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攀钢最近成功开发出铁道货车用450MPa级高强耐候热轧钢板,并已正式开始生产使用。 攀钢为研发这一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突破了低碳低硫钢冶炼技术、高氮含量添加技术、钒氮强化技术和组织控制技术等技术难题,采用了钒氮合金合金化增氮、钢液钙处理和控制轧制等先进工艺技术,研发的高强耐候板不仅强度高、韧塑性好,  相似文献   

2.
何志勇 《大型铸锻件》1990,(4):79-83,90
本文概述了西德、奥地利、日本、美国和苏联在制造高氮钢方面的技术,包括开式感应炉、加压感应炉、真空电弧重熔炉、等离子体电弧炉、加压电渣重熔(加高氮合金料、采用高氮重熔电极以及SKK电渣重熔方法三种),列出了计算氮溶解度的公式,为我国开发高氮18-18钢护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氮不锈钢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但其冶炼难度较大。高压底吹氮工艺适用于冶炼高氮不锈钢。分析了高压底吹氮条件下影响钢中增氮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业已确定:高压和高铬、高锰含量有利于钢液中氮的溶解;底吹氮流量越大钢液增氮速率越大,底吹时间延长钢液中氮含量增加;提高凝固压力可有效抑制钢液中氮因偏析而逸出。  相似文献   

4.
高氮钢焊接技术的研究是高氮钢研制和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采用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方法对7 mm和14 mm厚的高氮钢进行了焊接,研究了焊接接头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高氮钢MIG焊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组织为奥氏体和少量的δ-铁素体,焊接接头强度与母材相当.7 mm厚板MIG焊焊接接头具有较好的韧性,而14 mm厚板热影响区韧性较低,其原因为经历多次焊接热循环导致敏化区的碳化物Cr23C6析出增多,致使韧性下降.  相似文献   

5.
对高氮奥氏体钢与603钢的焊接结构件在特定工况下的疲劳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氮奥氏体钢的疲劳性能比603钢的好。分析认为,高氮奥氏体钢中高的氮含量使焊接接头具有了良好的塑性和应力再分配能力,使各种形式下萌生疲劳裂纹的可能性下降,也使得裂纹扩展的第一与第二阶段都会变得困难,从而使高氮奥氏体钢具有了良好的抗疲劳特性。  相似文献   

6.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1Cr22Mn15N热影响区组织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氮奥氏体不锈钢(高氮钢)是利用氮代替镍进行合金化的一种合金结构钢,其焊接技术将关系着此种钢的研制开发.作者对高氮钢焊接热影响区(HAZ)的组织和硬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氮钢焊接热影响区组织为奥氏体和δ- 铁素体.随着焊接冷却速度的增大,HAZ中δ- 铁素体的总量越多;随着焊接峰值温度停留时间的增加,HAZ中δ-铁素体的总量越多.在合适的焊接条件下,HAZ硬度高于母材,HAZ不存在软化区.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焊接过程中由于N元素逸出引起气孔、导致力学性能恶化的问题,利用相图计算软件设计并制备了含氮量为0.35%和0.85%两种奥氏体不锈钢焊丝,系统地研究了氮含量和焊接电流对高氮钢焊缝气孔倾向性、微观组织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高氮钢焊缝气孔倾向和力学性能与焊接电流、焊丝氮含量密切相关:随着焊接电流增加,氮含量0.35%的高氮钢焊缝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均增加,未出现气孔;而氮含量0.85%的高氮钢焊缝具有很高的气孔倾向,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变化不大,当焊接电流增大到一定值后,气孔倾向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设计制备了新型高氮低镍奥氏体不锈钢(高氮钢)。采用阳极动电位极化法测量了此钢在不同浓度和不同pH值的NaCl溶液中的点蚀电位,获得了点蚀电位随溶液浓度及pH值变化的关系曲线,并与800H钢进行了对比。用扫描电镜(SEM)对样品表面进行了形貌观察对点腐蚀坑处进行了线扫描,分析了高氮钢耐点蚀的机理。研究表明在不同浓度和pH值的NaCl溶液中,高氮钢的点蚀电位达到1.2V(va SCE)以上,800H钢的点蚀电位在0.3 V(vs SCE)以下。扫描图显示腐蚀区域内高氮钢的点蚀坑稀少且面积较小,800H钢的点蚀坑密集且面积较大。线扫描表明氮在腐蚀坑内的含量略有下降;氮在钝化膜/金属界面富集,形成NH_4~+,并且抑制侵蚀性Cl~-的吸附是提高高氮钢耐蚀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氮含量为1.2%的高氮奥氏体不锈钢施加不同变形量的压缩变形,研究了冷变形对高氮钢的组织和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氮钢在最高变形量达到56%时的冷变形过程中未发现有α'马氏体形成.高氮钢在变形初期孪晶和滑移共同参与变形,孪晶对滑移有强烈的阻碍作用.随变形量的增加,孪晶受到滑移线的切割,孪晶界不再清晰.高氮钢的加工硬化指数随变形量增加而降低.当冷变形至56%时,高氮钢的屈服强度提高了约2倍,抗拉强度提高了约1倍,分别达到1645 MPa和1870 MPa.对比分析氮在几种奥氏体不锈钢中的作用表明,氮通过短程有序排列的方式阻止位错的滑移,提高了高氮钢的加工硬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设计制备了新型高氮低镍奥氏体不锈钢(高氮钢)。采用阳极动电位极化法测量了此钢在不同浓度和不同pH值的NaCl溶液中的点蚀电位,获得了点蚀电位随溶液浓度及pH值变化的关系曲线,并与800H钢进行了对比。用扫描电镜(SEM)对样品表面进行了形貌观察,对点腐蚀坑处进行了线扫描,分析了高氮钢耐点蚀的机理。研究表明,在不同浓度和pH值的NaCl溶液中,高氮钢的点蚀电位达到1.2 V以上,800H钢的点蚀电位在0.3 V以下。扫描图显示腐蚀区域内,高氮钢的点蚀坑稀少且面积较小,800H钢的点蚀坑密集且面积较大。线扫描表明氮在腐蚀坑内的含量略有下降;氮在钝化膜/金属界面富集,形成NH4+,并且抑制侵蚀性Cl-的吸附是提高高氮钢耐蚀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冷却速率对高氮钢焊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明珠  王克鸿  王伟  王有祁 《焊接学报》2019,40(10):31-35
研究了水冷和空冷条件下高氮不锈钢焊缝金属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讨论了冷却速率对高氮不锈钢焊缝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冷却速率增加能够有效增加高氮钢焊缝金属中的氮含量,尤其对于含氮量0.85%的高氮含量焊丝,增氮效果更明显. 冷却速率增加对高氮钢焊缝金属抗拉强度提高程度取决于焊丝中的氮含量,对于低氮含量高氮钢焊丝,冷却速率增加能够显著提高焊缝金属抗拉强度,当焊丝中氮含量超过0.58%时,冷却速率增加对焊缝金属抗拉强度影响不大,最终接头强度达到850 MPa.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退火对高氮钢力学行为的影响,室温条件下对高氮钢进行1道次ECAP变形,之后分别在700、800、850、900 ℃下对不同N含量的试验钢进行退火处理,分析其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氮钢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整体上呈下降的趋势,塑性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上升;不同状态高氮钢的抗拉强度与均匀延伸率之间都呈现了传统的强塑性之间的矛盾关系,随N含量的增加,呈现强度和均匀延伸率同步提高的趋势;高氮钢ECAP+低温退火后的拉伸断口呈现沿晶断裂形貌,随N含量的升高,沿晶断裂倾向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两种不同氮含量的低镍不锈钢,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两种试验钢固溶后的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并测试了钢的拉伸、冲击性能,观察了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高氮含量钢固溶处理后的显微组织为单相奥氏体组织,而低氮含量钢则是奥氏体和铁素体各占一半的双相组织,二者抗拉强度均较高,分别为840.18、688.38 MPa;有较好的抗冲击性能,冲击吸收能量分别为191、250 J;室温拉伸、冲击断口均为韧窝断口,属于塑性断裂。氮含量高的试验钢综合力学性能优于低氮含量钢。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化学成分进行合理优化内控,经特定的生产工艺流程,成功研制了S32750超级双相不锈钢管坯。试制中所采用的钢水控氮技术能有效控制钢种中的氮在内控范围之内;高纯净度冶炼技术的实施,有效减少了钢中非金属夹杂和气体的含量,大大提高了钢水质量;试制中采用的提高钢的热塑性工艺,改善了钢的加工性能;而对产品最佳轧制温度区间的探索,保证了产品的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5.
首先介绍了沙钢焊丝钢生产的技术装备和工艺路线;然后介绍了焊丝钢新品的研发流程,并简要介绍了提高焊丝钢工艺性能的低飞溅控制技术、高纯净焊丝钢的双渣冶炼技术、以及基于表面质量控制的热轧技术;最后介绍了部分新品焊丝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对比分析了无氮钢和高氮钢热处理后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氮元素的加入导致马氏体不锈钢奥氏体区扩大、大量弥散分布的细小碳氮化物M_2(CN)析出,这有利于钢强度和硬度的改善,相比无氮钢,高氮钢的抗拉强度提高了441 MPa(提高20%),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提高了474 MPa(提高26%),硬度提高了11.9 HRC(提高21%)。接触疲劳试验发现,高氮钢接触疲劳额定寿命L_(10)=0.97×10~7次,中值疲劳寿命L_(50)=1.14×10~7次,起裂方式为夹杂物起裂和大碳化物起裂,其中夹杂物起裂为主要起裂方式,疲劳裂纹的扩展主要是沿着应力方向上的碳化物进行。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氮钢的高硬度、高耐磨性以及铜的耐腐蚀性,本文在爆炸焊接相关理论参数计算的基础上,结合试验研究,对铜与高氮钢进行了爆炸焊接试验,得到其最佳的工艺参数,即当基、复板间距为6 mm,单位面积装药高度为24 mm时,铜与高氮钢能够形成良好的结合。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对铜与高氮钢的爆炸焊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得到了复板运动过程的位移云图,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钢管》2010,(5):38-38
<正>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工程实验研究室进行的首次冶炼高氮高铬高锰无磁钢试验获得成功。此次试验冶炼的高氮高铬高锰无磁钢,是目前试验钢种中锰、氮、铬含量最高的品种。因没有此钢种的标钢,试验中  相似文献   

19.
以18Ni高强钢和高氮奥氏体不锈钢为丝材,采用等离子弧增材制造高强钢-高氮钢双金属交织结构,通过对高强钢-高氮钢双金属交织结构的微观组织观察、显微硬度及抗拉强度等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双金属交织结构的组织转变特征及其与力学性能关系. 结果表明,在高氮钢区域显微组织主要为奥氏体等轴晶及树枝晶,高强钢区域为板条状马氏体. 高强钢区域硬度变化范围为480 ~ 500 HV;高氮钢区域硬度变化范围为310 ~ 320 HV. 拉伸试验结果表明,交织结构在x向抗拉强度均值为1 092 MPa,略低于y向抗拉强度1 189 MPa;x向断后伸长率均值为20.0%,与y向断后伸长率19.5%相差不大;断口呈暗灰色、明显纤维状,分布有大量的等轴韧窝,韧窝尺寸大而深,断口边缘存在明显剪切唇区,属于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20.
1Cr22Mn16N高氮钢的激光焊接Ⅲ.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琳  田志凌  彭云  许良红  李冉 《焊接学报》2007,28(12):26-30
利用热模拟技术,对高氮钢激光焊接热影响区(HAZ)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氮钢焊接热影响区组织为奥氏体和δ-铁素体。随着焊接冷却速度的增大,高氮钢粗晶区的显微硬度增大;随着焊接峰值温度降低,热影响区显微硬度逐渐减小。焊接热影响区显微硬度均高于母材,没有出现软化区。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热影响区粗晶区的冲击吸收功先上升然后降低,而整个热影响区出现了两处脆化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