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小电流接地选线是个难点,采用暂态零序电流的故障特征,实现小电流接地选线是目前配电网的研究热点。在分析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基本故障特征、零序电流暂态特征和特征频带(SFB)内的相频特性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基于暂态零序电流特征的选线算法。并对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做了细致分析,以期能达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接地选线装置现场选线的准确性差、投入率不高的问题,根据系统的特点,时问题进行了工程应用上的分析,经过对小电流接地系统的理论分析、选线设备原理、采样误差等方面对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减小综合测量误差,提高选线准确性、可靠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最大△(I sinφ)算法在计算过程中需要引入一个中间参考正弦信号,可靠性低且计算量较大的问题,引入了傅立叶算法实现最大△(I sinφ)小接地电流系统故障选线,采用该方法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进行分析,避免了多次求取电压和电流的相位过程,减少了投影和乘法运算次数,提高了运算速度,对于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暂态过程中,该方法同样有效。算例中设计了10 k V不接地系统,采用ATP-EMTP软件进行仿真,对故障在线路和母线上时进行故障线路选择。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更加可靠、快速地实现选线功能。  相似文献   

4.
赵丽春 《机电信息》2009,(24):161-162
提出了一种小电流接地选线的小波分析方法,得到了一种基于小波能量方法的接地选线选相判据,最后将算法应用于电力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数字式变压器保护装置的研制。  相似文献   

5.
单相接地故障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出现比较频繁,尽快地选出故障线路对电网运行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暂态特征的基础上,根据系统不同工况,提出了一种智能选线方法,能够自动选择是应用小波变换中信号奇异性检测故障突变方法还是用小波包分析的瞬时极性比较法,从而达到最佳选线目的.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准确地实现单相故障选线.  相似文献   

6.
小电流接池故障是供配电系统中的常见故障,会对供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构成严重威胁.该文基于目前比较趋于完善的小电流选线技术,对现有选线装置采用的选线方法进行了分析,与目前在实际运用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方法,同时提出了接地故障处理的方法与现有选线装置逻辑相结合,即按照选线-跳闸-重合-隔离故障的方法处理小电流接地故障.通过比较分析,认为该方法可以减小故障对系统的危害,并可以减少因故障造成停电的后果.  相似文献   

7.
在配电网系统中,单相接地故障是最主要的故障形式之一。接地故障的情况很复杂,故障电流很小,很难通过测量零序电流的大小来准确判定故障区段,如果故障不能得到及时处理,极有可能会扩大化。长期以来,电力公司大多采取人工巡查、拉路选线的方式查找接地故障,给检修工作和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困扰。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突变电流不对称原理的分布式小电流接地选线保护方法,只需检测10 kV线路中A、B、C三相电流,就能实现对配网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的准确研判,解决了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区段定位和故障点定位两大长期困扰电力部门的难题,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遥感式小电流系统接地选线装置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一种小电流系统单相故障接地选线的新方法即遥感式选线装置的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变电站配网出线数目的增大,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总的次数也在逐渐增多,为了能快速有效地辨识出故障线路,首先从小电流接地系统出现单相故障后所形成电流的特征分量出发,研究了不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选线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小波包变换提取故障时刻的高频分量,通过小波包系数极性选出故障线路;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选线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首先介绍了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所面临的问题,进而阐述了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并结合珠海市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改造的措施及其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1.
我国煤矿配电网多为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且分支较多,负荷多变,井下环境极为恶劣,由于受到砸压、受潮等多方面的影响,极易导致电缆线路绝缘层老化、绝缘电阻下降等问题,从而诱发井下接地故障。如果接地故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极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相间短路,甚至引起瓦斯爆炸等严重的安全事故,严重威胁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为了能及时切除接地故障,该文提出了一种中性点并联中电阻的小电流接地选线算法,该算法通过分析中电阻投入前后线路零序电流阻性分量的变化量来定位故障线路,不受消弧线圈和高阻接地的影响,选线准确率高,能够有效防止电网事故进一步恶化,保障煤矿安全稳定的生产运行。目前,使用该算法开发的装置已经在晋能煤矿变电站进行了试点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消弧及过电压保护装置微机控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弧光接地的危害,研究了一种新型的代替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和小电阻接地的装置,用于消除单相弧光接地以及对各类过电压进行限制。为实现消弧及过电压保护装置的智能控制,选用了具有丰富功能模块的80C196微处理器,完成了该装置微机控制器的硬件电路及主控软件的设计,软件采用了RMS算法对实时采集的系统电压进行处理并判断故障,通过RS485系统总线实现数据交换和远程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微机控制系统功能完备,采用该微机控制技术的消弧及过电压保护装置具有实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使输电线路在短时间内以最小的人力、物力排除故障,设计了一套基于高速数据采集卡的输电线路单端行波在线故障定位系统。系统由高速数据采集装置和系统分析软件构成,可消除输电线路隐患、缩小停电范围、减少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DSP的电力系统测量和检测装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一种利用MAX125作为A/D转换器,对多路信号同时进行高速采样,对所获取的采样信号用DSP进行处理的测量和检测装置。这种装置不仅可以对电力系统进行参数测量和故障分析,通过CAN总线还可以方便地集成到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中。  相似文献   

15.
我国35kv以下的高压电网大都采用中性点对地绝缘的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在这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为了及时处理,线路设有绝缘监测装置,一旦报警,值班人员与调度员应根据现象分析原因,按步骤查出故障点,保证正常供电。  相似文献   

16.
赵晓东  黄小彬 《机电工程》2013,(10):1293-1296
针对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系统无法快速、准确地对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进行有效补偿的问题,对中性点电压和补偿原理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的接地方式,建立了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系统,同时提出了自动调谐原理.该系统主要由消弧线圈和控制系统组成,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自动进入补偿状态,接地故障消除后,自动退出补偿状态.调谐原理是系统进行自动跟踪补偿的关键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系统的跟踪补偿速度与精度.通过对国内外几种常用的调谐原理进行总结和对比,指出了各自存在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特点的消弧线圈所适用的调谐原理也不同,选择合适的调谐原理才能快速、有效地补偿接地电容、电流.  相似文献   

17.
为完成喷气织机高频电磁阀的实时控制,提升对电磁阀工作时的故障检测能力,设计了基于ARM7的电磁阀高速驱动和电流检测反馈控制系统。以ARM7处理器的芯片LPC2478为微控制器,并在数据、地址总线基础上,通过采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扩展了输出口线;针对喷气织机电磁阀高频特性,设计了高、低压复合的驱动控制电路;为判断电磁阀工作性能的优劣,增加了电流检测环节。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高效,通过对电流检测反馈数据的分析,提高了喷气织机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8.
The software implementation of a real-time computer-controlled backscatter measurement system for a high standard conformance testing procedure for optical fibres is discussed.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 (OTDR) techniques are employed to test fibre reels along or at the end of a production line. A high speed computer is integrated with such a device to automate a chain of practical test procedures. Significant enhancements have been achieved with the use of fast computer integration, notably up to an eight-fold reduction in test time with no loss of measurement accuracy, when compared to a current commercial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