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综述了金属间化合物的组织超塑性行为的最新进展状况,介绍了镍基(Ni3Al,Ni3Si,NiAl)、钛基(TiAl,Ti3Al)、铁基(Fe3Al,F3Al和Fe3Si)和钴基(Co3Ti)金属间化合物的粗晶和细晶组织的超塑性行为(CSS and FSS),着重于微观组织的分析以及变形机制的阐述,讨论了动态再结晶(DRX)在超塑性变形中的作用;传统的动态再结晶(DRX)是细晶结构金属间化合物超塑性变形的一种有效的协调机制。而连续的动态再结晶(CRX)是粗晶结构金属间化合物超塑性变形的主要机制。还展望了金属间化合物超塑性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近几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兴材料加工工艺技术——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着重阐述了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过程的主要工艺参数和制备高温合金板材显微组织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3.
采用飞秒脉冲激光沉积系统,在Si(111)衬底上制备了α轴和c轴择优取向的Bi4Ti3O12薄膜.X射线衍射(XRD)表明;室温(20℃)下沉积的Bi4Ti3O12/Si(111)薄膜呈C轴择优取向,晶粒的平均直径为20nm.在500℃沉积的Bi4Ti3O12/Si(111)薄膜呈α轴择优取向.测量了薄膜的电滞回线和,I-V特性曲线,并用分布参数电路研究了Bi4Ti3O12薄膜的,I-V特性曲线和铁电性的关联性.α轴择优取向Bi4Ti3O12薄膜的剩余极化强度Pr=15μC/cm^2,矫顽力Ec=48kV/cm.  相似文献   

4.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在Si(100)衬底上沉积厚约200nm纯金属Fe膜,随后在真空退火炉中不同退火条件下对样品进行热处理,形成Fe—Si化合物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Fe—Si化合物进行表征分析,研究了退火条件对厚膜系统中Fe—Si化合物薄膜的形成、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文章简要介绍了金属间化合物Fe3Si的基本性质、常用的制备方法,以及在软磁性能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做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6.
王勇  王本庭  云志 《材料导报》2006,20(12):32-34
金属间化合物是一种介于金属与陶瓷之间的新型功能与结构材料,近年来在制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综述了金属间化合物的若干制备方法,重点是机械合金化法、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喷射沉积法,简要叙述了上述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由于本身具有特殊性能,金属间化合物已作为一种新型催化剂被尝试性地应用在化学工程中.结合化学工程学科的特点与需要以及作者自己的研究心得,对金属间化合物的研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采用流动反应器研究了丙烯热解和在铁黄颗粒表面生成热解炭的化学热力学以及化学气相沉积(CVD)过程。发现在600oC之前丙烯热解发生的化学气相沉积基本为表面反应过程;在热解炭沉积过程中铁黄颗粒的比表面积迅速减少,同时由于脱去水分而发生失重;随着温度的升高,Fe2O3逐渐被还原为Fe3O4和FeO,在800℃以上Fe2O3完全被还原为Fe3C。在化学气相沉积过程中,500℃以前铁黄可以保持大长径比形貌,在600℃~700℃之间则生成长径比较小的哑铃型颗粒。非球形氧化铁颗粒在氢气还原过程中能够保持原有形状,同时被还原成为单质铁。上述化学气相沉积和气化过程可以用于制备热解炭包覆的或者纯净的非球形铁颗粒材料。  相似文献   

8.
通过金属有机物沉积的方法在Si(111)衬底上成功制备出了高度(100)和(110)取向的LaNiO3薄膜。研究了不同热处理过程、薄膜厚度、前驱体溶液对LaNiO3取向的影响,以及厚度热处理温度、(100)方向的取向度与薄膜方阻之间的关系。LaNiO3薄膜的相结构由XRD(X射线衍射)分析,薄膜的晶粒大小和表面粗糙度由AFM(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相似文献   

9.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PEMOCVD)工艺制备含铁聚合物薄膜。考察了偏压、源物加热电压对膜的沉积速率及膜中Fe的填充系数的影响。用IR,XPS,TEM和TED对膜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分析,表明薄膜具有Fe团簇镶嵌在聚合物基质中的杂混结构特征。对薄膜的光学、电学及湿敏特性进行了研究,证明膜的填充系数对膜的结构和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该薄膜具有较好的湿敏性能。  相似文献   

10.
马瑞  谢泉  赵清壮 《材料导报》2012,26(12):6-8
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工艺直接烧结Fe、Si混合粉末,制备了Fe3Si金属间化合物。研究了热压烧结时间对烧结产物微观结构、硬度及致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950℃、22MPa热压烧结0.5~4h均可得到高度有序的Fe3Si块体,且随烧结时间的延长,烧结产物中Fe3Si的含量有所增加,但当烧结时间长于2h,Fe3Si的有序度有所降低。同时烧结产物的硬度和密度也有同样的变化规律,其中烧结时间2h时烧结产物具有最佳硬度和密度,分别为90.7HRC和4.62g/m3。  相似文献   

11.
以铜为催化剂,甲烷为碳源,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石英单晶基底上生长定向单壁碳纳米管阵列,分别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使用聚合物聚乙烯丙烯酸甲脂(PMMA)分散催化剂对碳纳米管密度和定向性的影响,利用PMMA分散催化剂能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增加定向碳纳米管的密度,使催化剂形成规则的条状,能进一步提高其密度和定向性。采用微加工工艺做成器件,并利用半导体参数测试仪对器件进行了电学测试。  相似文献   

12.
在Pt(111)/Ti/SiO2/Si(100)衬底上,用脉冲激光沉积工艺制备出了高度a轴取向生长的(Ba0.65Sr0.35)TiO3(BsT)薄膜。薄膜为柱状生长的纳米晶粒,平均晶粒尺寸为50nm。在外加电场254kV/cm时,BST薄膜的相对介电常数与介电调谐率为810和76.3%。高的介电调谐率主要是BST薄膜具有高度a轴取向的柱状生长晶粒,因为来自沿平面c轴极化而产生的内部应力,在电场作用下,获得了高介电调谐率。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甲基丙烯磺酸钠(SMS)为阴离子功能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在Fe3O4磁流体的存在下与苯乙烯(st)一起进行乳液聚合,制备了具有磁性Fe3O4为核、St和SMS的共聚物为壳的Fe3O4/聚(St—SMS)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动态激光粒度仪(PCS)、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制备的磁性高分子微球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热重(TG)分析仪对其磁性能和热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阴离子型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的最小粒径为185.3nm,最高饱和磁化强度为8.74emu/g.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几种典型的金属间化合物在液态锌中的腐蚀行为及机理,归纳了Fe3Al、TiAl、Fe2B等不同结构金属间化合物在锌液中的反应特性和腐蚀后的界面失效形式,提出了金属间化合物在锌液中生成表面致密连续腐蚀抑制层或提高锌液腐蚀产物层的黏附力、抗剥落性能和界面元素阻扩散层的防护策略和材料设计方法,明确了金属间化合物在抗锌液腐蚀工程装备应用中的关注焦点和未来发展方向,为静态和流动条件下金属间化合物抗锌液腐蚀机理和抗蚀材料的开发提供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5.
采用直接液体榆运-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技术(DLI-MOCVD)制备Pb(ZrxTi1-x)O3薄膜(PZT薄膜),并进行了相关研究,通过调节MOCVD中影响PZT质量的主要工艺参数(温度、压力、系统的气体(Ar,O2)流量、衬底转速、蠕动泵速),制备不同组分PZT薄膜(均匀性≥±95%,尺寸为2.54—20.32cm(1—8in),厚度为50—500nm).经XRD测试可见,PZT薄膜已形成钙钛矿结构.用SEM对其表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ZT薄膜表面致密均匀.  相似文献   

16.
类金刚石薄膜的摩擦学特性及磨损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类金刚石薄膜已显示了重要的摩擦学应用价值,其中化学气相沉积的类金刚石薄膜(DLC)具有膜层致密、厚度均匀、摩擦学性能优良等特点成为广泛采用的一种沉积方法.本文介绍了气源成分、基体材料、摩擦环境、摩擦对偶、载荷及速度对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类金刚石薄膜的摩擦学特性的影响,概述了其摩擦磨损机理,同时探讨了进一步研究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Textiles for the food industry were treated with an original deposition technique based on a combination of 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and 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to obtain nanometer size silver clusters incorporated into a SiOCH matrix. The optimization of plasma deposition parameters (gas mixture, pressure, and power) was focused on textile transparency and antimicrobial properties and was based on the study of both surface and depth composition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Time-of-Flight 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 (ToF-SIMS), as well as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SIMS depth profiling and XPS depth profiling on treated glass slides). Deposition conditions were identified in order to obtain a variable and controlled quantity of ~ 10 nm size silver particles at the surface and inside of coatings exhibiting acceptable transparency properties. Microbi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surface variable silver content as calculated from XPS and ToF-SIMS data directly influences the level of antimicrobial activity.  相似文献   

18.
砷化镓衬底CVD金刚石薄膜辐射探测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砷化镓(GaAs)衬底上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MPCVD)制备了金刚石薄膜,并对制备的薄膜进行抛光、表面氧化、退火等处理以提高薄膜质量,再用磁控溅射法在薄膜表面沉积金(Au)铝(Al)电极,制备了简易的CVD金刚石薄膜辐射探测器。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拉曼光谱(Raman)技术对制得的金刚石薄膜质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薄膜为[100]晶面取向,表面平整,杂质含量低。采用5.9keV55FeX射线对所制备的探测器进行辐射实验,测出其光电流和暗电流特性,从而对辐射探测器性能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9.
以原子比为3:1的Fe粉和Si粉球磨20h后,将球磨得到的Fe(si)粉末和混合了质量分数为5%Cu的Fe(Si)-Cu粉末,在1O00±30℃,20MPa的压力下通过热压烧结的方法制备了Fe3Si和Fe3Si--Cu复合材料。文章通过浸泡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两种方法讨论了Fe3Si和Fe3Si--5%Cu复合材料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实验表明,两种材料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过程都是活化过程,Fe3Si在不同摩尔浓度的NaCl溶液中的腐蚀性能要比Fe3Si-5%Cu要好,浸泡腐蚀速率要小,自腐蚀电流也小。  相似文献   

20.
利用水热法合成碳球(CNs),原位生长四氧化三铁(Fe3O4),通过SEM、XRD和FT—IR进行表征,研究碳球负载四氧化三铁(Fe3O4/CNs)对Cu(Ⅱ)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当pH=6时,Fe3O4/CNs对Cu(Ⅱ)的去除率最大,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最大吸附量为44.08mgg。吸附动力学表明,Fe3O4/CNs对Cu(Ⅱ)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