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堪萨斯州地下水超采问题比较突出,为加强超采地区的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堪萨斯州划定了地下水开采重点管控区。文章介绍了美国堪萨斯州地下水开采重点管控区设立的背景及基本情况,总结了划分标准、划定程序及采取的主要治理和管理措施等,以期为我国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和地下水管理与保护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地下水管理与保护工作,在制度建设、超采区治理、地下水动态监测、机井建设审批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创新。在分析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地下水双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重点在探索水位与水量关系上下功夫,加强地下水水位管理的监督和指导,切实解决我国地下水超采问题,通过加强地下水的管理与保护,发挥地下水战略储备和应急资源的本来属性。  相似文献   

3.
划定地下水禁限采区是开展地下水超采治理工作的关键举措,是地下水实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基础。针对目前禁限采区划定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地下水禁限采区概念及内涵特征、地下水禁限采区划分应考虑的关键因素,对比现有地下水禁限采区划分技术标准,提出地下水禁限采区划分建议标准和地下水禁限采区调整原则,以期为完善地下水禁限采区划分技术标准及实施地下水超采治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陵城区为深层承压水超采区,根据陵城区地下水超采现状及危害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以全面治理深层地下水超采为主要目标,采取建设工业供水水厂、地下水监测控制平台,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机井封填等多项措施,不断压减地下水超采量,根据德州市地下水监测系统的监测数据显示,陵城区地下水水位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由来已久,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给华北地区尤其是京津冀水资源安全带来重大威胁,开展地下水超采治理意义重大。针对华北地区严重的地下水超采问题,首先从水量、水位、影响范围等角度分析了地下水超采现状与形成的原因,剖析了地下水超采引发的资源枯竭、生态与地质环境损害等一系列突出问题,然后总结了近年来国家开展的南水北调受水区压采、河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三年试点、河湖地下水回补等地下水超采治理相关的重大举措,梳理了各项举措采取的具体超采治理措施和目前取得的治理成效,介绍了下一步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治理的战略对策和主要措施,最后结合超采治理工作实践,分析了目前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治理中面临的若干突出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思考与对策建议,为今后地下水超采治理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万家寨引黄工程太原供水区地下水资源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万家寨引黄工程太原供水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地下水超采引起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有:泉水断流;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并形成大面积降落漏斗,含水层疏干或产水量减少;由于地下水水位下降,导致地下水水质污染加重及地面沉降。提出应对供水区地下水资源加强保护,防止污染;压缩超采,划定禁采区和限采区;建立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利用经济杠杆,全面节流,优化调配,逐步实现引黄水和本地水资源的联合运用。  相似文献   

7.
马乐平  陈兴国 《中国水利》2016,(5):37-38,61
正针对甘肃省地下水超采问题,本研究基于监控体系采集的地下水信息数据,利用最新Web GIS空间技术,开发了甘肃省地下水超采区动态监测系统。该系统是解决地下水超采问题的重要手段,可监控、分析处理地下水水位、水质等信息,及时掌握超采区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实现地下水超采综合有效治理。甘肃是我国最为缺水的省份之一,近年地表水资源量不足,地下水补给量减少,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导致地面沉降、地下水水位下降、地下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河北省水利厅作出相关规定,全省由各市建设管理的1970眼地下水水位自动监测井将交由省水文系统统一运行维护管理。作为河北省水资源监控系统的重要内容,地下水水位自动监测井项目从建设阶段转入正式运行阶段,将为河北省地下水水位水量双控提供技术支撑,并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持续开展提供决策支持。为统一规范地下水水位自动监测井运行维护管理,河北省召开专门会议,按照《河北省水资源监控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布置监测井的移交  相似文献   

9.
<正>河北省水资源短缺,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大量超采地下水,虽然近年来节水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地下水超采量也逐年减少,但水资源形势依然严峻。面对水资源严峻形势和水资源管理艰巨任务,为对地下水压采综合治理工作效果进行目标考核和科学评估,提高地下水资源管理和监控工作效率,亟需在全省进行地下水量水位监控体系建设工作。1.工程概况为改善和修复河北省地下水生态环境,2014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10.
高媛媛  王仲鹏 《山东水利》2023,(12):62-63+69
地下水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水及维系良好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过度超采地下水导致山东省部分地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超采现象。2013年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建成通水为地下水保护修复提供了稳定替代水源。山东省通过实施水源置换、关井等工程措施以及划定禁限采区等管理措施,逐步减少地下水开采量,严格地下水管理,地下水开采量由2014年的55.8亿m3下降至2021年的44.7亿m3;与通水初期的2014年相比,浅层地下水水位回升3.34 m,深层地下水水位较2018年回升11 m。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作为旱区生活、生产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水源,应给与重点保护。由于长期超量开采,目前朔州市已形成三个地下水超采区。通过对地下水水位监测资料进行年内与年际变化分析,以及对朔州市超采区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快替代水源工程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健全、完善地下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节约用水,加强水环境保护,完善地下水超采区动态监测网络系统等超采治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加强新疆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工作,在对新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地下水超采情况及近年治理措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情况,针对新疆地下水超采的成因、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及水资源禀赋条件,提出了新疆地下水超采区治理的措施和建议。具体包括:建立健全地下水禁采区管理制度,制定退耕减水政策,加强地下水开发利用监督管理,制定地下水超采治理与管理评估考核方案等。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超采区治理中,节水管理是难点。农业用水水源多、复杂多变,不同区域地下水水位变化大。现状地下水取用水量控制指标、地下水水位控制指标是政府考核指标,取水许可的相关指标无法管理到每个用水户,简单的水量、水价管理指标难以应对农业用水的复杂性和差异性。为了明确不同区域的超采危害程度,提出了“超采用水当量”概念,可以“水利用电量”代表“超采用水当量”,并以“水利用电价格”作为地下水超采区的管理指标。  相似文献   

14.
汾阳市石门沟岩溶水源地是汾酒集团的生产供水水源地,开展水源地分析研究,关系到汾酒集团酒业发展。通过调查分析,针对水源地在开发利用中出现的地下水超采、水位持续下降等主要问题,提出采取严格开采总量控制、划定水源地保护区、建立长效的地下水监测机制、加强用水效率控制等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从而保证汾酒集团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冯志祥 《水资源保护》2017,33(5):117-122
在继承全国地下水超采区现有分类分级体系的基础上,从超采区治理的角度出发,结合江苏省地下水超采区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地下水超采区进一步细分,以完善现有地下水超采区分类体系。提出地下水超采区分类治理模式和适用条件:对地下水超采引发严重地质环境问题并具备替代水源条件的地质灾害型地下水超采区,采用以禁止开采为主导的超采区治理模式;对现状超采型及前期超采型中目前水位仍在下降或虽然趋稳,但仍在预警线之下的地下水超采区,采取以压缩开采为主导的治理模式;对目前水位已回升至预警线之上的前期超采型地下水超采区,可采用以维持现状开采为主导型的超采区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开展现状地下水水位预警是评估京津冀超采治理区地下水水位变化,客观反映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成效的有效方法。采用数理统计百分位法开展京津冀超采治理区地下水位预警研究,根据预警成果能够识别不同含水层地下水埋深特征和变化趋势。该方法原理明确、简便易行,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在地下水资源管理中有效地实施取水总量控制和地下水水位控制的"双控"管理模式,本文以河北省邯郸市东部平原区作为试点研究地区,提出了地下水红线水位、管理水位等指标,并对其划定方法进行研究,进而为开展地下水控制水位划定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超采地下水带来的严重危害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强烈关注。采取包括法律手段在内的综合措施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是贯彻落实中央领导指示精神,缓解地下水超采最有效、有力的措施之一。针对地下水管理立法现状,提出加快制定地下水管理的专门法规,完善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和地下水超采区管理制度,建立取水井管理、新增取水区域限批、地下水监测和公众参与等重点管理制度,强化行政责任、法律责任和刑事责任等。  相似文献   

19.
新野县是南阳盆地平原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由于地表水资源缺乏,地下水超采严重,长期大面积超采地下水会带来一系列地质环境灾害;结合县情制定地下水超采治理目标任务,通过实施南水北调地表水源置换、恢复和发展灌区高效节水灌溉、增加地下水补给和严格的地下水管理等综合治理措施,解决地下水超采治理方案难题,改变地下水长期严重超采、环境恶化局面,以期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研究结果供相关人员借鉴和主管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海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地下水严重超采成为制约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治理地下水超采、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刻不容缓。简要介绍了近年来海委在大力强化地下水超采治理顶层设计、加强地下水管理与保护和全力推动地下水超采治理各项措施落地落实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根据当前地下水亏空依然严重、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等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对流域水安全保障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提出海委要紧抓《地下水管理条例》实施的有利时机,依法加强地下水管理与保护,重点抓好“减”“增”“控”“管”四方面措施,系统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逐步降低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全面提升流域地下水管理水平,大力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有效保障海河流域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