企业减少CO2排放、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供一个参照。研究表明,京唐钢铁公司吨钢综合能耗为604.5 kg,吨钢CO2排放为2.165 t,与产品结构相类似的宝钢和武钢相比,能耗水平位于行业先进水平;基于钢铁生产的能量流分析表明,京唐钢铁公司通过采用干熄焦发电、煤气干法除尘、TRT余压发电等先进技术,实现吨钢余热余能回收136.26 kg,余热余能回收率为48.3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89%;京唐钢铁公司基于循环理念,建立高效的煤气-电能转换中心和余热蒸汽回收利用中心,基本实现了煤气资源、固体废弃物资源、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废水零排放,生产过程中SO2、NO2、粉尘的全面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8.
The influence of the production parameters on greenhouse-gas emissions in ferrous metallurgy is demonstrated. Relevant factors include change in plant output, product range, the technology for steel smelting and casting, and the composition in ingot casting. The replacement of open-hearth technology by converters will reduce carbon-dioxide emissions an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n steel production only if continuous casting is introduced and the hot-metal consumption in converter smelting is reduced.  相似文献   

19.
从炼铁新技术及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介绍了烧结球团提质降耗新技术、焦炭在高炉内行为解析研究、高炉喷吹清洁燃料技术、高炉长寿技术、高炉炼铁数据建模技术以及冶金尘泥再处理技术。从基础研究出发,提出了目前最具有潜力的炼铁新技术;然后在国家碳中和战略的大背景下,综述了目前国际上的非高炉炼铁技术研究进展,为我国低碳炼铁发展提供依据;最后从最新微观研究手段出发,介绍了目前炼铁研究领域在微观尺度的研究进展,多尺度综合调控研究高炉炼铁过程机理,为未来低碳炼铁发展方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