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介绍了氨基离子液体在固定CO2、有机合成、煤化工等方面的应用,阐述了CO2在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中的溶解机理。指出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利用离子液体固定和转化二氧化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近几十年来离子液体作为吸收剂、催化剂或助剂固定/ 转化CO2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并阐述了CO2在离子液体中高溶度机制.系统分析了传统离子液体(如咪唑盐型、磺酸盐型、铵盐型、吡咯烷盐型离子液体)和任务专一型离子液体对CO2的吸收性能,评价了CO2与环氧化物、炔丙基醇和胺在离子液体中转化时的诸多优点,并指明了离子液体固定/转化CO2的今后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3.
离子液体固定CO2及其转化利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新型绿色溶剂离子液体在CO2固定和转化利用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根据离子液体的结构特征和CO2的固定机理,离子液体固定CO2可以分为常规离子液体固定、功能化离子液体固定和离子液体固定转化.常规离子液体固定CO2为物理作用过程,功能化离子液体固定CO2为化学作用过程,而离子液体固定转化CO2的过程在固定CO2的同时又实现了CO2从工业废气直接到有用化学品的转变.因此,设计合成高效的功能化离子液体来实现CO2的固定转化一体化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离子液体对二氧化碳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可以实现二氧化碳的固定与转化。超临界二氧化碳可以从离子液体/有机物体系中选择性萃取有机物,避免相间的交叉污染,实现离子液体的回收。从CO2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实验测定方法、CO2/离子液体二元体系高压相平衡测定、SC-CO2/离子液体/有机物的三元体系相平衡研究以及模型预测四个方面介绍了CO2/离子液体体系相平衡研究的最近进展,分析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应用化工》2015,(9):1639-1642
采用自制的功能离子液体1-2-胺乙基丁基咪唑溴盐([NH2ebim]Br)、1-2-胺乙基甲基咪唑溴盐([NH2emim]Br)的水溶液作为吸收剂,进行吸收CO2的研究。考察了不同浓度的功能离子液体水溶液吸收CO2的吸收速率,温度对CO2的吸收速率的影响,不同功能离子液体水溶液对吸收速率的影响,以及吸收剂的再生效率,并探讨了功能离子液体水溶液吸收CO2的机理。结果表明,功能离子液体水溶液实现了对CO2的化学吸收,吸收速率随着功能离子液体浓度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功能离子液体阳离子碳链长短对水溶液吸收CO2的速率影响不显著。实验中每摩尔功能离子液体吸收的CO2大于0.5 mol,其反应机理被提出。  相似文献   

6.
《应用化工》2022,(9):1639-1642
采用自制的功能离子液体1-2-胺乙基丁基咪唑溴盐([NH2ebim]Br)、1-2-胺乙基甲基咪唑溴盐([NH2emim]Br)的水溶液作为吸收剂,进行吸收CO2的研究。考察了不同浓度的功能离子液体水溶液吸收CO2的吸收速率,温度对CO2的吸收速率的影响,不同功能离子液体水溶液对吸收速率的影响,以及吸收剂的再生效率,并探讨了功能离子液体水溶液吸收CO2的机理。结果表明,功能离子液体水溶液实现了对CO2的化学吸收,吸收速率随着功能离子液体浓度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功能离子液体阳离子碳链长短对水溶液吸收CO2的速率影响不显著。实验中每摩尔功能离子液体吸收的CO2大于0.5 mol,其反应机理被提出。  相似文献   

7.
离子液体固定化利用CO2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近几十年来离子液体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阐述了CO2在离子液体中高溶度机制,对CO2在离子液体中吸收的原子力场进行了计算机模拟预测.评述分析了离子液体作为吸收剂或助剂或催化荆,在有机反应、催化反应,电化学反应、支撑液膜中固定化利用CO2时,与传统吸收剂和没有离子液体的催化体系相比具有诸多优点,并对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并对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丁靖  熊焰  虞大红 《化工进展》2012,31(4):732-741
CO2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是离子液体捕集CO2过程的关键数据,而溶解度的准确数据来源有两个:实验测定和模型化方法。本文介绍了测压法、称重法、测压称重联用法、CO2流量法、静态法和色谱法等6类实验测定方法,同时根据各种模型中离子液体“分子模型”的不同分类概述了近年来CO2在离子液体中溶解度模型化方法的研究进展,评述了各种模型应用于离子液体体系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离子液体吸收CO2的研究状况,重点分析了离子液体-水复配溶液和离子液体-有机胺复配溶液吸收分离CO2的特点及其机理,讨论了温度、压力、配比、特殊基团等相关影响因素对脱碳过程的影响。对尚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并对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以离子液体[APMIM]Br水溶液吸收-生成水合物捕获CO2工艺流程,并利用CO2在该离子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数据和在其中生成CO2水合物的相平衡实验数据进行物料衡算. 考察了水含量、压力和液气流量比对气体吸收-水合物生成的CO2双重捕获效果的影响,对比了气体水合物与离子液体水溶液捕获CO2的能力. 结果表明,在较高压力和水含量条件下,水合物捕获CO2的效应强于离子液体溶液;较低压力下离子液体溶液吸收CO2起主要作用. 与纯水合物法相比,双捕获工艺具有一定优势,且突破了单纯水合物脱碳的压力和CO2含量要求高的局限性. 当原料气中CO2低于65%(j)时,系统的脱碳效率低于40%,对于CO2含量较低的气体,其CO2的脱除性能回归至单纯离子液体溶液体系.  相似文献   

11.
Due to their negligible volatility,reasonable thermal stability,strong dissolubility,wide liquid range and tunability of structure and property,ionic liquids have been regarded as emerging candidate reagents for CO2 cap-ture from industries gases.In this review,the research progresses in CO2 capture using conventional ionic liquids,functionalized ionic liquids,supported ionic-liquids membranes,polymerized ionic liquids and mixtures of ionic liquids with some molecular solvents were investigated and reviewed.Discussion of relevant research fields was presented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s wer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2.
功能化离子液体用于CO2吸收和分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离子液体的结构具有高度可调性,可通过改变阴阳离子的结构改变其物理、化学性能,实现离子液体的功能化。功能化离子液体可用于分离、电化学、催化剂、有机合成等方面,已成为离子液体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含氟、含氨基和其它极性基团的功能化离子液体吸收CO2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功能化离子液体支撑液膜分离CO2的研究,指出了今后研究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刘维伟  胡松  陈文  向军  孙路石  苏胜 《化工学报》2012,63(1):139-145
合成了两种传统型离子液体[bmim]BF4和[emim]BF4及含有胺基和羟基的功能型离子液体[NH2P-mim]Br、[NH2-e-mim]BF4、[OH-e-mim]Br,并对合成的离子液体进行IR和1H NMR表征。常温常压条件下,对所合成的离子液体开展CO2吸收性能实验,发现胺基改性离子液体[NH2P-mim]Br、[NH2-e-mim]BF4和羟基改性离子液体[OH-e-mim]Br的CO2饱和吸收量分别是常规离子液体的3~9倍和1~2倍,且含有乙基官能团的离子液体吸收平衡时间普遍较短。最终探讨了温度、CO2分压等对功能型离子液体吸收CO2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陈颖  赵越超  梁宏宝  张宏宇 《陕西化工》2014,(3):531-534,538
综述了近年来乙醇胺、二乙醇胺、哌嗪、碳酸酐酶以及离子液体与N-甲基二乙醇胺的混合溶液用于CO2吸收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混合溶液的吸收机理和CO2吸收的动力学;讨论了混合溶液组成、体系温度、压力等对吸收性能的影响;并对该法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现代二氧化碳吸收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现代二氧化碳吸收工艺研究进展,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现有的二氧化碳吸收方法,包括物理吸收法、膜吸收法、化学吸收法、离子液体法、电化学法和O2/CO2燃烧法,简要介绍了各种吸收方法的特点及所做研究,重点讨论了工业应用较广的化学吸收法,分析了离子液体法与其他有机溶剂比较的优缺点,并对新工艺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刘佳佳  付雪  许映杰 《化工学报》2020,71(1):138-147
离子液体(ILs)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溶剂在吸收和分离一氧化碳(CO)方面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异性和潜在的应用价值。对近年来ILs参与CO吸收分离的研究工作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常规ILs、阴离子功能化ILs、ILs/Cu (Ⅰ)盐和ILs支撑液膜。重点论述了CO在ILs中的溶解度及对其他气体的选择性,并与ILs吸收分离二氧化碳(CO2)性能进行了比较;着重讨论了阴阳离子种类、取代基类型、温度、压力等因素对ILs吸收分离CO性能的影响,并介绍了ILs吸收CO的机理。最后,对设计合成新型功能化ILs应用于高效吸收分离CO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离子液体(ILs)作为环境友好型溶剂,在吸收SO2方面具有一般脱硫剂无法比拟的优势。离子液体脱硫技术已经呈现出从基础研究到工业应用的趋势。从基础研究和应用形式两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实验、量子化学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对脱硫离子液体的选择和吸收机理的探索,以及离子液体循环吸收、聚合、负载和膜接触器等几种脱硫应用形式,并对该技术的进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有机碳酸酯是一类重要的化工原料,常被用在药物合成、绿色添加剂、锂电池电解液以及合成聚碳酸酯等领域,碳酸酯的合成是实现CO2碳资源化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固载化离子液体兼具均相催化剂的高活性和固相催化剂易于分离和回收等特点,在碳酸酯合成反应中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综述用于合成碳酸酯的固载化离子液体催化剂固载技术研究进展,总...  相似文献   

19.
受亲水有机胺与CO2进行化学反应的启发,将胺功能基团能引入到咪唑环上,合成含胺功能基团的离子液体.本研究以四个亚甲基为连接基,合成含胺功能基团的Gemini咪唑离子液体1,4一二(溴化3-乙胺基咪唑)丁烷,所合成的物质经红外、核磁共振氢谱表征确为目标产物.进行了简单的吸收实验,其对CO2的吸收比物理吸收高很多,可与CO...  相似文献   

20.
离子液体在萃取分离中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卫星  姜红波  张来新 《应用化工》2010,39(7):1079-1083,1086
阐述了离子液体在萃取分离中的应用进展。重点介绍了离子液体在萃取分离有机物、金属离子和生物分子方面的应用研究,并对离子液体与超临界CO2相结合的萃取分离方法的研究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