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内陆干旱区平原绿洲地下水评价几个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以叶尔羌河平原绿洲为例,讨论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利用中的几个问题:即地下水资源的转化特点、动态变化的特点、自然利用的特点和评价不确定性的特点(可简称为转化性、动态性、有效性、不确定性)。对地下水的这些特点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定量,才能比较客观地评价新疆的地下水资源量和可开采量,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以保证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改善当前的地下水资源计算与评价的可靠程度差的状况。  相似文献   

2.
新疆叶尔羌河水能开发的生态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叶尔羌河山区水能开发的规模、开发条件和重点开发河段,重点工程选择进行了论述,并就叶尔羌河水能开发及重点工程的建设,对叶尔羌河下游沿河生态林和向塔里木河下放生态水以及绿洲灌区的生态环境影响和效益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3.
应用干旱区平原绿洲四水转化模型,对新疆叶尔羌河平原绿洲的水土资源不同利用情景的水资源转化和消耗进行模拟,研究地下水的适宜开采量和灌溉规模问题。结果表明:现状条件下,社会经济耗水量占总耗水量的53%~60%;如果维持灌溉地年耗水650 mm左右、非灌溉地300 mm左右,那么最大灌溉面积约为850万亩,适宜的地下水利用量约为10亿m3,对应的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49。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长江下游平原河网地区生态护岸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构建了生态护岸对河流生态系统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生态护岸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方式以及健康河流的特征,提出以水质状况、生物状况、水文特征、地貌特征和社会经济5个方面作为评价指标体系的准则层;采用频度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法,对现有关于生态护岸、河流生态系统评价等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筛选出18项关键指标;提出了指标赋分、生态护岸综合影响指数计算方法以及影响等级标准,可用于长江下游平原河网地区生态护岸建设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河西走廊生态格局演变跟踪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河西走廊区域生态特点以及水资源分布状况,将河西走廊分为祁连山水源涵养区、河西走廊绿洲区、内陆河尾闾湿地区、河西走廊荒漠区4个生态分区。综合运用RS和GIS技术,以1949年、1975年、2000年及2010年为评价节点,对河西走廊不同生态分区的结构组成及生态指标进行了跟踪评价,分析了河西走廊生态格局演变的主要特征。分析表明:1949年以后,河西走廊生态格局演变主要是以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以河流为纽带进行的。水资源在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流域上中下游之间重新进行分配,形成了人工绿洲与荒漠、天然绿洲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决定了生态格局演进的方向与进程。  相似文献   

6.
下坂地水利枢纽是《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的山区龙头水库工程。本文以叶尔羌河完成输送塔里木河生态水量为目标、以660万亩灌区需水为基础,通过流域内下坂地水库、平原水库、地下水库联合调度,建立数学模型,进行不同节点替代平原水库座数、不同时段蓄水量的优化比选;论证出下坂地水库替代16座平原水库与剩余24座平原水库联合调度的规则,可实现叶尔羌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确保流域经济社会与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巴州绿洲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定性分析了人类活动与平原水文过程,平原水文过程与相应绿洲生态环境,绿洲生态环境的变迁与相应气候之间内在的关系,从而提出了研究干旱区生态水文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考虑绿洲生态系统自身的特点、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以及数据可获取性等因素,构建了宁夏绿洲生态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和相对的分级标准,对现状年宁夏绿洲生态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现状年宁夏绿洲生态稳定性状况整体处于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9.
石羊河流域民勤县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民勤县各乡镇为主要生态安全评价单元,根据生态安全的目标,从资源生态环境压力(A1)、资源生态环境质量(A2)、资源生态环境保护整治能力(A3)3个方面构建民勤县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方法、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对民勤县生态安全进行评价,计算各评价单元上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结果表明:民勤绿洲内部虽然采取了人工造林、退耕还林和人工压沙等生态修复措施,但是受人口众多、耕地广泛、水资源严重不足、化肥使用和农膜使用强度较高等因素的影响,生态系统整体处于较不安全水平;绿洲边缘区和外围生态系统处于不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0.
摘要:通过对干旱区绿洲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干旱区绿洲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宜的生态结构和规模,研究绿洲的生态安全问题,必须首要考虑保持绿洲的基本生态稳定和平衡。进而从绿洲生态安全的科学内涵出发,提出了维护干旱区绿洲生态安全可以定义为维护适宜的绿洲规模、适宜的耕地面积、适宜的地下水位值3项指标的观点,以这3项适宜指标为基础计算的生态需水量符合绿洲的安全发展需要。同时指出适宜的绿洲规模不仅是指面积指标,也应反映绿洲植被盖度指标。最后,以民勤绿洲为研究区域,得出基于适宜绿洲规模的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生态需水量为1.27×108m3;基于适宜耕地面积的地下水入渗补给量为0.3234×108m3(此项值不计入总生态需水量之中,但要计算其值);基于适宜地下水位值的地下水位恢复的生态需水量(人工补给回灌量)为0.1892×108m3。基于生态安全的绿洲生态总需水量为1.46×108m3。不仅符合民勤绿洲的生态需水实际,而且对今后研究区生态恢复和治理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白银市水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影响白银市水生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子,为白银市水生态安全城市建设服务,同时为白银市水生态安全管理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基于模糊系统分析的方法对白银市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进行分析优化,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白银市水生态安全状况模糊综合评价,并对白银市各县区水生态安全状况分级。经模糊系统分析得到了影响白银市水生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子,模糊综合评价后得出了白银市各县区水生态安全状况排序。白银市水生态安全城市建设过程中,蒸发量、万元增加值用水量、污水处理达标率、GDP、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降雨量、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这几个指标对水生态安全的影响尤为突出,白银市各县区水生态安全状况发展不均衡,水生态安全城市建设还面临严峻挑战,应引起城建管理部门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绿洲水循环监测及评价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新疆为例,针对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平原绿洲水资源的运移、转化和消耗等水循环特点,以水资源科学管理,高效利用,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提出了加强绿洲水文研究、建立绿洲水循环监测系统及绿洲水资源利用评价系统的初步构想。监测评价系统能适时科学地诊断绿洲水循环过程及水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并及时有效地解决绿洲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衣干其水库是叶尔羌河中游灌区的一座平原灌注式水库,该水库引叶尔羌河河水,叶尔羌河是一条多泥沙河流,就衣干其水库运行40多年来发生的淤积过程及规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对和田河流域人工绿洲(和田河平原灌溉绿洲)和自然绿洲(下游绿色走廊)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兴建该工程具有较大的生态效益,可改善和田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山地生态安全是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之一.当前,人类在开发山地时破坏了山地生态系统,导致山地环境退化,不仅影响着山区人民的生存和发展,也对平原和低地构成了威胁,严重制约着山地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分析和评价山地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通过总结国内外关于生态安全及山地生态安全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山地生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分析了山地生态安全的评价体系,提出了山地生态安全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平原区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吉林省平原区内地下水资源面临的资源枯竭、生态功能退化、地质环境恶化等问题,以及地下水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地质环境系统间的联系状况,运用地下水功能评价有关理论,建立吉林省平原区地下水功能评价模型,分析评价研究区地下水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状况,掌握研究区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状况,为实现研究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态安全的干旱区绿洲生态需水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绿洲生态安全的科学内涵出发,提出用于维护干旱区绿洲生态安全的3项指标,即适宜的绿洲规模、适宜的耕地面积和适宜的地下水位值。同时指出适宜的绿洲规模不仅是指面积指标,也应反映绿洲植被盖度指标。以民勤绿洲为研究区域,计算得出基于适宜绿洲规模的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生态需水量为1.27×108m3;基于适宜耕地面积的地下水入渗补给量为0.3234×108m3;基于适宜地下水位值的地下水位恢复的生态需水量,即人工补给回灌量为0.1892×108m3;最后得出基于生态安全的绿洲生态总需水量为1.46×108m3。这可为今后研究区生态恢复和治理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平原水库安全评价中存在的忽略生态和可持续性问题,针对平原水库面积大、水深小、坝线长和基础处理差的特点,在健康功能分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安全、生态特征、可持续性和社会政治环境等因素构建了平原水库健康综合评价体系,指标体系包括围坝安全、水库社会效益、水库生态效应和状态持续性4类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利用模糊数学方法提高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的准确性,构建平原水库健康综合评价的多目标多层次模糊模型,克服了传统评价方法的主观随意性,系统分析各类指标的耦合影响,改进评判分析的不确定性。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方便、效果较好,可用于一般水库的健康评价。  相似文献   

19.
干旱区人工绿洲水土环境生态安全演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水土环境生态安全受多因素耦合影响而难以定量揭示的难题,为定量评估干旱区人工绿洲水土环境生态安全状态及其分异特征,以甘肃省景电一期灌区为研究对象,以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ress-state-response,PSR)为理论依据,提出了以3个要素18个指标所组成的水土环境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将源数据进行差分变换与岭回归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熵权法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了客观分析,同时引入物元分析理论,有效解决了评价指标之间的模糊性与不相容问题,通过构造水土环境生态安全评价的经典物元与节域物元,分析各指标对应评价等级的关联度,构建了基于PSR模型及物元分析的干旱区人工绿洲水土环境生态安全评判模型,并对1994年、2006年、2018年水土环境生态安全进行了定量化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1994年、2006年、2018年水土环境生态安全综合评判等级分别为Ⅳ级、Ⅲ级与Ⅱ级,水土环境整体表现出健康化发展,但是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一些潜在的风险正在逐步显现,土壤盐渍化进程的加剧对水土资源的威胁是研究区水土环境向良性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研究成果可为干旱区人工绿洲生态系统寻求生产需求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定量评估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状况,本研究首先应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大连市旅顺口区2000--2007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结果显示该区域人均生态赤字情况逐年加重,由2000年0.9511hm2增加到2007年1.1129hm2,其生态足迹已经严重超出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然后根据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计算结果,分别计算研究区8年的生态足迹指数、生态压力指数和生态协调度,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状况、生态安全状况及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性三个方面综合评价该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状况。确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安全等级。结果显示,旅顺口区生态安全等级为极不安全,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不协调,目前处于严重不可持续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