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建筑     
《中国住宅设施》2011,(8):14-23
所谓生态建筑,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本质就是能将数量巨大的人口整合居住在一个超级建筑中,通过组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相似文献   

2.
生态建筑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通过组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本文从生态建筑和生态建材两个概念入手,提出生态建材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3.
细说绿色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旭 《城乡建设》2003,(9):40-40
绿色建筑的定位 绿色建筑与生态概念和可持续发展。生态建筑的概念是一种微观且具体的设计思路。以此,建筑被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通过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相似文献   

4.
生态住宅通过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生态学及其它科学技术的成果,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通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的循环转换,并与自然生态相平衡,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污,无废,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的住宅。它将改变现行的设计观念,使建筑从高能耗向低能耗的方向转化,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能源自给自足,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模式.  相似文献   

5.
建筑设计一直在生态理念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因为建筑的本身就是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生态因子,而建筑的设计也是处于生态系统中的人来完成的。换句话说就是各种生态因子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建筑。  相似文献   

6.
1、前言 面向二十一世纪,探求住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建筑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所谓生态建筑,就是运用生态学原理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的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  相似文献   

7.
正发展趋势由建筑设计上看,一种是将建筑融入自然。把建筑纳入与环境相适应的循环体系中,更经济地使用自然资源,使建筑转化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尽量减少对自然的破坏,使自然转化为建筑的一部分。第二种是将自然纳入建筑,运用高科技技术,促进建筑生态化,人工环境趋向自然。绿色生态建筑概况绿色生态建筑,是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综合建筑型态,其中单看"生态建筑",是把建筑融汇为一个生态系统之中,使处于自然环境中的建筑实体、能源、物质都在大的生态系统内部地循环,从而排出污染  相似文献   

8.
面向21世纪,生态建筑的思想为我们探求住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所谓生态建筑,就是运用生态学原理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的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1 生态、生态建筑设计 生态学是研究生命同外部环境之间关系的全部科学。1956年意大利的索列瑞创造了建筑生态学概念。欧美在生态建筑方面的研究较早,大体来讲,60年代以前,生态建筑设计主要表现为对气候的关注,将人体的生理感觉作为设计的出发点,注重研究气候、地域和人体生理感觉之间的关系。同样的思想也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小城镇住宅建设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小城镇住宅与环境——生态住宅和绿色住宅 小城镇生态住宅是指通过综合运用建筑学、生态学及其他科学技术的成果,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通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内部有秩序的循环转换,并与自然生态相平衡,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建筑环境。目前小城镇生态住宅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建筑物理和材料技术上:利用屋顶复土、温室及自然通风技术,提供稳定、舒适的室内气候;将外墙做成集热墙、透明节能墙,  相似文献   

10.
视点     
01张永和:建筑牵涉到人应该居住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教授张永和表示,关于现代化,很多人觉得它就是一个抽水马桶、一台空调机、一辆汽车,而中国城市规划里的现代主义就是摩天楼,这种想法是非常片面的。实际上,在现代化生活中,建筑牵涉到人应该居住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等问题。比如一座现代主义建筑,如果它的一层是架空的,那它一定不能有大台阶。而现在许多机构的建筑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能源消耗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在建筑上进行节能设计,生态建筑应运而生.生态建筑,又被称为绿色建筑或可持续建筑,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基于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群体和单体建筑及其周边的环境体系,目的是为了达到经济、自然和人文三大生态的目标.本文从结合实例分析了生态建筑设计的概念、原则和设计对策,希望为同行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贾志林 《建筑》1999,(8):40-40
人、建筑、环境、是建筑发展永恒的主题,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时代,发展生态建筑,探索生态建筑之路,已为当今关心人与自然的建筑师们所共识。从早期的生态建筑仅停留在对气候、生物反应的关注上,到今天运用替代能源、生态技术的更深层次的生态理论研究,各国的建筑师都在潜心研究生态建筑的技术及其设计方法。从目前生态建筑的发展动态来看,主要有两种倾向:一、人与自然共生,将建筑融入自然。生态建筑应将建筑纳入一个与环境相通的循环体系,从而更经济有效地使用所有资源,使建筑成为地方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斯特林约翰逊的树屋工程就是…  相似文献   

13.
沈阳建筑大学做为一个有特色的建筑类综合大学在教学方面下了很多工夫,然而作为一个综合类的大学各个方面都应该考虑到。在师生课余时间的服务、娱乐空间与场所就是大学里的开放空间。为了提高给师生这种服务娱乐性的质量,开放空间的位置、环境质量就变的相当重要。本文就沈阳建筑大学开放空间的设计理念和手法将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李沉 《建筑创作》2002,(10):74-76
何为生态建筑 20世纪末,可持续发展战略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并加以关注。建筑界内,生态建筑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何为生态建筑,人们对其也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看法。有专家认为,所谓生态建筑即用生态学的理论来指导建筑设计,并将建筑作为一个有生命的机体,其自身要形成一个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良好的循环体系。建筑师将建筑视为一个生态系统,通过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的各种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序地循环使用,并获得一种高效、低耗、少废、少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瑞士联邦高等工科大学建筑技术学院物…  相似文献   

15.
生态建筑简称ECO,生态建筑设观是将整个建筑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建筑设计理念,其本质在于将巨量的人口集中在一幢超级建筑内,通过合理的设计使建筑内部的生态系统有序循环。虽然建造完全意义的生态建筑在现阶段看来并不可行,但将建造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应用到普通建筑的设计建造当中,对于缓解目前资源、环境和人口压力方面还是能够作出不小的贡献~([1])。目前,生态建筑观主要表现在根据周围环境对建筑进行合理规划、在设计过程中突出个性化理念、突显绿色环保功能以及彰显节能减排的优势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黄薇 《建筑创作》2004,(3):82-97
⑴演员常常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他们生动、性感、具有活力,他们光芒四射,赢得众人的追捧。当然这与他们的个人魅力有关,可是我们不要忽略一个事实,那就是特殊的舞台气氛为演员增添的巨大魅力。帕瓦罗蒂为什么选择故宫午门作为舞台,因为那里有一种力量,这就是场所的内在精神。⑵城市也是一个特定的场所,城市是人们为自己构建的剧场,人们在那里生活、成长。有人演戏,有人看戏。城市里每天都上演着一幕幕悲剧或喜剧。⑶建筑是城市这个大剧场中的舞台,每一座建筑都是一个独特的舞台,它们被设计成各种样式,以适合不同的剧目。在城市里,建筑并不是…  相似文献   

17.
韩文强     
近年来,建筑舞台上优秀的青年建筑师层出不穷。韩文强就是就是其中的一位。个人独立开业,并结合在央美的教学研究,展开建筑创作与实践。与大型设计院不一样,他的工作室更像一个小型作坊,一直在寻找着自己的表达方式与发展空间。他的实践在最寻常的胡同里,在周末可能邂逅的商场里,在不起眼的旧建筑里。他用自己的设计语言演绎出时尚的建筑空间。不同于上一个时代英雄主义的建筑观与大批量的建设语境,这些小规模的建筑实践拉近了人与城市空间的距离感,蕴含着新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8.
建筑漫游动画(建筑动画)就是运用三维动画相关的软件,在电子计算机中建立一个虚拟世界中的建筑群或者建筑单体,是将电子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在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领域。笔者通过对建筑漫游动画的定义研究,论述其发展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竞争力,进而确定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我并非一个纯粹的建筑摄影师,称我为商业摄影师更准确一点。对我来说,建筑、人物、汽车都是美妙的风景,我将以风景摄影作为我毕生的工作。在建筑摄影方面,常常因拍摄远景及透过窗子拍摄风景而感动不已。建筑作为大风景中的一部分,在拍摄时我非常重视它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氛围。建筑虽然是矗立在那里一动不动的摄影对象,但随着周围环境、时间和季节的变化,它的表情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摄影就是要捕捉到这瞬间的变化,给看似无生机的建筑物注入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建筑》2007,(12)
在京城活跃着一支来自四川仪陇县这片红土地,享誉满京城的建筑劳务队伍,他们秉承革命老区的光荣传统,承载家乡父老的期盼,远涉千里来到首都,在北京建筑市场一干就是21年,这支队伍现已成长为一个年输出劳动力1万余人次、完成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实现劳务收入过亿元的大型建筑劳务企业.郑尚辉就是这支队伍中的重要一员,四川省仪陇县新兴建筑劳务有限公司的副经理,优秀青年突击队队长,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度北京建筑业百支标杆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