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温德河流域2017年7·13暴雨洪水和2010年7·28暴雨洪水的天气成因、暴雨特性、场次洪水径流系数进行对比分析,得出:(1)第二松花江温德河流域发生短历时、高强度暴雨洪水的天气成因大多相似,都受切变和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2)7·13暴雨降水量较7·28暴雨偏小,但降雨历时短,主雨更集中,从而造成7·13暴雨洪水的洪峰流量比7·28暴雨洪水的洪峰流量略偏大;(3)7·13暴雨洪水的径流系数大于7·28暴雨洪水洪水的径流系数。  相似文献   

2.
2021年7月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引发严重城市内涝和流域局部洪水,造成重大社会影响和生命财产损失。重点分析了"21·7""暴雨情况及主要河段的洪水过程,并与河南"75·8"特大暴雨洪水进行对比;基于时空变源混合产流模型,建立了覆盖河南省山区小流域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利用国家山洪灾害风险预报预警平台,计算得到了"21·7"特大暴雨洪水河段、沿河村落的危险等级;并基于下垫面现状条件,对"75·8"暴雨洪水进行了复盘,探讨了"75·8"降雨条件下,河段和沿河村落成灾情况,进而对比了"21·7"和"75·8"暴雨洪水和河段、沿河村落危险情况。研究成果可为后续灾害调查、推演复盘、总结评估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拒马河干流典型场次暴雨洪水情况,通过研究拒马河流域紫荆关和张坊的水文数据,结合相关气象背景资料,从降雨和洪水两方面对“7·21”和“23·7”暴雨洪水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因“7·21”和“23·7”降雨特点不同,导致拒马河流域洪水呈现出不同的特点;2场降雨中紫荆关—张坊区间产流量均高于紫荆关上游流域;受降雨时空分布差异影响,“7·21”洪水中紫荆关和张坊断面流量过程均呈现单峰形状,“23·7”洪水中两站则呈现多峰形状,且“7·21”洪水涨落速度快于“23·7”洪水。此研究为今后更好开展拒马河流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孟宇 《海河水利》2022,(5):89-91+100
在洪水设计时,考虑时空差异有助于准确地把握暴雨时域关系,保障防洪工程的顺利实施。以彰武县鹞鹦河流域为例,根据流域的时空分布特性,深入分析了防灾对象所在小流域以及防灾对象上游河段的暴雨特性、小流域特征,研究了历史山洪灾害情况。以小流域为单元合理选择适用于当地的设计暴雨洪水计算方法和水文模型等分析计算方法,分析小流域洪水规律,并验证了小流域设计暴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山洪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云平台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延长山洪预警预见期、提高预警精度为目标,综合应用并行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技术,设计开发了省级山洪灾害预报预警云平台.省级云平台集成了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和实测降雨、预报降雨信息,实时驱动流域内各河段山洪水文模拟,实现基于小流域的洪水预报和基于流量指标的山洪灾害预警.结合山洪灾害气象预警和基于雨量/水位监...  相似文献   

6.
2023年7月22日,浙江杭州富阳区遭遇短历时强降雨,诱发山洪灾害,造成剡溪小流域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为全面了解此次暴雨山洪过程,揭示受灾区山洪致灾机制,基于实地调查资料,从降雨特征、山洪过程及人类活动3方面分析山洪致灾特征。结果表明,短时强降雨是该区域山洪致灾的主要成因,站点最大1 h雨量100.5 mm,最大3 h雨量150.0 mm,重现期均超100 a;水文过程模拟及典型断面洪水位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出口断面峰值流量达185.2 m3/s,洪水过程呈历时短、陡涨缓落的特点,水位迅速抬升形成漫滩洪水,最大陡涨率超1 m/h,极大限制了沿河居民避险转移时间;人类活动如围滩造地等行为严重侵占河道行洪面积,2000—2022年,流域居民用地增加160.3%,且沿(跨)河建筑物的阻水效应进一步阻碍行洪,加重了山洪灾害规模。  相似文献   

7.
山洪灾害是山区小流域发生频次最高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利用降雨观测资料及时进行山洪预警是山洪灾害避险的有效手段。本文从河道安全泄洪流量出发,提出了最小临界雨量和临界雨力的新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暴雨临界曲线,以降雨观测资料在暴雨临界曲线图上所处的位置作为山洪预警的判断标准,通过某小流域三场洪水暴雨资料的验证,证明其方法是合理的。用暴雨临界曲线作为山洪预警的判别方法易于农村干部群众掌握,适宜于山区小流域各地防范山洪灾害中使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海河流域自从1996年发生"96·8"流域性洪水以来,只发生了2012年"7·21"和2016年"7·19"两场流域性暴雨洪水.从暴雨成因、降雨特性和洪水特征等角度出发,对该两场暴雨洪水过程进行分析,总结流域的降雨和洪水特征,分析防汛面临的城市洪水等新问题,对于海河流域防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罗倩  李厚永  毛北平 《人民长江》2017,48(24):15-19
山洪临界雨量是山洪灾害预报预警的重要基础,受降雨、土壤含水量以及下垫面的影响,其中降雨量空间分布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以湖北省崇阳县高堤河流域为例,采用HEC-HMS分布式水文模型计算设计洪水,试算法计算临界雨量,提出了降雨量空间分布系数,分析了降雨量空间分布系数与临界雨量的关系,探讨了降雨空间分布对临界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降雨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减少时,达到相同成灾流量对应的临界雨量最大,暴雨中心在下游时临界雨量最小,说明降雨量空间分布对临界雨量影响显著。由分析可知,在山洪灾害预警实践中应根据实际的降雨空间分布对预警指标适当修正,对山洪进行动态雨量预警。  相似文献   

10.
基于降雨观测资料的山洪预警标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从河道安全泄洪流量出发,提出了最小临界雨量和临界雨力的新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暴雨临界曲线作为山洪灾害预警标准。根据暴雨临界曲线以次降雨的累计降雨量和前1h的降雨量在曲线图上所处的位置,可判别是否引发山洪灾害。通过浙江省淳安县闻家小流域三场暴雨洪水资料的验证,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是合理可靠的。  相似文献   

11.
樊建华 《人民长江》2017,48(4):73-77
修水流域是暴雨洪水多发区之一。2016年4~7月,修水流域先后经历了12次较大的暴雨过程,间隔时间短、降雨强度大,从而造成该区域入汛期以来水位持续上涨、洪水过程多、洪峰水位高,长期处于超警戒状态。从2016年修水流域暴雨时空分布及其特征、发生发展过程以及修水流域下游控制河段永修县永修水文站河段特性等方面,分析了洪水发生的原因,洪水特征及其演变情况、影响因素以及对流域干流上游水库群蓄水调度情况,总结了此次战胜暴雨洪水的方式方法和成功经验。结合2016年水库调度运行情况提出了水库科学调度运行的措施,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库工程措施在防汛减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河河口自然状况特殊,仅黄河口治理及其三角洲湿地保护这方面,即可说明山东对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可替代性.研究表明:(1)应在竭力维持清水沟流路稳定前提下,将刁口河流路作为防洪与生态补水的辅助流路,使黄河三角洲成为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海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的典范.(2)宽河段应采用"两道防线"布局与河道生...  相似文献   

13.
基于高时空分辨率的降雨产品,采用RainyDay暴雨生成器生成具有不同时空分布情景和降雨历时的设计降雨,通过分布式水文模型GSSHA模拟分析径流峰值对降雨时空异质性的响应规律,结合协方差分析方法和所构建的降雨时空异质性指标体系,定量研究不同降雨时空异质性指标对径流峰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耦合短时序(2008—2016年)栅格降雨数据和RainyDay暴雨发生器,可以生成与实际降雨时空分布相似的流域设计降雨;降雨时空异质性对径流峰值具有显著的影响,其影响比降雨历时和降水量对径流峰值的影响大;雨峰系数、降雨集中度、1 h最大降水量对径流峰值的影响较大,其中雨峰系数的影响随着降雨历时或降雨重现期增大而减小,而降雨集中度则相反。  相似文献   

14.
2003年6月和2011年10月钦江陆屋上游发生了改革开放以来两场最大暴雨并产生的洪水,本文通过对“03·06”、“11·10”这两场暴雨洪水进行对比,分析它们的天气系统和洪水特性、演变规律及变化特点,并寻找其规律,并对陆屋站所在的沿海钦江流域的防洪减灾对策进行探讨。对有效地监测暴雨洪水、正确地指挥防汛、提高对该地区暴雨洪水规律和形成机制的认识及防洪减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论述黄河山东段泥沙时空分布及不同时期泥沙粒径变化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洪水过程中沙峰的运移规律:山东河段沙峰的削峰率为沿程向下游递减,且与沙峰的大小成正比;沙峰沿程输沙量变化,高村至艾山段沿程减小。艾山至利津段基本稳定。沙峰运移过程中与相应洪峰发生的时间一般是不同步的,高村至艾山段,沙峰常超前于洪峰,而艾山至利津段,沙峰常滞后峰;不漫滩洪水,沙峰一般滞后于洪峰,漫滩洪水,沙峰一般超前于洪峰。  相似文献   

16.
乌兰木伦河流域暴雨产沙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兰木伦河流域位于沙粗沙地区,其产流,产沙变化具有独特的规律。本文用考虑雨强时空分布的超渗产流模型及胜前期影响雨量为参数分别就涨水、落水段的含沙星 与流量关系的流域沙经验模型以计算产流量和产沙量,效果良好,基本满足实用要求,具有生价值,也可应用于同类流域。  相似文献   

17.
以二广高速公路西岸东陂河大桥“13.8”洪水调查和洞冠水黄麖塘水文站“14.5”洪水调查为例,论述暴雨资料计算设计洪水方法在1000 km2以下河流洪水调查中洪峰流量推求的应用。结果表明,采用暴雨资料计算设计洪水方法与水力学方法和水文站实测流量推算的成果相差不大,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黄河水沙特性变化的主要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者按由水利部第二届“水沙变化研究基金”和“黄河防汛科技项目”资助的《黄河水沙特性变化综合分析》课题,是黄委水科院和水文局共同主持完成的。本项目主要从河流学和河床演变学出发,充分考虑防洪、防凌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弄清情况、分析规律为主线,在前人成果...  相似文献   

19.
为加深对流域洪水运动规律的认识,开展了太湖流域2020年洪水与2016年、1999年和1991年3场历史洪水的对比分析,全面剖析了4场流域性洪水对应的降水、水位要素的异同。结果表明:在降水时程分布上,1991年、1999年和2016年致洪降水过程比较集中但存在间歇期,而2020年致洪降水可视为一次连续降水过程,累积雨量大但时程分布较均匀;在降水空间分布上,1991年与2016年洪水期降水为“北部型”降水,北部水利分区致洪雨量明显高于其他分区,1999年为“南部型”降水,南部水利分区致洪雨量明显高于其他分区,而2020年则为“全流域型”降水,各水利分区致洪降水差异相对较小。受降水过程影响,1991年、1999年和2016年洪水期太湖水位上涨过程中存在一定回落或平稳期,但2020年洪水期太湖水位表现为持续性上涨过程。2020年洪水期南部浙西区代表站最高水位明显超过了1991年和2016年,但北部湖西区和武澄锡虞区水位情势不及1991年、1999年和2016年严峻。总体上,2020年太湖流域洪水规模与强度低于1999年等年份,其灾害损失也较小,但对流域及区域设计暴雨、洪水计算和洪水调度仍具有...  相似文献   

20.
“Rainfall threshold”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evolving flood forecasting approaches. When the cumulative rainfall depth for a given initial soil moisture condition intersects the corresponding moisture curve, the peak discharge is expected to be equal or greater than the threshold discharge for flooding at the target site. Besides the total rainfall depth,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rainfall can influence the peak discharge and the time to peak. In the few past studies on the extraction of rainfall threshold curves for flood forecasting, the rainfall assumed to be uniform in space whereas the temporal distribution was subjected to certain assumptions.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ainfall was simulated with the Monte Carlo (MC) method and the mean Huff pattern for all rainfall durations was imposed for the temporal distribution. For each of the MC run, the random weight assigned to every sub-watershed follows the pdf of weights in historical rainfall events. The HEC–HMS model with two different infiltration methods namely SCS–CN and Green–Ampt and Muskingum river routing were adopted as the hydrologic model. After the calibration and validation of the model for Madarsoo watershed in Golestan province in Northeastern Iran, the MC simulations were performed for 1, 2, 6 and 12 h durations. The outputs from the SCS–CN method exhibit only a slight increase in threshold values with respect to duration and was not in the range of our expectations from watershed response, i.e. the rainfalls with greater durations should be greater in depth to produce a specific peak discharge. For the Green–Ampt infiltration method, the rainfall thresholds with 50% probability associated with the critical discharge under dry soil moisture condition were 44.5, 49.0, 64.2 and 94.6 mm for 1, 2, 6 and 12 h durations, respectively. Results for July 2001 flooding revealed that the cumulative rainfall intersected all 10%, 50% and 90% rainfall threshold curves but for July 2005 flooding the 10% curve was only intersected by the cumulative rainfall curve. The advantage of MC-derived rainfall threshold curves in real-time operations is that decision-makers have the flexibility to adopt a curve more consistent with flood observations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