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分布式水文模型SWMM(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作为研究手段,选取西安地铁四号线航天城车辆基地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的下垫面情况和管网情况建立了SWMM模型,采用Morris筛选法进行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对模型的敏感性参数进行率定.利用芝加哥雨型及西安市地区暴雨公式,合成不同重现期...  相似文献   

2.
基于SWMM模型的城市工业园区低影响开发效果模拟与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重庆市渝北区花朝工业园为研究对象,分别设计单一生物滞留池、渗透性路面、绿色屋顶控制方案以及生物滞留池-渗透性路面-绿色屋顶组合式方案,构建SWMM模型模拟不同方案对研究区域的径流、洪峰削减影响效果。模拟结果表明,LID措施的径流削减效果在重现期为2年、10年时更显著;单一方案中渗透性路面的径流控制效果与洪峰削减效果更显著;组合式方案的径流控制效果优于单一方案的和值,表明彼此间相互产生正影响。组合式方案的洪峰削减效果低于单一方案的和值,表明彼此间相互产生负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缓解西北地区地铁停车场雨水利用不充分问题,实现地铁停车场园区雨水的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回收利用.以西安市鱼化寨地铁停车场为研究对象,基于暴雨洪水管理软件SWMM构建模型,模拟分析海绵城市理念下利用LID设施进行改造与传统模式开发条件下雨水径流变化以及污染物负荷控制效果.结果 表明对比改造之前,海绵城...  相似文献   

4.
针对城市内涝及非点源污染问题,从海绵城市建设的角度出发,以银川市金凤区作为研究区域,采用SWMM建立雨洪模型,选取设计雨峰系数为0.4的5种降雨重现期和降雨重现期为0.5 a的4种雨峰系数共9场降雨,评估研究区在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组合透水铺装及雨水花园组合透水铺装5种LID方案下对径流及4种污染物的控制效果。模拟结果表明:随着重现期的增大,5种方案的径流控制率及污染物负荷削减率均有所减小;下凹式绿地组合透水铺装方案的削减效果最为显著,重现期为0.5~5 a时,该方案径流控制率均大于65%,污染物负荷削减率均大于45%;重现期为10 a时,径流控制率及TSS、COD、TP与TN负荷削减率分别为61.38%、42.86%、58.23%、44.03%和55.95%;重现期为0.5 a时,随着雨峰系数的增大,5种LID方案的径流控制率及污染物负荷削减率的变化均不明显。LID方案对中小重现期降雨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但因组合方案各措施间受到相互作用及不透水面积等因素的影响,并未达到“1+1>2”的叠加效应,最优方案还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以青岛市城区某小区为例,研究了低影响开发(LID)布设下区域雨洪控制效果。基于SWMM和GIS构建区域概化模型,对比分析了现状模式及布设生物滞留网格、绿色屋顶、透水铺装和3种LID设施组合布设方案下,研究区不同重现期水文与水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相同降雨重现期下,LID设施单独布设时,绿色屋顶对洪峰流量削减效果最好,透水铺装对径流系数削减效果最佳、降雨控制率最高;LID设施组合布设方案优于单独布设方案,且降雨重现期越小,LID设施控制效果越好;LID设施单独布设和3种LID设施组合布设方案下污染物削减能力由强到弱为LID设施组合绿色屋顶透水铺装生物滞留网格。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城市的不透水面积,导致很多城市尤其是南方城市在夏季汛期容易出现内涝灾害.为有效降低我国南方城市内涝灾害的负面影响,依托广东省某市的中央公园区域水环境治理项目,基于SWMM模型对区域降雨情况展开分析,对比包括下凹式绿地、透水路面、绿色屋顶和LID组合3种方案对降减小区域洪峰总量的应用效果.结果表...  相似文献   

7.
选择山东营丘镇区为研究对象,运用SWMM软件结合镇区地形地势和土地利用现状对研究区域进行合理概化,参考潍坊市暴雨强度公式设计降雨模型,完成对确定及不确定性参数的设定,并基于径流系数法对不确定性参数进行校准,最后利用多场降雨对校准后的理想解集进行稳定性验证。同时,结合研究区所布设的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蓄集利用系统,完成对其低影响开发(LID)措施参数的设定,最终实现对研究区在不同重现期(1a、3a、10a)下有无LID设施时的水量及水质情况的模拟。结果表明,LID措施对径流总量、径流系数、峰现时间、峰值流量和TSS排放负荷等方面的控制效果显著,且LID措施在重现期较小的降雨情景中对地表径流的滞纳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许道坤  吕伟娅 《给水排水》2012,38(1):145-148
屋顶绿化技术是实现城市低影响开发的有效手段之一。其植物层和土壤层可对屋顶起到隔热节能、蓄水减排和消除屋顶径流污染物质的作用,改善建筑环境。在土地稀少的城市中,屋顶绿化独特的种植场所不占用城市土地资源,增加了城市绿化率,并且减缓了城市热岛效应,提高了屋顶雨水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内外海绵城市、海绵机场建设理论与成效,探讨了海绵机场建设的原则和目标,针对我国不同分区的实际情况设计了适宜不同地区机场的低影响开发(LID)设施,并以某机场为例,基于SWMM模型验证LID设施的雨洪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建设LID设施后,机场径流总量削减率和峰值流量削减率最大分别为74.0%、51.0%,峰现时间最多延迟16 min;机场飞行区在增设LID设施后溢流节点数减少13.1%,超载管段数量减少20.4%;机场停车场在增设LID设施后溢流节点数减少了6.3%,超载管段数量减少了10.0%;管段最大积水深度减幅为68%,最大流量减幅达63%。机场规划建设LID设施对雨水径流、峰值流量控制效果显著,降低了机场雨水管网系统排水压力的同时,对机场防洪排涝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低影响开发的措施体系构建及其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是一种采用源头控制理念实现雨水控制与利用的新型雨洪管理方法。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归纳总结,构建出基于雨水控制利用方式和雨水控制利用阶段两类不同层面下的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体系,并针对绿色屋顶、雨水花园及人工湿地等设施进行了雨洪控制利用效果分析,以期为低影响开发建设中的相关措施应用与普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城市雨水径流污染及LID控制效果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WMM(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模型对城市雨水经流及水质进行模拟,分析不同降雨条件下,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控制措施对城市雨水径流及污染物的削减效果。结果发现:LID控制措施对城市雨水径流量、污染物总负荷以及径流峰值均有明显削减作用,对径流峰现时间有延迟作用;雨水径流量、污染物总负荷以及径流峰值的削减率随雨峰系数的增大呈先增大、后较小的变化趋势,随重现期的增大而减小;峰现时间的延迟效果与雨峰系数和重现期均呈负相关;相对雨峰系数,重现期对雨水径流量、污染物负荷的削减率、径流峰值以及峰现时间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2.
南京市鼓楼区LID空间配置与雨洪调控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低影响开发(LID)能够实现源头径流控制,已成为缓解城市内涝的重要策略。以南京市鼓楼区为例,运用GIS和SWMM模型构建LID的空间配置方案,并在城市尺度上模拟分析5个降雨事件下LID组合方案的雨洪调控效应,最后基于费效比方法定量评价成本效益。结果表明:研究区LID的适建面积占总面积的16. 33%,其结果可为LID规划建设所参考; LID建设后地表径流系数平均可减少0. 26,但随降雨重现期的增加径流削减率总体呈递减趋势; LID的雨洪调控效应受诸多降雨特征及LID自身属性特性的多重交互影响;屋顶绿化+透水铺装组合的成本效益最好,包含生物滞留池的方案成本效益相对偏低,综合来看屋顶绿化+透水铺装+生物滞留池+植草沟方案建设潜力最大。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尺度上LID的空间规划、海绵城市建设和城市雨洪管理提供决策参考和案例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系统识别危险废物填埋场项目建设可能对区域地下水环境造成的影响,结合黄土丘陵区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特征,建立基于包气带污染物垂向迁移模拟的数值模型方法。从拟建危险废物填埋场工程布局及可能的污染风险识别出发,设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要素及情景,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和预测分析。影响预测结果表明:在填埋区防渗层事故破损出现泄漏的情景下,随渗滤液进入土壤环境的铅、镍污染物穿透包气带需18~19 a,事故情景下污染物渗漏不会影响区域地下水环境。在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对填埋场区采取有效防渗措施,并完善填埋场防渗系统的渗漏破损检测系统建设的前提下,该选址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可行。  相似文献   

14.
低影响开发措施为一类较为有效的城市雨洪管理方法,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应用较为广泛。为评估其水文效应,以深圳民治河流域为研究区域,构建SWMM城市雨洪模型,设计3种LID措施方案,分别计算不同重现期降雨情形下3种LID措施实施前后的径流过程。结果表明:透水铺装和下凹式绿地等LID措施均对峰现时间有一定的延迟作用,对洪峰流量和径流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削减效果,且洪峰流量和径流量的削减率均随着降雨重现期增大而减少,透水铺装和下凹式绿地两者的组合实施可以更好地发挥控制径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由于目前山洪灾害风险分析计算的方法大多来源于丰富的水文资料和山洪资料,不太适用于资料匮乏的北方山丘区,为此提出了适合资料匮乏地区山洪灾害风险图的计算及划分方法,旨在供我国北方资料匮乏地区的山洪灾害的风险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16.
Low impact development (LID) systems have potential to make urban cities more sustainable and resilient, particularly under challenging climate conditions. To quantify performance capabilities, modeling results for an array of combinations of LIDs are described using PCSWMM at lot-level to examine performance of individual LIDs on volume and peak flow reductions. Among the four LIDs studied: rain barrel (RB), vegetative swale (VS), bioretention cell (BC), and permeable pavement (PP), PP at lot-level demonstrated the best capability for reducing surface runoff volumes and peak runoff rates under historical weather conditions, while BC showed similar capability for reduction of runoff volumes but minimal peak flow reduction. With PP as the controlling method at lot-level, the maximum percentage reduction of runoff volume for a 2-year storm is 58% whereas for a 100-year storm, the runoff volume reduction is 20%. These results mean the extent of flooding that may arise from the 100-year storm is reduced, but not eliminated. Effectively, the 100-year storm volumes with LID are devolved to have flooding equivalent to a 25-year storm. Under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performance for all LIDs declined at various levels, where BC was the most resilient LID for a climate change scenario, such that projected 2-year or 5-year storms with climate change will have its impact devolved with LID in place, to result in similar volumes and peaks without LID under historical conditions. Furthermore, even with an assembly of lot-level LIDs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community, there is not attenuation to substantial degrees of flooding for major events, but there can be effective control for water quantity for small (2- to 5-years in particular) storm events.  相似文献   

17.
传统治涝理念下的治涝方法已无法根除严重的城市内涝,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LID)成为解决目前内涝问题的重点研究方向。以旧城区LID改造前后内涝问题为研究对象,建立城区层次的内涝模型,模拟在不同重现期降雨下的内涝情景,从多角度分析不同降雨和不同区域的内涝变化及差异。结果表明:LID措施整体上可有效缩减城区内涝面积,但对局部过密建筑区治涝效果差。可有效消除小重现期降雨下的内涝问题,但对大降雨致涝问题改善效果较差;不同排涝设施的联用可有效缓解内涝。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延安黄土丘陵沟壑区实地调查, 并结合当地水文资料及土地利用现状计算了典型沟道水资源量。结果 表明: 沟道地具有富集降水的能力, 有利于发展雨水集流工程; 同时, 雨季沟道中产生较多地表径流, 易造成水害。 因此, 在沟道中合理规划排蓄水工程, 是调控水资源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