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砾岩成分、古流向、碎屑组成、重矿物、主量元素的系统分析方法,对准噶尔盆地南缘水西沟群进行物源分析。砾岩成分组合特征显示八道湾组和西山窑组沉积期,伊林哈比尔尕山、北天山和中天山北缘断裂一线为物源区。古流分析数据显示八道湾组和西山窑组古流以北东、西向为主,表明伊林哈比尔尕山应为其主物源区;三工河组古流向主要为南南西和南东向,表明当时博格达山和伊林哈比尔尕山并非物源区。盆地南缘西段和东段为基性岩浆岩的重矿物组合显示物源可能来自北天山。而中段存在中酸性岩浆岩-基性岩物源显示博格达山为物源区。  相似文献   

2.
根据准噶尔盆地南缘下中侏罗统水西沟群岩屑类型及其质量分数变化、重矿物成分的分析结果,综合判断准噶尔盆地南缘水西沟群的主要物源方向。水西沟群的重矿物组合分析结果显示.盆地南缘西段和东段为基性岩浆岩重矿物组合,物源可能来自北天山;中段存在中酸性岩浆岩-基性岩物源,物源区应为南部的博格达山。碎屑组成分析结果显示,伊林哈比尔尕山、博格达山、北天山、中天山北缘断裂一线为准噶尔盆地南缘下中侏罗统水西沟群提供了物源。水西沟群样品表明为被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和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盆地以稳定沉降为主,水平拉张作用较弱。因此,属弱伸展构造背景下的稳定坳陷型盆地.并非断陷盆地或前陆盆地。早中侏罗世水西沟期为潮湿、温暖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以湖泊、河流-沼泽相沉积为主.沉积环境并无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通过多种物源分析方法综合研究表明,准噶尔盆地南缘小泉沟群(T2-3x)物源区主要来自火山弧物缘区;盆地南缘东段重矿物组合特征表明,母岩为中酸性岩浆岩和中低级变质岩,物源区应为南部的博格达山。西段重矿物组合表明,物源区母岩应为中低级变质岩-中酸性岩浆岩和沉积岩,表明北天山隆起后曾一度成为研究区主物源。砾石成分分布表明石炭系主物源不是来自伊林哈比尔尕山,而是来自伊林哈比尔尕山以南至中天山地区;花岗质糜棱岩砾石表明位于中天山北缘韧性剪切带也可能为盆地另一物源区。总之,研究区在中-晚三叠世处于准平原化构造作用阶段,物源主要来自博格达山和伊林哈比尔尕山,但由于沉积区与物源区之间地形相差小,属于准平原环境。构造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或大陆弧区,沉积环境主要呈现为温暖-湿润环境下的湖泊沉积。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东部北三台地区的古地理背景,构造发展史,火山活动时期,古流向,薄片鉴定,重矿物分析等资料的研究,阐明了北三台地区侏罗系地层(头屯河组、齐古组)是一套以河流沉积为主的陆源碎屑岩系,为多物源区。  相似文献   

5.
根据砾岩成分、碎屑组成、主量元素及重矿物组合特征,探讨准噶尔盆地南缘苍房沟群物源特征及物源区。砾岩成分分析表明:伊林哈比尔尕山的石炭系地层是准噶尔南缘西段苍房沟群的主要物源区,而博格达山是准噶尔南缘东段前缘坳陷的物源区。砂岩骨架成分分析表明:北天山作为准噶尔南缘前陆坳陷主要物源区曾存在,但持续时间很短;博格达山北缘的石炭系柳树沟组岩层为准噶尔南缘东段前缘坳陷的主要物源。主量元素测定表明:下苍房沟群岩石样品以火山岩为主要物源区特征,其物源很有可能来自南部伊林哈比尔尕山中石炭系的火山岩;而上苍房沟群以混杂物源区为特征,表明早三叠世隆升的博格达山已成为其物源区。盆地南缘西段以低级变质岩和中酸性岩浆岩的重矿物组合为特征,表明北天山隆起是其主要物源区;东段以中酸性岩浆岩和中高级变质岩重矿物组合为特征,综合考虑其物源区应为南部的博格达山。  相似文献   

6.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非构造油气藏勘探前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准噶尔盆地第三 次资源评价认为,盆地侏罗系油气资源潜力大,侏罗系分布广泛,探明程度低。喜马拉雅运动以来,北天山向北逆冲活动逐渐加强,准噶尔盆地南缘发生急剧沉降,导致盆地向南掀斜,侏罗系表现为区域南倾的单斜形态。侏罗系与白垩系之间及中侏罗统的西山窑组与头屯河组之间是两个区域不整合,侏罗系发育着大型河流-三角洲体系、三角洲前缘相和河道砂体,为非构造油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详细论述了准噶尔盆地不同区带侏罗系非构造油气藏有利的勘探区域,对盆地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纪物源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研究区内各层段砂岩分区的类型、岩屑类型及含量变化、重矿物组合、砂岩百分含量、地震剖面上河道充填方向及地层倾角测井资料,综合判断准噶尔盆地车东斜坡区侏罗系各层段的主要物源方向、母岩类型及古水流方向。分析结果指出,下侏罗统八道河组-中侏罗统西山密组沉积期研究区以北部物源为主,母岩类型以基性喷出岩为主,变质岩次之,含少量中酸性喷出岩及沉积岩;中侏罗统头屯河组沉积期南部物源对研究区南部沉积区的控制作用加强,变质岩岩屑含量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8.
中侏罗统头屯河组为准噶尔盆地东部阜东斜坡最重要的勘探层系,探索储集砂体的物源方向和母岩性质对阜东斜坡头屯河组油气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碎屑组分、重矿物类型和组合特征、黏土矿物分区、砂体展布及古地貌特征分析,认为阜东斜坡中侏罗统头屯河组为多物源区沉积。头屯河组沉积时期总体存在2个相对独立的物源方向,分别是北东和南部物源。北东方向发育的火山岩母岩区及南部博格达山中、高级变质岩母岩区为主要物源区,北东方向物源供给逐渐减弱,南部物源供给逐渐增强,北三台经隆起有可能为研究区提供少量物源。  相似文献   

9.
二叠纪—三叠纪是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的关键时期,但对其构造演化的认识仍存在较多争议。以四棵树凹陷三叠系为研究对象,综合沉积环境、古流向、砾石成分、砂岩碎屑组分和碎屑锆石U-Pb年龄等,进行了物源分析,并探讨了准噶尔盆地南缘三叠纪的构造演化历史。综合分析认为,四棵树凹陷下三叠统上仓房沟群物源主要为北天山及中天山北缘造山带,南天山及中天山南缘为次要物源;而中—上三叠统小泉沟群物源则仅为北天山及中天山北缘。中—晚三叠世物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准噶尔盆地南缘发生了拗陷,导致沉积盆地沉降,四棵树凹陷开始形成,说明中—晚三叠世为准噶尔盆地南缘拗陷盆地演化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库车坳陷与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白垩系厚度、岩性组合和沉积相对比分析,认为由于早白垩世之前天山南部古地势高于北部,使得库车坳陷与准噶尔盆地南缘在以上3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进而明确了库车坳陷侏罗系各组厚度均小于准噶尔盆地南缘,以及早侏罗世沉积环境存在显著差异的成因机制。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天山南北古气候、构造古地理和古地形的差异,以及晚白垩世末期构造隆升与剥蚀作用,造成了库车坳陷与准噶尔盆地南缘白垩系沉积环境和厚度的差异,也造成了两者的储集层碎屑组分、埋藏方式、裂缝发育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在进一步厘定准噶尔盆地南缘深层岩相古地理特征和有利砂体展布范围的基础上,梳理天山南北前陆盆地深层储集层特征和控制因素的差异,认为勘探程度较低的准噶尔盆地南缘深层储集层受沉积相、地温梯度、埋藏方式、异常高压、次生溶蚀作用、构造缝等控制,指出了准噶尔盆地南缘深层有利储集层分布区。  相似文献   

11.
准噶尔盆地非常规油气资源分布特征及勘探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噶尔盆地非常规油气资源类型多,资源丰富,有油砂、煤层气、油页岩和页岩气等资源。它们主要环盆地周缘分布,油砂位于盆地西北缘断裂带上盘,分布于吐谷鲁群、齐古组及克拉玛依组砂岩中;煤层气分布于盆地南缘山前坳陷、准东隆起及北缘地区,储集层位为侏罗系西山窑组及八道湾组;油页岩主要沿盆地东南缘博格达山北缘呈弧形展布,储集层位为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气在南缘永丰凹陷可能具有较好的勘探潜力。建议加快准噶尔盆地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研究步伐,开展西北缘油砂和南缘油页岩环境评估和经济评价研究;加强煤层气的选区研究和前期测试工作,重视页岩气的资源评价和选区研究;三个泉凸起Lu6井西山窑组具有开展煤层气测试和南缘永丰凹陷xl井芦草沟组开展页岩气测试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准噶尔盆地石南油气田头屯河组成藏模式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位于准噶尔盆地腹部的石南油气田头屯河组为辫状河沉积,岩性主要为灰褐色岩屑砂岩和褐红色、灰黄色泥岩,砂岩沉积厚度7~26m,属中-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集层。油藏侧向为泥岩遮挡,构造低部位受油水界面控制。研究表明,断裂、不整合对侏罗系上部及白垩系油气运聚具有重要意义,白垩系与侏罗系及侏罗系头屯河组与西山窑组之间的两期不整合面为主要的油气运移通道,局部的正断层起着沟通油源与储集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准噶尔盆地永进地区侏罗系红层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准噶尔盆地永进地区侏罗系顶部发育一套以紫红色为主的砂泥岩沉积,根据岩心、粘土矿物组成、泥岩氧化物比值、化学蚀变指数等分析认为,红层是在半干旱半潮湿气候条件下,物源运移和沉积的同时被氧化所致的滨浅湖或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相正常沉积的岩石,遭受化学风化及风化淋滤作用较弱,不具备风化壳的特征。分析认为红层层位应为头屯河组。车莫古隆起的发育在中侏罗世后期表现为短期下沉、后又抬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准噶尔盆地南缘喜马拉雅运动期构造应力场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有限元法的 SSFM 应力场模拟软件,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喜马拉雅运动期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该期准噶尔盆地南缘整体处于压性环境,以压应力为主。最大主压应力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北天山及其山前,博格达山为低值区; 西段由南向北,应力值由大变小; 东段由博格达山向四周,应力值呈环状逐渐变大。最小主压应力迹线在西部呈北西西向带状分布,在东部呈弧状分布,这与断层走向及主构造线基本一致。通过应力场特征分析,探讨了准噶尔盆地南缘喜马拉雅运动期应力场形成的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15.
准噶尔盆地永1井侏罗系地层中存在几套地化特征完全不同的原油,油源分析认为其侏罗系西山窑组原油主要来自二叠系烃源岩、三工河组下部原油主要来自侏罗系烃源岩,而上部油砂的抽提物则具有上下2套原油的混合特征。侏罗系和二叠系是准噶尔盆地昌吉凹陷最主要的烃源岩,下二叠系烃源岩的主要生烃期在二叠纪末至侏罗纪早期,中二叠统烃源岩主要生烃期在三叠纪末期至早白垩纪,而侏罗系烃源岩的主要生烃期在第三纪以后。根据分析昌吉凹陷的构造演化后认为,西山窑组中的降解原油为侏罗纪末抬升剥蚀前形成的油藏,其正常原油油藏则在白垩系沉积后形成,而三工河组侏罗系原油则相对更晚形成。   相似文献   

16.
《油气地球物理》2019,(3):93-96
准噶尔盆地中部第四区块侏罗系断裂发育,且不同的构造部位断裂特征各不相同。构造演化表明,西山窑组沉积时期是早、中侏罗纪到晚侏罗纪应力转变的关键阶段,应力的转变造成了浅层断裂系统两期叠加的特征。断层不仅沟通了油源,而且不同的断砂配置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圈闭,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三塘湖盆地牛圈湖油田西山窑组油藏岩性横向变化快,沉积微相控藏明显的特点,基于油田上产急需精细沉积微相支持的现状,综合运用岩心、录井、测井、地震、岩石薄片等资料,对牛圈湖油田西山窑Ⅱ砂组沉积微相进行了精细研究。研究认为:牛圈湖油田西山窑Ⅱ砂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次为前辫状河三角洲亚相。研究区的南缘较陡,发育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及湖泊等沉积体系,在坡度较缓的北缘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直接入湖的沉积体系。通过地震资料、薄片鉴定及重矿物分析,认为储层砂体由南北物源控制,且东区具有以南部物源为主的特点,而并非前人认识的以北部物源为主。在东北、西北和南部划分出3个优势储层区,其可作为下一步勘探开发的目标区。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准噶尔盆地南缘冲断带深层储集层特征,在露头剖面观测基础上,结合录井、微量元素及重矿物资料,对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喀拉扎组沉积相标志、沉积相类型、物源方向、沉积相展布及沉积模式开展研究.研究区喀拉扎组主要发育冲积扇和辫状河三角洲2种沉积相,平面上发育3个大型沉积体系,自西至东分别是齐古断褶带中段的冲积扇—辫状河三角...  相似文献   

19.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简称“柴西地区”)发育下—中侏罗统烃源岩,油气勘探潜力较好。但目前对该地区下—中侏罗统的物质来源、古气候环境及沉积体系研究较为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油气勘探进程。通过露头、钻井、地震资料及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古水流、重矿物、砾石统计及碎屑组分分析,重建了柴西地区下—中侏罗统的物源、沉积体系及古气候环境。研究表明,柴西地区北段侏罗系沉积中心在盆地内部,古阿尔金山为其主要物源区;南段沉积中心位于现今阿尔金山前,接受来自古阿尔金山、昆仑山及盆地内部古隆起等多个源区的物源供给;下—中侏罗统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柴西地区早—中侏罗世整体以温暖、潮湿的古气候为主。柴西地区早—中侏罗世沉积具有近源堆积、相变快、多沉积中心的特点。早侏罗世发育多个相互分隔的小型断陷湖盆;中侏罗世盆地沉积范围扩张,形成规模较大的多沉积中心坳陷湖盆。  相似文献   

20.
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系整体气候炎热、干旱,受板块差异挤压的影响,周围山体继承性隆升,前渊坳陷不断发生迁移。构造作用控制物源区迁移,进一步分配了不同时期沉积体系的展布。通过大量野外露头、测-录井、岩心和分析化验资料,阐明了川西前陆盆地物源特征及沉积体系变迁,以塔里木盆地北缘现代沉积为启示,建立了川西前陆盆地沉积演化模式。结果表明:①这一时期,研究区主要发育2种类型沉积体系,分别为早侏罗世的冲积扇-河流-正常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和中-晚侏罗世的冲积扇-河流-浅水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②早侏罗世,前陆盆地的前渊坳陷位于米仓山山前,短轴方向的龙门山主体是研究区的主要物源区;中侏罗世,前陆盆地的前渊坳陷转移到大巴山山前,长轴方向的大巴山和短轴方向龙门山主体共同为研究区供源;晚侏罗世,前陆盆地的前渊坳陷再次转移到龙门山北段山前,长轴方向的龙门山北段和短轴方向龙门山主体共同为研究区供源;③证实了"长轴短轴共存,近源远源汇砂"的物源分布特征,建立了2种川西侏罗纪前陆盆地沉积演化模式,分别为早侏罗世的再生前陆盆地大盆深湖模式和中-晚侏罗世的再生前陆盆地大盆小湖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