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要保证房屋抗震性能,严格依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进行设计是关键;要想房屋更结实,提高抗震设防烈度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基本烈度小于6度地区的建筑。若按照《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中有关条文的要求应为乙类。那么该建筑需进行抗震设计吗?  相似文献   

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局部修订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局部修订的内容,包括汶川地震灾区设防烈度、山区建筑抗震、建筑结构抗震体系、楼梯间抗震设计、村镇民居抗震等的新规定。  相似文献   

4.
在“5.12”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我们要积极采用建筑抗震新材料、新技术、新体系,严格按照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施工与管理,使重建的房屋建筑都能达到结构安全与抗震要求。地震是难以预报的,但房屋建筑的防震抗震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5.12”汶川特大地震震级达8.O级、震中烈度达11度.给四川、甘肃、陕西造成了特别严重的破坏与巨大的人员伤亡。强烈地震与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造成了大量房屋破坏.在高烈度区大片房屋整体倒塌,一幕幕惨痛悲壮的场景至今仍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里。在党和国家及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对口支援省市与灾区紧密配合,灾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正在大规模进行,为使灾区房屋的重建工作达到抗震性能要求,我们应在对本次地震的建筑震害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认真汲取教训,积极采用建筑抗震新技术,并对灾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建筑的抗震设计与施工技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实地调研雅安市地震重灾区芦山县灾后现状而完成的。这次大地震中,房屋倒塌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这给环境造成了极重的负担。文章主要总结了国内外对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及利用技术,并结合芦山县的当地实际情况,探讨了灾区建筑垃圾资源化的途径,建议政府建立有效的建筑垃圾管理系统,利用废砖制作市政用砖等。再生砖在灾区重建中的推广使用,需依托国家政策以及相关行业标准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防规范》对天津的抗震设防分组做了较大调整,对天津地区的建筑抗震设防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防规范>对天津的抗震设防分组做了较大调整,对天津地区的建筑抗震设防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防规范》对天津的抗震设防分组做了较大调整,对天津地区的建筑抗震设防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李斌 《福建建筑》2012,(6):38-41
在遭受同等地震烈度破坏条件下,镇(乡)村人口伤亡、建筑倒塌的破坏程度均远高于城市。福建省属于东南沿海活跃地震带,省内许多镇(乡)村位于抗震设防烈度较高的区域上,部分房屋建造时未考虑地震影响或考虑不周,福建省的镇(乡)村已经建成大量的存在抗震缺陷的建筑。本文主要对福建省镇(乡)村既有建筑的抗震性能鉴定方法进行研究,为政府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国抗震设防区各县级及县级以上城镇的中心地区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时所采用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和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  相似文献   

11.
何德湛 《特种结构》2011,(6):119-119
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已经开始实施,最新版的抗震设计规范是对原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进行修订而成的,本次修订过程中,发生了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编制组总结了2008年汶川地震灾害经验,对灾区设防烈度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有关山区场地、框架结构填充墙设置、砌体结构楼梯间、抗震结构施工要求的强制性条文,提高了装配式楼板构造和钢筋伸长率的要求,开展了专题研究和部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重庆建筑》2009,8(12):47-49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于2001年颁布,2002年1月1日实施,其抗震设防的目标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一般情况下,抗震设防烈度可采用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地震基本烈度,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可按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进行抗震设防。建筑的抗震设计,除应符合抗震设计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利用AHP法建立影响评价对象雷灾风险的因素集并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将评价对象雷灾风险状况划分为安全、基本安全、危险、极度危险4个等级,并邀请建筑雷灾风险评估专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测评定级,进而计算出每个指标的隶属度,实现了雷灾风险评价由定性向定量的转化,建立了既有普通建筑雷灾风险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为了验证该评价模型的评判效果,选取东莞某科技研发大楼进行雷灾风险评判,将评判结果与《雷电防护第2部分:风险管理》(GB/T21714.2—2008)评判结果对比,二者结果保持一致,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作既有普通建筑的雷灾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工作中有关抗震设防标准、房屋建筑结构、确保工程质量、地质灾害评估等重点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供有关部门和领导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瀑 《四川建筑》2010,30(3):1-1
1976年的唐山地震将唐山夷为平地,人员死亡24万;5·12汶川地震造成了9万多的人员死亡、失踪,经济损失达8000多亿,2010年玉树地震导致了2000多人死亡。县城80%建筑倒塌。每一次灾害后,我们都努力前行,我国从1978年颁布第一部抗震设计规范以来,1989年、2001年、2008年分别进行了修订,2010年新的抗震设计规范又将诞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更加巨大。每一次标准的修订对于设防的目标或要求都进一步提高,它反映了社会各个方面对建筑防震减灾认识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世界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及其相关古迹的现场考察,对5.12地震中都江堰景区受损情况作出评估:整体尚存、露椽落瓦;局部垮塌、留真毁假。指出灾后修缮应尊重历史、兼顾现状、因势利导、标本兼治,通过正本清源恢复文化遗产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既有建筑抗震加固方法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指出了当前加固改造工作中应引起重视的几个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对业内同仁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建筑大国,存量巨大的既有建筑既是人们生活的载体,也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资源消耗、安全隐患的载体。文章结合既有建筑特点,对其改造原则、改造类型和适用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既有建筑抗震加固与节能改造的发展现状以及二者一体化技术的可行性,并以具体工程为例,从建筑鉴定、改造方案、施工安排三方面论述了一体化改造施工技术的实施方法,为既有建筑改造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以一栋6层楼高的既有建筑为例,通过ANSYS软件建立3种典型的加装电梯布置方式(E型、I型、H型)的有限元模型,对既有建筑加装电梯后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得出加装电梯后结构的自振频率、振型的变化规律。然后,对结构输入不同地震波进行时程分析,研究不同布置方式、加装电梯连廊与既有建筑不同连接形式对各结构各层加速度峰值、位移峰值的影响。最后,通过频域响应分析探讨了时程分析结果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加装电梯布置方式,加装电梯后结构的自振频率、振型产生的变化不同;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对加装电梯后结构的动力特性、时域响应和频域响应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