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概况武钢1号高炉第二代从1978年12月16日大修后开炉,到1983年10月5日停炉进行第一次中修,高炉生产了四年零九个半月,产铁345.5万吨;从1983年12月18日开炉至1987年12月9日停炉进行第二次中修,高炉生产了四年,产铁348.2万吨。 1号高炉1983年第一次中修时,根据其他高炉破损调查的研究成果,对炉腹以上的冷却结构形式散了改进,并增加了炉身冷却高度。原大修时炉身下部设置的三段镶砖冷却壁未变,将三层支梁式水箱改为二段“Γ”形镶砖冷却壁,其钩头长640毫米。该部位炉衬系采用河南省产硅铝质耐火材料。 1号高炉第一次中修开炉后,1984~1985  相似文献   

2.
1 概况苏钢2~#高炉(84m~3)始建于1958年,第三代炉役于1986年11月29日停炉,经过73天的大修后点火开炉。此次大修,更换了全部炉衬及冷却壁;重新浇筑了耐热混凝土基墩;更换了炉缸及以下的炉壳钢板;部分上料和炉顶设备也进行了更换,但未进行重大改造,因而开炉较顺利,开炉二天后日产量达到119吨,实产利用系数为1.42,3月份平均日产突破150吨,实产系数达1.789。  相似文献   

3.
1.概况苏钢2~#高炉(84m~3)始建于1958年,第三代炉役于1986年11月29日停炉,经过73天的大修后点火开炉。此次大修,更换了全部炉衬及冷却壁;重新浇筑了耐热混凝土基墩;更换了炉缸及以下的炉壳钢板;部分上料和炉顶设备也进行了更换,但未进行重大改造,因而开炉较顺利,开炉二天后日产量达到119吨,实产利用系数为1.42,3月份平均日产突破150吨,实产系数达1.789。  相似文献   

4.
倪世跃  常明  汪必友 《炼铁》2002,21(6):29-31
1 引言 合钢3号高炉(314 m~3)第一代炉役1983年8月12日开炉,1996年3月13日停炉,历时12年7个月,单位炉容产铁6185 t/m~3,年平均利用系数1.404,冶炼强度0.92,入炉焦比654 kg/t。鉴于第一代炉役的长寿经验,第二代基本采用原样大修。第  相似文献   

5.
刘天伟 《四川冶金》2006,28(1):14-16
攀钢2号高炉(1200m^3)第三代炉役扩大性小修于2005年3月15日开炉,此次开炉由于采用了快速烘炉、带风装料、炉底多点送风点火、优化炉料结构等技术,开炉后设备故障少,炉缸活跃,加风顺利,炉况顺行。开炉第三天高炉利用系数就迭到了2.288,四月份日产生铁迭3264t,利用系数2.720,创攀钢高炉开炉迭产历史最好成绩。  相似文献   

6.
正3月1日,由中冶京诚设计的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1号高炉正式休风停炉,圆满完成了17年零1个月的第一代炉役。天钢1号2000立方米高炉于2004年2月投产,完全由中冶京诚自主设计,采用了UCAR小块炭砖加陶瓷杯、铜冷却壁、串罐无料钟炉顶、外燃式热风炉等技术。本着为客户"全生命周期服务"的态度,中冶京诚与天钢集团联手,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这一传奇高炉,第一代炉役寿命17年零1个月,累计生产合格铁水2509.63万吨,单位炉容产铁1.25万吨,达到了世界公认的长寿高炉标准。平均喷煤比、煤气利用率、吨铁综合能耗、一代炉役平均利用系数等关键经济技术指标,均保持国内同类型高炉领先水平。中冶京诚又创造了一项高炉产品典型优秀业绩。  相似文献   

7.
王尤清  韩淑峰 《鞍钢技术》2004,(1):29-31,37
鞍钢11号高炉(2580m3)第一代炉役于2001年8月15日停炉大修,第二代炉役于2001年12月16日开炉.本次开炉强调了精料是强化的基础;设备是强化的保证;上下部调剂是强化的关键;大风量、高顶压、富氧及降低生铁含硅量是强化的有效措施等原则,使高炉顺利达产.到2002年8月,利用系数达到2.344t/(m3·d).  相似文献   

8.
包钢3号高炉1970年10月1日建成投产1988年7月5日停炉大修。一代寿命17年零9个月,总产铁量779.27万吨,中间中修一次,小修两次,实际作业5685天,单位炉容产铁4329.3吨/米~3代。3号高炉容积为1800米~3。炉底为风冷式碳砖,高铝砖综合砌筑,下四层为满铺碳砖,以上九层周边环砌碳砖,中间立砌高铝砖,总厚度5.2米。炉缸全部砌筑碳砖,炉腹砌高铝砖,炉腰托圈以上砌二十三层碳砖,并在Г型冷却壁上又加砌一层。冷却设备从炉底至炉身安装光面冷却壁共十一段,支梁式水箱两层,托圈处横卧扁水箱一层。其结构形式第十一段冷却壁为Г型,五段冷却壁为双层水管。包钢3号高炉开炉投产后,主要冶炼含氟矿,含氟量为1.5~2.5%。1978年以前  相似文献   

9.
1.概况原苏钢3号高炉(84m~3)建于1958年。第三代炉役于1982年12月11日开炉至1989年11月16日停炉,共生产七年零九个月,炉役产量5208吨/m~3,达到了国内小高炉长寿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0.
通钢4号高炉(350m~3)1993年10月30日建成投产,采用自焙小炭块与自然风冷相结合的炉底结构。1997年10月4~27日停炉中修,更换炉顶设备和全部镶砖冷却壁。1999年5月因炉底温度高,在不休风的情况下将风冷改为水冷。2002年9月9日停炉大修,一代炉役8.79年,共产生铁267.4万t,单位炉容产铁7640.9t/m~3,高炉平均利用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武钢四号高炉是我国第一座炉身采用汽化冷却,炉底采用水冷薄炉底全炭砖的大型高炉(2516米~3)。它是利用苏联1513米~3的高炉设备建成的。于1970年9月30日投产,1984年7月11日停炉大修,一代寿命13年10个月,一代产铁量1293.5万吨。扣除休风检修时间,实际作业5024天,单位炉容产铁5141吨/米~3·代。投产初期,曾发现炉基多处冒煤气,东铁口冷却壁烧坏,炉身冷却壁大量破损,电子秤及其他设备经常发生故障,高炉长期处  相似文献   

12.
武钢4号高炉于1984年7月10日停炉大修,同年10月31日开始第二代炉役。由于炉腹冷却壁严重破损,订于1988年12月进行一次中修。这一代炉身寿命为50个月。在第一代大修期间进行了不少项目的技术改造,例如风口数目由24个增加到28个,死铁层厚度由700毫米增到1100毫米等。但是一些工程量较大的项目,如无料钟炉顶、热风炉采用陶瓷燃烧器等,因受施工时间和资金的限制,未能进行改造。4号高炉开炉四年来的生产实践表明:采用的先进工艺和设备,在4号高炉强化冶炼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看到提高设计质量、避免失误,对提高生产水平、改善技术经济指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在冶炼工艺方面积极采用先进技术,使高炉的生产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3.
武钢4号高炉大修技术改造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葆熙 《炼铁》1996,15(6):6-9
1996年5月,武钢4号高炉停炉进行第二次大修。大修设计的基本考虑是:尽量利用原有设备及构筑物,仅对限制高炉生产能力发挥的薄弱环节进行改造更新。改造设计主要围绕长寿、高风温、无料钟炉顶以及实现320t混铁车和100t铁水罐车均能装运铁水等内容进行,将钟式炉顶改为无钟炉顶,将工业水冷却改为全软水闭路循环冷却,新建4座高温内燃式热风炉,采用适用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后,一代高炉炉龄可达10年以上不中修,热风炉寿命约两代高炉炉龄,风湿1150℃(单烧高炉煤气),顶压0.20MPa,年产生铁176万t(能力192.5万t)。大修后的4号高炉已于1996年9月28日投入生产。  相似文献   

14.
《铁合金》1977,(1)
新钢3~#高炉第三代于1972年11月11日开炉,1976年8月9日停炉,一代炉令3年零9个月。从开炉至停炉全部生产锰铁,实际生产了1386日。本代炉体结构如图一。整个一代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表:为了探讨锰铁高炉的合理内型和结构,对高炉炉体侵蚀、冷却设备的破损、炉皮变形等情况进行了观察和测绘。一、炉体破损概况炉体破损情况如图二(一)炉喉钢砖本代炉喉钢砖为单段纵列式结构,共30块,没有脱落现象,破损特点为:1、在园周方向,北面(卷扬机方向)比较完整,南面变形与破损比较严重。2、在炉喉高度方向,从上至下破损变形情况逐渐严重,并在碰撞点处有明显的分  相似文献   

15.
王保国  曹锋  李迎辉 《山西冶金》2022,(9):74-75+78
首钢长钢8号高炉(1 080 m3)于2022年2月10日停炉进行第二代高炉停炉大修,2022年4月7日开炉点火。本次开炉采用全捣固焦开炉,针对捣固焦特点不断优化开炉方案,确定合理的送风比、装料制度、加风节奏、控制第一炉出铁时间等参数,实现了开炉点火15 h顺利排出第一炉渣铁,铁水直接进撇渣器,炉渣直接冲水渣,创造了长钢千级高炉开炉的最好历史记录。  相似文献   

16.
向运久  梁中渝 《炼铁》2000,19(1):37-38
1 引言 攀钢3号高炉第二代炉役于1994年4月停炉大修,第三代炉役于同年6月投产。由于炉衬砌筑质量和冷却设备质量差,加上布料设备使煤气流分布偏析,导致高炉炉衬不均匀蚀损,只生产3.5年时间,炉衬局部严重破损,炉腹至炉腰的炉壳转折点处局部变形、开裂,严重危及高炉正常生产。于是,在1998  相似文献   

17.
新利佩茨克钢铁公司6号高炉是前苏联的一座现代化高炉,该高炉炉容3200m^3,于1978年11月6日开炉,1993年2月13日停炉,第一代炉龄14年4个月,产铁量3828万t,1979年在高炉开炉期发生过炉凉事故。1980-1985年高炉结瘤,冷却设备元件损坯增多,1986年使用含钛炉料护炉,接着进行二级大修。1986-1990年高炉生产稳定顺行,年平均焦比412-415kg/t铁,产量8000t  相似文献   

18.
Camp.  JM  夏红 《武钢技术》1989,(12):9-14
英国钢铁公司雷德卡高炉是世界上最大的高炉之一。这座高炉炉缸直径为14米,日产生铁1万吨,1979年10月投产,1986年3月第一代炉役结束,共产生铁1500万吨。1986年4月1日开始大修改造,历时135天。大修改造的项目包括:更换炉壳、冷却壁、耐火材料砖衬、过程控制装置、热风炉燃烧器等部分。一、高炉炉壳改造如图1所示,对现有的炉壳厚度进行了改进,改换成40毫米到120毫米厚的炉壳,该炉壳支承着14段铸铁冷却壁。在选择新炉壳的炉腰和炉身材料时,主  相似文献   

19.
一、概述武钢二高炉有效容积1436立方米。第二代炉役从1965年8月30日开始至1981年8月8日停炉,历时约16年。其间1971年中修28天,更换渣口以上内衬及部分冷却设备;1978年对炉身支梁式水箱以上部分进行了一次喷补;1979年又从镶砖冷却壁上沿开始重新砌砖。一代炉令期间休风封炉次数较多,扣除休风封炉及检修时间,实际作业时间4907天,折合13年零5个多月。一代产铁量为762.78万吨,其中铸造铁162.94万吨,占总产量的21.36%。平均每立方米有效容积产铁5312吨,低于一高炉的6804吨。长期以来,武钢入炉原料(主要是烧结矿和球团矿)强度差,粉末多。特别是二高炉  相似文献   

20.
傅连春 《炼铁》1998,17(1):1-4
武钢4号高炉(2516m~3)1996年5月2日停炉大修,这次大修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如新型优质耐火材料、软水闭路循环冷却、无料钟炉顶和霍戈文内燃式高温热风炉等。1996年9月28日高炉开炉,开炉进展顺利,高炉达产较快,取得了较好的冶炼效果,利用系数达到了2.0,煤比达到了100kg/t,风温达到了11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