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照金煤矿综放工作面瓦斯治理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有效解决综放工作面回风隅角瓦斯长期超限问题,照金煤矿采取了风障导风、矿用瓦斯自动引排系统、回风隅角插管抽放、高低位钻孔抽放等一系列瓦斯治理技术.经过对比分析:风障导风效果有限,可靠性差;矿用瓦斯自动引排系统将回风隅角最大瓦斯体积分数由2.85%降低到1.92%,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瓦斯超限问题;回风隅角插管、高低位钻孔抽放瓦斯的最高体积分数分别达到12%和25%,大幅降低了采空区瓦斯积聚量.结果表明:采用高低位钻孔抽放技术,配合风障导风,回风隅角瓦斯体积分数可控制在0.8%以下,彻底解决了回风隅角瓦斯超限问题,确保了回采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
高瓦斯矿井采面回采过程中,在采面落煤及采空区瓦斯的涌入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工作面上隅角瓦斯常处于超限状态,为有效解决上隅角瓦斯积聚导致超限难题,以3305工作面为研究对象,从上隅角瓦斯超限原因分析入手,通过在上隅角实施插管抽采抽采工艺,调整插管方式,倾斜吊挂风障和安设隔板密闭等综合治理措施,使正常生产情况下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始终保持在0.5%以下,证明了此瓦斯综合治理技术能有效降低上隅角附近的瓦斯浓度。  相似文献   

3.
综采工作面上隅角容易发生瓦斯积聚甚至超限现象,严重威胁了工作面的安全和高效回采,通过对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来源和积聚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上隅角瓦斯治理措施。余吾煤业S2107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实践表明,采用采空区埋管抽采、上隅角插管抽采、挂风障与伸缩风筒等措施能有效地解决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寸草塔二矿上隅角瓦斯超限的问题,通过分析研究偏"Y"型通风方式下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超限的原因及瓦斯运移规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超限的具体方法、措施,有效地解决了寸草塔二矿上隅角瓦斯积聚及超限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神州煤业8103综采工作面“U”型通风上隅角瓦斯易积聚、易超限等问题,通过分析上隅角瓦斯超限的原因,采用采空区低负压大流量埋管抽放、采空区顶板千米定向高位钻孔抽采、上隅角插管、导风筒抽放及安装挡风帘等综合治理措施。通过实践,8103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T0)由初采时的1.5%左右降至0.3%左右,回风流瓦斯浓度(T2)由最初的0.8%左右降至0.2%左右。结果表明,采取以上措施联合治理上隅角瓦斯效果良好,确保了“U”型通风综采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瓦斯煤层综采工作面上隅角与采空区瓦斯积聚问题,以腾晖煤业2-100工作面为研究对象,设计采用低位大直径钻孔抽采、上隅角插管抽采和高位钻孔抽采工艺对工作面进行瓦斯抽放。采用该工艺后,在2-100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积聚在上隅角与采空区的游离瓦斯得到有效释放,未出现回风流和上隅角瓦斯超限现象。  相似文献   

7.
任鹏 《煤》2024,(4):98-100
针对11302采煤工作面回采期间回风隅角瓦斯集聚、体积分数偏高问题,给采面安全回采造成较大制约,分析回风隅角瓦斯涌出来源为邻近层卸压瓦斯以及采空区瓦斯。为此,提出采用回风隅角插管、高位钻孔抽采方式进行瓦斯治理。结合现场条件,对插管及高位钻孔布置方案进行详细设计。工程应用后,回风隅角瓦斯集聚及体积分数偏高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回风隅角瓦斯体积分数控制在0.25%~0.43%,瓦斯集聚治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红岭煤矿14161综放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的原因,采取高位钻孔抽采、上隅角埋(插)管抽采、增加工作面风量、上巷插管抽采和水射流风机处理局部瓦斯积聚等瓦斯综合治理措施,彻底解决了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采取上述综合措施后,该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降低到0.4%以下,局部最高瓦斯浓度也降低到0.5%以下,工作面单产由原来的2200t提高到3100t,保证了工作面的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9.
对于综采工作面来说,上隅角最容易发生瓦斯积聚,造成瓦斯超限,严重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在对首山一矿己15-12050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成因进行归纳的基础上,利用高位斜角钻孔来治理上隅角瓦斯超限的问题。高位斜角钻孔预抽煤层顶板断裂带瓦斯对于治理上隅角瓦斯超限具有一定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宣东二号煤矿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宣东二号煤矿33207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经常超限的问题,采用了内错低位巷抽放上隅角瓦斯技术,在抽放口周围形成了空气幕墙,有效隔截了采空区瓦斯向上隅角的流动,上隅角的瓦斯超限次数和时间都大幅下降,回风巷瓦斯体积分数由原来的1.5%降低到了1.0%,综采工作面月产量增加了1.5万t。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采用高位钻孔向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进行瓦斯抽采,通过反馈的抽采效果对高位钻孔施工参数进行优化,最终合理地确定了高位钻孔的施工参数,试验区7个抽采钻孔瓦斯体积分数最高时达到98%,平均达到了45%以上,有效解决的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朱震  张俊凯 《中州煤炭》2020,(10):25-29,33
针对雨田煤矿W1103综采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上隅角容易出现瓦斯超限的问题,当增加工作面配风量,会增加采空区漏风量,造成上隅角瓦斯难以控制。上隅角区域的不充分冒落,也为瓦斯积聚提供了空间,在顶板预裂爆破时,会造成瓦斯超限问题。分析了工作面瓦斯来源,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以开采层为主、邻近层为辅;采用顶板预裂爆破、风障引风、本煤层瓦斯抽放、上隅角插管抽放等综合瓦斯治理技术,解决了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确保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神东矿区北部区低瓦斯矿井综采面上隅角瓦斯超限难题,保证综采工作面上隅角气体正常,采取多种形式瓦斯抽采治理技术,主要包含上隅角插管抽放、采空区密闭插管抽放和采空区钻孔埋管抽放工艺,瓦斯抽采率达到45%~64%,取得了很好的抽采效果,实现了对上隅角气体的有效管控。在抽采工艺应用过程中,优化了瓦斯抽放硐室设计,丰富了管路布置方式,同时配合采取辅助控制技术,工作面回采期间回风隅角瓦斯浓度显著降低,解决了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回风隅角瓦斯局部积聚超限的现场难题。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采空区瓦斯浓度,解决上隅角瓦斯超限的隐患,以顺和煤矿2402综采面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浅源高位钻孔配合插管抽采技术。借助FLUENT软件模拟计算了上隅角插管抽采、浅源高位钻孔配合插管抽采的采空区瓦斯质量浓度和流场分布的变化。模拟结果表明:相比于上隅角插管抽采,应用浅源高位钻孔配合插管抽采后,采空区瓦斯质量浓度仅为1.30%左右,且管道内瓦斯最大浓度高达39.24%。经在现场监测:采空区瓦斯浓度大幅度降低,从平均5.00%下降至1.42%,上隅角及工作面后方瓦斯积聚的问题得到很好地解决,确保工作面安全生产。因此,浅源高位钻孔配合插管抽采技术不仅解决了工作面瓦斯超限问题,实现了采空区瓦斯资源的高效抽采,且进一步完善了钻孔抽采工艺,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综采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方式时,上隅角容易发生瓦斯超限,影响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是工作面瓦斯治理的难点。以平安煤矿150502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对工作面瓦斯涌出特征进行分析,发现采空区瓦斯涌出导致上隅角瓦斯积聚,确定采用设置抽采巷道布置穿层钻孔及采空区插管抽采瓦斯治理的综合方案。现场实践表明,该方案能成功降低上隅角瓦斯积聚,保障了工作面安全回采,为其他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黄陵矿业集团公司一号煤矿209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上隅角瓦斯经常出现超限现象,严重威胁着安全生产。通过对上隅角瓦斯积聚原因分析和瓦斯治理实践,认为加挂风障只能作为临时措施,采空区埋管抽放可以解决上隅角瓦斯积聚问题。  相似文献   

17.
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容易发生瓦斯积聚或瞬间瓦斯超限,严重影响矿井的安全生产。通过对采煤工作面回风流瓦斯组成分析和上隅角瓦斯积聚成因的归纳,提出了综合治理上隅角瓦斯的方法。试验表明,采用风障法导风、均衡生产、合理配风与瓦斯抽放等综合治理措施治理上隅角瓦斯超限,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高瓦斯矿井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体积分数超限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采空区瓦斯分布规律、计算了采空区瓦斯体积分数场的瓦斯值,研究了一种关于采空区埋管—汇集舱的瓦斯抽采技术。青岗坪煤矿现场应用实践表明,有效地解决了该矿42102综放工作面的上隅角瓦斯体积分数超限问题,确保了矿井的安全高效回采。该技术为国内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抽采、矿井瓦斯防控与治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新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新疆焦煤一八九○煤矿为高瓦斯矿井,为解决该矿采用U型通风系统存在的3310采煤工作面巷道上隅角瓦斯积聚问题,采用卸压带抽采、上隅角插管、横川埋管抽采相互配合的模式治理瓦斯.瓦斯检测结果显示,3310工作面回风流瓦斯浓度为0.36%~0.67%,上隅角瓦斯未超限.  相似文献   

20.
针对霍尔辛赫公司3101工作面单U型通风改造带来的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通过对上隅角瓦斯涌出来源和造成上隅角瓦斯超限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开放式插管抽排的瓦斯治理方法。该方法不仅解决了3101工作面上隅角瓦斯多次超限的问题,也可对矿井高瓦斯区域回采工作面进行单U型通风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