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隧洞衬砌混凝土厚度相对较小,洞内环境气温稳定、变幅不大,一般认为由温度应力导致衬砌结构开裂的可能性较小,因此采取温控措施的重要性常被忽视。针对衬砌混凝土的裂缝预防问题,以河口村水库泄洪洞厚壁衬砌工程为例,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浇筑方式、浇筑温度等因素对衬砌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浇筑温度、采取通水冷却及表面保护措施可以达到温控防裂的目的,衬砌厚度越大,越应对衬砌混凝土温控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高寒地区由于年平均温度较低等原因,强约束区域混凝土温度峰值过高时容易开裂,因此高寒地区混凝土坝强约束区在低温季节或在高温季节浇筑需采取严格的浇筑温度控制措施以控制浇筑温度峰值。一些情况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能出现温度峰值没有得到较好控制的情况,这些坝体或坝块在运行期间的温控防裂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为此,以西部高寒地区某大型水电工程为例,采用有限元分析和监测数据进行坝体温度场重构和应力场分析,并对温度应力规律进行总结和分析,研究混凝土坝强约束区在浇筑温度难以得到控制情况下的温控防裂措施。结果表明,在浇筑温度明显超标的情况下,浇筑初期和越冬季节采取严格的保温措施和在蓄水前采取有效的裂缝修复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运行期温度裂缝的产生和扩展。通过采用以上温控措施后,该坝顺利通过了蓄水验收并成功蓄水,没有出现温度裂缝的发生和进一步扩展和渗漏情况。研究成果可为高寒地区混凝土温控防裂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以化子闸泵站工程为例,考虑冷却水温度、通水流量、水管间距、混凝土浇筑温度、保温层厚度以及后浇带宽度等因素,利用三维有限元计算程序,对泵站施工期的混凝土温度与应力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改变水管间距对混凝土冷却效果的影响较为明显;设置后浇带对温度应力有较大的释放;水管通水水温、混凝土浇筑温度与产生的拉应力呈现线性增长。水管通水流量超过一定值时泵站冷却效果不佳。保温措施能有效避免低温季节浇筑早期产生的表面裂缝。同时,选取优化温控方案对化子闸泵站施工期温度、应力场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温控措施优选合理,泵站内外温差、早期表面拉应力及后期内部拉应力均处于安全可靠范围,可为泵站工程安全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大孔口水闸底板平面尺寸大而厚度薄,属弹性地基上的薄板混凝土结构。受混凝土施工期水化热温升影响与地基约束影响,底板易形成贯穿性裂缝,因此需重视水闸底板温控防裂问题。本文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对某大孔口水闸底板在不同季节开始浇筑混凝土情况下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了仿真计算,并通过分析计算成果提出了推荐温控措施。结果表明:自然浇筑情况下,2月份与11月份起筑混凝土方案的底板应力可以满足温控防裂要求,但对5月和8月起浇混凝土方案,必须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才能满足温控防裂要求。此外,在水闸底板与上游铺盖和下游消力池底板的连接处设置分缝,对局部区域的应力集中问题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针对严寒地区混凝土温度控制与防裂措施要求高的情况,结合辽宁三湾水利枢纽工程混凝土施工,运用数值模拟软件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控设计标准及要求进行研究,得到了混凝土合理的浇筑层厚以及不同部位的温控标准,并介绍了工程具体的温控防裂措施。工程实践证明,对于采用温控防裂措施的混凝土施工基本达到了预期成效,未出现危害性的温度裂缝。  相似文献   

6.
南水北调东线万年闸泵站混凝土温控防裂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万年闸泵站是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首批开工建设的泵站枢纽工程,泵站主厂房(底板、流道层、水泵层、联轴层、电机层)是整个枢纽工程的关键部位,泵站底板及流道层混凝土温控防裂是突出的施工技术难题.在施工技术措施尚不十分完善和缺乏类似工程可借鉴经验的条件下,根据水电工程主厂房混凝土施工的经验和万年闸泵站工程的施工实际,对混凝土浇筑常规温控防裂措施加以改进和创新并成功应用在万年闸泵站底板、流道层混凝土浇筑中,取得了初步成果,为大型泵站混凝土浇筑温控防裂措施的完善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温度荷载是混凝土重力坝的一个主要荷载,它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大坝是否产生温度裂缝,进而影响着大坝的安全稳定运行。碾压混凝土坝由于胶凝材料用量少、混凝土温升较低,温控措施往往认为可以简化或者取消,但工程经验表明,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过程中温控措施仍必不可少。以福建省周宁电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为例,借助三维有限单元法,探讨了有无控温措施的区别,同时对浇筑温度和表面保温关键温控参数开展敏感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不采取温控措施不能满足温控要求,浇筑温度降低和适度表面保温可以起到较好的温控防裂作用。该工程的温控防裂方法和思路对类似工程的温控防裂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大坝浇筑过程中普遍存在裂缝现象,对于大坝温度应力的正确把握,合理的温控措施对指导混凝土施工意义重大。文章结合工程实例,选用不同的温控防裂措施,有限元分析坝体施工期温度场和徐变应力场,通过计算成果得出不同月份气温骤降的适宜温控措施,对于指导实际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大坝浇筑过程中普遍存在裂缝现象,对于大坝温度应力的正确把握,合理的温控措施对指导混凝土施工意义重大。文章结合工程实例,选用不同的温控防裂措施,利用ANSYS软件有限元分析坝体施工期温度场和徐变应力场,通过计算成果得出不同月份最合适的温控措施,对于指导实际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水工混凝土裂缝问题是涉及工程安全、质量的首要问题。新建睢宁二站工程,总结了已建工程实施的经验,并针对已建及周边在建泵站工程有裂缝出现的情况,分析原因,结合睢宁二站工程地质、气象条件、以及工程所在地施工特点,进行温控设计。针对温控对象中的重点——流道部分,根据睢宁二站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实施效果和成功经验,在选择原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对混凝土温控防裂措施加以优化。从实施效果的各项指标统计和分析表明,优化措施达到了预期成效。尤其流道部位混凝土,至今仍未发现危害性裂缝。  相似文献   

11.
徐州刘山北泵站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泵站结构形式复杂等因素而导致施工期容易开裂,采用埋置式冷却水管模型的三维有限元计算程序,对该泵站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期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针对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和泵站本身结构的复杂性,忽视采用温控措施将导致多个区域混凝土表面产生超抗拉强度的拉应力。通过尝试多种温控和结构优化调整综合措施,最终能将施工期拉应力降至抗拉强度以下以避免开裂。工程最终防裂效果理想,所采取措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某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地处寒冷地区,且其施工方式采取通仓浇筑,不分纵缝以及越冬长间歇式的施工方法,增加了该碾压混凝土坝温控和防裂难度。为了对该工程温控措施及效果作深入了解,选取挡水坝段为研究对象,采用3种方案进行三维有限元温控防裂仿真分析。通过3种方案结果的对比,总结出在坝体施工过程中采取保温及通冷却水管的温控措施对改善坝体温度分布、降低温度应力、防止坝体出现裂缝具有重要意义,结果对该工程及类似工程的结构设计和具体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3.
为寻求衬砌混凝土的有效温控防裂措施,结合某泄洪洞混凝土衬砌实际情况,在考虑了混凝土热力学参数随龄期变化、混凝土实际浇筑过程对温度应力影响的基础上,设计不同的温控方案,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对泄洪洞衬砌混凝土温度场、温度应力场进行了三维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衬砌混凝土浇筑完后第2天达到最高温度,第3天表面出现较大的拉应力,混凝...  相似文献   

14.
1999年,为三峡工程二期施工阶段由开挖为主转入混凝土浇筑高峰期的关键一年,面临混凝土浇筑强度高、进度紧、温控设计要求严、高温季节浇筑基础约束区混凝土和施工设备投产晚的严峻局面。长江委设计院对1999年高温季节浇筑大坝基础约束区混凝土进行了专题研究。通过对大坝温度应力仿真研究和夏季各种温控措施效果分析,提出了夏季浇筑基础约束区混凝土的综合温控防裂措施。通过三峡工程参建各方共同努力,全面实施综合温控防裂措施,达到了预期效果,避免了大坝基础约束区产生危害性贯穿裂缝,并为顺利完成混凝土年度计划和形象面貌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某大型水电站为金沙江流域重点水电开发工程,其引水发电系统工程隧洞衬砌混凝土工程量大,洞形、洞径、衬砌厚度、混凝土强度各异,高速水流对水道混凝土浇筑质量和温度控制水平要求高。通过对不同衬砌厚度、不同浇筑季节混凝土的施工工况及温控措施进行敏感性分析,通过温度观测以及对形成的裂缝进行观测,对采取相应工程技术措施后衬砌混凝土防裂效果进行评价,研究分析温控措施的适宜性,并提出衬砌混凝土温控防裂经验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混凝土现有防裂技术和温控措施的总结分析,从温度监测、施工过程、原材料优选、后期养护及配合比设计等角度,探究了产生温度裂缝的原因以及防控对策,可为水利工程混凝土浇筑及其温控裂缝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碾压混凝土坝温控措施相对简单、在温变幅度大等恶劣环境下温控防裂压力大的问题,为了提高碾压混凝土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提出适合大坝混凝土施工期的温控防裂措施,通过三维有限元建模,对某碾压混凝土拱坝的内部和表面温度应力仿真计算,分析了强约束区混凝土不同浇筑层厚和浇筑季节方案的可行性以及降低表面开裂风险的拆模时机。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提高浇筑层的厚度,会增加混凝土的最高温度;随着浇筑层厚由1.5 m提高至4.5 m,高温季节浇筑混凝土最大应力较低温季节浇筑混凝土分别提高了32.2%、25.8%和26.9%,薄层混凝土的最大应力增幅受浇筑季节的影响较厚层混凝土提高5.3%。相比于夏季浇筑的混凝土,秋季浇筑的混凝土最高温度和最大应力增幅受浇筑层厚的影响更为明显,峰值应力增幅约为4.8%~5.8%。在满足混凝土拆模强度和不通水条件下,早期拆模有利于降低混凝土温降引发的应力,降低开裂风险,对薄层混凝土表面混凝土抗裂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8.
泵站流道为大体积、变截面异型混凝土结构,在流道施工中最常见的缺陷就是混凝土裂缝,极易因温控措施不当引起,影响泵站质量和使用。结合宁波市镇海区姚江二通道(慈江)工程—澥浦闸站,对泵站流道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控技术进行简析,提出具体的温控措施。  相似文献   

19.
龙滩高RCC重力坝夏季不同浇筑温度的温控防裂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龙滩RCC重力坝的设计情况和施工组织计划,采用非均质层合单元的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大坝的施工及运行过程,计算夏季采用不同浇筑温度时典型溢流坝段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计算结果表明,当夏季浇筑温度为自然浇筑温度时,龙滩大坝出现贯穿性裂缝将在所难免;如果降低夏季的浇筑温度,可明显地降低混凝土的最高温升和拉应力;当浇筑温度控制在16℃左右时,基本能满足大坝的温控防裂要求,但坝体表面局部区域还得辅以表面保温为主的温控防裂措施。  相似文献   

20.
申来宾 《人民黄河》2006,28(8):62-64
对闸墩混凝土的温控和防裂进行了研究,指出闸墩混凝土温度裂缝影响因素主要有混凝土材料性能、气温骤降、闸墩尺寸、浇筑层厚度、浇筑温度、间歇时间、拆模后混凝土表面保护措施、浇筑仓面保护方式、通水冷却方式等。从控制温度、改善约束条件、增强混凝土抗裂性能等方面,提出了防止闸墩混凝土裂缝、减小温度应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